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免疫分析通过观察沉淀物形成,凝集及溶血现象发生来分析,如免疫扩散、免疫电泳、血凝试验、补体结合等。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利用AG-AB复合物形成使浊度改变,再用比浊计来比浊,但因其敏感性差未被接受。
70年代初,开始有自动检测系统,但因其用的是激光为光源,固定波长,灵敏度较低,而且时间一般要2—3小时,很难满足临床需要。
70年代未,速率比浊计的出现,使抗原抗体结合的反应在几十秒内出结果,可以说是免疫化学测定的革命性的发展。
随着标记技术的发展,免疫化学纳入临床化学检验范畴。
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反应液中保持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复合物随抗原量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加,与一系列的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受检物的含量。
免疫浊度测定法按照仪器设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即比浊仪测定(turbidimetermeasure)和散射比浊仪测定(nephelomitermeasure)。比浊仪测定是测量由于反射、吸收或散射引起的入射光衰减,其读数以吸光度A表示。A反映了入射光与透射光的比率。散射比浊仪测定是测量入射光遇到质点(复合物)后呈一定角度散射的光量,该散射光经放大后以散射值表示。两者的比较见图一:
经典的比浊试验有4个缺点无法克服,即操作繁琐、敏感度低(10~100μg/ml)、时间长和难以自动化。根据抗原与抗体能在液体内快速结合的原理,70年代出现了微量免疫沉淀测定法,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和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这2种技术皆已常规用于临床体液蛋白的检测,并已创造出了多种自动化仪器。免疫散射浊度法本刊曾在去年特种蛋白分析仪专刊详细介绍,本期不再赘叙,有兴趣的读者请见《临床实验室》2008年第二期。本期主要介绍透射比浊法。
单纯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和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的优劣,本刊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只要能满足于临床、结果稳定、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单纯方法学的先进与否应该放在次要位置。
一、 传统免疫透射比浊法
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这一方法早于1959年Schultre和Schuick等报道应用于血浆蛋白与其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导致浊度的改变,再进行透射比浊测定,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的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形成量的多少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的方法。
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时限变化,当抗原抗体相遇后立即结合成小复合物(<19S),几分钟到几小时才形成可见的复合物(>19S)。作为快速比浊测定,这种速度太慢,加入聚合剂(或促聚剂)可加速大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目前促聚剂多用聚乙二醇(MW6000~8000),浓度约为4%。
浊度测定亦有其弱点。其一是抗原或抗体量大大过剩时易出现可溶性复合物,造成测定误差,测定单克隆蛋白时这种更易出现;其二是应维持反应管中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这个值要预先测定,使仪器的测定范围在低于生理范围到高于正常范围之间;其三是受血脂的影响,尤其是低稀释度时,脂蛋白的小颗粒可形成浊度,使测定值假性升高。
二、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在上述比浊法中,少量的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极难形成浊度,除非放置较长时间;如形成较大的复合物,则抗原和抗体用量也较大,显然不符合微量化的要求。于是发展了现在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仪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以多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改良免疫比浊分析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体与胶乳颗粒结合,当抗原抗体相结合时便形成了抗原-抗体-胶乳颗粒复合物,增强了反应吸光度,反应液在一定波长处比浊,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计算标本中抗原的含量。利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浊测定,整个分析过程只需几分钟,该方法与传统免疫比浊法比较其灵敏度更高。
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反应。以沉淀反应为例,若向一排试管中入一定量的抗体,然后依次向各管中加入递增量的相应可溶性抗原,根据所形成的沉淀物及抗原抗体的比例关系可绘制出反应曲线(图2)。从图中可见,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 of equivalence)。在此范围内,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其中有一支反应最快,沉淀物形成最多,上清液中几乎无游离抗原或抗体存在,表明抗原与抗体浓度的比例最为合适,称为最适比(optimal ratio)。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则无沉淀物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带现象(zone phenomenon)。出现在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prozone),出现在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postzone)见图2。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应用实例:
血清胱抑素C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以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血清胱抑素C举例说明如下:
1、原理: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进行测定,利用碳二亚胺反应将抗胱抑素C IgG共价结合到Intex颗粒上,与胱抑素C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被聚乙二醇-6000沉淀,在546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的变化,与同样处理的校准液比较,计算样本中胱抑素C的含量。
2、操作步骤及性能指标:
2.1 试剂组成(迈克试剂)
R1:检测试剂1 Tris缓冲液
R2:检测试剂2 抗人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胶乳颗粒悬浊液
胱抑素C校准液(1ml×5)
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分不能互换。
2.2 样本要求
样本为血清或血浆(肝素抗凝)样本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保存。样本中胱抑素C在2℃~8℃ 密封保存可稳定7天。
2.3 基本参数
方法:终点法 主波长:546nm
反应温度:37℃ 样本/试剂:1/90
副波长:700nm 反应时间:10min
2.4 工作曲线绘制
使用多点非线性校准模式,由仪器根据校准液浓度对应的△A自动生成校准曲线后,测出样本中胱抑素C的含量。
将校准液浓度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后,按下表操作:
混匀,37℃恒温孵育1分钟,空白管调零,546nm测定吸光度A1;4分钟后,使用空白管调零,546nm测吸光度A2。计算△A=A2-A1,绘制校准曲线图。
如下图:
2.5 样本测定
混匀,37℃恒温孵育1分钟,空白管调零,546nm测定吸光度A1;4分钟后,空白管调零,546nm测定吸光度A2。计算△A=A2-A1。
2.6 精密度
2.7 测定范围 ( 0.13~ 7.80mg/L )
参考文献:
【1】王生余,曾彩虹,刘志红. 血清胱抑素C——评价肾功能的新指标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4):366-370
【2】王庆山,孙长伟.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 (3):272-273
【3】余洪立.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广西医学杂志2004,26(3):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