通气模式 |
定 义 |
特 点 |
缺 点 |
1.辅助通气(AV) |
靠患者触发,通气机以预置条件提供通气辅助。 |
自主呼吸易与通气机同步。 |
需仔细调整触发敏感度和预设通气条件。 |
2.控制通气(CV) |
完全由通气机来控制通气的频率、潮气量和吸呼时间比。 |
恰当应用可最大程度减少或完全替代患者的呼吸功。 |
易发生通气不足或过度、自主呼吸与通气机不同步;长期应用易致呼吸肌萎缩。 |
3.辅助—控制通气(A—CV) |
结合AV和CV的特点,通气靠思者触发,并以CV的预设频率作为备用。 |
当吸气用力不能触发,或触发通气频率低于备用频率时,通气机以备用频率取代。 |
如预置条件不当,可致通气过度。 |
4.间歇指令通气(IMV)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通气机按照指令,间歇对患者提供正压通气,问歇期间患者行自主呼吸。 |
降低平均气道压,避免思者呼吸肌萎缩和依赖通气机,利于撤机。 |
自主呼吸时不提供通气辅助,呼吸需克服通气机回路阻力进行。 |
5.指令每分钟气量通气(MMV) |
通气机以预设的每分通气量送气,存在自主呼吸时,通气机仅补充不足的通气量。 |
保证思者每分通气量不低于预设水平。 |
呼吸浅快者可发生有效通气量不足。 |
6.持续气道正压(CPAP) |
自主呼吸、吸气或呼气期间均保持气道正压。 |
增加肺泡内压和功能残气量,改善命/6比例失调,增加氧合。 |
增加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不提供通气辅助功。 |
7.压力支持通气(PSV) |
患者吸气时,通气机提供一恒定的气道正压,以帮助克服吸气阻力和扩张肺脏。 |
配合患者吸气流速需要,减少呼吸肌用力,可增加潮气量,减慢呼吸频率。 |
压力支持水平需根据呼吸阻力测顺应性来调整,如压力水平预设不当,不能保证通气量。 |
8.压力释放通气(PRV) |
靠预设的周期性的PEEP释放来提供部分通气支持。 |
降低气道峰压和气压伤的危险,增加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 |
高气道阻力产生隐性PEEP的COPD患者,应用PRV可能导致肺过度扩张。 |
9.双相气道正压(BIPAP) |
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时,交替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 |
保持呼气正压的同时,也可提供吸气时的通气辅助功。 |
增加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降低心输出量,提供的通气辅助功一般较低。 |
通气模式 |
定 义 |
特 点 |
缺 点 |
l0.成比率通气(PAV) |
吸气时,通气机给患者提供与吸气气道压成比率的辅助压力,而不控制思者的呼吸方式。 |
提高呼吸效率,成比率地为思者提供通气辅助办更符合思考的呼吸生理。 |
呼吸中枢受抑制者不能应用。 |
11.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PRVCV) |
以压力切换方式通气,通气机连续测定顺应性,自动调整压力切换水乎以保证通气量。 |
保证较恒定的潮气量,吸气流速波形为减速型,有利于降低气道峰压,减少吸气阻力。 |
预设压力切换水平不能太低,否则达不到预设潮气量。 |
12.容积支持通气(VSV) |
为PRVCV和PSV的结合,通气机随顺应性和气迫阻力的变化,自动调整PSV水平以保证潮气量。 |
既具有PSV的特点,又保证潮气量的恒定。呼吸暂停超过20秒,自动转换为PRVCV。 |
如预设压力水平过低,不能达到预设潮气量。 |
13.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VAPSV) |
为容积辅助通气(VAV) 与PSV的结合,双气流一同作用,当PSV不能达到预设潮气量时,VAV气流补充潮气量的不足部分。 |
具有PSV和VAV的共同特点,保证潮气量的恒定并降低患者的通气负荷和呼吸驱动,改善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的协调性。 |
临床应用病例不多,尚待更多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