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AU5800维修摘要-体会网

[原创] AU5800维修摘要

郑振寰 发表于2013-10-8 15:47

设备简介:

AU5800是奥林巴斯改嫁贝克曼之后推出的重量级产品,虽然在改嫁之前就已经在筹备中,其出发点就是大批量的连续作业。最主要的参数是每小时生化测试速度每模块2000测试,可以挂接四个模块;ISE单模块每小时900测试,可以挂接2个ISE模块。整机最高测试速度为每小时生化速度8000测试,ISE测试速度1800测试。

Au5800的主要对手就是日本的Labospect 008,但要晚了将近5年,当然也包括罗氏的Cobas 8000。其单机版的对手还罗列了东芝的TBA2000FR,雅培的C16000,德灵的Vita3000,还有日电的也就是给拜耳的ADVIA2400。但后三者是勉强拉进来的,因为它们都达不到每小时2000测试的生化速度。而AU5800的模块组合的对手还是Labospect008或Cobas8000,还有日电的流水线。

AU5800的设计寿命是7年或2千1百万测试,先到为原则。按照每天5小时工作量,也就是每天10000测试,每年300天工作日,这样下来就是7年。

AU5800的每天每模块维护时间为10分钟,每半年维护时间为每模块5小时。平均维修时间为1小时,平均故障间隔90天,真不知道这都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AU5800的用水量每模块每小时65L-150L;高浓度废液每模块每小时27L,低浓度废液每模块每小时38L。

单模块试剂数是54个,也就是有54个项目,厂家给出的4模块最多同时测试项目数为120,这是一个组合的结果,因为不可能有这么多测试项目,也不可能每个模块都测不同的或相同的测试项目。

反应杯内的反应体积为80-287ul,但最好不要低于90ul,看样子80ul是为了竞争而出现的指标,90ul才是它们的标准最低反应体积。每模块的反应盘为双圈,反应杯尺寸,内径4 x 5 x 29 mm,外径5.2 x 7.0 x 30 mm。

反应时间为8分39秒,也就是519秒。每读点18秒,共28点,也就是P0-P27,R2在P10点后加入,与AU68/640/2700/5400一样。与它们不同的是,在18秒当中,加样5次,也就是每圈有5个循环,每个循环3.6秒,样本针为双配置,所以每小时2000个加样,这就是2000测试的由来。反应盘每圈204个反应杯,两圈408个,每循环41个反应杯,5个循环是205个,多出一个。反应盘还是采用恒温液+空气浴方式,控温37±0.3℃。双光度计,单灯泡光纤分光,13个波长,与AU2700/5400完全一样。

简介到此,下面开始结构介绍。

结构介绍:

AU5800分为四个主体部分:SMP进样系统,DPR数据控制电脑,ISE系统,ANL分析模块系统。

AU5800与Au5400的区别除了在于反应盘大小和加样时间及周期外,在进样系统的改变是最大的。轨道由AU5400的前轨变为后轨,那么相应的加样系统也由前改后。试剂盘由前后排列改为全面前置,方便更换试剂,这一点最为合理,原来的AU5400更换里仓试剂比较麻烦。

进样系统在Au5400的基础上,把单独在尾部的重测区改为与装载区在一起,依旧是三轨制。装载区、卸载区与缓冲区之间增加了XY轨,也就是垂直轨和水平轨,依靠X轨(水平轨)在Y轨(垂直轨)上的移动来转移样本架。装载去和卸载区采用篮式承载试管架,承载篮带有推手,与进样系统的机械部门结合,推动试管架进入轨道。整个AU5800改变最大的就是进样系统,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套系统搞得异常复杂,百思不得其解。

结构介绍:




 

 

AU5800分为四个主体部分:SMP进样系统,DPR数据控制电脑,ISE系统,ANL分析模块系统。

  



 

 

AU5800与Au5400的区别除了在于反应盘大小和加样时间及周期外,在进样系统的改变是最大的。轨道由AU5400的前轨变为后轨,那么相应的加样系统也由前改后。试剂盘由前后排列改为全面前置,方便更换试剂,这一点最为合理,原来的AU5400更换里仓试剂比较麻烦。

进样系统在Au5400的基础上,把单独在尾部的重测区改为与装载区在一起,依旧是三轨制。装载区、卸载区与缓冲区之间增加了XY轨,也就是垂直轨和水平轨,依靠X轨(水平轨)在Y轨(垂直轨)上的移动来转移样本架。装载去和卸载区采用篮式承载试管架,承载篮带有推手,与进样系统的机械部分结合,推动试管架进入轨道。整个AU5800改变最大的就是进样系统,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套系统搞得异常复杂,百思不得其解。

下图是单模块的框架图:

 

 

轨道部分不仅可以挂接AU5800的自体轨道,也可以挂接LA标准流水线。

下图是模块上面板布局:

从上往下,也就是从机后轨道部分往机器前面说起:三条轨到从外往里依次是Rack unloading lane也就是返回轨道,Rack Normal lane常规分配轨道,Rack passing lane通过轨道(通过这个模块到达下一个模块,或重测用)。

常规分配轨和通过轨都可以在模块中加样,两个样本针FA01和FA11可以分别在这两个轨道上采集样本。两个样本针分别有自己的W1、W2在板清洗剂位置和冲洗池位置。FA01采集样本后,加入反应盘内圈的反应杯,FA11加入反应盘的外圈反应杯。反应盘只有外圈才有稀释位置,也就是说只能用FA11进行样本稀释。

FB01为双层冲洗站,分别冲洗反应盘的内外圈。

FC01是R1和S的搅拌站,FC11是R2的搅拌站。

反应盘内外各有一个光度计FB01,灯室在外侧的光度计前面,只有一个灯泡。

R1试剂针是两套,分别是FD01加注反应盘内圈的反应杯,FD11加注反应盘外圈的反应杯,并且只有FD11可以进行试剂稀释。R2试剂针也是两套,FD21加注反应盘内圈,FD31加注反应盘外圈。四组试剂针除码盘不一样外完全一样,都有自己的冲洗池和两个清洗剂在板试剂和W2清洗位置。

R1试剂盘DA01和R2试剂盘DA11都是恒温液冷藏,为每根试剂针提供两个吸取试剂的口。

  

 

 

模块的前仓布局:

两根样本针、四根试剂针的液面探测板都在针臂内安装。 

两个试剂冰箱都带有条码扫描器,两个冰箱分别有各自的控制板。

前舱试剂有三个桶,从右往左依次是去离子水桶、清洗剂桶、稀释清洗剂桶。

四个注射器从右往左依次是FD01针的注射器、FD11、FD21、FD31的注射器。下面是各注射器的电磁阀,移开注射器和电磁阀,拆除面板后,露出的是内部线路板部分,分别是四个注射器的控制板,齿轮泵的控制板、AC/DC板还有最大的ANL-CPU板。


 

 

当然,冰箱散热的风扇也在这个地方。很不理解这种设计,当初的400、640、2700和5400的半导体冰箱就因为散热和循环问题导致故障不断,为什么还要这么设计呢? 


 

模块后仓布局图:

每个模块的后部只有一条轨道,但这个轨道分为三部分,三轨传送的CH轨道和挡板CJ,还有变轨CK(将常规和通过轨的样本架转移到返回轨道,每个模块都成为一个单独系统,不像Au5400那样必须走完全部模块才返回)。

 

 

轨道下的后仓门打开后如下

右侧是电源部分和断路器、接线柱,以及模块编码器,左侧是两个样本针的采样注射器和样本针内壁冲洗注射器,还有两个样本针的压力传感器,用来判断样本凝结或堵针。


 

 

模块左右两仓布局:

模块的左右两侧由于有其它的模块或ISE单元,所以很少能见到,遇到维修时只能拆除整个系统的连接。

右侧是脱气单元、三组温度控制板,负压罐以及冰箱单元。

 

 

左侧是主变压器和水泵。


 

 

将上面拆除部分面板,会看到恒温液的加热器500W、反应盘内外圈冲洗站冲洗水的加热器250W、清洗剂的加热器100W,和去离子水预热的加热器350W。


 

 

 

 

 

14.jpg

进样器单元的布局:

整个进样器单元与数据处理电脑是一个整体,进样器分为装载区、卸载区、转移区、缓冲区。

CB01单元是两个装载区,用承载篮承载试管架放进装载区托盘,左边是CB01(1),右侧是CB01(2),两个装载托盘后面是CC01条码阅读区,有两组条码和一组传感器,CB01(1)(2)之间的条码阅读器Rack ID,也就是架编号扫描条码阅读器。CB01(1)对面的条码阅读器是SampleID样本条码阅读器,以及样本杯探测传感器,探测试管或样本杯是否存在以及高度。

从图示上看,两个条码仿佛只能阅读CB01(1)的样本架和样本,CB01(2)出来的样本架无法扫描。所以非常别扭的设计又来了,CB01(2)出来的试管架在CC01单元里先向左走到尽头,然后再向右依次通过两个条码阅读器和试管探测器,相当于走到CB01(1)的出架位置,多走了一个来回。

CC01出来后来到转移区,试管架转移到X轨CD01上,然后在CD11 Y轨上移动到常规分配轨道CE11上,或者跳过下一个模块到后面模块的通过轨道,也叫CE01。返回轨推手叫做CL01。

而Y轨CD11右侧的缓冲区和急诊区称作CA单元,作用是为急诊、校准、质控品架提供缓冲,然后由CD01X轨转移到CC01轨道上,绕一个圈就是为了让两个条码阅读器和试管探测器检测一遍,再回到CD01 X轨上,然后才是CE01、CE11。试管架会不会晕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晕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整个空间和机械结构很富余吗?

返回轨上回来的试管架,依旧用CD01X轨接收,然后在CD11Y轨上前行来到Unloading rack ID卸载架条码扫描器上扫描架条码(这又是个匪夷所思的设计),然后再后行来到卸载架步进区CF01,再通过CG01卸载到两个卸载托盘上。



 

下图是进样器轨道运行示意图:

  


 

 

进样器的底部前仓布局:

所有模块的清洗剂加注桶,数据处理电脑。

后部是主变压器和主断路器,整个系统的统一控制在这里。同时,主供水接口,高浓度废液和低浓度废液以及溢出口都在这里。


 

 

ISE模块的布局:

上面板布局:

从前往后依次是:两组缓冲液和内标液桶,两组缓冲液和内标液注射器,两组蠕动泵,两组夹断阀,两组电极,两组样本混合池,一组标准、清洗剂、质控吸取试剂位,一组采样针臂,一个采样针。两个清洗剂瓶,一个采样针冲洗池。最后是通过轨道,用于检测重测样本架或急诊样本架。常规分配轨道,用于常规样本的采样。返回轨道。

ISE模块的轨道没有变轨,理由很简单,生化项目不会只做这三项,下面肯定还有,所以变轨交给后面的生化模块。


 

 

ISE模块的前仓是两组采样注射器和其压力传感器,以及两桶参比液。后仓几乎都是线路板。

ISE模块的K、Na、Cl电极保用2个月或2万测试,参比电极保用2年或15万测试。

ISE的样本为20ul血清或尿液,+10ul去离子水,间接法,再加618ul缓冲液稀释。

缓冲液和内标液瓶为2L,参比液为1L,死腔量都是50ml。

测量周期是血清12秒,尿液18秒。我很奇怪,每小时900的测试速度是怎么来的。



 

 

电路系统:AU5800还是采用以往的电路结构,LAN接口连接DPR和各个模块,CAN总线连接各模块之间的子系统。各传感器和条码阅读器几乎都是采用串口与子系统通讯。

电源部分主要有交流220V和100V,直流24V、12V、5V、±15V,这机组电源每个模块都有,主连接器在进样器模块。

软件系统:采用与AU680类似界面的软件,固件程序大多在CPLD的PROM里,用火线通讯,很多与AU680通用。

AU5800的维护:

维护保养的手法和过程与AU前代产品完全一致,所以不在给出图示,只把中文手册上的保养列表列出。贝克曼的中文翻译一贯摸不清头脑,凑合看吧。



 



AU5800各部件的结构及装配维修要点:

各部件的缩写及其代表的含义:

进样器系统:

M271-CA01 : (Sampler main unit)进样器主单元

M271-CB01x2 : (Rack loading unit)装载区

M271-CC01 : (ID read unit)条码扫描区

M271-CD01/11 : (Rack X, Y axis transfer unit)X轨和Y轨

M271-CE01/11 : (Passing, dispensing lane feed unit)常规分配轨和通过轨

M271-CF01 : (Unloading rack feed unit)卸载步进区

M271-CG01 : (Rack unloading unit)卸载区

M271-CL01 : (Recovery rack feed unit)返回轨

模块系统:

M271-FA01 / FA11 : (INNER S TRANSFER UNIT)采样针

M271-FB011 : (CUVETTE WASH UNIT)冲洗站

M271-FC01 / FC11 : (R1 / S / R2 MIXING UNIT)搅拌站

M271-FD01 / FD11/ FD21 / FD31 : (INNER /OUTER / R1 / R2 / TRANSFER UNIT)试剂针

M271-DA01 / DA11 : (R1 / R2 REFRIDGERATOR UNIT)试剂盘

M271-DB01 : (COOLING UNIT)冰箱

M271-GA01 / GB01 / GC01 / GD01 : (TEMPERATURE CONTROLLED BATH, PHOTOMETRY,

LAMP HOUSE, MIRROR UNIT)反应盘、光度计、灯室、光纤反射镜

M271-HA01 : (DEGASSER UNIT)脱气装置

M220-SA02 / M510-SA01 : (S / R DISPENSER UNIT)样本和试剂注射器

M271-CH01 / CH11 / CJ01 / CK01 : (RACK TRANSPORT, RACK RECOVERY, SAMPLE

SHUTER, LANE CHANGER UNIT)传送轨道、返回轨道、快门阻挡、变轨。

由于AU5800最早装机也 不过2年多,还没到高发期,所以维修部分简单介绍,了解一下罢了。


 

纯水、清洗剂、废液管道都由进样器系统的左侧接入,通过ISE单元与后面的模块连接。在进样器系统中有一个进水阀CAV01进行总开关,每个模块有各自的进水阀AAV33来进行控制。如下图:

 

 

 

 

清洗剂主要装载在进样器SMP的下面,用带有轱辘的托盘承载清洗剂桶。开机时,每个模块的补给泵P07最多动作30分钟,从SMP下的清洗剂桶转移清洗剂到各模块内的清洗机桶。然后各模块的P06波纹泵再从各自的清洗剂桶转移部分清洗剂到稀释清洗剂桶,注入纯水进行清洗剂的稀释。随着模块的增加,到SMP的距离就越远,转移清洗剂成为一个浩大的工程。

SMP下的清洗剂桶只有一个单点浮式开关,各模块的清洗剂桶是四点浮式开关。如下图:



 

 

先从进样器系统说起:

AU系列各个型号的机器都有进样器系统,大同小异。马达带动皮带进行传送,众多的传感器监测。下图是主要传感器的位置示意图:

 

 


 

以缓冲区为例,下图是缓冲区的3D 图,右侧是在模块的最外侧,两个深色的位置是急诊位,同时放两个急诊架,绿色,浅色部分是缓冲区,如果主轨道的架子没有让出空间,则从急诊或装载区转移来的架子先存在这里等候。

 

 

 

 

下图是缓冲区的反面,看以看到传感器的位置。


 

 

在维修维护当中,往往首先遇到的是拆除盖板。各模块的上面板的螺丝都在胶帽下隐藏的,拿掉胶帽见到螺丝,就可以拆卸所需要的上面板。



 

 




进样器装载区CB 的机械结构:
左侧是装载区的前端,右侧是后端。
 

 

前端是推手,CBS03/13 传感器是推手的初始位置传感器,推手沿轨道将试管架推到接收区,接收区的停止探测传感
器CBS04/14/05/15 检测到试管架后,推手停止。

 

两个马达,CBM01/11 是推手的传送马达,CBM02/12 是将试管架拨到位。
那么装载区如何判断有没有试管架呢?结构在装载区的后端,当推手到达停止位时,推手下部的传感器是否接触到
了传感器挡板。没有试管架则接触挡板,有试管架则不接触,借此判断是否有试管架。


但这样的结构图可能看不明白,轨道那么低,推手那么高,怎么才能把试管架推到CC 轨道上呢?别忘了还有装载
篮,没这个东西是用不成的。
装载篮是带盖的,不过我见得10 几台AU5800 好像都没用盖,大概是被盖子档着反而不放心吧。

 

 

 

提篮的四周有防掉落装置,两侧是固定的挡块,前后两端是不同的防掉落挡块。
防掉落装置是在装载篮没有装到装载区时,在搬运装载过程中防止试管架倒伏掉落的。

 

这些装置把试管架卡住。当装载篮装到装载区时,防掉落装置解除锁定。
下图是后端的装置解除锁定示意图:

 

下图是前端的装置解除锁定示意图:

 

动作流程:
推手将试管架推到接收位,传感器探测后,弹簧弹出3mm 以上,推手回退1.5mm 以上,接着再回退4.5mm,将架子
释放。
 



维护维修要点:
1、CB 单元的皮带松紧度很关键,判断方法是用推拉力计置于皮带中心位置,施加100gf,皮带变形度在7-9mm,否
则就要调整推手皮带驱动马达固定板的位置。

 

 

 

2、推手初始位置传感器的位置判断,在诊断菜单中选择Supply feed lever [CB] / Reset / Left,推手复位后,
推手后挡板和CB 单元基板之间的间隙为2.5 ± 1 mm,否则就要调整传感器基板的固定位置。

 

3、停止位传感器的位置判断,还是在诊断菜单中,将推手移动到停止位置,推手前挡板与停止位挡板之间的距离
应该是2.5mm,这个距离的范围很大。2.5mm 的时候传感器应该是OFF,也就是接触上,而扩大到3.5mm 的时候,传
感器为ON,也就是不接触。如果位置不对,应该调整推手上的传感器挡片的固定位置。

 

当然,AU5800 也有接口板进行传感器的调整检查,也有大量的工装工具,比如刚才这两个间隙,就有专门的工装,
当然你也可以用塞尺。
4、接收初始位置传感器的位置判断,初始化后,接收后端的两层基板间隙是3 ± 0.5 mm,否则就要调整接收马达旁的初始位置传感器基板的位置。

 

5、水平接收器传感器的位置判断,也就是CBS05/15的传感器,诊断菜单中先初始化CB单元,然后再Pusher (CB) /
Step / Stop positions让其到达停止位,再执行 Pusher (CB) / Pulse / Lever pushing position,每执行一次
计数一次,传感器由ON变为OFF应在8个脉冲以上,这需要接口板来判断。没有接口板,用万用表直接测量传感器的
接收端。如果传感器位置不正确,则应该调整传感器挡片的位置。

 

 

两个装载区的底板与CC轨道下面的围栏之间的缝隙应该平行且小于1mm,否则调整装载区底板的位置,如下图:

进样器条码扫描区CC的机械结构:
CC轨有两个推杆LEVER,LEVER1负责推送试管架通过各传感器和条码扫描器,LEVER2是将试管架从CB和CD单元转移
到CC轨上。两个推杆各自有一个马达驱动,相应的也有配套的传感器。

 

 

为了防止推杆LEVER2遮挡条码标签,所以这部分有一个5°的仰角。

 

动作流程:当左侧的装载区将试管架推出时,CC轨的LEVER1推动试管架从左往右开始移动,先进行架条码扫描,再
进行试管条码扫描和样本杯探测。样本杯的探测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探测该位置是否有试管或者样本杯,另一个是
探测试管或样本杯的高度,为后面采样针的下降高度作出准备。全部检测之后,试管架推到最右边的等待区准备转
移到CD轨上。

 

试管编号条码扫描区域是试管正中心左右3mm,而试管探测的扫描区域是正中心右侧1mm 到正中心,这部分移动很
慢。下图是试管高度探测的示意图:

 

LEVER2 推杆将CD 轨转移来的试管架和CB2 也就是右侧装载区的试管架推到CC 轨的左侧,开始或重新开始扫描,重
测样本也照此办理,所以这个CC 轨很忙,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设计在这个位置上,在卸载区前面加一个变轨,把各
个传感器装在那个位置不好吗?

 

CC 轨的维护首先还是两根皮带的张进度,推拉力计为100gf,中心变形度7±1mm,否则调整马达的位置,拉紧或松
开皮带。

 

试管架条码扫描器的光束应该在试管架条码正中心偏右2mm 的区域,否则要调整条码扫描器的固定位置。在诊断菜
单ID Read lever 1 [CC] / Step 中按压诊断开关,把架子放入推手LEVER1 上,Combination / Barcode Read / Rack
No.打开阅读器,观察光束位置。如果不符要求,按下图调整位置。

 

试管条码阅读器的光束应该在试管正中心左侧3mm 的区域,否则也要调整阅读器位置。在诊断菜单ID Read lever 1
[CC] / Step 中按压诊断开关3 次,将带有条码的试管放在架子上置于阅读区,Combination / Barcode Read / S.ID.
/ Multi Code 打开阅读器,观察光束。必要时按照下图调整:

 

杯探测传感器的探测线应该在试管的正中心,并对血液的探测十分准确。诊断菜单中先复位CC 单元,在ID Read Unit
Lever 1 (CC) / Step 菜单中按诊断开关7 次,放置一个架子,在1 号位放一个空杯,确认空杯出现在杯探测传感
器时,传感器始终为ON。否则调整杯探测传感器的固定板位置。

进样器XY 轨的结构:
CD01 是X 轨,负责左右转移试管架。CD11 是Y 轨,负责把X 轨送到需要的轨道上去。相对于X 轨,Y 轨及其简单,
就一个马达带动皮带上的X 轨,在滑轨上往复运动。而X 轨则比较复杂,不仅有试管架的传送,还有试管架的推杆
转移,更有左右两侧轨道试管架的探测机构,还有消除静电刷。
下图是XY 轨的组合示意图:

 




 

推手的上升下降位置非常重要,检查和判断依据依然是依靠接口板。在诊断菜单中先复位CD 单元,选择Rack X
transfer unit lever up/down unit (CD) / Up-Down Step 菜单后,按诊断开关,然后Rack X transfer unit lever
up/down unit (CD) / Up-Down Pulse / Up(DOWN)输入1,每次按压诊断开关都要计数脉冲使推手停止传感器CDS03
由ON 变为OFF 的脉冲数大于3 个。否则,调整停止传感器也就是上传感器的位置。

 

而皮带的张紧是50gf 变形度7.5±1mm,否则调整皮带马达支架的位置。

 

X 轨初始位置传感器的位置是在复位的状态下,推手右侧与下基板右侧的距离是47±0.5mm,否则调整初始位置传
感器的位置。

 


 

初始位置传感器的挡板是不规则锯齿状的,有六个位置需要监测,每个位置到达,传感器都会动作。而这些位置到
达后,前后移动应该超过六个脉冲,传感器CDS02 从ON 变为OFF。



Y 轨的初始位置传感器判断是传感器基板左侧与固定基板左侧垂直平行位置4±0.5mm,否则调整传感器基板位置。

 

 

而Y 轨的停止位置是依靠X 轨上的Y 轨传感器,和Y 轨上的不规则锯齿挡板组成。当X 轨在Y 轨上移动,X 轨上的
Y 轨传感器感知锯齿挡板的孔隙从而达到停止的目的。挡片一共有30 个位置,分别是缓冲区23 个,急诊位2 个,
返回条码扫描位一个,CF 轨一个,CE01、CE11 各一个,返回轨一个。
停止位置传感器的判断还是依靠接口板,诊断菜单中先复位CD 轨,然后选择菜单Rack Y transfer (CD) / Step /
4th step,按压诊断开关5 次,Rack Y transfer (CD) / Pulse / Back(Forward)输入1,再按压诊断开关开始
计数脉冲,第4 到第21 个空隙的脉冲应该前进后退都大于7 个,使传感器CDS12 由ON 变为OFF。而第21 个空隙的
检查Rack Y transfer (CD) / Step /中按压诊断开关22 次。如果各位置整体偏差,则应该移动挡板的位置。

 

X 轨与左右两侧各个轨道之间的顺利过渡也是位置调整的主要指标,这些调整首先从X 轨到常规分配轨道的位置准
确性开始。步骤如下:
将CD01 和11 复位,将CD01 置于 停止位2,也就是常规分配轨道CE11 旁,推动CD01 的推手,观察能否顺利平
滑的把架子推到CE11 上。如果不能,松开Y 轨CD11 的四个固定螺丝调整。

 


 

CD01 与CE11 调好后,就不要再动CD11 轨道了。如果X 轨与CG 卸载轨的位置不合适,直接调整CG 轨的位置,目的
是CD01X 轨的推手平滑的把架子推到CG 轨上。下图是CG 轨的调整螺丝。

 

急诊位的两个位置放置试管架后,架的左侧与急诊位左侧的间隙为1mm,否则调整急诊位的固定螺丝。



当然,在整个调整过程中,要依靠诊断菜单,不断的复位CD 轨道,并将X 轨依次移动到缓冲区各个位置,反复检
查校验。
缓冲区后端的返回架条码扫描器的检查是光束在架条码正中心偏右2mm 的区域,如果不在应该调整条码阅读器位置。
把一个架子放在急诊1 号位置,在诊断菜单中Combination / Barcode Read/ Rack No. Movement - Unloading rack
ID,在模块上按诊断开关。这时光束打开,确认位置是否合适,必要时调整条码阅读器位置。

 

CE 分配轨的结构:
CE 分配轨由三条轨道组成,从里往外依次是通过轨(快速通过、急诊、复查)、常规分配轨、返回轨。通过轨和常
规分配轨由各自不同的推手,推动试管架移动。

 







 
 
 
 
 
10#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13-10-8 19:55 | 只看该作者

CF 卸载步进轨的结构:
CF 轨比较简单,一个推手两个停止位,分别把试管架送到两个卸载区的位置。

 





CG 卸载单元的结构:
CF 和CG 是相互嵌入的,CF 轨的推手把试管架推到停止位,CG 的推板将试管架推到卸载区。

 

 





CL 返回轨的结构:
CL 实际上是一个推手,安装在CH 之后,CE 右侧,将后面模块返回来的架子推到CE 上的返回轨上,并转移到CDX
轨上。

 

 



CH 模块 轨道的结构:
CH 模块轨道由三部分组成,CH 轨、CJ 挡板、CK 变轨组成,每个模块一套。
CH01 里侧是通过轨,快速通过、急诊、重测的架子走这条轨道,有自己的推手推送试管架。外侧是常规分配轨,有
两个推手。两条轨道的运动方向一致。
CH11 是返回轨。与CH01 的运动方向相反。
CJ 挡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CH01 两条轨道都有样本架的时候,在常规分配轨上采样,采样针旋转回反应盘的时候,
经过通过轨,可能发生样本滴落,导致通过轨上的样本受到污染。挡板是在采样前覆盖通过轨,防止样本溅落的。
CK 是变轨,有两组轨道一组推手,分别将试管架从通过轨转移到常规分配轨上,或将常规分配轨的试管架转移到
CH11 返回轨上。在第一个模块上,把通过轨的架子转移到常规分配轨后,送到下一个模块才能转移到返回轨上。
下图是CH01/11 的示意图:








CH 单元有四根皮带,通过轨一根,常规分配轨两根,返回轨一根。检测皮带张紧力都是60gf,通过轨和返回轨的
皮带中心变形度为5.0 ± 1.0 mm,常规分配轨的两根皮带中心变形度为2.5 ± 1.0 mm;否则就要调整各自马达
的位置。
通过轨的一个推手,常规分配轨的两个推手都由时序皮带驱动。通过轨推手皮带的张紧力80gf,常规分配轨推手1
的皮带张紧力为70gf,常规分配轨推手2 的皮带张紧力为60gf,中心变形度都为5.0 ± 1.0 mm。否则就要调整各
自马达的位置。
常规分配轨两个推手的初始位置传感器的判断是在诊断菜单中复位CH单元,Dispensing lane lever 1(2) / Step /
Sample aspiration pos,在样本吸取位置1防止带有样本杯的试管架,Dispensing lane lever 1(2)/ Rotation Step
和Dispensing lane lever 1(2) / Rotation Step,检查采样针在样本杯中的位置,应该为正中心,否则就要调整初
始位置传感器的位置。

 


常规分配轨的两个推手停止位置传感器位置的判断是,先复位CH单元,Dispensing lane lever 1(2) / Step / Each
stop position和Dispensing lane lever 1(2) / Pulse/ Forward(backward),无论前进还是后退,超过5个脉冲传感器CHS08/15由ON变为OFF。否则调整停止位传感器的位置。停止位传感器在规则的锯齿挡板上行进,分别进行
10个位置的样本吸取。

 

 

通过轨的初始位置传感器调整方法类似,也是复位后在通过轨上放一个试管架,观察采样针是否在样本杯的正中心,
如果不在,也是调整通过轨初始位置传感器的位置。
通过轨和常规分配轨样本吸取位置的偏差可以通过诊断菜单中的架传送界面调整步进。

 

CJ 挡板其实是90 度的旋转,一个初始位置传感器,一个通过轨位置传感器还有一个常规分配轨传感器,如果位置
不当,适当对相应传感器做出调整即可。

CK 变轨的皮带张紧力是2500gf,变形度为2.5 ± 1.0mm,很紧的。否则调整马达位置。
CK 的进架是通过轨进入变轨,出架是从变轨到常规分配轨,CH 和CK 轨道侧板的间隙小于1mm。



 

进样器系统大致介绍到这里。
在贝克曼的网站上,两年前还能找到AU 系列的视频介绍,但现在只有图片和简介,视频都转移到
https://vshow.on24.com 上了。可恨的是这个网站采用的是流媒体方式,不能下载只能观看,而且观看速度每秒3M,
相信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无法满足。我家里的网速是8M,只能支持1M 的下载速度,本以为很快了,但比起它来说无
法满足,从未完整的观看过整段不足4 分钟是视频。没办法,我采用视频录像方式分段录制再合并,清晰度必然损
失不少,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到https://vshow.on24.com/vshow/beckmanvs?l=en#exhibits/auc 上寻找观看。我这里
给一个屏幕录像版的,虽然清晰度差些,但所有机械步骤、特别是轨道动作几乎都出现了,细微的推手缩回的动作
都能体现出来。时间虽然短,但还是能看清楚,希望能有所帮助。

生化模块部分先从采样机构说起。在所有生化仪中,整机的调整一切以反应盘为中心,以反应盘为基准进行调整。
采样机构分为两组针臂,也就是FA01 和FA11,还有注射器单元。FA01 和FA11 完全一样,码盘不同。
FA01 和FA11 的结构:
两个马达完成针臂的上下和摆动作业,上下由一个上位一个中位传感器控制,摆动则分为两层码盘五个传感器控制。

 












FB 冲洗站的结构:
冲洗站的动作比较简单,只有一个马达带动凸轮上下往复运动,没有摆动。凸轮带有码盘,靠上位传感器监测。而
下位靠上下组件的挡片接触下位传感器来判断。背后的弹簧是起缓冲阻尼作用的,防止冲洗针上升时太快而撞击顶
端,导致针内液体溅落。

 


冲洗站是双排,分别清洗反应盘的两圈反应杯。每排9 根针。1-6 针的间距相同,6-7 相距两个针位。
1 号针,抽取高浓度反应后的废液,注入清洗剂;
2 号针,抽取清洗剂,再次注入清洗剂;
3 号针,抽取清洗剂,注入纯水;
4 号针,抽取纯水,注入纯水;

 

5 号针,抽取纯水,注入纯水;
6 号针抽取纯水,注入纯水,杯空白比色;
7 号针抽取纯水;
8、9 号针都是干燥棒。
1-6 号针是三针组合,最长的一根是抽取针,中间一根是分配针,最上面一根是防溢流针,防止没有抽干液体导致
注入时溢出。
但AU 系列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满盘,而满盘绝大多数是因为冲洗站抽不干净。这个防溢流的针用处不大,毕
竟上升太快时间太短,就算有溢流也抽不干净。

 

1 号针的分配量是650ul,分配纯水量是1045ul,溢流抽取量是265ul。所以可以计算出,3-6 号针只保留780ul
的纯水,多出的被溢流针抽走了。而反应杯在代用状态下,R1 针分配120ul 纯水,这个纯水是脱气的,没有加热过
的,目的只是将反应杯的温度保持,而不会因为空气加热过高。当反应杯要使用时,首先进过冲洗站的冲洗流程。
这也是所有生化仪的工作模式,也就是为什么已经清洗完的反应杯,在进行样本测试时,冲洗站还要洗一遍的原因。
当冲洗站复位后,下部的轴承刻度线到右侧挡板的位置是5-6mm,如果位置不对,应该调整上位传感器的位置。

 

冲洗站的低位有两个检测方法,一是复位后在诊断菜单内将FB 下降到低位,检查刚才的轴承刻度线到上挡板的间
隙,应该是1-3mm,否则调整下位挡片的位置。二是在下位时,冲洗站由于9 根针不一样长,干燥棒最长,所以干
燥棒会在反应杯内触底,借助干燥棒上弹簧的压缩,会在冲洗站基板和针体之间出现2mm 的间隙,如果位置不对,
太高可能会撞破反应杯,太低可能抽不干净,所以需要调整。这时要调整冲洗站臂的固定位置。


冲洗站各针都应该在反应杯正中心,如果偏差太大,会导致撞针。由于冲洗站的结构问题,撞针不会损坏针,却会
撞破反应杯。所以要观察位置偏差的原因,如果两圈反应别都出现顺差,则应该调整冲洗站臂上的四个平面固定螺
丝。如果每圈偏差不一致,则应该先调整每组冲洗针上面的两个螺丝,先把两圈偏差调成一致在调整平面。

 

 

冲洗站的特氟龙硬管和金属管之间,依靠软管连接。在软管中,特氟龙管和金属管之间的距离为1mm。这个距离太
近或者直接接触,会导致抽取排出不顺畅不足;这个距离太长,可能会导致软管被特氟龙管或金属管刺破,甚至会
打死折。软管插入金属管的距离是10mm,特氟龙硬管插入软管的距离也是10mm。这个软管需要定期更换,否则会
被污染堵死。为了防止特氟龙管从软管中滑落松脱,在更换特氟龙后,在连接处的10mm 用1000 目砂纸180°来回
打磨四次,把光滑的特氟龙管磨毛,增加摩擦力。


FC 搅拌站的结构:
搅拌单元分为两组,一组是R1+S,一组是R2。前者的搅拌棒是螺旋型,后者的搅拌棒是L 型。搅拌棒涂油不粘涂
层。每组搅拌单元都是两圈布局,分别搅拌反应盘的两圈。搅拌单元都有一个上下位置,三个摆动位置。上下由两
个传感器监测,马达带动皮带。摆动有三个位置,反应盘搅拌位置、清洗剂冲洗池、纯水冲洗池。而搅拌棒的旋转
依靠穿心轴马达驱动,马达的转轴闯过两端,一段接齿轮与主齿轮轴啮合,另一端接挡片与转速传感器配合监测。
当搅拌时旋转少于18 圈,则会报混匀错误。正确的旋转是每次20 圈。由于旋转搅拌机构齿轮众多,啮合极为精密,
加上马达扭矩和整个机构的扭矩并不大,所以当搅拌棒中任何一个受到阻挡,都会导致整个机构受阻从而报错,所
以定位要精确。
搅拌棒的涂层损坏是最常见的故障,一旦出现涂层损坏,只能更换,否则交叉污染将无法避免。

 





 

搅拌棒都安装在搅拌头上,搅拌头的中心是120 齿的齿轮,三个方向各有一个61 齿齿轮,围绕61 齿齿轮才是搅拌
棒的安装从动齿轮。如果三个方向的搅拌棒转速不一,而转速传感器又没有报警,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三个方向没
有装配平衡。主要就是120 齿齿轮没有装配水平导致。而120 齿齿轮是通过轴和轴承与下面的30 齿齿轮同步相连,
并与马达主齿轮啮合。马达主齿轮的安装高度和水平与否直接导致120 齿的安装水平。调整方法是松开搅拌马达的
定位螺丝B,按压120 齿齿轮保持水平,并将30 齿齿轮上顶,当二者都水平时,主齿轮下部与基板之间的距离是水
平1.6mm,垫塞尺安装并测量最好,然后固定搅拌马达。要注意的是,主齿轮和30 齿齿轮之间的润滑是采用矿物润
滑油,这是唯一不同的地方。手册中给出的是日本NPC 的矿油PHOTOLUBE,国内的缝纫机油就是矿物油的一种。
由此可知齿轮间的啮合力很小。

 

搅拌棒在反应杯内的深度很重要,太浅搅拌效果不好,太深有触底打破反应杯的可能。检查方法是在反应杯上拔掉
一个搅拌棒,在原位置插入卡尺的测深杆,触及到反应杯底部的高度应该是68.5-69mm,否则松开搅拌头的高度定
位螺丝调整。




FD 试剂针臂的结构:FD01、FD11、FD21、FD31 四组试剂针臂与FA 样本针臂的结构类似,这里不多做说明,参考图
片看一下就明白了。

 









DA 试剂盘的结构:
DA01,也就是R1 试剂盘复位后,FD01 内圈试剂针的吸取位置是25、16,FD11 外圈试剂针的吸取位置是14、23,
条码扫描位置是52。DA11,也就是R2 试剂盘复位后,FD21 内圈试剂针的吸取位置是1、10,FD31 外圈试剂针吸取
位置是3、12,条码扫描位置是27。

 


 

试剂盘由马达直接带动齿轮与试剂盘的从动齿轮啮合,没有皮带连接。依靠码盘和三个传感器进行定位。试剂盘的
外壁是夹层,夹层内流过冷冻液进行降温,温度传感器置于冷冻液管道上,同时检测两个试剂盘冷冻液的问题。试
剂盘外部有条码扫描器和试剂瓶探测传感器。






 

 

DB 冰箱:DB 冰箱单元很大很重,但并不复杂,修过冰箱空调的人都很熟悉。大部分故障是散热片被灰尘糊住,热
交换不好所致,及时清理滤网和散热片,检查散热风扇是否正常即可。
冰箱结构与AU680 一样,采用压缩机和HFC143a 制冷剂。官方给出的不采用帕尔贴制冷的理由是在制造帕尔贴的过
程中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因为半导体制冷片需要烧结。好吧,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GA 反应盘的结构:
反应盘两圈反应杯,每圈204 个,但两圈公用一个反应杯架,每架两圈各有17 个反应杯,这样就需要12 个反应杯架。反应槽是夹层结构,夹层 内是恒温液,也就是防冻液。恒温液经过加热器和循环泵进行循环,经过灯室给灯泡基座散热,确保灯泡发光稳定。

 









IA 电解质结构:
ISE 的单模块与AU680 完全一样。
两个ISE 模块组合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装置构成。
但是一根采样针交替给两套ISE 检测机构加样,间隔只有6 秒,怎么1 小时能有1800 测试呢?

 








 

3 根传送皮带的张紧力都是60gf,通过轨和返回轨皮带的变形度是5.0 ± 1.0 mm,常规分配轨的变形度是2.5 ±1.0 mm,必要时调整各自马达的位置。
通过轨的步进皮带张紧力是60gf,常规分配轨的步进皮带张紧力是50gf,变形度都是5.0 ± 1.0 mm,必要时调整各自马达的位置。
通过轨和常规分配轨步进初始位置传感器的检查,是在复位时,移动ISE 采样针到架子上,观察针尖在试管或样本杯的位置是否是正中心,如果不是,就需要调整各自初始位置传感器的位置。











当AU5800 安装后,首次进入软件系统所用的用户名和密码是:
User name : MAINTENANCE
Password : BC_SERVICE
一般操作员:
Username : AU5800
Password : 用户自定,原始没有密码
系统管理员:
Username : AU5800_ADMIN
Password : AU5800
维修工程师:
Username : AU5800_MAIN
Password : AU5800
自动进样器的每半年预防性维护时间是5 分钟,每年是40 分钟;分析仪模块是105 分钟和425 分钟;ISE 模块是
25 分钟和95 分钟。
废液泵要求每年更换一次膜片。

 






管路图

  

AU5800 的系统维护界面介绍:
当启动DPR,屏幕出现如下界面时,按Q 键即可进入系统维护界面:

 

 

出现的主菜单如下:这里主要介绍系统参数

 

Setup Parameters 是参数设置,进入需要密码,没有修改的原始密码是SBM。

 

参数设置进入后出现子菜单:

 

系统参数1 子菜单界面有多个页框组成,逐一介绍:
 


Decision of Reaction:速率法反应吸光度判断,范围0.001,0.0015,0.002,默认0.001;
Decision of Linearity Check:速率法反应线性判断,范围0.0015-0.003,间隔0.0005,默认0.0015;
Quick:快速数据输出,Routine 常规样本默认无效,Emergency 急诊样本默认有效;
Rili-BAK Operation 和Index Count of Rili-BAK:欧洲Rili-BAK 质控操作的选项,中国无效;

 

OD Output:最终结果的OD 值是显示空白还是OD 值,默认无效,显示空格;
Dynamic Range Error Output at Print or Display:打印或显示中,超过动态量程的数据是显示空白还是显示浓度值,
默认是显示浓度值;
Dynamic Range Error Output at Online:动态量程错误联网时显示空白还是0 还是浓度数据,默认是浓度数据;
RB Correction by History Data:当RB(试剂空白)错误时,是采用先前有效的试剂空白数据还是不采用试剂空白,
默认是无效,不采用试剂空白;
Conc Calculation by History Data:当ACAL 校准错误时,是采用先前有效的校准数据还是不采用校准数据,默认
是无效,不采用校准数据;
Conc Calculation by Master Curve:当总曲线未修正,浓度计算执行还是不执行,默认无效,不执行;
Data Sort Mode:数据输出分类模式,Routine 常规样本默认Rack set 按架子序号,急诊和重测样本默认为Measure
Data 测量数据的出来先后;
LIH Detail Display:LIH(乳糜、溶血、黄疸样本)详细数据是否显示,默认无效,不显示;
LIH Influence Judge Operation:LIH 影响判断操作是否使用,默认无效,不使用;
LIH Judge Value 1/2/3,:LIH 的三个判断数值,一般采用默认值;
Sampling Error Logic (Sample, R1, R2):吸样错误(样本或试剂)是否通过吸光度值判断,默认无效,不采用;
Threshold (a, b, c, d, e):无样本无试剂的判断阈值,范围0-10,默认0.00;


Data Statistic:数据统计页框,各种质控数据旗标是否打开。

 


Abnormal Data List/ Abnormal Data Flag:异常数据列表页框,样本异常结果的旗标是否打开。

 

 


Auto Repeat 页框,不自动重测的依据,当旗标#(样本不足)和%(堵针或凝结)出现时,是否自动重测,默认都打开,不自动重测。

 

 


For Photocal:光度计定标页框,Range of Cuvette Scratch Check 是反应杯划伤检查(绿色显示的范围),范围是0.000-9.999,默认是0,01;Decision of Lamp Check 灯泡检查(反应杯吸光度测量,红色显示的范围),范围是0.000-9.999,默认是0,6;Range of Decision for Lamp Check 灯泡判断范围(红色显示的范围),范围是0.0-3.0,默认值是1.7;

 

 


For Inquiry 页框,询问对话。

 


Order Reply Processing:命令回应的处理方式设置
Not Analysis Data Search Process 2:在标本sequential 和 rack ID analysis 检测时,实时联机通讯没有找到相关的分析数据时,Pattern 1 样本编号生成在lIS 上询问是否创建,Pattern 2 在分析仪上执行相对应的样本编号后再接收,Routine 和Emergency 默认是Pattern 1;
Sample ID (Real Time Processing:在标本sample ID analysis 检测时,Pattern 1 分析仪执行第一个找到的样本编号;Pattern 2 生成样本标号,并在LIS 上询问是否创建;Pattern 3 当还有没有分析的样本时,分析仪执行对应的样本编号,当没有没分析的样本时,创建样本编号并在LIS 上询问是否创建。Routine 和Emergency 默认是Pattern1;
Sample ID (Host Direction Processing)、Processed Sample Host Inquiry 与双向通讯有关,Routine 和Emergency默认是Pattern 1;
Sample ID Read Error 2:在sample ID analysis 模式下,样本编号读取失败时的应对,Pattern 1 样本编号生成在lIS 上询问是否创建;Pattern 2 在分析仪上创建样本标号并执行默认的命令。Routine 和Emergency 默认是Pattern1;

 

Count Up at No Cup (Emergency):急诊架上有编号没有放置样品杯的样本是否计入总数。默认为No,不计;
Auto Assignment of Repeat Sample No.自动重测时是否自动分派样本编号,模式为无效,不分派;
Sequential Sample ID Alarm:sequential analysis 分析模式下,样本编号读取错误时是否报警,默认无效,不报警;
ACAL Test Select Operation:定标时是否选择试剂空白,默认是RB + ACAL;
Test Dilution Operation:重测时是否选择稀释操作, 默认为 No,不选择;
Calibrator / Control on White Rack:白架子(常规样本架)上有质控或定标液时,是否执行测量,默认无效,不执行;
ISE Daily Calibration Rack:是否用架子进行ISE 每日扩展两点定标,默认是No,不用;
For ISE 页框

 


ISE Option:选配一个模块还是两个模块,默认是2 个模块;
Electrode:电极的厂家,A&T 还是BCI,默认是A&T;
ISE Correction:ISE 的定标修正是采用斜率还是补偿值,默认是Offset 补偿值;
ISE Slope Check:是否进行斜率检查,默认值是Serum + Urine,血清和尿液都进行斜率检查;
Na Low Data Processing:Na 电极数据三次出现低值的处理方式, 是否报警是否自动进行停机,默认是报警;
Calibration Count:定标次数,默认4 次,无法更改;
Wash Mode,冲洗方式,默认为标准模式,无法更改;
3 Point Calibration Standard Solution:定标采用3 种还是两种,默认是3 种;
ISE Prime Times:灌注次数;BUF 缓冲液为2,MID-STD 中标液为2,Initialization 初始化为20,无法更改;
ISE Operation Interval x 4.5(s):操作间隔

 

Periodical Wash:冲洗间隔,范围0 ~ 65535,默认为493 (493 × 4.5 sec. = 2218 sec. = 36.975 min.),无法更
改;
Pre-Wash1:WASH1 的冲洗间隔,默认为65,无法更改;
Pre-Wash2:WASH2 的冲洗间隔,默认为32,无法更改;
Post-Wash:默认为400,无法更改;
Analysis Down Time:停机时间,默认是65,无法更改;
Periodical Wash Down Time:停机自动冲洗时间,默认是19200,无法更改;
Long Periodical Wash Time:默认6400,无法更改;
Long Periodical Wash:默认800,无法更改;
Over Flow Sensor Check:默认19200,无法更改;
ISE High Cleaning:增强清洗的稀释比例,默认是5 倍,无法更改;
ISE x 3 (Na/K/Cl):定标液的浓度,无法更改;分为血清和尿液。
For MaintenanceL:维护页框
 


Display Average of Lifetime:显示耗材的平均寿命,默认显示;
Change Period of Maintenance:改变维护时间间隔,默认无效,不允许;
Maintenance Start Check:当维护没有执行,是否弹出信息或不理睬,默认无效,不理睬;
Auto Power On:开机时自动执行的操作,周一到周六的自动操作可以分别设定,不执行、W1、光度计定标等选项,
默认None,不自动执行;
For Reagent Formula 页框:

 

 


Reagent Volume Cal. Method:试剂容量计算方式,倒计数还是实时容量,默认为All Real Time,实时;
Bottle 01 to 20:各种瓶的死腔量系数,无法更改
RB Stability (Min.):试剂空白稳定时间失效之前提醒,默认180 分钟;
CAL Stability (Min.):定标稳定时间失效之前提醒,默认180 分钟;
Pre Dilution Short Limit (uL):预稀释的稀释液瓶容量少的报警范围,默认是200ul;
Shots Limit:试剂瓶容量少的报警范围,默认是30;
Lot No. Check:是否执行批号检查,默认无效,不检查;
Reagent Bottle 试剂瓶页框:无法更改;

 

 

 

System Parameter 2 系统参数2,也是由多个页框组成
For 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参数无法更改,是在全血吸样时的下降脉冲,默认是70;

 


ISE Analysis:ISE 对于other1、2 类样本形式等同血清还是尿液样本测量,默认是None,不测量;
LIH Analysis:对于other1、2 样本是否执行LIH 测量,默认无效,不测量;
Name of Sample Type:样本形式名称位数,7 位字符,Serum、Urine、Other-1、Other-2、Whole Blood
For Printer:打印机选项页框

 

 


从上依次为:打印机是否选择,纸张大小,打印超时时间,纸张是横向还是纵向,页边距(顶端、底部、左侧、右
侧)、打印机出现错误的处理方式;
Inhibit Alarm 报警页框:30 种报警声的录制与音频文件指定;

 

 


For Option 选项页框:

 

 


Parameter CD Operation:是否使用参数光盘,默认有效,使用;
Host LAN Operation:是否使用双向通讯,默认无效,不适用;
Power Processor Option:默认无效;
CRS Operation:默认日本和欧洲有效;
Auto Repeat Requisition at Auto Repeat:自动重测时是否询问确认,默认Not selected,也就是YES;
FD Drive Operation:是否使用软驱,默认有效,选择软驱操作;
LA Option:是否连接LA 流水线,是收发还是单纯接收,默认None,不连接;
LA Kind:LA 流水线方式,默认是Power Processor;
Rack Carry Out (Routine, Emergency, Acal, Qc, Rb, Repeat):流水线架推出选项,默认都是无效;
Unknown Rack:流水线未知架推出位置,默认无效;
Local Entry Rack:本地输入架处理,默认无效;
Time-out Period [sec]:LA 流水线的超时时间,没有接入流水线,全部数据默认,不要改动,改动也没用;

 

 

For Online – LAN:联机参数


DPR Connection:DPR 端的连接端口配置,A、B、C、D 四个端口是否自动配置,且端口号的设置,服务器还是
客户端等;
HOST Connection:双向通讯的端口设置,或网线连接LIS 的设置,IP 地址和端口号;
Digit number check of Sample ID:样本编号的数据位检查,默认无效,不检查;
Cuvette Flooding:反应杯满盘选项页框

 

 


Detection Firmware:是否监测反应杯溢流火线安装与否,默认Installed,探测;
Detection Algorithm:是否探测反应杯溢流,默认有效;
Flooding Check Count:监测到几次满盘就报警,默认2;
Pw2 IN, PW2 OUT, PW1 IN, PW1 OUT:各波长判断溢流满盘的阈值;无法更改;
Other Parameter – 1其它参数1页框

 

 


Cuvette Error Level:反应杯错误是否是致命错误,默认是Fatal Error,致命错误;
Incubation Temp. Error Level:反应盘温度错误是否是致命错误,默认是Fatal Error,致命错误;
Maintenance Expired Check:维护超期检查,默认无效;
Analysis Data without Result:分析数据无结果是否输出,默认打印和主机传送都无效,不输出;
Warning Output at No Item Selection:没有项目选择是否输出错误,默认无效,不输出;
Batch Print Order:打印输出测试名称还是组合名称,默认Test No,测试名称序号;
Re-Calculation at Calibration:定标后重计算选项,默认有效;
Direct Jump Menu:无法更改;
Selection after Parameter Edit:试剂参数编辑之后的选项,全部试剂检查、检查任意位置、检查所有位置、检查
所有容量,默认是Check All Position,可改为Reagent Check Any Position,这样可以选择任意位置进行检查,节
省时间;
Reagent Bottle Startup-Check:开机是否检查试剂瓶,默认有效;
Default Display of Reagent Management:试剂管理的默认显示,默认显示测试名称;
Editing Master Curve:是否允许编辑主曲线,默认无效,不允许;
RB/ CAL Stability Adjustment (Min.):试剂空白和校准超过有效期之一的时间,默认是60;
Default Sample List Display:默认样本列表显示。默认是Rack/Emergency;
Default Index at Startup:开机索引,默认是New Index,新索引;
Sample ID Edit:样品编号编辑,默认无效;
Folder to Save Text File:保存文本文件目录,默认D:¥AU5400NX

 

Reagent Comsumption Csv File Format:试剂消耗CVS 文件格式,默认是Test Shots;
Other Parameter – 2 其它参数2 页框
 


Digits of Rack ID:架条码位数,默认4;
Frequency:供电频率,默认50Hz;
Destination:区域,默认Asia;
DPR Character:数据处理程序字符集,默认utf-8
ANL Unit:几个模块;
HbA1c analysis:是否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默认无效;
Reagent Probe Processing at Detergent Error:在板清洗剂空的时候,试剂针如何处理,默认是报警;
Sample Probe Processing at Detergent Error,在板清洗剂空的时候,样品针如何处理,默认是暂停;
Processing at Reagent Cover Open,试剂盘盖打开后如何处理,默认继续或停止;
Range of Control No:设定开始和结束质控样本编号;
Range of Calibrator No:设定开始和结束定标样本编号;
Sample Clot Detection:样品凝结探测,默认为高;
Processing at Sample Clot Error:样品凝结判断后的处理,默认为跳过;
Inner Wash Bubble Detection:针内壁冲洗时气泡的探测,默认有效;
Air Detection:液面探测传感器是否监测气泡,默认无效,不可更改;
Barcode type of Sample ID for multi:多重样本条码形式,默认无效;

 

Mix. Stick Type:R2 搅拌棒形式,螺旋式还是L 船桨式,默认L 型,无法更改;
Dispensing Lane:白色架子和红色架子分配轨道,默认常规样本分配到常规分配轨,急诊样本分配到通过轨;
Priority Rack Buffer:优先架缓冲,默认值5;
Priority Rack Operation:优先架操作,默认为Fixed Position,也就是19-23 号位置;
Emergency Rack Set Position at Seq:在sequential analysis 中,急诊架的设置位置,默认就是急诊位;
Transfer Control (Rb/Acal/Qc Racks of Priority Set Pos.):当把质控、校准、试剂空白架子放到急诊位的时候,是
否传送到缓冲区,默认不通过缓冲区;
Rack Back Order:返回架命令,默认是测量结束;

Error Pulse of at Rack Position 架位置的错误脉冲子菜单

 


白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天蓝色、橙色架子的页框,在ISE 和其余四个模块的轨道加样中,样本针探测到
液面后下降的深度,这些数字无法更改;
Other Pulse Correction 其它脉冲修正子菜单

 

 


Adjust Pulse:调整脉冲页框

 

Sample Liquid Level 1 (Pulse):液面探测传感器探测到比以前更高的液位,认为液面错误的脉冲数;
Sample Liquid Level 2 (Pulse):根据上面的参数,液面位置从针上位下降脉冲数低于本次设定值时,认为液面错误
的脉冲数;
Wash 1 和2:针清洗位置的最小下降脉冲;
Reagent Liquid Level 1 (Pulse)和Reagent Liquid Level 2 (Pulse):液面探测传感器探测到比以前更高的液位,液
面位置从针上位下降脉冲数低于本次设定值时,认为液面错误的脉冲数;
Reagent试剂页框:
Error Pulse错误脉冲,各种试剂瓶液面接触后最小下降脉冲数,无法更改;



PROService 服务电脑子菜单:

 

 


PROService Option:是否连接PROService电脑,默认是无效;
Browser Operation:是否进行寻找Browser电脑操作,默认是无效;
Patient Information Mask Setting:病人信息屏蔽设置
Sample ID:有效;
Others:有效;
Character:字符默认为*;
Periodic process (Maintenance/Log):用户维护和通讯记录的输出间隔,默认240分钟;
Output Alarm determination process:输出报警的处理
Output time [sec]:输出报警的时间;Number of Alarm outputs:报警声音编号;Release time 1 [min]:释放时间;
PROService Timeout:PROService 超时设置;
Parameter transfer interval [ 0.1 sec ]:参数传送间隔;
文件输出操作:PROService菜单中向前的按钮是否有效,默认有效;
Folder to Save PROService File:储存文件的目录,默认:d:/OSV/Report;
Maximum Folder Volume [MB]:目录空间大小,默认500MB;
Menu Files:菜单文件页框,菜单中各项是否有效:
 
Other Files:其它文件页框: 
File output (Xml files)输出文件
MakerFixed Parameter:厂家固定参数;
MachineOriented Parameter:面向机器的参数;
MakerSetting Parameter:厂家设置参数;
PROService Parameter:PROService电脑的参数;
MultiLingualSetting Parameter:多语言参数;
Pulse Parameter:脉冲参数;
Parameter CD:参数光盘;
Power Processor:
Program Version:程序版本;
Display Message:显示信息
File output (Log files):日志文件输出;Communication Log通讯日志;
File output (RT Report/Hard Copy):实时报告和硬盘拷贝文件输出;
Alarm:报警页框
 

AU5800的安装:
一般这一步并非用户或第三方完成,这里介绍的目的只是提醒移机或安装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首先是拆除包装,除了拆除木箱,里面的纸箱、泡沫、胶带也一并拆除,不做文字介绍,看图就明白。

 


























 

Powered by ye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