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硬盘坏道发现以及修复

[复制链接]
曾祥高 发表于 2008-10-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硬盘坏道的发现与修复大全

就算硬盘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再好,都有可能产生坏道(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硬盘的质量问题等)。一旦硬盘出现了坏道,大家也不必惊慌,我把一些识别与修复硬盘坏道的方法告诉大家,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硬盘的坏道共分两种: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逻辑坏道为软坏道,大多是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可以用软件进行修复;物理坏道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它表明硬盘的表面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大都无法用软件进行修复,只能通过改变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
知道了硬盘产生坏道的原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硬盘产生坏道的一般现象。
在你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一文件、程序时,硬盘的操作速度变慢,长时间反复读盘,然后出错,或Windows提示“无法读取或无法写入文件”,严重时出现蓝屏等现象。
硬盘读写的声音由原来的“嚓嚓”的摩擦声变为怪声。
每次进入系统时都自动运行Scandisk进行硬盘扫描,或硬盘扫描时出现红色的“B”的标记。
在排除病毒的情况下,电脑启动时无法从硬盘引导。自检时,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或“Hard drive controller failure”及类似信息。
硬盘无法启动时,用软盘进行引导,出现“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信息。还有就是可以转到硬盘所在盘符,但无法进入。

●二、检查病毒及处理方法:
  硬盘出现软故障时,在启动后屏幕显示“Invaild Partition Table”(无效分区表),这时应该首先想到可能是病毒原因所造成,而且通常是致命性病毒将DOS分区或DOS引导记录破坏。
病毒的目的就在于破坏系统,尤其是操作系统型病毒,它以病毒区取代正常操作系统的引导部分。在系统启动时,病毒进入内存,一旦这类病毒直接或间接得以运行,必将破坏硬盘系统。硬盘出现了软故障,必须查找这方面的原因。用清毒盘检测硬盘,发现病毒应及时清除。重新用C盘引导系统,如不成功,可重新向C盘传送系统。如还不能正常启动,将备份DOS分区表拷入硬盘,如再不行,只能采取硬盘初始化。有些病毒用手中的清毒盘未必能检查出来,我们可以借助于 DEBUG、PCTOOLS等工具进行检测和清除。

●三、检查转盘情况及处理方法:

1.A驱正常启动后转入C盘时失效,屏幕出现“Invaild Drive Specification”。
从提示看,系统不承认硬盘的存在。这时如果CMOS设置是正确的,通常认为是硬盘“0”磁道坏使磁盘中“0”柱面“1”扇区中分区表损坏。
处理方法:用A盘引导系统后,重建DOS分区,将引导分区改在1柱面,对磁盘进行高级格式化。
2.C驱自举失败,A盘启动后转入C盘成功。
笔者发现,有时CMOS中硬盘参数不正确,虽A盘启动可正常转入C盘,但C盘不能启动,读写不正常,有时只能列目录。如果CMOS参数正确,多数原因在于 C盘DOS系统文件错误。故障现象为启动C盘后,屏幕会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错误安装DOS)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DOS丢失,系统破坏)等提示。
处理方法:用干净系统盘(DOS版本与C盘一致)从A驱启动,删除C盘上的DOS系统文件,利用SYS命令传送系统到C盘。
通过“三检”之后如仍不能排除软故障,在确认无硬故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对硬盘初始化的办法排除软故障。所谓硬盘初始化,指的是对硬盘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可采取CMOS设置状态中的功能选项进行操作,也可以采用DM、DIAGS、SETUP等软件来完成;分区、高级格式化均可采取DOS命令完成(分区:A:\FDISK←;高级格式化:A:\FORMAT C:/S←)。
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固然重要,但防范措施也很重要。如定期检测磁盘,尽量不使用外来盘,即使要使用,运行前先用病毒清洗盘进行检测,以预防病毒;定期检查、更换后备电池,正确配置CMOS参数;备份CMOS参数、DOS分区表和DOS引导记录等。这些工作平时做好了,可以有效地预防硬盘软故障的发生。即使出现了故障,也能迅速加以排除,保护好硬盘数据。

硬盘软故障的检查办法

由于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且安装在一个密闭腔体内,工作环境清洁、性能较稳定、使用方便,因此,在微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果对硬盘使用不当或感染病毒后,容易引发故障。硬盘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大类,其中软故障出现较频繁。故障现象大都表现为硬盘不能自启动。当硬盘出现软故障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很重要,下面介绍的“三检”只是相对于最常见的故障情况而进行的检查、处理步骤。
●一、检查CMOS设置及处理方法:
CMOS系统设置错误所引起的硬盘软故障,现象表现不一。有的开机后屏幕无显示,有的仅显示一个死光标,有的显示“Non-System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盘出错)等提示。特别是在从A盘转入C盘时,屏幕出现“Invaild Driver Specification”(无效驱动器),令用户误以为硬盘“0”磁道坏或硬盘系统破坏等,从而采用低级格式化、重建DOS分区、重新拷入DOS系统和高级格式化等方法。虽然对硬盘初始化可以排除软故障,但硬盘数据却被破坏。所以,由于CMOS设置错误引发的软故障不用重新设置CMOS的办法去解决,必然有所损失。而且因CMOS设置错误引起的软故障较普遍,我们在检查软故障时最好第一步从检查CMOS系统设置入手。
检查和处理方法:
首先检查后备电池是否失效,如失效则更换电池,再进入CMOS设置。对于高档微机,可以开机后按Del、Esc键或Ctrl-Backspace、 Ctrl-Alt-Esc等组合键进入CMOS设置状态。对于低档机,只能从A驱动器引导SETUP软件进入CMOS设置状态。CMOS检查中,重点检查 CMOS系统设置中硬盘参数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硬盘类型号(TYPE)与硬盘驱动器厂家提供的参数是否相一致。如果发现错误,将参数更改为以前备份好的正确参数,保存后退出CMOS设置再重新用硬盘引导系统。万一找不到备份参数,对于有些高档机器,可以采用CMOS设置中的功能选项“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来找到正确的硬盘参数。如果CMOS设置中无此选项,可以打开机器,硬盘表面一般都有一个标签对硬盘参数进行介绍。即使没有介绍,至少标明此类硬盘的名称,再根据硬盘名称查阅各类硬盘参数资料,就可以查到正确配置参数。另外,借助于DM等应用软件也可以检测到硬盘的参数(条件是A驱必须能自举)。

系统不认硬盘的常规处理方法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 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硬盘使用的维护与优化
如果把CPU比作计算机的“心脏”,主板比作神经系统,那硬盘就好像计算机的“大脑”一样,我们的操作系统、数据文件、个人信息等内容都存储于其中。一旦这个“大脑”发生什么问题,不但我们的计算机会瘫痪,存储于内的劳动成果也会付诸东流。
硬盘的正确安装
硬盘的安装不同于其他部件,它是怕撞击震动的易损部件,所以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轻拿轻放,在移动中也要避免强烈的震动,以免损坏硬盘盘片,造成不可修复的物理损伤。
大多数硬盘都安装在机箱的3.5英寸固定架上而不是安装CD-ROM的5寸固定架。首先要将硬盘轻轻放入插槽内,并将硬盘上的螺丝孔对准插槽固定架上的螺丝孔,然后用螺丝钉对硬盘进行固定。

数据线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都为ATA66或更高规格的产品,因此IDE数据线也均为80芯的ATA133/100/66 IDE硬盘线。所有符合AC97规范的IDE数据线共有三个接口,均采用彩色标识,其中,蓝色的为系统接口,用于和主板上的IDE接口相连。黑色的为 Master(主设备)接口,灰色的为Slave(从设备)接口,都是用来接硬盘、光驱等IDE设备的。
如果硬盘设定为主设备,则一定要安装在IDE数据线的主设备接口上;如设定为从设备,就一定要安装在从接口上,否则就会发生错误。标准的IDE数据线,不同颜色的接口用途不同。在连接数据线时,注意不要接反。

硬盘跳线
除了接线外,硬盘安装过程中另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硬盘的主从设备跳线。当然,主从盘跳线只在两块硬盘同时连接在一根数据线上时才需要。因为硬盘出厂前的默认设置均为主盘(即Master),如果数据线只连接了一块硬盘,那它当然就是主盘,所以安装单硬盘时不需要进行跳线设置。
对大多数硬盘来说,跳线规格共有三种:Master(主)、Slave(从)和Cable Select(线缆自动选择)。当我们选择第三种规格的时候,计算机会自动设置硬盘的主从模式。至于跳线的设置方法,大多数厂商都会在硬盘背面给出详细的跳线设置图。有的则是在跳线接口上方给出简单的示意大多数硬盘都在其背面提供了跳线设置图。
与硬盘相连时也要注意IDE数据线接口的正反,除了根据缺口判断之外,还要记住,IDE数据线有红色线的一边应该靠近硬盘电源接口方向。有的硬盘则是在其侧面提供跳线的设置方法。硬盘的电源接口采用D型接口,因此无法反方向插入,避免了因误操作而烧毁硬盘。


硬盘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 电源引起的硬盘不能正常起动
  计算机电源输出的电压分别是+5V和+12V。硬盘启动需要+12V电压和4A的电流,硬盘工作时的电流为1.1A。软盘的启动仅需+10V左右的电压和1.3A电流,而工作电流为0.5A。计算机电源的输出电压不足+12V,则硬盘就不能启动和工作。处理这类故障,就要使电源输出恢复到+12V电压。

2.主板电池电压不足引起的硬盘无法启动
  这是主板上的充电电池失效引起主机参数紊乱而产生的故障。主板上的充电电池(一般是锂电池)是当主机关机时用来保存机器时钟、日期,软盘驱动器的个数、类型,硬盘个数、类型,显示器方式,内存容量,扩展容量等系统参数的。当开机上电自检时,BIOS自动检测CMOS中的参数表,如果不匹配,则出现死机。锂电池的工作电压为+3V~+6V。如果电池电压不足+3V或电池失效,则硬盘无法被识别。

3.硬盘参数错误导致的硬盘不能启动
  硬盘参数有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磁道数、扇区数等多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硬盘,其参数值各不相同。如果硬盘参数值设置错误,则硬盘就启动不了。这时需要重新设置硬盘的磁头数、磁道数、扇区数等值。方法是:首先开机后待自检开始,按下DEL键,即可进入CMOS SETUP设置状态。然后,对COMS中的参数进行设置: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栏目中的TYPE项,填入正确的TYPE值。一般的主板都有硬盘自检测功能。进入CMOS SETUP设置菜单中,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即可。

4.硬盘0磁道被破坏引起的故障
  DOS操作系统放在硬盘的0磁道上 如果硬盘的0磁道物理性损坏,硬盘便不工作。
  一般采用的修复方法是:首先尽量把硬盘有用的文件、数据备份出来。由于硬盘0磁道的损坏,硬盘中的资料、文件已不能按正常备份方法备份,需用BIOS 中断方法按扇区逐一备份;然后对整个硬盘做格式化,再用FDISK对硬盘重新分区,最后用FORMAT对硬盘作逻辑格式化,装上DOS操作系统和有关文件、数据即可。
  若用上述方法修复无效,则先用KV300杀毒盘启动、杀毒,再用A:系统盘启动,运行SCANDISK扫描C盘,若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B”,表明零磁道损坏。然后用PCTOOLS 9.0中的DE(该软件能看到各个分区在硬盘的起始点),运行PCT90目录下的DE.EXE,报告现在运行在只读模式,选Op-tions菜单 →Configuration,按空格去掉Read Only前面的√,保存后退出。选主菜单Select→Drive;进入后在Drive type→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Tab键切换到Druves项,选中harddisk,然后选OK回车。此后回到主菜单,打开 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on Table,选中之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即可 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按Delete键进入CMOS设置,进行“IDE HDD AUTO DETECTIOND(也可以看到CYLS数变少)",保存后退出,此时再对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装上相应的软件即可。

硬盘引导型故障分析及排除
1. 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无效的驱动器号 :如果一个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在分区表里的相应表项已不存在,那么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该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这种故障问题一般出现在分区表。修复这类故障,最简单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分区表的备份。例如,Pctools9.0、KV3000等都有这项功能。
2. HDD controller failure 硬盘驱动器控制失败 :这是启动机器时,由POST程序向驱动器发出寻道命令后,驱动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操作而产生的超时错误。出现这种错误,硬盘可能已经损坏了。
3. C drive failure 硬盘C驱动失败 :RUN SETUP UTTLITY(运行设置功能)Press to Resume(按键重新开始):这种故障一般是因为硬盘的类型设置参数与格式化时所用的参数不符。由于IDE硬盘的设置参数是逻辑参数,所以这种情况多数是由软盘启动后,C盘也能够正常读写,只是不能启动。
4. 显示“Starting Windows…″ 然后死机:一般来说,这是由于Config.sys和Autoexc.bat中的可执行文件本身已经损坏,使得系统在执行到此文件是死机。这个故障非常简单,但因为没有什么故障信息,一般人很容易做出误判。当出现这种现象,并且确信系统本身是完好的时,可以去掉这两个文件,或者在屏幕上出现以上信息时,快速按下F8键,然后选择单步执行,找出已经损坏的文件即可。
5.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非系统盘或磁盘错误,重新换盘后按任意键),DOS引导区中的引导程序执行后发现错误,报此信息。可能导致该错误的原因有:硬盘根目录区第一扇区地址出界(在540MB之后),读盘出错。这类故障大多为软件故障,如果BPB表损坏,即用软盘启动后,硬盘不能正常读写,可以用NDD修复;如果 BPB表完好,只需简单的SYS C:传送系统就可引导。
6. Error Loading Operation System 调进操作系统错误 :这类故障是在读取分区引导区(BOOT)出错时提示的,其原因可能如下:一是分区表指示的分区起始物理地址不正确。例如,由于误操作而把分区表项的起始扇区号(在第三字节)由1改为0,因而INT 13H读盘失败后,即报此错;二是分区引导扇区所在磁道的磁道标志和扇区ID损坏,找不到指定扇区;三是驱动器读电路故障。
7. HDC controller fail(硬盘控制器控制失败):这类故障是硬件故障,POST程序向控制器发出复位命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得到控制器的中断响应,可能是控制器损坏或电缆没接好。另外,也与硬盘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有关。


电脑综合诊治之硬盘故障详解
1、硬盘有坏道,不能正常装入WINDOWS或使用不稳定
解决方案:
1)用分区软件将坏道分为一个区或几个小区,然后将该分区删掉即可,此法适用于硬盘坏道比较集中的情况。
2)用NORTON8.0以上版本所带的WIPEINFO.EXE文件,擦除有坏道的驱动器再重装软件即可,此法适用于坏道比较分散的情况。
3)用DM软件低格硬盘。
4)用PCTOOLS9.0的DISKFIX修复硬盘。

2、用主板自带的低格程序低格硬盘后,硬盘数据仍然存在,与未低格前一样
  此类现象比较常见,我们只要变换硬盘的mode模式即可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将LBA模式变换为normal或large模式,待低格硬盘后再变换为原来的LBA模式即可解决问题。

  3、不能用FDISK进行分区,或某些分区不能删除
  此类故障是由于分区信息有错误造成,一般是人为造成,我们在某些原装机上经常见到其某个分区不能删除的现象,其实它的那个分区是用来恢复系统所用,倘若我们要删除其分区以增大硬盘使用空间,可借助norton8.0自带的diskedit将其第一扇区的数据全部以“0”代替,然后写进去,即可予以解决。

  4、计算机在内存检测完成后死机且键盘无响应
  此类故障常见于现在的新式主板,如810、815主板,由于现在主板的IDE口设备都是每次启动电脑时自动检测设备,不是像以前的老主板在CMOS内检测硬盘,是以当电脑启动时若IDE设备接线错误,会导致电脑长时间检测IDE设备而停止响应。此时我们可以检测接线是否正确及IDE信号线有无问题来解决该故障。

  5、硬盘主引导扇区损坏,系统无法引导
解决方案:
1、用FDISK/MBR命令恢复引导程序。
2、系统文件损坏后在其他机器上备份系统,用SYS命令重新传输系统即可(WIN95
、WIN98的系统文件可以共用)。6、提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7、提示:NO ROM BASIC
  此类故障是由于没有设置激活分区引起,用FDISK设置激活分区即可。

  8、提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解决方案:
1、进入CMOS重新设置硬盘参数。
2、系统引导标志被更改,如果分区信息在需要格式化,分区不在需要重新分区。

  9、提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解决方案:用软盘启动重新传输系统即可,如若不行,那就只有重新分区格式化了。

  10、提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解决方案: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11、在586电脑上将硬盘软件装好后,在486电脑上不能使用
  此故障是由于586电脑将硬盘采用了LBA模式,而486默认的模式是NORMAL,所以只要将CMOS的NORMAL改为LBA即可。

  12、无论在第二IDE口,还是第一IDE口接入光驱或硬盘后,主硬盘都不能用,但硬盘参数又能检测到
  此类故障比较特殊,常见于老式586电脑上,解决方法是将硬盘的主、副跳线换一下,即从盘变主盘或主盘变从盘。
  编后话:硬盘故障典型的一般只有以上几种,个别的也可采用以上方案解决,如硬盘出现坏道后,可以引发与读盘错误、死机等一系列故障,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由于硬盘电缆线质量不佳或某些主板驱动程序的ATA66总线程序未安装而导致计算机速度过慢的现象(笔者就曾遇到过两例)。

十大硬盘故障解决办法

我们在使用硬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
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
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在这里我
就收集了硬盘常出现的故障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
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 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 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八、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复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 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九、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十、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复。另外 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曾祥高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注销账号|yeec维修网

GMT+8, 2024-11-21 22:06 , Processed in 0.62782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