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医用数字胃肠X射线机原理构造和维修
分类:普通放射 下载:4 浏览:156 时间:2024-01-20内容简介 该书为一本重点介绍医用胃肠X射线机原理、构造和维修的专著。全书图文并茂,结构合,内容新颖,以实用为原则,论述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实践。尤其是书中的维修理论与方法、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从事维修的专业技术人员难得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作为数字胃肠X射线机培训班及高等院校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 一、X射线的发现 二、X射线的性质 三、X射线的产生 第二节 数字化X射线基本原理 一、概述 二、数字化X射线技术 第三节 X射线剂量 一、剂量的概念 二、剂量参数 三、剂量减少措施 第四节 X射线防护标准和原则 一、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二、X射线防护要求 第二章 医用数字胃肠X射线机原理与构造 第一节 概述 一、数字胃肠X射线机的发展 二、数字胃肠X射线机的特点 第二节 数字胃肠X射线机主机控制系统 一、床体系统 二、影像系统 三、X线发生装置 四、控制台控制系统 五、计算机系统 六、DICOM标准 第三节 NAX-500/800/1000RF数字胃肠X射线机 一、系统部件组成和部件功能 二、床体系统 三、限束器 四、点片系统 五、影像系统 六、X射线发生装置 七、操作台控制系统 八、计算机系统 第四节 TH-600数字胃肠X射线机 一、简介 二、HX150ET-A高频X射线装置 三、TH-600数字系统 第三章 医用数字胃肠X射线机安装调试 第一节 NAX系列数字胃肠X射线机安装调试 一、安装 二、调试 第二节 TH-600数字胃肠X射线机安装调试 一、HX150ET-A高频X射线高压系统安装调试 二、TH-600数字系统安装调试 三、TX3C 片库式遥控床安装调试 四、DICOM3安装 第四章 医用数字胃肠X射线机维修 第一节 维修方法 一、故障检修的方法 二、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故障特征 三、X 射线机故障检查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NAX系列数字胃肠X射线机故障维修和设备维护 一、故障分析和维修 二、整机维护和保养 第三节 TH-600数字胃肠X射线机故障维修和设备维护 一、HX150ET-A高频发生器维修和维护 二、TH-600数字系统维修和维护 附录 电路原理图 参考文献 -
医用X射线机原理与维修
分类:普通放射 下载:4 浏览:172 时间:2024-01-20本书目录简介: 第一篇X射线机的主要元件、故障分析; 第二篇X射线的电路结构原理、故障分析; 第三篇医用X射线电视系统; 第四篇医用X射线机的安装与维护。 -
-
Ziehm 8000 移动C臂中英文使用说明
分类:普通放射 下载:3 浏览:467 时间:2024-01-231 ziehm_8000_c-arm_-_user_manual 2 ziehm 8000 移动c臂中文使用说明 -
-
-
-
-
实用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3 浏览:321 时间:2024-02-10实用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 作 者:杨勇骥 主编 出 版 社: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 内容简介: 本书精炼地阐述了电子显微镜的原则,并对20世纪80到90年代出现的新型显微镜,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作了详细介绍。 目录: 绪论 上篇 电子显微镜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基本原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 第三节 电子束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电子透镜 第五节 电磁透镜的特性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的类型、结构及其原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三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高分辨率的扫描透射电镜 第五节 高压电子显微镜 第六节 低压电子显微镜 第七节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三章 新型的电子显微镜 第一节 扫描探针显微镜简介 第二节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三节 原子力显微镜 第四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第四章 分析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系统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分析电镜 第三节 能谱分析仪简论 第四节 电子显微镜的特点 第五章 用于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分析、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图像分析与识别技术 第三节 图像处理技术 第四节 图像数据的计算机网络交流 第六章 电子显微镜室的设计 第七章 电镜常用工作点调试、操作技巧及常用维护 第八章 电镜样品拍摄和暗室技术 中篇 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 第九章 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第十章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第十一章 免疫电镜技术 第十二章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十三章 其他常用的细胞化学技术 第十四章 负染色和放射自显影 第十五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 下篇 生物样品冷冻制备技术及EDX能谱微区分析技术 第十六章 生物样品的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技术 第十七章 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后的生物样品处理 第十八章 生物样品的EDX微区分析技术 附录一 电子显微镜常用尺度的换算方法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通用技术条件(GB/T 17507-1998) 附录三 超微结构图谱 -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分类:检验基础 下载:3 浏览:225 时间:2024-02-14《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分析及思想题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和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主要包括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方法,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等。 作者: 饶邦忠(1)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02-01] 前言 -------------------------------------------------------------------------------- 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 实验二 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 -------------------------------------------------------------------------------- 实验三 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 实验四 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法 -------------------------------------------------------------------------------- 实验五 细菌的分布试验 -------------------------------------------------------------------------------- 实验六 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 实验七 细菌的分离培养法 -------------------------------------------------------------------------------- 实验八 观察细菌的生长现象 -------------------------------------------------------------------------------- 实验九 鉴定细菌常用的生化反应实验 -------------------------------------------------------------------------------- 实验十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 实验十一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 实验十二 细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 -------------------------------------------------------------------------------- 实验十三 噬菌体 -------------------------------------------------------------------------------- 实验十四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实验十五 动物的实验感染法 -------------------------------------------------------------------------------- 实验十六 细菌的毒力试验 -------------------------------------------------------------------------------- 实验十七 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检测技术 -------------------------------------------------------------------------------- 实验十八 病原性球菌 -------------------------------------------------------------------------------- 实验十九 肠道杆菌 -------------------------------------------------------------------------------- 实验二十 弧菌 -------------------------------------------------------------------------------- 实验二十一 厌氧性细菌 -------------------------------------------------------------------------------- 实验二十二 白喉杆菌 -------------------------------------------------------------------------------- 实验二十三 结核杆菌 -------------------------------------------------------------------------------- 实验二十四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 实验二十五 病原性螺旋体 -------------------------------------------------------------------------------- 实验二十六 病原性真菌 -------------------------------------------------------------------------------- 实验二十七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 实验二十八 病毒的培养技术 -------------------------------------------------------------------------------- 实验二十九 病毒的滴定、空斑技术及血凝试验 -------------------------------------------------------------------------------- 实验三十 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 附录 -------------------------------------------------------------------------------- ·一、一般染色液的配制 ·二、特殊染色法 ·三、常用培养基配方 ·四、常用试剂、洗液及缓冲液的配制 ·五、常用菌种保藏法 -
医用电子显微学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3 浏览:548 时间:2024-02-14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电子显微镜、电镜样品制备、细胞超微结构和超微病理改变、骨骼肌细胞、血细胞的超微病理、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超微病理、电镜在肿瘤及病毒诊断中的应用,共十三章。各院校在使用本书时,可根据学时和教学条件等具本情况进行取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电镜基本技术操作,而且能将生物学、组织学和病理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拓宽知识面,为学习临床医学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本书力求文字精练、深入浅出、层次分明,便于初学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 第一节 概述 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二、电子显微镜的与光学显微镜的比较 三、电子显微镜的分类 第二节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一、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 二、透射电镜的成像原理 三、透射电镜的使用 第三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一、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 二、扫描电镜的成像原理 三、扫描电镜的操作 第四节 分析电子显微镜 一、波谱仪 二、能谱仪 三、应用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的制备 第一节 超薄切片法 一、组织处理 二、半薄切片 三、超薄切片 四、染色 五、标本转制技术 六、培养细胞及其它生物游离细胞样品的制备 第二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 一、扫描电镜生物样品的制备原则 二、标本的初步处理 三、样品的干燥 四、样品表面导电处理 五、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样品内部结构的技术 第三节 负染色技术 一、负染色剂 二、样品染色前制备 三、染色方法 四、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样品制备中的冷冻技术概要 一、快速冷冻固定 二、冷冻固定样品的进一步处理 第三章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第一节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一、电镜酶细胞化学的基本原理 二、电镜酶细胞化学反应的主要方法 三、电镜酶细胞化学关键性技术步骤 四、细胞器的标志酶 第二节 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一、免疫电镜技术基础 二、过氧化物酶标记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三、胶体金标记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四、铁蛋白标记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五、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标本处理原则 第四章 细胞超微结构与病理改变 第一节 细胞膜及其特化物 一、细胞膜 二、细胞游离面特化物 三、细胞连接 四、细胞基底面特化物 第二节 细胞器与包含物 一、细胞器 二、包含物 第三节 细胞核 一、核膜 二、染色质 三、核仁 四、核基质 第四节 常见病态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一、急性致死损伤及坏死 二、缺氧性损伤 三、病毒性损伤 四、肥大、萎缩和老化的细胞 五、免疫性损伤 六、不分化细胞 七、凋亡细胞 第五章 骨骼肌超微病理改变 第六章 血细胞和血小板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理 第七章 胃、肠和肝脏疾病超微病理变化 第八章 呼吸道超微病理变化 第九章 肾及膀胱的超微病理 第十章 生殖系统肿瘤超微病理变化 第十一章 内分泌腺肿瘤超微病理 第十二章 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第十三章 病毒的超微结构 -
-
-
-
-
-
-
反渗透水处理工程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3 浏览:219 时间:2024-02-10反渗透水处理工程 作 者:冯逸仙著 出 版 社:中国电力 出版日期:2000-08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了反渗透水处理的基本原理,预处理,污染和结垢的控制,膜和元(组)件的选择,反渗透装置的设计、调试、运行和清洗、维护、系统诊断技术等。书中备有大量实例和图表资料,为专业人员提供了翔实的工作依据。 -
-
生物工程分析与检验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3 浏览:165 时间:2024-02-10生物工程分析与检验 王福荣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08-01 摘要:全书分四章,即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分析化学、免疫分析,实验项目安排增加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检测项目,并尽量介绍先进的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编写了近150个实验项目。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 ----------------14 第一章 光谱分析 ----------------14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 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5 二、仪器结构和原理 ----------------17 三、显色与操作条件的选择 ----------------18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0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 ----------------21 一、荧光的产生 ----------------21 二、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 ----------------22 三、荧光分光光度计 ----------------22 四、应用 ----------------23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3 一、基本原理 ----------------24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 三、干扰因素及消除 ----------------27 四、灵敏度及检出极限 ----------------29 五、测定条件的选择 ----------------30 六、定量方法 ----------------33 七、应用 ----------------33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 ----------------34 一、基本原理 ----------------35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40 三、样品的制备 ----------------42 四、定性分析 ----------------43 五、定量分析 ----------------44 六、应用 ----------------45 第二章 色谱分析 ----------------47 第一节 柱色谱 ----------------47 一、吸附柱色谱 ----------------47 二、分配柱色谱 ----------------49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 ----------------50 四、凝胶柱色谱的原理与特点 ----------------51 第二节 纸色谱 ----------------55 第三节 薄层色谱 ----------------56 一、吸附剂和支持剂 ----------------57 二、展开剂 ----------------58 三、薄层板的制作 ----------------58 第四节 气相色谱分析 ----------------59 一、气相色谱的基本概念 ----------------59 二、气相色谱检测器 ----------------64 三、载气、固定液、担体 ----------------71 四、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77 五、毛细管色谱分析 ----------------81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83 一、液相色谱流程与原理 ----------------83 二、色谱图与相关名词 ----------------84 三、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85 四、定性与定量 ----------------91 第三章 电分析化学 ----------------93 第一节 经典极谱法 ----------------93 一、装置与电流-电压曲线 ----------------93 二、极谱定量分析 ----------------94 第二节 溶出伏安法 ----------------96 一、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97 二、几种主要的电积形式 ----------------98 三、溶出电流与影响因素 ----------------99 四、电极 ----------------99 五、定性与定量分析 ----------------100 六、仪器与应用 ----------------102 第三节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 ----------------102 一、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原理 ----------------102 二、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的特点 ----------------103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 ----------------103 四、离子选择电极的定量方法 ----------------105 第四节 电泳 ----------------105 一、电泳法的分类 ----------------106 二、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106 三、几种常用的电泳方法 ----------------107 第四章 免疫分析 ----------------112 第一节 前言 ----------------112 一、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112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113 三、抗体的制备 ----------------113 第二节 免疫分析方法 ----------------116 一、酶联免疫分析 ----------------117 二、放射免疫分析 ----------------126 三、荧光免疫分析 ----------------127 四、发光免疫分析 ----------------128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干扰 ----------------129 一、有效待测物浓度 ----------------129 二、杭体结合效率 ----------------129 三、信号产生的误差 ----------------130 第二篇 实验篇 ----------------131 第一章 蛋白质类化合物的测定 ----------------131 第一节 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131 一、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水蒸气蒸馏法) ----------------131 二、Folin-酚试剂法 ----------------133 三、双缩脲比色法 ----------------135 四、紫外吸收法 ----------------136 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137 六、蛋白氮与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 ----------------138 第二节 蛋白质降解产物的测定 ----------------138 一、游离a-氨基氮的测定 ----------------139 二、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142 三、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43 四、蛋氨酸含量的测定 ----------------145 五、苯丙氨酸含量的测定 ----------------148 六、混合液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分离测定 ----------------149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153 第一节 原料淀粉的测定 ----------------153 一、粗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 ----------------153 二、快速测定淀粉含量(蒽酮比色法) ----------------154 三、原料淀粉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155 第二节 发酵过程中糖的测定 ----------------157 一、还原糖、非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的测定(砷钼酸比色法) ----------------157 二、快速测定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淀粉含量(葱酮比色法) ----------------159 三、还原糖的快速测定(3,5一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161 四、还原糖的测定(费林法) ----------------161 第三节 活性低聚糖与多糖的测定 ----------------163 一、果低聚糖含量的测定(HPLC法) ----------------163 二、麦芽低聚糖含量的测定(HPLC法) ----------------164 三、香菇多糖含量的测定(HPLC法) ----------------165 四、黄原胶黄单胞多糖含量的测定(比色法和重量法) ----------------166 五、结冷胶多糖含量的测定(比色法和重量法) ----------------167 六、果胶含量的测定(咔唑法) ----------------169 七、糖醇淀粉含量的测定(GC法) ----------------170 八、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171 九、枸杞子多糖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73 十、灵芝多糖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174 十一、葡聚糖含量的测定(HPLC法) ----------------175 十二、大豆低聚糖含量的测定(HPLC法) ----------------176 第三章 脂肪与脂含量的测定 ----------------177 第一节 脂肪含量的测定 ----------------177 一、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脂肪抽提法) ----------------177 二、脂肪含量的测定(折光法) ----------------178 第二节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179 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测定(中和法) ----------------179 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180 第三节 活性脂含量的测定 ----------------182 一、磷脂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82 二、蛋黄磷脂中AA和DHA含量的测定(GC/MS法) ----------------183 第四章 水分及矿物元素的测定 ----------------185 第一节 水分的测定 ----------------185 一、水分含量的测定(烘干法) ----------------185 二、水分活度的测定(扩散法) ----------------186 三、水的硬度测定(络合滴定法) ----------------187 四、水的电导率测定(电导仪法) ----------------188 第二节 矿物元素的测定 ----------------188 一、灰分的测定(灰化法) ----------------188 二、钙含量的测定 ----------------189 三、镁含量的测定 ----------------191 四、锌含量的测定 ----------------193 五、铜含量的测定 ----------------195 六、铁含量的测定 ----------------197 七、锰含量的测定 ----------------199 八、钴含量的测定(亚硝基R盐比色法) ----------------200 九、钼含量的测定(硫氰化钾比色法) ----------------201 十、钠、钾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2 十一、磷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203 十二、碘化物含量的测定 ----------------204 十三、硼化物含量的测定(姜黄素比色法) ----------------207 十四、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208 第五章 酶活力的测定 ----------------212 第一节 a-淀粉酶活力测定 ----------------213 一、分光光度法 ----------------213 二、目视比色法 ----------------215 第二节 糖化酶活力测定 ----------------216 第三节 蛋白酶活力测定 ----------------217 第四节 脂肪酶活力测定 ----------------220 第五节 葡萄糖异构酶活力测定 ----------------222 第六节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223 第七节 果胶酶活力测定 ----------------226 第八节 植酸酶活力测定 ----------------227 第九节 葡萄糖氧化酶活力测定 ----------------228 第十节 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230 第十一节 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231 第六章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234 第一节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234 一、乙酸酐-吡啶比色法 ----------------234 二、五溴化丙酮比色法 ----------------235 三、HPLC法 ----------------235 第二节 乙酸含量的测定 ----------------236 一、中和滴定法 ----------------236 二、GC法 ----------------237 第三节 甲酸、丙酸、丁酸含量的测定(GC法) ----------------238 第四节 葡萄糖酸含量的测定 ----------------239 一、酶分析法 ----------------239 二、比色法 ----------------240 三、络合滴定法 ----------------240 第五节 苹果酸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241 第六节 酒石酸、乳酸含量的测定(HPLC法) ----------------242 第七章 风味物质的测定 ----------------244 第一节 醇、醛、酮、酸酯含量的测定(GC法) ----------------244 一、毛细管色谱法 ----------------244 二、填充柱色谱法 ----------------245 第二节 双乙酞含量的测定 ----------------246 一、GC法 ----------------246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248 第八章 生物抗氧化成分的测定 ----------------250 第一节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含量的测定 ----------------250 一、SOD活力的测定(邻苯三酚氧化法) ----------------250 二、SOD活力的测定(化学发光法) ----------------251 三、SOD活力和含量的测定(羟胺法) ----------------252 第二节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254 第三节 类胡萝卜素与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256 一、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HPLC法) ----------------256 二、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HPLC法) ----------------258 第四节 微量硒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259 第五节 有机锗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260 第六节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261 一、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 ----------------261 二、多酚类含量的测定(酒石酸铁比色法) ----------------262 三、儿茶素含量的测定(香荚兰素比色法) ----------------263 四、儿茶素的分离与测定(纸层析法) ----------------264 五、多酚类的分离与测定(HPLC法) ----------------266 六、儿茶素的分离与测定(HPLC法) ----------------267 第七节 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测定(三氯化铝比色法) ----------------268 第八节 植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269 第九节 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HPLC法) ----------------270 第九章 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271 第一节 维生素A含量的测定 ----------------271 一、三氯化锑比色法 ----------------271 二、HPLC法 ----------------272 第二节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73 一、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273 二、HPLC法 ----------------274 第三节 维生素D含量的测定(HPLC法) ----------------274 第四节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HPLC法) ----------------275 第五节 维生素K_1含量的测定(HPLC法) ----------------276 第六节 维生素K_3含量的测定(HPLC法) ----------------277 第七节 维生素B_1(硫胺素)含量的测定(荧光法) ----------------278 第八节 维生素B_2(核黄素)含量的测定(荧光法) ----------------280 第九节 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含量的测定(HPLC法) ----------------281 第十节 维生素B_6 含量的测定(HPLC法) ----------------282 第十一节 维生素B_12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83 第十二节 维生素B_11(叶酸)含量的测定(荧光法) ----------------283 第十章 其他活性成分和添加剂的测定 ----------------285 第一节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薄层扫描法) ----------------285 第二节 绞股蓝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285 第三节 甜菊糖苷含量的测定(薄层色谱法) ----------------286 第四节 核酸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287 第五节 果酸含量的测定(HPLC法) ----------------288 第六节 核苷酸含量的测定(HPLC法 ----------------289 第七节 甜味素含量的测定(HPLC法) ----------------289 第八节 食用合成色素含量的测定(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法) ----------------290 第九节 山梨酸、苯甲酸含量的测定(GC法) ----------------292 第十节 糖精钠含量的测定(HPLC法) ----------------294 第十一节 甘草苷含量的测定(HPLC法) ----------------294 第十一章 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测定 ----------------296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296 一、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测定(HPLC法) ----------------296 二、ELISA试剂盒同时定量测定黄曲霉毒素B/G ----------------297 第二节 金属离子铅、铬、镉及砷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99 一、砷含量的测定 ----------------299 二、铅含量的测定 ----------------300 三、铅、镉含量的测定 ----------------301 四、铬含量的测定 ----------------302 第三节 汞含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法) ----------------303 第四节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306 一、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C法) ----------------306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C法) ----------------308 三、竞争ELISA法定量检测农药西维因 ----------------310 第五节 苯并芘含量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 ----------------312 第六节 氰化物含量的测定(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 ----------------313 第七节 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HPLC法) ----------------315 第八节 橘霉素含量的测定(HPLC法) ----------------316 第九节 氯丙醇含量的测定(GC/MS法) ----------------317 第十节 氨基甲酸乙AN (EC)含量的测定(GC/MS法) ----------------319 第十一节 啤酒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320 第十二节 快速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321 主要参考文献 ----------------325 -
-
-
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
分类:呼吸麻醉 下载:3 浏览:182 时间:2024-02-07俞森洋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0-01 摘要:本书共4篇47章,内容有各种监护技术和方法、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等,并对通气机机械方面的常用知识和国内外常用通气机作了简要介绍。 目录: 第一篇 机械通气病人的监护 ----------------17 第一章 机械通气病人的床旁检查和临床评价 ----------------17 第一节 床旁检查的重要性及其困难 ----------------17 第二节 机械通气病人的床旁检查 ----------------18 第三节 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评价 ----------------24 第二章 机械通气病人的X线检查 ----------------29 第一节 肺内病变 ----------------29 第二节 肺泡外气体 ----------------34 第三节 机械辅助通气装置和监护装置的观察 ----------------35 第三章 危重病人的呼吸功能监护 ----------------37 第一节 概述 ----------------37 第二节 氧合的测定 ----------------38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测定 ----------------45 第四节 压力、容量和流量的测定 ----------------52 第五节 顺应性和阻力的监测 ----------------64 第六节 呼吸功的监测 ----------------75 第七节 呼吸神经肌肉功能的监测 ----------------86 第八节 床旁肺功能测定 ----------------102 第九节 呼吸监护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02 第四章 机械通气病人的血气监测 ----------------107 第一节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测定 ----------------107 第二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26 第三节 连续动脉血气监测 ----------------138 第四节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140 第五节 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143 第五章 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 ----------------147 第一节 体内二氧化碳的产生、运输和清除 ----------------147 第二节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技术和方法 ----------------149 第三节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的生理 ----------------154 第四节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159 第六章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166 第一节 历史背景 ----------------167 第二节 脉搏血氧仪的原理 ----------------168 第三节 精确性 ----------------171 第四节 影响测量的因素 ----------------174 第五节 并发症 ----------------179 第六节 保养和故障处理 ----------------179 第七节 临床应用 ----------------180 第八节 费用与效益 ----------------182 第九节 展望 ----------------182 第七章 机械通气病人的经皮氧分压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185 第一节 经皮氧分压 (P02)监测 ----------------185 第二节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188 第八章 机械通气时内生呼气末正压(PEER)的监测和处理 ----------------191 第一节 内生呼气末正压的基本概念 ----------------191 第二节 发生PEEPi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191 第三节 PEEPi的临床意义 ----------------197 第四节 PEEPi的测定 ----------------198 第五节 对PEER的处理 ----------------204 第九章 机械通气时的呼吸波形和环的分析 ----------------208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运动公式与呼吸波形 ----------------208 第二节 流量一时间曲线 ----------------214 第三节 压力一时间曲线 ----------------222 第四节 容量一时间曲线 ----------------228 第五节 对同时显示的2-3种曲线的分析比较 ----------------230 第六节 压力一容量环 ----------------239 第七节 流量一容量环 ----------------243 第八节 机械通气时的阻力 ----------------245 第九节 机械通气时的顺应性 ----------------253 第二篇 机械通气和呼吸监护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一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第二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章 危重型哮喘 …… 第三篇 通气机机械方面常用知识介绍 第一章 通气机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 通气机的保养和维修 第三章 通气机的性能测试与计量 …… 第四篇 国内外常用通气机介绍 第一章 Hamilton系列通气机 第二章 纽帮(New Port)系列通气机 -
-
-
-
推荐下载more
-
Roche Cobas 6000中英文操作手册/英文维修手册/维修软件SSW
生化免疫一体机 / 中文 / 英文浏览:775 次下载:1271 次 -
DRAGER Savina 中英文操作/英文维修手册
呼吸麻醉 / 中文 / 英文浏览:2280 次下载:777 次 -
实验室管理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595 次下载:505 次 -
电子类书籍资料
电子/计算机 / 中文浏览:2315 次下载:462 次 -
Sysmex KX21 中英文维修手册
血液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778 次下载:379 次 -
实验室质控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256 次下载:291 次 -
仪器试剂性能验证相关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414 次下载:286 次 -
Valleylab Force 系列电刀英文维修手册
超声诊断 / 英文浏览:884 次下载:278 次 -
STAGO 部分型号手册
凝血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17 次下载:264 次 -
URIT优利特部分型号尿机操作维修手册
尿液分析 / 中文浏览:2075 次下载:262 次 -
影像类:X光、CT、超声基础书籍资料
其他类设备 / 中文 / 英文浏览:2461 次下载:256 次 -
流式细胞仪相关基础书籍资料
免疫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17 次下载:249 次 -
图谱类相关书籍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188 次下载:231 次 -
Zeiss 部分型号显微镜/手术镜/冷光源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604 次下载:219 次 -
ERBE 部分型号电刀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2170 次下载:190 次
热门下载more
-
Roche Cobas 6000中英文操作手册/英文维修手册/维修软件SSW
生化免疫一体机 / 中文 / 英文浏览:775 次下载:1271 次 -
DRAGER Savina 中英文操作/英文维修手册
呼吸麻醉 / 中文 / 英文浏览:2280 次下载:777 次 -
实验室管理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595 次下载:505 次 -
电子类书籍资料
电子/计算机 / 中文浏览:2315 次下载:462 次 -
Sysmex KX21 中英文维修手册
血液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778 次下载:379 次 -
实验室质控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256 次下载:291 次 -
仪器试剂性能验证相关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414 次下载:286 次 -
Valleylab Force 系列电刀英文维修手册
超声诊断 / 英文浏览:884 次下载:278 次 -
STAGO 部分型号手册
凝血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17 次下载:264 次 -
URIT优利特部分型号尿机操作维修手册
尿液分析 / 中文浏览:2075 次下载:262 次 -
影像类:X光、CT、超声基础书籍资料
其他类设备 / 中文 / 英文浏览:2461 次下载:256 次 -
流式细胞仪相关基础书籍资料
免疫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17 次下载:249 次 -
图谱类相关书籍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188 次下载:231 次 -
Zeiss 部分型号显微镜/手术镜/冷光源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604 次下载:219 次 -
ERBE 部分型号电刀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2170 次下载:190 次

共有 1894 个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