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大会(IFCC),第13届欧洲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大会,第1届欧洲临床分子生物学(CMB)大会和第31届意大利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大会一并于1999年6月6日至11日在佛罗伦萨举行。此前极其间首届中欧检验医学研讨会同时进行。有关会议情况另行专文报道。
本文仅就上述会议中的主题报告、专题讨论和壁报内容概括当前检验医学发展趋向,供同行参考。 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本次会议上的主题发言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1959年医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Konbegy做的"医学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展望"。大会5个专题发言中有3篇为分子生物学,即"从基因组序列到蛋白质功能","遗传与环境","蛋白质组的研究及其对检验医学的推动"(蛋白质组,protein是相对于基因组而言,即基因组的蛋白质部分,基因组研究常需蛋白质组分析相补充)。 会议反映出PCR以外的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如LCR(连接酶反应),SDA(链置换扩增系统,Strain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TAS(转录扩增系统,Transcription-Based Amplification System),3SR(自限序列扩增系统,Self-Sustained Sequence Amplification),Qβ复制酶扩增系统(Qβ Replicase Amplification)等技术正有科研走入临床。PCR技术已由定性走向定量.定量方法应用荧光、酶、生物素-亲和素、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等系统。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已提上日程。IFCC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文件,有些欧洲国家已开展了室间质评(EQA)。为解决PCR的交叉污染问题已研制出从标本制备到检测的全封闭系统及相应的自动化仪器(Roche公司)。
DNA芯片(微芯片,Microchip)的异军突起是DNA检测的一大进步。应用原位合成、探针固化法可在1.6cm2的芯片上阵列(array)百万个探针,DNA与探针杂交可呈现荧光的增强,在多波长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的荧光强度。如应用四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物,可直接进行DNA测序。现已应用于检测病原体、肿瘤基因、基因变异、HLA及RFLP。
疾病与基因的联系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已发现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或疾病的"基因标志物",从而兴起了临床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学,前者主要研究临床疾患的"致病基因"或基因多态性,如寻求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多发病的基因或分子标志物,后者则以基因为治疗手段。 二、实验室组织及检验手段的两极发展
所谓两极,一方面是实验室全自动化(TLA,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或全程自动化(front to End Automation)。目前的发展更注重于分析前的部分,即标本的自动传输,条码的自动识别系统,自动离心,按项目分类与自动检测的流水线。分析后部分的发展,即自动贮存、分析与传送检测结果,自动提示异常和危险值(Critical Value)。国际上著名的仪器厂家均生产全程自动化仪器,将生化、免疫、血液、尿液药物检测合为一体。与之相适应,在医院内组成核心(Core),集中(Centralized)实验室或实验室的统一(Consolidation)已成为一种潮流。
另一极是小型、快速、即时简易的检验手段,用于现场检验(Point of Care),病人床侧检验(Bed-Side Test)、医师诊所和家庭。各种形式的检测卡、板、条主要应用于干化学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粒子包被技术和便携式小型仪器,可一次性测定血气、离子、微生物抗体或抗原、多中毒品和麻醉剂、心肌损伤指标、尿素、肌酐、血凝指标(PT、APTT、ACT、肝素、小分子量肝素、D-二聚体……),关于操作人员的资格及质量控制问题引起关注和争议。 三、实验室管理与检测项目的正确、合理运用
欧洲有15个欧共体国家和12个非欧共体国家,实验室管理进展程度不一。总体来看,欧洲的实验室管理着重于: (一)实验室的认可制度 (二)实验室全程计算机管理,远程实验诊断系统的发展。 (三)试验方法的标准化。着力于参考物的统一,建立酶学参考法。由于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的兴起强调试验方法的溯源性(Tracebility)及用正确方法进行试验方法的评价。 (四)全面的室内质控制度和以教育和改善质量为目的室间质评方案(EQAS)。 (五)试验项目的正确合理应用。目前欧洲先进国家以在认真评价实验性能的基础上,从全面、多项目的检测转向重点、最必需的项目。医疗保险单位聘有专家对非必需的项目提出异议或拒付款。临床与检验专家共同优选合理的检验项目流程(从筛查试验到鉴别、确证试验)避免检验项目的过分应用(Over Use)或误用(Misuse),我们应从历程中吸取必要的经验。 四、部分热门与前沿课题 (一)基因与疾患。临床各科疾患均与基因异常有关,但仅少数疾患有明确的"致病基因",大多数为多基因参与。Kornberg教授指出人类基因组计划已从基因定位、测序走向基因功能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从基因水平阐明疾病的本质。 (二)细胞凋亡与疾患。细胞凋亡是多种基因及其调节因子参与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其加速或延缓均导致疾患。细胞凋亡检测手段已从科研走向临床。 (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新指标 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及内皮细胞损伤的指标。 2、血栓前状态的可靠指标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相关基因异常与血栓性疾患。 4、促动脉硬化的脂类。氧化LDL,氧化LDL自身抗体,小而致密的LDL颗粒,Ramnent颗粒,糖化脂蛋白对促动脉硬化有更大作用。 5、肺炎衣原体及病毒感染与动脉硬化。 6、反映心肌损伤的新指标,α肌动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四)肿瘤标志物与癌基因 1、端粒酶活性与肿瘤诊断 2、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检测。 3、"肿瘤标志物"的评价,新标志物的开发。 4、与肿瘤转移相关的指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Cathepsin B.D,E选择素,唾液酸Lewis抗原X等。 (五)脏器移植排异的监测指标。CD95,循环免疫复合物可提示排异。1,6二磷酸果糖酶升高是肝移植急性排异的最早生化指标。 (六)肥胖与基因。除Leptin基因变异外,发现b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变异(64位以精氨酸替代色氨酸),也是肥胖的重要基因。 (七)体内自由基损伤和抗氧化能力检测指标。 (八)欧洲对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年提出的初步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7.0mmol/L)以修正WHO1985标准(≥7.8mmol/L)尚有不同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