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表1
表2
表3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
|
曹东芳女士,北京市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功能检测中心主治医师;关越女士,主管技师;陶晓娟女士,主管技师;方丕先生,博士、主任。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渡 晕厥临床价值
心电技术临床应用已有100年历史,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意义十分重大,常规心电检查(ECG、Holter)较难捕捉到间歇性偶发心悸、胸闷和晕厥患者的心电活动,往往患者到达医院时已无明显的症状,为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远程心电监测技术的问世开辟了一个新的医学领域,为既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把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系统(ECG Trans Telephonic Monitoring system,TTM)应用于临床,尝试于起搏器监测上。90年代起,远程心电开始蓬勃发展,涌现出几十种不同机型,各有其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昂首踏进了信息社会的大门,随着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模式的远程心电监测(Tele-Electrocardiography Monitor)在临床应用上日益发挥显著的价值。 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接受此项检查的我院门诊患者368例,其中男191例,女177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48.17~33.23岁)。共收到监测心电图4789帧。使用的仪器是德国TMS远程医学系统公司生产的远程心电诊断系统——SM100监测仪(体积为9cm×5cm×1.1cm,重量为37g),可记录单一模拟导联心电图,可识别起搏器信号。
2. 方法
首先患者在我中心进行操作培训,学会后佩戴记录仪回家,当心脏有不适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行记录心电图,并将ECG通过电话或手机,发送到我院心电监测中心,期间可进行留言,由我院医生进行存储、打印心电图,并做出分析诊断。监测时间1周至3个月。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
二 结果
1. 368例患者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见表1。 2. Tele-ECG患者368例,其中86例患者行ECG检查,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三 讨论
1.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价值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能够有效地发现间歇性偶发心悸、胸闷、晕厥时的心电异常(见表1),由于可实时记录,因此与症状有良好的相关性,利于发现症状进行时的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尤其在捕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偶发恶性心律失常(如晕厥时的心电现象)等情况时,最有意义,能够明确临床诊断。368例患者中共捕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心室颤动1例,其患者在既往均未发现心电异常,为日后行射频消融术或安装ICD等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图2,3)。 结果表明,心悸和胸闷患者中大多数是由各种心律失常所致,少数胸闷患者由心绞痛发作所致(表2)。与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中,占比例最大的为窦性心动过速,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房早、室早和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心绞痛发作时Tele-ECG可显示为一过性ST-T改变、一过性R波丢失等心电图特征(如图4,5)。另外,据研究报道,SM-100监测仪在反映ST-T改变时有其局限性,其原因在于SM-100为单一模拟导联记录,只能反映部分前壁的缺血性ST-T改变。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很好地识别起搏信号(如图6),并予特殊标识,有助于起搏器功能监测,及时给予调整或修正。l983年北美起搏电生理学会正式推荐TTECG为常规起搏监测工具,起搏器植入后需要进行1个月的监测和随访。 远程心电监测较常规心电检查有更高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见表3),这一点有所公认。 综上所述,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具有实时记录、长时间监测、操作简便、不受时间空间控制、可识别起搏信号等特点。临床上利用这些特点,能够增加间歇性偶发心律失常的检出机会,鉴别晕厥的原因,分析胸闷、心悸等症状与心电活动的联系,监测起搏器的功能。然而,Tele-ECG不能做定量诊断,而且单导联Tele-ECG对冠心病的评价有其局限性,因此它是常规心电检查的扩展和补充。
2.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的展望。
常规心电检查在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缺血两方面有显著优势,远程心电检查同样可以监测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一般来说,多导远程监测仪两种情况下都适合,单导远程监测仪只适用于心律失常,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机型。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是跟随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号新功能不断涌现,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如自动报警、无线传送、GPS定位等。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开创了一个新的医疗领域,它的应用范围从院内延伸到了院外,除已开辟的领域外,还将在慢性病的防治、边远地区的医疗救助、急诊医学、人们的日常保健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远程心电监测技术是心电技术又一重要发展,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虽然目前这一技术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文完) 来源:《世界医疗器械》 出版日期:2007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