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机内稀释与机外稀释的比较
准确性—标本来源 机内稀释: 机内稀释要求采用的是静脉血,直接取自静脉系统,准备的反映人体内的血细胞情况。同时,由于血液在检测前处于未经稀释的原始状态,细胞大小、体积、形态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极其微小,使检测的结果可直接反映人体血液中的细胞状态、数量等数据。 机外稀释: 机外稀释采用的是膜梢血,由于在采集末梢血过程中经常需要用挤压的方式使血液自毛细血管中流出,会使组织液进入血液中对血液产生稀释。由于采集的末梢血量很少,少量的组织液进入就会使所采集的末梢血样中细胞/液体比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最终结果不能真正反应人体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等数据。同时,由于组织液的渗入,使血小板参与春凝学反应,也会使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准确,通常会低于静脉血值。
准确性—稀释误差 机内稀释: 机内稀释仅存在仪器采样和机内稀释两个误差。由于好的血细胞计数仪的机械结果已相当精密,已将误差控制在极小的水平,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同时,即使存在极少的误差,由于没有人工参与,在统计学上属于固有误差,非常方便校正和修正。 机外稀释: 机外稀释存在人工采样、人工或者半自动采取稀释液、人工或半自动稀释、半自动进样、机内再稀释等多个步骤,产生误差的机会很多。由于误差是呈累积放大的,每一个步骤的误差均会被后续的误差成几何倍数的放大,因此最终的误差十分惊人。另外,由于存在许多人工步骤,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准、同一操作人员的不同阶段均不相同,在统计学上属于随机误差,很难消除并根本无法进行校正和修正。
准确性—样本放置状态(通常在抽取病房标本时) 机内稀释: 静脉血经抽取后被抗凝放置等待检测,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机外稀释: 末梢学经抽取后放入稀释液中稀释放置等待检测。虽然稀释液的渗透压等指标都尽量接近血浆,但由于稀释液不是血浆、个体的血液内环境也与稀释液有可能不同,即使采用原装试剂,只经短时间放置,也会出现细胞溶解、聚集等现象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尤其是血小板。
交叉污染 机内稀释: 仪器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检测和清洗,不与外界接触,避免交叉污染。 机外稀释: 血液需要在外界环境下进行稀释、混匀、放置后的再混匀、取样等步骤,极其容易与外界发生接触造成交叉污染。尤其对操作人员,由于需要多次人工参与,被污染的危险性大幅度增加,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由于机内稀释与机外稀释相比较存在着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准确性和防止交叉 污染上。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级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均只采用机内稀释的方法而淘汰了机外 稀释方法。到现在,机外稀释已仅见于早期仪器或者低端仪器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