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DXC液路分析

郑振寰 发表于 2014-11-5 22:50
贝克曼的DXC系列承自LX20,脱胎于CX系列,但延续性一直保留。
整个液路系统分为泵箱、液气单元、MC单元、冲洗站、样品和吸样针及搅拌单元。
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是泵箱,有两个双头压缩机,其中一个泵是负压泵,另一个是正负压泵,也就是说负压用了四个腔中的三个,正压只有一个腔。
这是因为整个DXC系统中,负压有开放回路,比如冲洗块、搅拌冲洗池、冲洗站等等地方。而正压几乎没有开放回路,都是密封的管道或罐体,与外界之间有液体隔离,所以损失较小,流量也不大。
泵箱的位置在MC单元的试剂仓里面,要拉出泵箱,就要先把MC单元的试剂仓整体拿出来才行。

图1 MC试剂仓

图2去掉试剂仓后的情形

图3 拉出泵箱

图4 泵箱盖打开的样子
红圈的两个圆形电容就是压缩机的启动电容,这是DXC系列除电源箱外的唯一一处有交流电的地方,两个压缩机采用交流电,启动电容启动。

图5 泵箱全图
那根黄色的管子,就是唯一的一根正压管道。不过这根管子据厂家的资料称,由于压缩机温度的原因,这跟管子及其接头可能会受影响造成流量和压力不足,所以换成了白色的特氟龙管道及金属接头。
白色的圆形罐子是膨胀腔(正负压各一个,共三个),橙黄色的金属网状圆柱是正压的消音器。

图6 泵箱的管路图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唯一一个正压腔,空气由消音器和膨胀腔进入压缩机,出来的压缩空气直接送给后面的液气单元。
而三个负压腔通过两个一组的消音器(图中间位置,这两个消音器很小,安装在两个泵之间的空隙下面),分别进入两个压缩机,其中负压压缩机两个腔体是串联的。膨胀腔单独的串联负压泵一个,与正压公用的负压腔也有一个。两组负压在负压汇流排上并联送给液气单元。
膨胀腔的作用很多,辅助消音,缓冲压缩空气,排出水分等等,越大的压缩机越是必备。
由于泵箱是两个压缩机,那么压缩机的膜片、单向片等配件必不可少,也需要定期更换维护,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整个泵箱出来两根管子,一根正压,一根负压,当然还有冷凝水的排放管,就是两个负压膨胀腔可能会排除的液体。
正压管道编号312号,负压管道编号139号。原始正压大于25PSI,也就是0.17MPa,负压大于24inHg,也就是-0.08MPa=600mmHg。
这DXC的手册害人不浅,全是英制,看这手册得准备公英制的换算软件辅助。
我本以为这么大的压缩机四个腔,足以应付任何地区的工作。但根据厂家的手册上来看,海拔超过1200米就要更换压力传感器的板子,超过1800米就要外接辅助负压泵,可见整个系统的负压流量有多大。
 
泵箱的正负压交给后面的液气单元,这是一个当初令很多人头疼的地方,就是机器中间下部,带着四个压力表显示的那组瓶瓶罐罐的地方。

图7 液气单元正面
由于后面还要用到,所以这里先统一名称
7.1 是10PSI的压力调节
7.2 是17PSI的压力调节
7.3 是主正压25PSI的调节
7.4 是主负压的压力表
7.5 是10PSI的压力表
7.6 是17PSI的压力表
7.7 是主正压25PSI的压力表
7.8 是消泡剂瓶子
注意四个压力表左边的四个没有编号的小孔,那些是测试口,既可以插入压力表进行验证,又可以借用这些接口做别的事情。测试口是快装接头形式,插入接头后自动接通压力,拔出插头后自己封闭。但有时候这个接头不是那么可靠,会漏气,所以就会看到很多机器在后面把这个测试口折了捆住,反正也不用。

图8 液气单元的左侧
8.1 是负压储气罐,虽然有压缩机,但还是有储气罐,防止流量不足压力不够的情况
8.2 是去离子水储水罐,水机的去离子水先存在这里
8.3 是废液B的储液罐,也就是稀释废液罐
8.4 是废液A的储液罐,也就是浓缩废液罐
8.5 是废液B的排出罐
8.6 是废液A的排出罐
8.7 是ISE部分的回收罐
8.8 是干燥和汽水分离部分,这是跟原始正压用的,有两个汽水分离器串联,再串联一个干燥室,确保后面的正压无水汽。
8.9 是去离子水的供水手工阀门,手工开启是否接受外部供水。
8.10 是去离子水供水电磁阀
8.11 是去离子水的电阻传感器,用来检测电阻率。在仪器状态里监测,应该小于1MΩ。
8.12 是废液B罐的排空阀V27
8.13 是废液A罐的排空阀V16

图9 液气单元的右侧
9.1 是消泡剂瓶
9.2 是去离子水罐,与刚才的去离子水储水罐不一样,是前面的储水罐送到这里,然后才给后面的地方使用。
9.3 是稀释清洗剂罐,储水罐的水和浓缩清洗剂罐在这里混合成1%,交给各针和冲洗站使用
9.4 是浓缩清洗剂罐,现将清洗剂瓶的浓缩清洗剂吸到这里,在分给稀释清洗剂罐
9.5 是液气单元的汇流排,是废液A罐前面的一个收集废液的集装小罐
9.6 和9.7分别是电磁阀总成,三通和二桶阀大部分在这里,V11/26/5/3/29是三通,V22/37/12/2/1/14是二通。
9.8 是液气单元的主控板SM31,它侧面的那块板子就是压力传感器的板子。
9.9  是消泡剂的接近开关,也就液面传感器,底部有液体和没有液体时,它会发出一个通断信号
9.10 废液A排出罐的排空电磁阀V31
9.11 废液B排出罐的排空电磁阀V32
9.12 脱气装置
9.13  是全部罐体内的浮式开关线束
这些概念都清楚了,再来看液路部分的管路图

图10 V4.9版本以上的液气单元管路图
右下角有图例,告诉我们什么颜色代表什么管路
先说泵箱出来的正负压:
泵箱出来的红色正压是再经过一个膨胀腔、三个串联的汽水分离器和干燥室,送到两个压力调节阀去。这里有两个插曲,在经过膨胀腔的时候,有一路直接送到原始正压的调节阀,调整到25PSI后,多余的空气送到重力罐去,其实直接排放了也没什么,这么做是废物利用。
还有一个插曲是干燥室出来之后,有一路分叉,是给试剂仓门的气缸的,这是锁门用的。
25PSI的正压送给17PSI(橙色)和10PSI(绿色)的调节阀,还有原始的正压都送给各自的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检测口,要注意的是25PSI的原始正压没有压力传感器,也就是说机器本身不监测,只提供 一个压力表目视观察。

图12 DXC液气状态
这就是机器的状态监测界面,没有25PSI的原始正压值。
25PSI的原始正压只给两个罐使用,就是废液A/B的排空罐的正负压切换阀V11和V26。
DXC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负压吸引,正压排出,而废液A/B的排空罐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把原始最强的正压给了它们,要这两个罐子绝对保证排空。
17PSI的正压,也就是0.12MPa的压力是提供给去离子水储水罐的切换阀V3和浓缩清洗罐的正负压切换阀V5,这两个罐子也要用较高的压力,确保去离子水能完全分配出去,和浓缩清洗剂的绝对分配足够。
10PSI则是分为几个用途,一个是给去离子水罐,施压后将去离子水送给各处。另一个是给稀释清洗剂罐,将稀释后的清洗剂施压后送给各处需要的,还有一路是送给消泡剂瓶,施压后将消泡剂送给废液罐使用。最后一路是给机器上面板的液路分配汇流排,给气泡发生器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所有的液体几乎都带有压力,除了几处后面说到的重力回收罐前面的液体外。所以在维修DXC这类机器时,大多数情况下接触液路时,一定要在菜单里先把液气单元停掉,先放掉压力再维护,不然液体喷的到处都是。
负压系统比较简单,泵箱出来后直接送到负压储气罐,然后才交给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以及检测口。负压没有调节,只要大于24inHg就可以了,低了肯定会报错的。
负压系统是串联的,分别串接在负压储气罐、废液A/B罐、废液A/B排出罐的切换阀V11V26、浓缩清洗剂罐的切换阀V5、脱气装置、废液汇流排、重力罐等处。
整个DXC的液路不是正压就是负压,是一个有效连接的气压组合体。

再从供水说起:
机外水机先经过一个大的过滤器在进入DXC机器,进入机器后又有一个小的过滤器,也就是图中左边中间的Filter,这个很小,大致是这个样子

图10 内部过滤器,就是图中1的样子

图11 机外大过滤器
去离子水进入后,先经过过滤器,再通过手动阀门、供水电磁阀V0和电阻率传感器,再到去离子储水罐,整条管道命名为136、136A和140号。
储水罐满水后,在原始正压的驱动下,送给水罐和稀释清洗剂罐,通过V1和V2阀。
水罐在10PSI的压力下,输送去离子水到冲洗站和MC单元,分出一路来给脱气装置。
经过脱气后的水分别送给液路分配汇流排、ISE单元;
消泡剂是通过10PSI的压力,进过V22V37阀,分别送给废液罐B和废液汇流排,这样的话可以消除废液产生的泡沫,免得在废液罐里捣乱,干扰浮式开关的判断。这也是管路带压的一个副作用,泡沫不可避免;
浓缩清洗剂的流程有些啰嗦,先是从浓缩清洗剂瓶里用负压经过V14抽到浓缩清洗剂罐里,然后通过17PSI的正压,将浓缩清洗剂罐的浓缩清洗剂,通过V12阀送到稀释清洗剂罐里,而这个时候稀释清洗罐里的正压是10PSI,这就存在一个压差,所以能缓慢的送进去,否则等压就送不进去了。这就是17PSI存在的道理。浓缩清洗剂和去离子水通过一个管路先后进入稀释清洗剂 罐,在进入之前有个静态混匀器。之后通过正压,将稀释后的清洗剂送到冲洗站、穿刺针和液路分配汇流排上去。
液气单元的问题大多是电磁阀问题和管路破损松动这些地方,不常见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脱气单元,这是个定期更换的部件,由于体积小,而且负压过大,所以安装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将脱气装置倾斜安装,两个侧口冲下,负压口在最低处。如下图


图13 脱气装置安装示意图
负压口在倾斜的上面或者干脆在上面,会因为水面和负压之间的空隙造成高分子膜的损坏,因为负压太大。这一点要注意。
还有就是浮式开关。所有的罐体都带有浮式开关,浮子在下面的时候是短路的,上面的时候是开路的,但注意的是,每个浮式开关都是两个开关并联,下面的短路,上面的一定开路,反之亦然,否则仪器就会报告错误,传感器错误之类的。因为仪器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报浮式开关传感器错误,但有一个可能就是开关是好的,而确实有这种情况,那就是泡沫影响,查查消泡剂怎么回事吧。

图14 浮式开关原理图
这就是浮式开关的结构管理,两个开关总是有一个通一个断,不能同时通断。这东西坏了换就是,不是什么稀罕的高深东西。

图15 浮式开关状态监测
这是DXC自有的浮式开关状态监测界面,根据上面显示的空还是满,目视观察核对,如果有误,查找原因,大部分是开关坏了,少部分是气泡干扰所致。
两个水罐的灌水时间是有要求的,必须90秒内从无水到满水状态,也就是浮式开关的从下到上的过程不能超过1分半钟,否则就会报错。
去离子水罐由于是通过压差进水的,所以这个罐子报错首先要检查17PSI的正压是否足够。
而去离子水储水罐是被动式进水,依靠水机的水压注入到储水罐,这个时候V3阀是不通电的,与大气连同,这样水机才能把水压进来。
这个罐子报错,除了内外过滤器堵住以外,就是手工阀门是否误关,V0阀是否损坏,还有一个就是V3阀的放气口是否堵了。

图16 液气单元的V3阀
这就是V3阀原来的样子,出气口上接的一个铜网过滤,开放式与大气连同。
这个阀有点儿意思,它周围都是其他的阀和电路板,如果储水罐的浮式开关坏了,比如上位开关不好用,就会出现水满而V0阀不关闭,导致水从这个V3口喷出来,虽然是纯水,但也很危险,所以厂家做了更新,把这个放气口接了一根管子,接到机器后面的放气口上,这样就算出现问题也会排到机外。
还有一个我遇到的案例,就是水机因为什么原因坏掉了,出水无压或者不制水,而被迫采用桶装水时,由于没有正压,水进不来,还是无法使用。
我遇到的是在N年前了,LX20,预计很长时间修复不了水机,医院要想办法暂时解决,毕竟生化仪挺好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外接一个水泵。但也有问题,如果控制水泵的开停?循环泵必须有水,没有水的时候很容易烧坏,医院为此已经烧了两个泵。人工监测控制吧,太麻烦,很有抵触情绪。分析了管路图后,决定改正压进水为负压吸水。就是把V3阀的放气口接到负压上,V3断电就意味着要补水,那么储水罐也就跟负压连通了,V0阀打开,水就会进入储水罐,浮式开关上位后,V0关闭,V3打开,正压施加到储水罐,跟往常 一样使用。
当时换V3的接头是换的我们常见的快装接头,负压是截断一节负压管道接入的三通。后来水机恢复,忘了改造这回事了,两年后修别的问题时才想起来,赶紧去拆了。虽然这么接着也没什么影响,但出现浮式开关坏了情况,水会进入压缩机,损坏膜片。
今年看官方资料,发现有针对这个的更新升级,人家毕竟考虑的周全。就是采用原厂的快装接头,换到V3的放气口上,用原厂的快装管道插到负压检测口上。

图17 V3接负压改造
将V3接到负压检测口上,通过负压储气罐来隔离保护,这样就会防止我上面说的情况发生。
整个液路洗系统罐子很多,所以密封都要注意,经常出现清洗过后压力不对的情况,大多是罐体盖子密封不好导致。管道损坏概率有,但很少,阀的损坏情况也有。
废液流程:
冲洗站的四根针、穿刺针的冲洗块、ISE的废液、MC单元的废液都流到废液汇流排内,这里是负压抽吸的,在这里混合消泡剂后进入废液A罐。
试剂和样品针的冲洗块、搅拌的冲洗池废液通过重力下降到重力罐,重力罐加有负压和V28阀,当浮式开关上位的时候,V28打开,废液抽到废液B罐里去,并在这里与消泡剂混合。
重力罐就是管路图中间下部的那个Gravity Sump罐子。
废液A/B罐混合了消泡剂后,浮式开关上位的时候,就会打开各自的排空阀,正压排到后面的废液A/B排出罐里,等排出罐浮式开关上位,打开排空阀,正压排空到机外。
这就是为什么废液罐有两个的原因,泡沫不好控制,不仅会误判,还有可能泡沫进入负压管道,从而进入负压泵。
液气单元的泵、阀都可以进行单独的测试

图19 这是电磁阀检测的界面

图20 这是泵箱检测的界面
 
 
穿刺单元的管路图
选配了穿刺单元,就要有润滑油的管路和冲洗块的管路:

图18 穿刺单元管路图
液气单元过来的10PSI正压通过调压阀,调整成5PSI的正压,经过V2阀加到润滑油瓶上,分出一路给压力传感器。
润滑油在正压的作用下,经过直线泵缓慢的加载到刀芯上。直线泵两端各有一个单向阀,防止润滑油回流。按理说正压的存在不会回流,但厂家考虑到打开润滑油瓶补充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失压,所以加了两个单向阀。
刀芯类似海绵,将润滑油浸润后,刀片上下移动时就会润滑刀片,防止与试管橡胶帽摩擦而过早损坏。
当刀片完成切口穿刺后,上升时,楔子(就是那个shuttle)前进堵住刀片下方,冲洗块从上往下注入稀释后的清洗剂。
稀释的清洗剂由液气单元过来,经过这里的4号电磁阀,限流后加到冲洗块上,冲洗刀片后的废液通过楔子接到3号阀上,并被抽到液气单元的汇流排上,除了排走清洗后的废液,还起到干燥刀片的作用。
液气单元到穿刺单元一共有三根管道,一个是10PSI正压,另一个就是稀释清洗剂,还有一个就是废液管道。
穿刺单元的阀也可以单独测试

图21 穿刺单元液路检测
由于液路比较简单,所以做成一个总成,如下图:

图22 穿刺单元液路总成

图23 润滑油位置
润滑油安装在液气单元门上。
 
冲洗站的管路很简单,原因是贝克曼的冲洗站设计,只有四根针。
第一针:抽走反应废液,注入稀释清洗剂;
第二针:抽走稀释清洗剂,注入稀释清洗剂;
第三针:抽走稀释清洗剂,注入去离子水/脱气水;
第四针:抽走去离子水,干燥反应杯。
而且前三根针的喷水口都是向三个不同方向放射性的喷水,这样还起到冲刷作用。
虽然只有四根针,但前两根针注入的是稀释清洗剂,而且是加热过的,第三根针是去离子水/脱气水,也是加热过的。所以贝克曼认为这样就足够的,什么八步法九步法的,都弱爆了。
还有一点是,水空白(杯空白)的测定是在第二针注入稀释清洗剂时进行的,从吸光度判断杯子的洁净程度。用稀释清洗剂测杯空白,这种设计在西门子的机器上见到过。


图24 冲洗站管路图
液气单元的稀释清洗剂罐134号管道接入冲洗站阀岛,进过加热器后,由V1和V3两个阀分到2号针和1号针;
去离子水135号管道(过去的版本是脱气水135号管道)经过加热器后通过V0阀加给3号针。
1号针的抽吸管道经过V4阀送给废液汇流排。
其余三根针的抽吸管道经过V2阀送给废液汇流排。
这个地方好像以前的版本是分开的,1号针的给浓缩废液,后面的给稀释废液,但我查了4.0以后的版本都是接到浓缩废液上的。


图25 冲洗站阀岛
由于只有五个阀,而且很多阀都是并联的,所以装配了一个阀岛,对外只有四根管路。两根废液管路,一个稀释清洗剂,另一根去离子水。
这种结构决定故障率极低,阀堵塞的情况有,损坏也有,但很少,管道堵塞的多些。
冲洗站也有自己的测试界面:

图27 冲洗站测试界面
 
MC单元由最多六个模块组成,都差不多的样子和结构。
GLU和BUN是电极传感器,其余的ALB、TP、CRE和Phos是光学法检测。

图28 MC管路示意图
每个模块都有自己专用的试剂,通过两个电磁阀和一个柱塞泵将试剂吸引到反应杯内,在进入反应杯之前加热。反应结束后,通过排空阀在液气单元的负压帮助下排空到废液汇流排,然后用去离子水通过一个电磁阀注入到反应杯清洗。由于去离子水加压,所以注入速度很快,冲洗的效果很明显。而且去离子水进入反应杯前也是加热的。
并不是所有六个项目都用去离子水清洗之后再注入新的试剂,只有Phos还有CRE多了一步清洗,两次结果之间用去离子水清洗,其余的都是直接灌注试剂。而在需要清洗的时候,采用去离子水清洗浸泡反应杯。
每个MC模块的测量过程都是40秒。这是贝克曼引以为豪的湿法急诊生化理念,这个速度就算干式比起来,也毫无优势可言。
MC模块大致是这样的:

图29 MC模块总成

图30 MC模块总成

图31 MC模块试剂和冲洗水加热器示意图
每个模块都独立,有自己的试剂柱塞泵、试剂电磁阀排空电磁阀和清洗水阀。
当6个模块组合在一起时(DXC600只有一个GLU模块),管路图是这样的:

图32 MC模块管路图总图
试剂走各自的通道,水和废液都是来自和去往液气单元的,但在汇流排这里分了六个独立的接口。这主要是考虑流量和可能停用某个模块的情况。
MC的液路也可以单独进行测试

图33 MC模块测试界面
 
ISE单元相对比较复杂些,贝克曼引以为傲的ISE也由此诞生。
ISE提供了五个参数:K、Na、Cl、Ca、CO2,分别由五个测量电极,两个参比电极(CO2参比和Na参比)组成一个流动池。
由两个电磁阀和一个混合杯组成EIC混合杯单元;
由比例泵分配参比液、缓冲液和CO2酸性缓冲液;
由蠕动泵驱动CO2碱性缓冲液,经过过滤器、缓冲阻尼送给CO2的测量和参比电极;
去脱气水经过电磁阀注入EIC杯进行冲洗;
废液通过电磁阀重力回收到缓冲瓶再交给废液汇流排。
K电极和Na参比电极之间是碳桥(也叫盐桥)。

图34 比例泵

图35 EIC混合杯

图36 碳桥

图37 流动池

图38 从左开始依次是CO2碱性缓冲液、比例泵、排空罐、电磁阀和流动池。蠕动泵没有拍到,在碱性缓冲液的后面。
比例泵其实就是三个注射器,由一个马达带动三个不同直径的活塞,分配同时或不同时分配三种试剂。换别的机器早用三个注射器了,贝克曼不,设计一个分配三个的结构。
整个ISE系统用四种试剂,分别是缓冲液、参比液,CO2酸性缓冲液、CO2碱性缓冲液.
下面是ISE的管路图

图39 ISE管路图
动作顺序是这样的:
1、打开J9电磁阀和蠕动泵,CO2碱性缓冲液经过过滤器、缓冲阻尼、J9电磁阀再经过CO2参比液CO2测量,回流到碱性缓冲液瓶。也就是说CO2碱性缓冲液是重复使用的,定期或颜色改变后再更换。这一步先是完成CO2的参比测量。
2、在样本分配到EIC杯的之前,先打开J1B阀,比例泵分配缓冲液进入EIC杯,进行样品稀释。缓冲液和样品的比例是20:1,样品量为62ul。
3、排空罐的电磁阀J2打开,由于后面接的是废液汇流排,所以存在负压,在负压的吸引下EIC杯内的稀释样品开始进入流动池。
当样品经过Ca、CL、Na、K测量电极之后,J3A阀打开,比例泵推动CO2酸性液与过来的样品混合。比例是1.3:1,再一同进入CO2测量电极,通过排空罐排走。
4、EIC杯的废液阀打开,J5脱气水阀也打开,剩余的废液被排空,并用脱气水冲洗EIC杯。这时CO2的测量已经完成。
5、J5I阀打开,比例泵驱动参比液经过单向阀送给Na参比电极,测量参比数值后经过EIC杯的两个电磁阀排空。同时再次旋转蠕动泵,驱动碱性缓冲液经过两个CO2电极,并推动CO2酸性液单独经过CO2电极,算是清洗补偿。
整个过程40秒完成。
由于试剂的关系,与血液混合后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被动式的排空会很难忍受,特别是样品量大的实验室。所以厂家修改了设计,虽然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修改。就是将排空阀J2废弃,换成蠕动泵,用蠕动泵为测量提供负压动力并加速排空。下图就是修改后的管路图:

E019348L ISE Fluidics 2012 03 08.jpg (652.24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1-5 21:19 上传

 

图40 修改后的ISE管路图
总的来说,ISE的故障很多,大多出现在电极上,EIC杯的脏或者电磁阀损坏等,其余的可能性很小。电极本身就是耗材,定期更换按时保养才是王道。
样品和试剂单元
贝克曼把样品和试剂单元设计成了三针组合装置,在样品单元中,MC样品针和CC样品针以及CC样品搅拌集成在一起。
而试剂针则是试剂A和试剂B以及试剂搅拌集成在一起。
样品针和试剂针都带有冲洗块,与血球上的一样,这样的设计就不需要各针的冲洗池,这样不仅节约台面空间,还是针外壁的冲洗效果很好,而且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让贝克曼的试剂理念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试剂针可以不用回到冲洗池,仅需要上下移动就可以擦洗外壁,而可以连续吸取不同的试剂。
贝克曼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并没有采用我们常见的双试剂配置,是不是双试剂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比如某种测试项目中,要检测这个项目,就必须加入某些成分,但某些成分并不能很好的长时间的在一起保存,因此设计成分腔放置储存。使用时在临时混合。这就是我们见到贝克曼的原厂试剂,在测试时分别从两个腔或三个腔连续吸取试剂,再同时分配到同一个反应杯,加入样品后直接反应出结果,或者再加入第三腔的试剂。或者先加入一腔试剂,样品加入后再加入其他两个腔的试剂。所以有时候不能照搬贝克曼原厂的参数,因为常规的双试剂和人家原来的试剂理念并不同。
这种结果可以在一个试剂加样周期里完成多种试剂的吸取,否则的话,每次都要回到冲洗池清洗外壁,反应盘再转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时间耗费不起。正因为贝克曼没有选择常规的生化针臂和反应盘的配比,也就成为它的速度提升不上来的主要原因,也就成为收购奥林巴斯的主要因素,产品线由于设计理念的原因变得很短。

图41 MC样品针和CC样品针及CC样品搅拌的管路图
473101是分配汇流排,样品和试剂公用的,位置在两个搅拌后面的盖板里。
脱气水进入分配汇流排后,通过两个T型阀(三通)51号和B1,送给MC和CC的采样针。T型阀下面连接的是各自的注射器。
每个采样针都有自己的压力传感器。
稀释清洗剂进入分配汇流排后,经过DB3、BB2、A52阀分别送给搅拌冲洗池,CC样品针冲洗块和MC样品冲洗块。
搅拌冲洗池的废液是直排的,接到液气单元的重力罐上,CC样品针的冲洗块通过B2-1阀排空,MC样品针冲洗块通过A52-1阀排空,这两个排空管道都接到液气单元的废液汇流排上,由负压吸引。
由于MC单元的速度问题,在8秒内要完成两次吸样分配,第一次吸样给ISE和BUN,第二次吸样分配给其余四个项目,所以时间有些急促,因此在冲洗块冲洗外壁和内壁清洗的过程中,可能会来不及,导致吸液滴落。因此设计了一个滴落接收池,连接到液气单元的重力罐上。同时这个重力罐也接收反应槽的溢液、试剂仓的冷凝水等等。
而搅拌的冲洗池虽然一个口注入,但冲洗池设计的比较特殊,会在内部分成三股交叉而不触碰的水流,彻底清洗搅拌棒。当看到三股水流触碰或者溢出或者只剩下一股的时候,就意味着冲洗池的注水口堵塞、水压太低(10PSI)或者水压太高。
由于各冲洗块和冲洗池都是用稀释清洗剂清洗,所以会看到些许泡沫,这是正常的,但不能滴落,除了MC的以外。

图42 CC试剂针和搅拌管路图
这是CC试剂针的管路图,刚才说了,由于人家不是按照现在的双试剂理念设计的,所以不叫R1或R2针,而叫A/B针。与样品针单元公用一个分配汇流排。
脱气水进入分配汇流排后,分成四路,两路给了样品单元,剩下的一路直接送给注射器的T型阀,另一路送给气泡发生器。
CC试剂针虽然是两根,但只有一个注射器,也就意味着它无法完成同时吸取试剂分配试剂的工作,所以肯定快不了。
T型阀下连接注射器,从T型阀出来是A/B阀,用来切换注射器为哪一根针工作,这是个四通阀。
也就意味着当注射器吸取分配以及脱气水冲洗的时候,只能为一根针,另一根针在气泡清洗。
气泡发生器的工作机理是这样的,脱气水进入后,通过BG-J4阀和单向阀连接A/B阀,正压10PSI进入后通过BG-J2阀送到BG-J1阀,而稀释清洗剂通过BG-J3阀也送到BG-J1阀,清洗剂和气体混合后通过BG-J1,然后与脱气水一道送到A/B阀。
但实际运用的时候没这么复杂,要么脱气水单独清洗从T型阀到A/B一路。但转换A/B后,一根针在吸取分配,另一根针通过气泡发生器,用带有气泡的水和带有气泡的清洗剂交替清洗内壁,彻底杜绝所谓的交叉污染。然后再用纯脱气水清洗。
稀释清洗剂通过EC1阀送给CC搅拌冲洗池,也是三股交叉水流冲洗,废液自排回到重力罐。
稀释清洗剂通过EC2和FC3阀送给A、B两个试剂针的冲洗块,冲洗针的外壁。
两根针的废液都通过C2-1和C3-1阀回到液气单元的废液汇流排,由负压驱动。
整个单元的焦点都在气泡发生器上,堵塞损坏的概率有一些,也经常能遇到,造成液面误判和结果问题。
样品针和试剂针单元公用一个分配汇流排,大部分阀都是并在一起,所以也做成了阀岛结构。

图43 气泡发生器示意图
这是气泡发生器的示意图,三个电磁阀一个发生器,这个发生器里面也是一个电磁阀,通过快速通断将空气混入,也就是BG-J1的作用,它们单独是一个总成。

图44 分配汇流排的示意图

图45 分配回流排的立体图
DXC的管路部分大致就这么多,应该没落下什么。
 

Powered by ye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