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酶活性测定中均涉及K值,K值的计算源于酶活性单位定义,其来龙去脉如下: 酶活性单位(国际单位): 标准状态下,每分钟使一微克分子作用物发生转变的酶量。 根据物质的摩尔消光系数:ε=ΔA/C*L [ ΔA为吸光度的变化/分,C为被测物质的摩尔浓度,L光径(厘米).] C=ΔA/ε*L =ΔA/6.22*10^3*L(mol/L) 根据酶的活性单位定义,以科华试剂盒的AST为例,设定L=1(厘米) AST活性单位=ΔA/ε*L =ΔA/(6.22*10^3*1)*10^6(U/L) 注: 6.22*10^3为NADH在340nm处的摩尔消光系数,1为光径(L),乘上10^6是将摩尔浓度转变为微摩尔浓度(酶的活性单位定义要求). 该AST活性单位仅为比色杯中的反应体系的酶活性,还原为血清的酶活性应乘上血清的稀释倍数, 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血清样本60微升,试剂1为1000微升,试剂2为500微升,则血清稀释倍数为(60+1000+500)/60=26,故 血清样本AST活性=[ΔA/(6.22*10^3*1)*10^6]*26 =ΔA*4180=ΔA*K 因此,AST测定中的K值为4180(见科华试剂盒说明书,即厂家提供的理论K值) 大部分的全自动生化仪比色杯光径并非是1厘米,多半是0.6厘米,且厂家提供的试剂千差万别,不一定符合标准状态(如试剂的PH,底物浓度,波长—要求单色光等等),还有测试温度的差别,故厂家提供的理论K值并不一定适用,故应使用校准K值,以使各实验室的结果能保持一致.以比色杯光径为例(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光径为0.6厘米而非1厘米,则其K值应为1/0.6*K=1/0.6*4180=6967,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校准K值要大于理论K值的原因. 物质的浓度C单位是 umol/L ,而酶活性单位是 umol/分/L,多了单位“分”, umol/分为每分钟底物变化的量(见酶活性单位定义),以U表示,故酶活性单位为U/L. 上述已经祥述了酶活性测定中理论K值的来龙去脉,可以举一反三,其它酶活性测定K值来源 大同小异. 不知对否.请各位发表高见.,无非想提高自已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