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工程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1 浏览:165 时间:2024-02-10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工程 冯逸仙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2 摘要: 本书详细阐述了反渗透水处理的基本原理、预处理、污染和结垢的控制,膜元件的选择、反渗透装置的设计、测试、运行、清洗等内容。 目录: 序 ----------------5 前言 ----------------7 第一章 反渗透预处理 ----------------14 一、反渗透预处理的必要性 ----------------14 二、反渗透的水源 ----------------15 三、反渗透进水水质 ----------------21 四、衡量反渗透进水水质的重要指标SDI值 ----------------22 五、反渗透预处理一般原则的制定 ----------------24 第二章 反渗透水处理原理 ----------------27 一、反渗透基本原理 ----------------27 二、渗透压 ----------------29 三、反渗透系统中水的流量和物料平衡 ----------------30 第三章 反渗透膜元件的选择 ----------------34 一、反渗透与其他膜过滤 ----------------34 二、膜的构型 ----------------37 三、膜元件(组件)的性能参数 ----------------42 四、影响膜元件(组件)性能参数的因素 ----------------51 五、膜的特性 ----------------54 六、膜的透过机理 ----------------60 七、膜元件的选择 ----------------61 第四章 反渗透设备本体的设计 ----------------70 一、装置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70 二、膜组件的选用 ----------------70 三、RO本体框架 ----------------77 四、压力管路 ----------------79 五、高压泵 ----------------80 六、系统电气 ----------------83 七、系统控制 ----------------83 八、膜组件的排列组合 ----------------88 九、系统运行压力的计算 ----------------116 十、系统渗透水质量的估算 ----------------119 第五章 防止反渗透膜污染 ----------------120 一、水的混凝与沉淀处理 ----------------120 二、水的过滤处理 ----------------139 三、水的氯化处理 ----------------159 四、水中铁的去除 ----------------165 五、微滤(MF)和超滤(UF) ----------------168 六、海水预处理 ----------------170 第六章 控制反渗膜结垢 ----------------175 一、膜的兼容性 ----------------175 二、给水的加酸处理 ----------------176 三、给水的加阻垢剂处理 ----------------194 四、硅垢的确定 ----------------203 五、反渗透预处理小结 ----------------206 第七章 反渗透膜的清洗 ----------------209 一、清洗的必要性 ----------------209 二、清洗条件 ----------------209 三、常见的膜污染物与清洗药剂 ----------------210 四、清洗系统的设计 ----------------215 五、清洗要求 ----------------217 六、清洗液的配制 ----------------218 第八章 反渗透系统的调试、运行与维护 ----------------219 一、反渗透装置的调试 ----------------219 二、反渗透装置的运行 ----------------221 三、影响反渗透装置运行的因素 ----------------224 四、反渗透装置的维护 ----------------228 第九章 反渗透系统的诊断技术 ----------------242 一、标准系统脱盐率下降的原因 ----------------242 二、标准系统压差增加的主要原因 ----------------250 三、标准系统脱盐率下降的工况 ----------------252 四、标准渗透水流量下降的工况 ----------------254 第十章 反渗透后处理 ----------------256 一、完全除盐 ----------------256 二、pH值的调节 ----------------269 三、减轻腐蚀 ----------------271 四、消毒杀菌 ----------------273 五、EDI技术 ----------------277 六、其他处理方法 ----------------281 第十一章 反渗透水处理的应用 ----------------282 一、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282 二、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300 三、预处理+RO+阳床、阴床、混床的典型工艺系统应用 ----------------306 四、预处理+RO+EDI工艺系统的应用 ----------------315 附录 ----------------322 附录一 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摘自GB5749—1985) ----------------322 附录二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摘自CJ3020—1993) ----------------323 附录三 国家瓶装饮用纯净水(水质)标准(摘自GB17323—1998) ----------------325 附录四 国家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摘自GB17324—1998) ----------------326 附录五 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摘自GB8537—1995) ----------------327 附录六 常用元素的原子序数及原子量 ----------------330 附录七 有关单位的换算 ----------------331 附录八 常用药剂的性能 ----------------334 附录九 常用溶液的密度 ----------------336 附录十 一些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关系 ----------------338 附录十一 一些溶液的浓度与其渗透压的关系 ----------------341 附录十二 电子和半导体行业的用水要求(ASTMD5127—1999) ----------------342 附录十三 一些难溶盐的溶度积 ----------------344 附录十四 水处理用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钠型)技术要求(摘自DL/TS19—2004) ----------------345 附录十五 水处理用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氢氧型)/(氯型)技术要求(摘自DL/T519—2004) ----------------346 参考文献 ----------------348 -
-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应用问答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1 浏览:174 时间:2024-02-10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应用问答 窦照英 张烽 徐平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4.1 内容简介: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及各行业水的净化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与水、水质及反渗透有关的基础知识,反渗透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以及预处理、膜污染、化学清洗及故障处理等。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实用具体,适用于各行业涉及反渗透装置的运行、操作人员阅读。 图书目录: 第1章 相关知识 1.1 一般知识 1.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些 2.常用的十进倍数及分数单位为哪些 3.进口反渗透装置与部件常用的长度、孔径、直径、面积、产水量等单位是什么,如 何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英制压力如何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 4.温度如何换算,由温度如何得知相对湿度 5.压力换算与不同压力下水和水蒸气的饱和温度是多少 …… 1.2 水处理与反渗透的化学基础知识 21.在水处理工艺中温度、压力、流速等有何影响 22.怎样测准纯水的电导率,其电导率能有多低 23.水的解离程度有多大,如何计算溶液的pH值 24.弱电解质的电离在水处理工程中有何意义 25.如何组成缓冲溶液以保持pH值稳定,并说明其用途 …… 1.3 水化学 32.试说明表征水质和水质处理的常用术语 33.试说明表征水的污染与废(污)水处理的术语 34.试说明与水质检测或监测有关的术语 35.试说明水中所含杂质的主要检测项目术语 36.试说明水质的概要分类 37.试述水中杂质及其来源 …… 1.4 各类锅炉对水及水质的要求与对策 58.水中碱度有何危害作用,如何进行脱碱 59.水中铁、铜、锰、碳酸根、硫酸根有何危害,如可消除 60.水品菌、藻及微生物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 61.如何防止膜处理装置积垢污塞及如何除去污垢 62.水中氧、氯、氨(胺)和磷(膦)酸盐有何作用,如何消除 63.水处理工艺中药剂为何要变添加为削减,有哪些途径 …… 1.5 作业环境的安全、健康与劳动保护 79.反渗透工艺中风险如何辨识和预警 80.如何在反渗透工艺中使用诊断技术及失效分析 81.如何使反渗透制水室达到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 82.如何防止化学药剂伤害,如何自救 第2章 反渗透技术 2.1 反渗透基本原理 83.什么中渗透、渗透压和反渗透 84.什么是反渗透膜 85.反渗透膜性能要求和指标 86.在选择膜时或使用膜前应该了解哪些内容 87.反渗透的机理是什么 …… 2.2 反渗透系统的设计 112.反渗透系统设计前应考虑哪些方面的情况 113.水质全分析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114.反渗透系统的进水有哪些要求 115.什么是膜元件生产厂家的设计导则 116.如何设计反渗透系统 …… 2.3 反渗透系统调试和运行 139.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安装膜元件 140.装置初次启动前的检查 141.安装膜元件时应注意什么 142.为什么刚开机时系统要不带压冲洗 143.为什么要记录初始时的运行数据 …… 2.4 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设计 149.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150.预处理通常采用的工艺方法 151.反渗透预处理合适与否的简单判断准则 152.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考虑因素 153.反渗透元件的进水条件 …… 2.5 膜污染与化学清洗 164.反渗透膜元件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 165.反渗透系统的故障确定及其诊断 166.如何查找反渗透系统的膜元件的故障 167.常见反渗透污染现象 168.反渗透污染症状是什么 2.6 常见故障处理实例 180.为什么系统脱盐率整体过低 181.反渗透膜元件产水管为什么会断裂 182.反渗透膜元件外壳为什么会破裂 183.为什么只有第一段段间的压力差增加很高 184.为什么只有第二段段间的压力差增加很高 -
卫生微生物检验学, 细菌学分册
分类:微生物 下载:1 浏览:405 时间:2024-02-14书名:卫生微生物检验学, 细菌学分册 作者:余倩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3 内容简介:本书以细菌学实验的的基本要求、各种基本技能,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等基本概念为基础,全面介绍了所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检验。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在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细菌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菌的分型及其他检测技术、细菌的分类与命名、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消毒学试验技术等基本检验技术,以及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肠杆菌科、弧菌属、革兰阳性杆菌、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细菌、螺旋体属、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各类细菌的检验。在实习指导部分包括了11个基本实验,由各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开设某些具体实验。 本书汇编了参编学校和国内有关兄弟院校“细菌学检验”多年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余倩、许欣主编的《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细菌学分册)》为主要参考书,全书按照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各类细菌具体检验方法的原则编写。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根据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与要求,较为系统深入地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的介绍,同时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菌自动化鉴定技术、气相和液相色谱技术、基本技术的介绍,同时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菌自动化鉴定技术、气相和液相色谱技术、化学物质致突变性检测方法等新技术及新方法介绍到本书之中,以专门的章节作较为深入的阐述,以便读者通过《细菌学检验》的学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的目的。 二、考虑到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今后主要面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实践需要的特点,本书所介绍的检验方法与技术尽量采用国家颁发的国家标准方法和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术,也适当介绍一些成熟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三、为了学习和应用的方便,本书将实习指导、主要培养基、中英文名词对照和参考文献列于书后,供卫生检验专业的学生和其他读者学习和应用的参考。 本书作为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的规划教材,也可供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化妆品、消毒卫生用品、涉水产品、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监测、进出口商品检验以及环境保护等单位和部门从事专业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学习和参考之用。 本书是一部关于细菌学的医学理论专著,内容涉及细菌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等,适合高校医学专业学生参考学习。 目录 第一章 细菌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生物安全性及其防护要求 第二节 细菌等微生物检验操作基本要求 第三节 细菌实验室质量控制 第二章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第一节 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第三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 第四节 细菌的生化反应检查法 第五节 细菌的血清学检验 第六节 细菌毒素的检测 第七节 细菌数量的测定 第八节 L-型细菌检查 第三章 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第一节 细菌染色体DNA分析 第二节 细菌质粒DNA分析 第三节 细菌核酸体外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第四章 细菌的分型及其检测技术 第一节 细菌噬菌体分型技术 第二节 细菌素分型技术 第三节 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与分型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 第五节 气相色谱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 第六节 细菌的自动化鉴定技术 第七节 菌种的保藏及保管 第五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原则 第二节 细菌分类方法 第三节 细菌分类系统 第六章 化学物质致突变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一节 基因突变试验 第二节 DNA损伤修复试验 第三节 DNA重组试验 第四节 微生物学致突变试验与致癌物的确定 第七章 消毒学试验技术 第一节 消毒药械鉴定测试的项目 第二节 菌悬液与菌片的制备及活菌计数 第三节 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 第四节 细菌定量杀灭试验 第五节 病毒灭活试验 第八章 革兰阳性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第九章 革兰阴性球菌 第一节 脑膜炎奈瑟菌 第二节 淋病奈瑟菌 第十章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菌属 第二节 变形杆菌属 第三节 志贺菌属 第四节 沙门菌属 第五节 耶尔森菌属 第十一章 弧菌属 第一节 霍乱弧菌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十二章 革兰阳性杆菌 第一节 炭疽芽胞杆菌 第二节 蜡样芽胞杆菌 第三节 肉毒梭菌 第四节 白喉棒状杆菌 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 第六节 放线菌属 第十三章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细菌 第一节 军团菌属 第二节 绿脓杆菌 第三节 李斯特菌 第四节 布鲁菌属 第五节 弯曲菌属 第六节 气单胞菌属 第七节 伯克霍尔德菌属 第八节 幽门螺杆菌 第十四章 螺旋体属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微生物学检查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微生物检查 第四节 伯氏疏螺旋体微生物学检查 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立克次体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三节 重要的致病性立克次体 第十六章 衣原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十七章 支原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支原体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学检验实习指导 实验一 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 实验二 致病性肠道杆菌(沙门菌属)分离鉴定 实验三 霍乱弧菌的快速鉴定 实验四 弯曲菌的分离鉴定 实验五 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的鉴定 实验六 钩端螺旋体分离培养鉴定 实验七 肠杆菌科的噬菌体分型 实验八 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实验九 消毒剂的定量杀菌实验 实验十 鼠伤寒沙门菌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十一 鼠伤寒沙门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 附录 主要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参考文献 英中文名词对照 -
-
-
临床输血与免疫
分类:输血设备 下载:1 浏览:478 时间:2024-02-14临床输血与免疫 王全立, 罗卫东, 穆士杰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7-04-01 摘要 本书详细介绍输血与机体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治疗、与输血和血液系统关系密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保证输血安全的主要措施等,同时还介绍了输血蛋白质组学新知识。 目录: 第1章 绪论 ----------------7 第1节 血液成分的抗原性 ----------------7 第2节 输血诱导的免疫应答 ----------------8 第3节 输血不良反应和相关疾病的免疫学基础 ----------------9 第4节 输血与感染 ----------------16 第5节 输血与肿瘤复发和转移 ----------------20 第6节 输血与移植 ----------------22 第7节 输血相关疾病 ----------------24 第8节 输血反应的防治 ----------------24 第2章 输血与免疫调节 ----------------25 第1节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研究的历史 ----------------25 第2节 输血引起的机体免疫学改变 ----------------26 第3节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的机制 ----------------27 第4节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的临床表现及应用 ----------------33 第5节 输血相关免疫调节改变的预防 ----------------38 附录 输血相关微嵌合体 ----------------43 第3章 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 ----------------49 第1节 概述 ----------------49 第2节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56 第3节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62 第4节 血小板输注无效 ----------------65 附录 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荐的血小板输注指征 ----------------74 第4章 输血与感染 ----------------78 第1节 输血传播疾病 ----------------78 第2节 血液的细菌污染 ----------------103 第3节 输血与术后感染 ----------------106 第5章 输血与肿瘤复发和转移 ----------------111 第1节 肿瘤与贫血 ----------------111 第2节 输血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 ----------------112 第3节 输血引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 ----------------113 第4节 肿瘤患者的输血 ----------------116 第6章 输血与移植 ----------------127 第1节 输血与器官移植 ----------------127 第2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输血 ----------------136 第7章 输血相关疾病 ----------------147 第1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47 第2节 新生儿溶血病 ----------------159 第3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73 第4节 输血后紫癜 ----------------181 第8章 输血医学新技术 ----------------185 第1节 白细胞的去除 ----------------185 第2节 血液辐照 ----------------191 第3节 病原体灭活 ----------------196 第4节 核酸检测 ----------------205 第9章 输血蛋白质组学 ----------------213 -
-
-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1 浏览:157 时间:2024-02-10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杜一平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0-01 摘要:本书分为10章,内容包括试样的采集及处理、色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质谱分析、原子光谱分析等。 目录: 书名页 ----------------1 前言页 ----------------2 目录页 ----------------3 第1章 绪论 ----------------10 1.1 仪器分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10 1.1.1 仪器分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10 1.1.2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11 1.2 仪器分析方法分类 ----------------12 1.3 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4 1.3.1 仪器分析常常是解决科学研究中“瓶颈”问题的钥匙 ----------------14 1.3.2 仪器分析是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14 1.3.3 仪器分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14 第2章 试样的采集及处理 ----------------16 2.1 试样的采集 ----------------16 2.1.1 采样方案 ----------------17 2.1.2 采样记录 ----------------17 2.1.3 采样误差 ----------------17 2.1.4 物料类型 ----------------17 2.1.5 采样公式 ----------------18 2.1.6 采样数目和采样量 ----------------21 2.1.7 采样方法 ----------------23 2.2 试样的预处理 ----------------26 2.2.1 破碎 ----------------27 2.2.2 过筛 ----------------28 2.2.3 混合 ----------------28 2.2.4 缩分 ----------------28 2.3 试样的分解和溶解 ----------------29 2.3.1 溶解法 ----------------30 2.3.2 熔融法 ----------------33 2.3.3 烧结法 ----------------35 2.3.4 有机试样的分解 ----------------36 2.3.5 微波消解技术 ----------------37 习题 ----------------38 第3章 色谱分析 ----------------40 3.1 色谱理论基础 ----------------40 3.1.1 色谱法概述 ----------------40 3.1.2 色谱分析相关术语 ----------------42 3.1.3 色谱热力学理论基础 ----------------44 3.1.4 色谱动力学理论 ----------------48 3.1.5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53 3.1.6 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59 3.2 气相色谱法 ----------------64 3.2.1 气相色谱仪及气相色谱检测器 ----------------64 3.2.2 气相色谱固定相 ----------------73 3.2.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78 3.2.4 气相色谱常用辅助技术 ----------------82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86 3.3.1 液相色谱基础 ----------------86 3.3.2 液相色谱流动相 ----------------89 3.3.3 高效液相色谱柱 ----------------92 3.3.4 液相色谱仪器系统 ----------------99 3.3.5 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103 3.4 色谱分析最新进展 ----------------105 3.4.1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 ----------------105 3.4.2 气相色谱仪的微型化 ----------------105 3.4.3 超高压液相色谱系统 ----------------106 3.4.4 二维液相色谱仪器及切换技术 ----------------106 3.4.5 毛细管电色谱 ----------------108 习题 ----------------108 第4章 分子光谱分析 ----------------110 4.1 分子光谱概述 ----------------110 4.1.1 光的基本性质 ----------------110 4.1.2 分子光谱的产生与分类 ----------------111 4.2 紫外-可见光谱 ----------------111 4.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11 4.2.2 紫外-可见光谱仪 ----------------113 4.2.3 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技术 ----------------114 4.3 红外光谱 ----------------123 4.3.1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23 4.3.2 红外光谱仪 ----------------131 4.3.3 红外光谱应用技术 ----------------133 4.4 拉曼光谱 ----------------139 4.4.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139 4.4.2 拉曼光谱仪 ----------------141 4.4.3 拉曼光谱的应用技术 ----------------143 4.5 分子荧光光谱 ----------------148 4.5.1 分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 ----------------148 4.5.2 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定量依据 ----------------152 4.5.3 分子荧光光谱仪 ----------------153 4.5.4 分子荧光光谱的应用 ----------------154 4.5.5 分子磷光光谱 ----------------155 4.5.6 化学发光分析 ----------------156 4.6 分子光谱的研究前沿 ----------------158 4.6.1 二维相关谱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58 4.6.2 分子光谱新技术在催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59 4.6.3 荧光分析技术新进展 ----------------160 习题 ----------------162 第5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64 5.1 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164 5.1.1 核的自旋和核磁矩 ----------------164 5.1.2 核磁共振的产生 ----------------166 5.1.3 弛豫过程 ----------------168 5.1.4 宏观磁化矢量 ----------------170 5.1.5 化学位移 ----------------171 5.1.6 自旋-自旋耦合 ----------------173 5.2 核磁共振波谱仪简介 ----------------177 5.2.1 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组成部分 ----------------178 5.2.2 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 ----------------180 5.2.3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181 5.3 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 ----------------182 5.3.1 (1)^H核磁共振谱 ----------------182 5.3.2 (13)^C核磁共振谱 ----------------189 5.3.3 其他常用的核磁共振谱 ----------------196 5.3.4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简介 ----------------200 5.4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 ----------------206 5.4.1 外磁场中核的各种相互作用 ----------------206 5.4.2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 ----------------207 5.4.3 固体核磁共振附件 ----------------207 5.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前沿 ----------------209 5.5.1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209 5.5.2 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 ----------------212 习题 ----------------212 第6章 质谱分析 ----------------214 6.1 概述 ----------------214 6.2 有机质谱仪 ----------------215 6.2.1 进样系统 ----------------215 6.2.2 电离方式和离子源 ----------------216 6.2.3 质量分析器 ----------------220 6.3 有机质谱中的离子 ----------------224 6.3.1 分子离子 ----------------224 6.3.2 碎片离子 ----------------224 6.3.3 同位素离子 ----------------225 6.3.4 亚稳离子 ----------------225 6.3.5 多电荷离子 ----------------225 6.3.6 离子-分子反应生成的离子 ----------------225 6.3.7 负离子 ----------------226 6.4 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确定 ----------------226 6.4.1 分子离子峰的判别 ----------------226 6.4.2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其他技术 ----------------231 6.4.3 分子式的确定 ----------------231 6.5 有机质谱的裂解机理 ----------------235 6.5.1 影响离子裂解的因素 ----------------235 6.5.2 正离子的碎裂类型 ----------------237 6.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 ----------------242 6.6.1 烃类化合物 ----------------242 6.6.2 羟基化合物 ----------------245 6.6.3 醚 ----------------247 6.6.4 酮 ----------------248 6.6.5 醛 ----------------250 6.6.6 羧酸和酯 ----------------250 6.6.7 胺和酰胺 ----------------253 6.6.8 腈和硝基化合物 ----------------255 6.6.9 卤代化合物 ----------------256 6.6.10 含硫化合物 ----------------256 6.7 应用 ----------------257 6.7.1 由质谱图推测化合物分子结构 ----------------257 6.7.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混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260 6.8 质谱分析前沿 ----------------262 6.8.1 电喷雾质谱(ES-IMS) ----------------263 6.8.2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MS) ----------------264 6.8.3 快原子轰击质谱 ----------------264 习题 ----------------265 第7章 原子光谱分析 ----------------267 7.1 概述 ----------------267 7.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69 7.2.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269 7.2.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270 7.2.3 分析方法 ----------------274 7.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278 7.3.1 概述 ----------------278 7.3.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280 7.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85 7.3.4 分析方法 ----------------292 7.3.5 干扰及其抑制 ----------------296 7.4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301 7.4.1 基本原理 ----------------302 7.4.2 仪器装置 ----------------304 7.4.3 干扰及其消除 ----------------305 7.5 原子光谱分析前沿 ----------------306 7.5.1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 ----------------306 7.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308 习题 ----------------314 第8章 表面分析 ----------------316 8.1 透射电子显微镜 ----------------316 8.1.1 仪器构造和工作原理 ----------------317 8.1.2 样品制备技术 ----------------318 8.1.3 应用技术 ----------------321 8.2 扫描电子显微镜 ----------------330 8.2.1 基本原理 ----------------330 8.2.2 仪器构造和功能 ----------------336 8.2.3 应用技术 ----------------340 8.3 扫描探针显微镜 ----------------346 8.3.1 基本原理 ----------------347 8.3.2 仪器构造和功能 ----------------348 8.3.3 应用技术 ----------------351 8.4 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 ----------------353 8.4.1 基本原理 ----------------354 8.4.2 仪器构造和功能 ----------------357 8.4.3 应用技术 ----------------361 8.5 表面分析前沿 ----------------367 习题 ----------------367 第9章 电分析化学 ----------------369 9.1 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 ----------------369 9.1.1 电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 ----------------369 9.1.2 电分析方法的分类 ----------------370 9.2 电分析化学基本概念 ----------------370 9.2.1 电化学电池 ----------------370 9.2.2 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和电池电动势 ----------------370 9.2.3 能斯特方程式——电极电位和活度的关系 ----------------371 9.2.4 法拉第电解定律 ----------------371 9.2.5 极化和过电位 ----------------372 9.3 电位分析法 ----------------373 9.3.1 离子选择性电极响应机理 ----------------374 9.3.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 ----------------376 9.3.3 离子选择性电极种类 ----------------378 9.3.4 电位分析定量法 ----------------383 9.4 伏安分析法 ----------------390 9.4.1 经典极谱分析方法 ----------------390 9.4.2 新极谱技术 ----------------400 9.5 电分析化学中的新方法、新技术 ----------------410 9.5.1 化学修饰电极 ----------------411 9.5.2 超微电极 ----------------414 习题 ----------------415 第10章 化学计量学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 ----------------417 10.1 多元校正方法 ----------------418 10.1.1 多元线性回归法 ----------------418 10.1.2 主成分回归法 ----------------422 10.1.3 偏最小二乘法 ----------------425 10.2 多元分辨 ----------------426 10.2.1 多元分辨基本原理 ----------------427 10.2.2 渐进因子分析法 ----------------428 10.2.3 其他多元分辨方法 ----------------430 10.3 化学模式识别 ----------------431 10.3.1 化学模式识别基本过程 ----------------431 10.3.2 化学模式识别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432 10.3.3 化学模式识别中距离的表达方法 ----------------433 10.3.4 有监督的模式识别 ----------------434 10.3.5 无监督的模式识别 ----------------435 10.3.6 模式识别的显示方法 ----------------435 10.4 定量构效关系 ----------------437 10.4.1 化学结构描述符 ----------------438 10.4.2 定量构效关系建模 ----------------440 10.5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441 10.5.1 曲线平滑 ----------------441 10.5.2 求导 ----------------445 10.5.3 曲线拟合 ----------------447 习题 ----------------450 参考文献 ----------------451 . -
-
-
机械通气与临床
分类:呼吸麻醉 下载:1 浏览:230 时间:2024-02-07书 名 机械通气与临床 (第二版) 作 者 刘又宁 陈良安 俞森洋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机械通气与临床 (第二版) 》是1990年版《机械通气与临床》一书的修订本。《机械通气与临床 (第二版) 》由第一版的19章更新扩充到 29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与机械通气有关的基础知识、机械通气的理论与技术,以及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其中,无创通气与家庭机械通气、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的物理与电学性能测试、机械通气的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等章,是新增加的实用性很强的几章。 《机械通气与临床 (第二版) 》可供医院内科和外科医师、治疗师、护理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及研究人员使用、参考。 目录 再版前言 序 编者的话 第一章与机构通气有关的呼吸生理知识 第一节呼吸系统解剖 第二节肺的防御功能 第三节肺的容积划分及勇气功能 第四节肺泡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第五节呼吸动力学基础 第六节呼吸的调节 第二章动脉血气分析及其在机构勇气中的应用 第一节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节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第三章呼吸功能衰竭 第一节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第二节呼吸衰竭的临床 第四章氧气疗法 第一节氧疗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氧疗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第一节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及方法 第二节人工气道的合并症及其管理 第六章机械通气的历史与前景 第一节早期(15~19世纪中叶)的机械通气 第二节近代(19~20世纪中叶)的机械通气 第三节现代(20世纪50年代至今)机械通气的发展 第四节机械通气发展之展望 第七章机械通气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机械呼吸机的分类 第二节呼吸机的一般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机械呼吸机的功能组成及调节 第四节机械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及切换方式 第五节机械呼吸机的临床分类 第八章机械通气的应用技术 第一节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症 第二节机械通气治疗的禁忌症 第三节人工气道和湿化 第四节不同类型机械呼吸机的选用 第五节机械呼吸机的一般调节原则 第六节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 第七节机械呼吸机的操纵与管理 第八节机械通气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第九章机械通气的模式及临床应用 第一节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二节通气模式的比较和选择 第三节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趋势 第十章机械通气中特殊功能的应用 第一节呼气末正压 第二节吸气末正压、间歇正负压和呼气末负压 第三节呼气延迟及深吸气功能 第十一章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并发症 第一节机械通气对呼吸生理的影响 第二节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第三节机械通气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第四节机械通气对肾功能的影响 第五节机械通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第六节机械通气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第七节某些特殊功能与通气模式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八节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其对策 第十二章机械通气的撤离 第一节撤机前的准备和评估 第二节撤机的方法和技术 第三节撤机后患者的管理和康复 第十三章机械通气时的呼吸循环监测 第一节一般监测 第二节通气功能的监测 第三节呼吸动力学监测 第四节气体交换功能的监测 第五节呼吸肌功能的监测 第六节血流动力学临测 第十四章机械通气的营养支持 第一节呼吸与营养 第二节机械通气下的营养支持 第十五章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与处理 第一节通气量的异常 第二节压力异常 第三节其它常见问题及处理 第十六章无创性机械通气和家庭机械通气 第一节无创性通气的特点及类型 第二节无创性负压通气 第三节无创性正压通气 第四节家庭机械通气 第十七章非常规机械通气 第一节高频通气 第二节体外膜氧合器 第三节一氧化氮吸入疗法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第四节氦?氧混合气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第五节液体通气与液气混合通气 第六节气管内吹气 第十八章呼吸机系统的物理及电学性能测试 第一节定容、定压通气的机械?电学模型 第二节呼吸机的动态测试 第三节呼吸机使用前的常规检查 第四节各种类型湿化器的比较及使用 第五节空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十九章机械通气机的消毒与保养 第一节消毒前准备 第二节消毒方法 第三节通气机的保养 第二十章机构通气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人工气道的管理 第二节机构通气中的观察及护理 第三节撤离机构通气的观察及护理 第二十一章呼吸重症监护室 第一节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基本设置 第二节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目的和收治范围 第三节呼吸重症监护室中需具备的技术项目 第四节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程序 第二十二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一节机械通气对COPD的治疗作用及应用指征 第二节施行机械通气的方法 第三节无创性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 第二十三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一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常规治疗 第二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机械通气 第二十四章机械通气在神经肌肉疾患的应用 第一节中枢神经病变 第二节神经肌肉病变 第三节家庭机械通气在神经肌肉疾患中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机械通气在普通外科和胸外科的应用 第一节手术后呼吸功能减退的原因 第二节各类手术与呼吸衰竭的发生 第三节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及预防 第二十六章机械通气在心血管外科临床的应用 第一节心血管外科术后呼吸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心血管外科机械通气的实施 第三节高频通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衰竭 第二十七章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的应用 第一节新生儿及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新生儿及婴幼儿的人工气道管理 第三节新生儿和婴幼儿机械通气的应用 第四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五节小儿ICU 第六节小儿家庭机械通气治疗 第二十八章机械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节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及药物综合治疗 第二节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治疗 第三节氦?氧混合气体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十九章机械通气的临床实例分析 第一节人工气道建立及管理的临床注意事项 第二节机械通气的临床监测实例分析 第三节撤离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举例 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特点 第五节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调节要点 第六节机械通气在神经肌肉疾患中的应用举例 第七节外科手术后用机械通气的几个问题 第八节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第九节多脏器衰竭的机构通气治疗 第十节单侧肺机械通气 -
-
-
-
-
设备润滑维修问答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1 浏览:178 时间:2024-02-10设备润滑维修问答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 《机械设备维修问答丛书》编委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01-01 摘要 本书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润滑技术及发展,设备润滑必备的基本知识,设备润滑技术管理,润滑材料的选用,润滑材料的性质、指标,设备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设备润滑技术应用实例及设备润滑系统如何改造等。书后附有国内外润滑油、脂品种对照表,可供查阅。 目录: 序 ----------------4 编写说明 ----------------6 第1章 国内外润滑技术及发展 ----------------13 1-1 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3 1-2 工业齿轮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6 1-3 润滑对汽车节能有什么影响? ----------------19 1-4 什么是润滑管理的现代化? ----------------23 1-5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噪声特性是什么? ----------------28 1-6 液压油产品标准的发展现状如何? ----------------32 1-7 中国润滑油技术现状如何?发展趋势是什么? ----------------42 第2章 设备润滑必备的基本知识 ----------------49 2-1 设备对润滑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49 2-2 采用润滑方法及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9 2-3 切削一般钢材时应选用何种切削液? ----------------49 2-4 润滑油脂的标准分为几类?常见的润滑油脂标准有哪些? ----------------50 2-5 如何选择润滑装置? ----------------51 2-6 润滑方式如何分类?如何选择? ----------------52 2-7 润滑产品的类别、名称及代号有哪些? ----------------53 2-8 润滑装置及元件检查验收规则有哪些? ----------------56 2-9 集中润滑系统术语和分类有哪些? ----------------58 2-10 集中润滑系统图形符号有哪些? ----------------64 2-11 润滑产品型号如何编制? ----------------70 2-12 常用润滑装置有哪些? ----------------71 2-13 机床润滑的特点是什么? ----------------85 2-14 机床常用润滑方法有哪些? ----------------85 2-15 机床润滑剂如何选用? ----------------87 2-16 机械压力机常用润滑方法有哪些? ----------------93 2-17 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有哪些? ----------------97 2-18 组合式集中润滑系统示例有哪些? ----------------98 2-19 集中润滑系统分配器的功能构成是什么? ----------------99 2-20 润滑设备斜齿轮油泵型式有哪些? ----------------100 2-21 单线干油泵型式有哪些? ----------------105 2-22 电动润滑泵型式有哪些? ----------------107 2-23 标准的润滑泵的种类及用途有哪些? ----------------109 2-24 标准的油标的种类及用途有哪些? ----------------110 2-25 什么叫作润滑点? ----------------110 2-26 润滑的作用是什么? ----------------110 2-27 润滑装置如何改进? ----------------111 2-28 搞好设备润滑有什么重要意义? ----------------111 第3章 设备润滑技术管理 ----------------112 3-1 设备润滑技术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12 3-2 对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112 3-3 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112 3-4 设备润滑管理的职责如何分工? ----------------113 3-5 设备润滑“五定”工作是什么? ----------------115 3-6 设备润滑状态检查有哪些? ----------------117 3-7 设备润滑状态监测技术有哪些? ----------------117 3-8 企业润滑管理制度的编制内容是什么? ----------------118 3-9 设备的清洗换油如何进行及废油回收制度有哪些规定? ----------------119 3-10 润滑岗位职责有哪些? ----------------125 3-11 润滑材料供应管理制度有哪些? ----------------126 3-12 润滑装置及器具管理有哪些内容? ----------------127 3-13 工艺用油液管理有哪些内容? ----------------128 3-14 如何建立合理的换油制度? ----------------128 3-15 润滑剂变质的原因是什么? ----------------132 3-16 润滑油的“三级过滤”和添加油的原则是什么? ----------------132 3-17 润滑油脂的贮存和保管有哪些要求? ----------------133 3-18 如何用简易方法鉴别润滑油脂? ----------------135 3-19 如何选择代用润滑油? ----------------135 3-20 如何用简易方法识别常用的油品? ----------------135 3-21 废油再生工艺是什么?如何选择?再生油如何使用? ----------------136 3-22 润滑管理的文档格式有哪些? ----------------143 第4章 润滑材料的选用 ----------------145 4-1 润滑材料如何分类? ----------------145 4-2 润滑材料如何选用? ----------------146 4-3 机床主轴轴承的润滑油如何选用? ----------------147 4-4 导轨的润滑油如何选用? ----------------147 4-5 齿轮传动的润滑油如何选用? ----------------148 4-6 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如何选用? ----------------149 4-7 机床用润滑剂如何选用? ----------------149 4-8 润滑油添加剂如何选用? ----------------151 4-9 怎样合理选择液压油? ----------------151 4-10 引进设备如何选用国产液压油? ----------------154 4-11 液压设备选用液压油程序是什么? ----------------154 4-12 起重运输机械润滑油如何选用? ----------------155 4-13 冷冻机润滑油如何选用? ----------------156 4-14 通用机械润滑油如何选用? ----------------156 4-15 起重运输机械的减速器润滑油如何选用? ----------------157 4-16 铸造设备润滑油如何选用? ----------------157 4-17 滑动轴承润滑油(轻、中载荷)如何选用? ----------------158 4-18 滑动轴承润滑油(中、重载荷)如何选用? ----------------158 4-19 滑动轴承润滑油(重、特重载荷时用油)如何选用? ----------------158 4-20 汽油机油如何选用? ----------------159 4-21 切削铸铁时应选用何种切削液? ----------------160 4-22 切削铝及其合金时应选用何种切削液? ----------------160 4-23 对润滑材料的性能要求是什么? ----------------161 4-24 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性能有哪些? ----------------161 4-25 对液压油的要求是什么? ----------------164 4-26 润滑材料的代用与高性能化如何选用? ----------------164 4-27 合理使用液压油的要点是什么? ----------------166 第5章 润滑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的性质、指标及应用等 ----------------167 5-1 润滑油的种类与牌号有哪些? ----------------167 5-2 润滑脂的种类与牌号有哪些? ----------------170 5-3 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 ----------------171 5-4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 ----------------174 5-5 混合润滑脂对其性能影响如何? ----------------175 5-6 什么叫作固体润滑剂?对它有什么要求? ----------------176 5-7 固体润滑材料有哪些优缺点? ----------------176 5-8 固体润滑材料的类别和用途如何? ----------------177 5-9 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77 5-10 常用润滑剂的性质及用途有哪些? ----------------178 5-11 什么叫内燃机油? ----------------178 5-12 汽油机油如何分类?特性及用途有哪些? ----------------195 5-13 汽油机油理化性能要求是什么?发动机试验要求有哪些? ----------------195 5-14 柴油机油如何分类?特性及用途有哪些? ----------------205 5-15 柴油机油技术要求有哪些? ----------------206 5-16 内燃机油新旧牌号对照如何? ----------------210 5-17 什么是液压油? ----------------210 5-18 液压油(液)品种有哪些? ----------------211 5-19 液压油的分类有哪些? ----------------223 5-20 液压油按照ISO的分类有哪些? ----------------223 5-21 液压油的更换指标是什么? ----------------223 5-22 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25 5-23 液压油的废油如何处理? ----------------225 5-24 滑动轴承如何分类?其特点与应用是什么? ----------------226 5-25 稀油润滑方式与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 ----------------228 5-26 干油润滑方式与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 ----------------229 第6章 摩擦、磨损与润滑 ----------------231 6-1 什么是摩擦? ----------------231 6-2 摩擦的类型有哪些? ----------------232 6-3 什么是磨损?如何分类? ----------------233 6-4 磨损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234 6-5 影响磨损的因素是什么?减摩抗磨的措施如何? ----------------235 6-6 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235 6-7 什么是润滑?类型有哪些? ----------------235 6-8 润滑油脂的发展情况如何? ----------------236 第7章 设备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 ----------------243 7-1 设备漏油产生的原因、评定标准及分类是什么?如何治理? ----------------243 7-2 机械设备常用的润滑方法有哪几种? ----------------245 7-3 润滑部位早期发现故障的方法是什么? ----------------246 7-4 润滑故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47 7-5 润滑故障如何检查?方法有哪些? ----------------248 7-6 故障排除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49 7-7 处理故障的步骤与方法有哪些? ----------------250 7-8 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分类及实施步骤是什么? ----------------251 7-9 叶片泵的故障如何排除? ----------------252 7-10 齿轮泵的故障如何排除? ----------------254 7-11 轴向柱塞泵的故障如何排除? ----------------255 7-12 回转活塞泵的故障如何排除? ----------------257 7-13 润滑油过滤器的故障如何排除? ----------------258 7-14 离心式净油机的故障如何排除? ----------------259 7-15 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是什么? ----------------260 7-16 液压系统漏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60 7-17 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61 7-18 液压系统动作不正常如何排除? ----------------265 7-19 润滑油箱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66 7-20 油雾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67 7-21 加油元件常见故障的检修有哪些? ----------------267 7-22 造成液压元件与液压系统泄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68 7-23 流量不正常有何影响?如何排除? ----------------269 7-24 MWB型动静压滑动轴承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0 7-25 阀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2 7-26 润滑系统故障的一般原因有哪些? ----------------272 7-27 由于液压油因素引起的机械故障如何排除? ----------------273 7-28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5 7-29 冷却器的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6 7-30 给油器的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6 7-31 电动干油站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7 7-32 手动干油泵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9 7-33 CB型齿轮泵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79 7-34 KCB型带阀人字齿轮泵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80 7-35 FYQ型分油机常见故障如何排除? ----------------282 第8章 设备润滑技术应用实例 ----------------283 8-1 设备润滑系统如何改造? ----------------283 8-2 新型润滑泵及其应用如何? ----------------284 8-3 油气润滑技术在板坯连铸机上的应用如何? ----------------287 8-4 不锈钢板冷轧机工艺润滑油系统改进了什么? ----------------291 8-5 水基切削液的研制及应用如何? ----------------295 8-6 流体动压润滑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如何? ----------------298 8-7 世界润滑剂的发展应用如何? ----------------303 附录A 国内外润滑油、脂品种对照 ----------------311 附录B 常见标准代号及润滑有关代号(以英文字母排序) ----------------345 参考文献 ----------------347 -
临床输血学
分类:输血设备 下载:1 浏览:426 时间:2024-02-14临床输血学 席惠君, 叶萍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09-01 摘要:本书包括全血和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血浆和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内外妇儿科输血、自身输血、器官移植的输血、输血不良反应及替代液与红细胞代用品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4 一、临床输血的范畴 ----------------14 二、临床输血学的学习方法 ----------------15 三、输血发展简史 ----------------16 四、输血医学展望 ----------------20 第二章 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21 第一节 概述 ----------------21 一、成分输血的意义 ----------------21 二、临床合理用血 ----------------22 三、临床输血技术 ----------------24 第二节 全血输血 ----------------28 一、血液的功能 ----------------28 二、全血的临床应用 ----------------29 第三节 红细胞输血 ----------------31 一、红细胞的生理与功能 ----------------31 二、红细胞制品的种类与适应证 ----------------32 三、红细胞制品的临床应用 ----------------35 第四节 粒细胞输血 ----------------37 一、中性粒细胞的生理与功能 ----------------37 二、粒细胞制品的适应证 ----------------38 三、粒细胞输注的剂量和方法 ----------------39 四、注意事项 ----------------39 五、粒细胞输注的不良反应 ----------------39 第五节 血小板输血 ----------------40 一、血小板的生理与功能 ----------------40 二、血小板制品的临床应用 ----------------41 第六节 辐照血输血 ----------------44 一、γ射线辐照血 ----------------44 二、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 ----------------48 第三章 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 ----------------55 第一节 血浆的临床应用 ----------------56 一、血浆的理化性质 ----------------56 二、血浆的成分和生理功能 ----------------56 三、血浆的临床应用 ----------------57 四、血浆输注的剂量和方法 ----------------59 五、输注血浆的副作用 ----------------59 六、血浆的不同型输注 ----------------60 第二节 白蛋白和血浆蛋白溶液的临床应用 ----------------60 一、理化性质 ----------------60 二、生理功能 ----------------61 三、制备 ----------------61 四、临床应用 ----------------62 五、血浆蛋白溶液 ----------------64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64 一、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 ----------------64 二、免疫球蛋白制品的种类和保存 ----------------65 三、临床应用 ----------------66 第四节 凝血因子制剂的临床应用 ----------------68 一、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68 二、冷沉淀 ----------------69 三、第Ⅷ因子浓缩剂 ----------------71 四、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第Ⅸ因子浓缩剂 ----------------72 五、纤维蛋白胶 ----------------73 六、α2巨球蛋白 ----------------74 七、抗凝血酶Ⅲ浓缩剂 ----------------74 八、其他血液制品 ----------------74 第四章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 ----------------75 第一节 概 述 ----------------75 第二节 技术与方法 ----------------76 一、单采和置换方法 ----------------76 二、静脉通路 ----------------79 三、抗凝剂 ----------------81 四、置换液 ----------------83 五、置换量和频度 ----------------84 第三节 临床应用 ----------------86 一、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 ----------------86 二、血浆置换术 ----------------89 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94 第五章 内科输血 ----------------98 第一节 急性贫血的输血 ----------------98 一、急性贫血的原因 ----------------98 二、急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99 三、急性贫血的输血原则和抢救措施 ----------------100 第二节 慢性贫血的输血 ----------------102 一、慢性贫血的病理生理 ----------------102 二、慢性贫血的原因 ----------------102 三、慢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103 四、慢性贫血的输血原则和指征 ----------------104 五、慢性贫血的输血方法和注意事项 ----------------104 第三节 红细胞疾病的输血 ----------------105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输血 ----------------105 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的输血 ----------------106 三、地中海贫血的输血 ----------------106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 ----------------108 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输血 ----------------111 六、镰状细胞性贫血的输血 ----------------112 七、内科系统疾病的输血 ----------------112 第四节 白细胞疾病的输血 ----------------113 一、白血病的输血 ----------------113 二、其他白细胞疾病的输血 ----------------116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的输血 ----------------116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输血 ----------------117 二、血友病的输血 ----------------117 三、血管性血友病的输血 ----------------120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输血 ----------------120 五、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输血 ----------------121 六、其他内科疾病并发出血的输血 ----------------121 第六章 外科输血 ----------------123 第一节 外科手术的输血 ----------------123 一、患者的选择和准备 ----------------125 二、减少手术失血的措施 ----------------126 三、液体的补充和输血 ----------------127 四、术后处理 ----------------131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的输血治疗 ----------------131 一、休克的分类 ----------------132 二、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32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 ----------------134 四、休克的诊断 ----------------135 五、休克的监测 ----------------135 六、休克的治疗 ----------------135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外科用血 ----------------139 一、体外循环 ----------------139 二、烧伤 ----------------142 第七章 产科输血 ----------------145 第一节 产科输血概述 ----------------145 一、妊娠期生理特点 ----------------145 二、妊娠期输血的适应证 ----------------147 三、输血和妊娠间的相互影响 ----------------148 四、妊娠期输血的注意事项 ----------------149 第二节 病理妊娠及其并发症的输血 ----------------150 一、产科出血和休克 ----------------150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52 三、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55 四、习惯性流产 ----------------158 第三节 妊娠合并症的输血 ----------------160 一、妊娠期重症肝病 ----------------160 二、妊娠合并贫血 ----------------164 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8 四、妊娠合并白血病 ----------------169 第八章 儿科输血 ----------------171 第一节 儿科输血概述 ----------------171 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的生理学特征 ----------------171 二、儿科输血的适应证 ----------------173 三、儿科输血量和输血速度 ----------------174 四、儿科输血的注意事项 ----------------174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的输血 ----------------174 一、新生儿输血相关问题 ----------------175 二、新生儿溶血病 ----------------177 三、新生儿贫血 ----------------177 四、早产儿贫血 ----------------177 五、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178 六、新生儿粒细胞减少症 ----------------180 七、新生儿出血症 ----------------181 第三节 儿科疾病的输血 ----------------182 一、小儿贫血原因 ----------------182 二、小儿贫血的临床特征 ----------------183 三、小儿贫血的预防 ----------------184 四、小儿贫血的治疗 ----------------185 第四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输血治疗 ----------------186 一、妊娠前的准备工作 ----------------186 二、妊娠期内的治疗 ----------------186 三、分娩时的处理与观察 ----------------190 四、分娩后产妇的治疗 ----------------190 五、分娩后新生儿的治疗 ----------------190 第九章 自身输血 ----------------195 第一节 概述 ----------------195 一、简史 ----------------195 二、自身输血的分类 ----------------196 三、自身输血的优点 ----------------197 四、自身输血的不良影响 ----------------197 五、供血部门的工作 ----------------198 第二节 贮存式自身输血 ----------------198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9 二、病例选择标准 ----------------200 三、采血前的准备 ----------------200 四、采血时间与采血量 ----------------200 五、采血方法 ----------------201 六、贮存方法 ----------------201 七、取血与回输 ----------------202 八、不良反应 ----------------202 第三节 稀释式自身输血 ----------------203 一、血液稀释的生理变化 ----------------203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204 三、病例选择标准 ----------------204 四、血液稀释的界限 ----------------204 五、稀释式自身输血的优点 ----------------204 六、血液稀释和采血的实施 ----------------205 七、不良反应 ----------------206 八、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稀释式自身输血 ----------------206 第四节 回收式自身输血 ----------------207 一、回收血液的血液学特性 ----------------207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208 三、自身血液回收方法 ----------------209 四、并发症 ----------------210 第十章 器官移植的输血 ----------------211 第一节 输血对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影响 ----------------212 一、器官移植中的血型抗原和抗体 ----------------212 二、致敏反应 ----------------213 三、输血的免疫抑制及诱导免疫耐受作用 ----------------214 四、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14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输血 ----------------215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支持输血 ----------------215 二、输血与移植物排斥 ----------------216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的特殊问题 ----------------216 四、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217 第三节 肾移植与输血 ----------------220 一、肾移植的特点 ----------------220 二、HLA配型与输血效果的关系 ----------------221 三、血液成分的选择 ----------------221 第四节 肝移植与输血 ----------------221 一、肝移植的免疫特惠性 ----------------221 二、肝移植受体的凝血功能 ----------------222 三、肝移植血液制品的应用 ----------------222 四、肝移植大量输血时注意事项 ----------------223 五、肝移植中的红细胞同种免疫 ----------------224 第十一章 输血不良反应 ----------------225 第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 ----------------225 一、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225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26 第二节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227 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227 二、过敏性输血反应 ----------------230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 ----------------231 第三节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37 一、TA-GVHD的发生机制 ----------------237 二、TA-GVHD的发生率 ----------------238 三、TA-GVH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38 四、TA-GVHD的治疗与预防 ----------------239 第四节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239 一、TRALI的发病机制 ----------------239 二、TRALI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40 三、TRALI的治疗与预防 ----------------240 第五节 输血后紫癜 ----------------241 一、PTP的发病机制 ----------------241 二、PTP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41 三、PTP的治疗和预防 ----------------242 第六节 血小板输注无效 ----------------242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 ----------------242 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242 三、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表现 ----------------243 四、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诊断 ----------------243 五、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治疗和预防 ----------------244 第七节 细菌性输血反应 ----------------245 一、细菌污染血液的途径和机制 ----------------246 二、细菌性输血反应发生率 ----------------246 三、细菌性输血反应临床表现 ----------------247 四、细菌性输血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248 五、细菌性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 ----------------249 第八节 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251 一、大量快速输血副作用 ----------------251 二、肺微血管栓塞 ----------------252 三、输血和恶性肿瘤复发的关系 ----------------253 四、白细胞和感染并发症的关系 ----------------253 第十二章 替代液与红细胞代用品 ----------------254 第一节 晶体液及临床应用 ----------------254 一、概述 ----------------254 二、晶体替代液的临床应用 ----------------255 第二节 血浆代用品及其临床应用 ----------------256 一、概述 ----------------256 二、右旋糖酐 ----------------257 三、羟乙基淀粉 ----------------259 四、明胶制剂 ----------------261 第三节 红细胞代用品及其应用 ----------------262 一、血红蛋白类红细胞代用品 ----------------263 二、氟碳化合物乳剂 ----------------265 -
内镜室的现代管理及预防并发症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1 浏览:188 时间:2024-02-10内镜室的现代管理及预防并发症 于中麟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01-01 目录: 第1章 内镜诊治中感染的预防对策 ----------------13 第一节 清洁操作的意义 ----------------13 一、由内镜介导传播的病原体 ----------------14 二、感染途径 ----------------15 三、清洁级别 ----------------15 四、预防感染的对策 ----------------16 五、从患者到医务人员的感染 ----------------18 第二节 内镜室的感染管理 ----------------20 一、感染管理的基础知识 ----------------20 二、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护 ----------------22 三、机器及用具的清洁 ----------------24 第三节 消毒药应用于内镜的洗净消毒 ----------------27 一、内镜检查引起感染的风险因素和致病微生物 ----------------27 二、内镜检查结束时的清洗和注意事项 ----------------29 三、消毒药使用注意事项 ----------------30 四、各种消毒药的特性和危害 ----------------31 五、内镜洗净消毒的质量控制 ----------------34 第四节 氧化电位水对内镜的洗净消毒 ----------------37 一、内镜消毒的基本要求 ----------------37 二、污染度的评价 ----------------37 三、何为氧化电位水 ----------------38 四、氧化电位水的优点 ----------------38 五、氧化电位水的缺点 ----------------39 六、氧化电位水的抗病毒作用 ----------------39 七、氧化电位水的清洗消毒价值 ----------------40 八、氧化电位水洗消内镜的实际操作 ----------------40 第五节 清洗内镜的步骤及要点 ----------------41 一、步骤 ----------------41 二、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注意事项 ----------------42 三、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43 第六节 消毒作业及注意事项 ----------------44 一、洗净消毒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45 二、洗净消毒操作过程中感染的危险 ----------------45 三、消毒药的副作用 ----------------45 四、防止接触戊二醛的对策 ----------------46 五、洗净消毒作业的实际操作 ----------------48 第七节 内镜预防感染中的成本效益 ----------------52 一、内镜室中预防感染所需的费用 ----------------53 二、处置工具的成本比较 ----------------55 三、预防感染的对策 ----------------56 第2章 内镜检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对策 ----------------57 第一节 内镜诊治并发症的现状 ----------------58 一、内镜检查并发症的现状 ----------------58 二、并发症的预防 ----------------62 第二节 术前给药的并发症 ----------------63 一、术前给药引起的并发症的法律问题 ----------------63 二、局麻药引起的并发症及并发症防治 ----------------65 三、镇静麻醉药及其并发症 ----------------68 第三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意外并发症及预防 ----------------72 一、内镜操作的意外并发症 ----------------72 二、活检时的意外并发症 ----------------74 三、ERCP及EST的意外并发症 ----------------75 第四节 上消化道内镜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77 一、黏膜和息肉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77 二、胃溃疡止血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79 三、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80 四、取异物的并发症及预防 ----------------81 第五节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及预防 ----------------82 一、大肠镜检查的常见并发症 ----------------82 二、诊断性大肠镜并发症的预防 ----------------84 三、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87 四、内镜的种类和疼痛 ----------------87 第六节 下消化道内镜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88 一、并发症及发病率 ----------------88 二、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89 第七节 ERCP相关操作的并发症及预防 ----------------92 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92 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95 三、超声内镜检查EUS ----------------97 第八节 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98 一、PEG术前 ----------------99 二、PEG术中 ----------------101 三、PEG术后 ----------------101 第九节 腹腔镜检查的并发症及预防 ----------------105 一、术前 ----------------105 二、气腹 ----------------107 三、套管针的刺入 ----------------109 四、观察和摄像 ----------------110 五、探针的插入和操作 ----------------110 六、活检 ----------------111 七、排气 ----------------112 八、术后管理 ----------------112 九、防止术者和助手感染 ----------------113 第十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及预防 ----------------114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114 二、患者的医疗管理 ----------------115 三、检查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 ----------------117 第十一节 消化道支架置放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125 一、食管贲门 ----------------125 二、胃幽门十二指肠 ----------------127 三、结肠 ----------------128 第十二节 内镜检查中告知的重要性 ----------------130 一、告知的起源和发展 ----------------130 二、告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31 三、告知的内容 ----------------131 四、内镜工作中的告知 ----------------133 第十三节 临床流程在内镜室的应用 ----------------141 一、起源与发展 ----------------141 二、定义 ----------------141 三、临床流程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区别 ----------------142 四、临床流程和循证医学 ----------------142 五、临床流程的3个要素 ----------------143 六、临床流程的制定和实施 ----------------143 七、临床流程在内镜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145 第3章 消化内镜中心的基本设置 ----------------148 一、登记与候诊区 ----------------149 二、准备与恢复室 ----------------150 三、内镜检查室 ----------------150 四、ERCP室 ----------------155 五、清洗消毒室 ----------------158 六、内镜储藏室 ----------------158 七、示教讨论室 ----------------159 八、中心控制室 ----------------161 第4章 叫错患者和弄错标本的预防对策 ----------------162 一、叫错患者 ----------------162 二、弄错标本 ----------------163 第5章 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166 一、医疗过失纠纷的常见原因 ----------------167 二、非医疗过失纠纷的常见原因 ----------------169 三、医疗纠纷的防范 ----------------170 -
-
-
临床实验仪器学
分类:其他类设备 下载:1 浏览:181 时间:2024-02-10临床实验仪器学 作 者:蒋长顺 主编 出 版 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8-1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大篇,力求针对实验室医学技术人员和实验仪器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需求,重点阐述实验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第一篇着重介绍实验室医学和临床实验仪器的关系:从由临床实验仪器组成的现代化实验室诊断系统到实验仪器的管理,进而对实验仪器进行质量控制;从临床实验仪器涉及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到与临床实验仪器有关的各项生物学性相关知识等。第二篇重点介绍各类临床实验仪器,包括临床分离技术仪器、临床形态学分析仪器、临床化学分析仪器、临床血流变分析仪器、临床微生物学及临床分子生物学分析仪器等六大实验分析领域的各类仪器,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实验仪器增添了一些仪器介绍。目录: 第一篇 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验室医学概述 第二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实验仪器 第三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学习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临床实验仪器的管理 第一节 临床实验仪器组成的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第二节 临床实验仪器提供的实验技术 第三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选择和评价 第四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验收 第五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维护与维修 第六节 医疗器械管理的有关法规、条例与标准 思考题 第三章 临床实验仪器的信息采集与传感技术 第一节 人体生理信号特征和采集处理 第二节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第三节 电工电子基本技术 第四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安全使用 思考题 第四章 临床实验仪器的相关应用知识 第一节 实验室工作管理程序 第二节 临床实验仪器使用的标本 第三节 影响临床实验仪器报告结果的因素 第四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检测项目 第五节 临床实验仪器配套试剂与耗材 第六节 临床实验仪器的生物学评价 思考题 第五章 临床实验仪器的质量管理 第一节 实验室医学的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实验仪器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第三节 临床实验仪器分析中的质量管理 第四节 临床实验仪器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第五节 临床实验室认可与认证 思考题 第二篇 临床实验仪器各论 第六章 临床实验分离技术仪器 第一节 离心机 第二节 电泳仪 第三节 色谱仪 思考题 第七章 临床形态学测仪器 第一节 显微镜 第二节 血细胞分析仪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 思考题 第八章 临床化学分析仪器 第一节 分光光度计 第二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三节 干化学分析仪器 第四节 尿液分析仪器 第五节 电解质分析仪 第六节 血气分析仪器 第七节 即时实验仪器 思考题 第九章 临床免疫标记分析仪器 第一节 酶免疫测定仪 第二节 放射免疫测定仪器 第三节 免疫荧光测定仪器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器 思考题 第十章 临床血液变分析仪器 第一节 血液流变分析仪器 第二节 血液凝固分析仪器 第三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仪器 第四节 免疫浊度测定仪器 思考题 第十一章 临床微生物检测仪器 第一节 血培养检测系统 第二节 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第三节 厌氧培养系统 思考题 第十二章 临床分子诊断仪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核酸合成与扩增仪器 第三节 核酸测定仪器 第四节 生物芯片及相关仪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
-
-
-
推荐下载more
-
Roche Cobas 6000中英文操作手册/英文维修手册/维修软件SSW
生化免疫一体机 / 中文 / 英文浏览:778 次下载:1271 次 -
DRAGER Savina 中英文操作/英文维修手册
呼吸麻醉 / 中文 / 英文浏览:2282 次下载:777 次 -
实验室管理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602 次下载:505 次 -
电子类书籍资料
电子/计算机 / 中文浏览:2320 次下载:462 次 -
Sysmex KX21 中英文维修手册
血液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783 次下载:379 次 -
实验室质控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261 次下载:291 次 -
仪器试剂性能验证相关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416 次下载:286 次 -
Valleylab Force 系列电刀英文维修手册
超声诊断 / 英文浏览:886 次下载:278 次 -
STAGO 部分型号手册
凝血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20 次下载:264 次 -
URIT优利特部分型号尿机操作维修手册
尿液分析 / 中文浏览:2078 次下载:262 次 -
影像类:X光、CT、超声基础书籍资料
其他类设备 / 中文 / 英文浏览:2463 次下载:256 次 -
流式细胞仪相关基础书籍资料
免疫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19 次下载:249 次 -
图谱类相关书籍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193 次下载:231 次 -
Zeiss 部分型号显微镜/手术镜/冷光源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606 次下载:219 次 -
ERBE 部分型号电刀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2173 次下载:190 次
热门下载more
-
Roche Cobas 6000中英文操作手册/英文维修手册/维修软件SSW
生化免疫一体机 / 中文 / 英文浏览:778 次下载:1271 次 -
DRAGER Savina 中英文操作/英文维修手册
呼吸麻醉 / 中文 / 英文浏览:2282 次下载:777 次 -
实验室管理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602 次下载:505 次 -
电子类书籍资料
电子/计算机 / 中文浏览:2320 次下载:462 次 -
Sysmex KX21 中英文维修手册
血液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783 次下载:379 次 -
实验室质控相关文献
检验基础 / 中文浏览:2261 次下载:291 次 -
仪器试剂性能验证相关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416 次下载:286 次 -
Valleylab Force 系列电刀英文维修手册
超声诊断 / 英文浏览:886 次下载:278 次 -
STAGO 部分型号手册
凝血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20 次下载:264 次 -
URIT优利特部分型号尿机操作维修手册
尿液分析 / 中文浏览:2078 次下载:262 次 -
影像类:X光、CT、超声基础书籍资料
其他类设备 / 中文 / 英文浏览:2463 次下载:256 次 -
流式细胞仪相关基础书籍资料
免疫分析 / 中文 / 英文浏览:2119 次下载:249 次 -
图谱类相关书籍
检验基础 / 中文 / 英文浏览:2193 次下载:231 次 -
Zeiss 部分型号显微镜/手术镜/冷光源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606 次下载:219 次 -
ERBE 部分型号电刀英文操作维修手册
其他类设备 / 英文浏览:2173 次下载:190 次

共有 1896 个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