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检查和调整过程中没有动用什么维修工具,仅仅开启仪器前门观察了一下分配泵和压力泵的运行情况和有无密封圈污垢,检查了计数池的清洁程度和管道是否松动。通过这次维修过程,有以下几点经验: 1、检验科建立试剂管理档案的必要性,进货登记,使用纪录都要详细记录保证溯源性,这样就不会存在新批号试剂先被用完,老批号试剂过期现象,也会控制试剂的采购,经销商也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提供超过医院使用能力3个月以上的试剂,这其实对大家都好。 2、检验科建立完整的质控记录的重要性在这次维修过程中明显的体现出来,在维修过程中的问询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检验科在每日早上开机的时候都会用质控品测试质控值然后纪录和保存报告,根据每天的纪录结果,如果差别较大,应该注明原因,例如,更换试剂,移动仪器位置,更换质控批号,温度变化等等,以备将来溯源。 3、抗凝剂的使用问题,抗凝剂的问题一再被提出来,它直接关系到测试的准确性,目前国产离心管的质量已经可以完全放心,但是他们所添加的抗凝剂成分和比例却无法令人信服,EDTAK3/2是最好的结果,但很少有厂家能够明确标示成分和浓度,让使用者无从判断是否合理,无法指导使用者采血量控制。由于像ABX这样的微采血量的仪器根本不需要采集离心管的额定采血量的标本,因此就会存在抗凝剂过量的现象,所以建议医院不要省事去购买已经加好抗凝剂的离心管,而是购买空白离心管,根据自己的采血量自行配置合适比例的抗凝剂烘干后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检验和临床以及患者的矛盾。 4、标本静置时间,这个意识在中小型医院不是很明确,大多数仪器提供者都是国外厂家,在国外已经是成文的规定,再说,国外的医院没有这么大的测试量,他们从标本的采集到测试时间间隔已经远远超过30分钟,有些仪器厂家在原文说明书上已经明确标放置时间要求,但是在中文翻译的手册上就根本无法看到这些重要的提示,这是因为翻译者的不重视。在有预稀释功能的仪器上,由于预先稀释,所以也不存在抗凝剂的影响,所以感觉不出来,还有的医院,病房标本的采集运输到测试时间间隔往往超过30分钟,因此,许多医院反映的时好时坏现象多与此有关,病房标本分类和血小板较好,门诊标本分类和血小板大多出现问题,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放置时间的重要性。 5、温度影响,在所有的血液分析仪设计上都需要用温度作为补偿信号使用,因为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血液细胞的形态和血红蛋白的析出是不同的,HGB比色系统的接受灵敏度也是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在ABX的英文说明书上明确注有“测试试剂温度必须在18---32摄氏度,超过这个范围测试结果将不可靠,这个不可靠的信息被提供在RS232串口信号的错误码当中”,可惜的是,厂家没有把这个不可靠的信息直接提供在屏幕上或者打印在报告上,在国内大部分医院还是不采用电脑接收仪器数据的。就是在采用电脑接收仪器数据的医院,这个提示也被滤除,因为编写程序的人不是操作者,也没有对仪器有着深层次的了解,仅仅是把结果数据取出来而已,能够提供仪器给出的直方图提示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数据像质控,定标,单位,温度,自捡、结果可信性标志等等提示都被人为的过滤掉,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检验仪器的维修保养当中,所拥有的不仅仅仪器的维修知识和技能,结合临床结合检验相关知识才能做到令人信服,做到彻底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