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简单了,一共就这么几行字,而且还没有写完整:
RBC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
测定原理: 将抗凝血吸入特制血沉管内,垂直竖立,测定单位时间内RBC下降的速度,以所暴露血浆段表示。 测定方法: 1、 魏氏法 2、 血沉仪
参考值: 男:0~15 mm/h 女:0~20 mm/h
影响因素1、 血浆因素 正常RBC带负电(zeta)-排斥-悬浮
①增高因素: 球蛋白 纤维蛋白 }增高-电位下降 胆固醇 ②减慢因素 清蛋白 卵磷脂
2 、RBC因素 贫血→RBC总面积减少,ESR↑ RBC增多,ESR ↓ RBC直径愈大,ESR ↑ 球形RBC增多,ESR↓ 3 、血沉管位置 直立时阻力最大 倾斜时阻力减少,ESR↑ 4、血标本 5、温度 6、其他 临床意义 (一) 生理性 (二)病理性增快 1 、各种炎症 2 、用于鉴别某些疾病 1)组织坏死及损伤 2)肿瘤良恶性 3 、各种高球蛋白血症
4 、贫血
5 、高胆固醇
(三)减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