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原创]思考、分析和验证

  [复制链接]
郑振寰 发表于 2010-5-9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确实如此。自从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总是在机械电子方面晃悠,无论是研发、销售还是生产、项目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范围,所聚集的朋友圈子也是如此,虽然偶尔能荣幸的见到1、2位顶级有名的科学家,但大多数是在应用范畴里混饭吃,即搞不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尖前沿科学的研究,也不屑与终端应用为伍,勉强做点儿中间层的应用和消化吸收,并乐此不疲。正是因为在中间层做事,属于两头不着调,姥姥不亲舅舅不爱,顶层的科学家们没工夫搭理我们,底层的终端应用不关心我们,所以很多时候只能自娱自乐,讨好上层多搞点儿我们容易消化吸收的,别什么东西一搞就是E=MC2,让人无法应用,巴结终端应用采用我们的转化技术,甚至采取一些卑劣的手段打压对手,其实也是为了吃饱饭,向往小康而已。这里要说的,不是研发有关的,也不是理论有关的,而是与维修思路,维修理念,维修方式有关的,这更接近终端应用。因为这几天正在考虑培训的事情,也算是巴结吧。
我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启蒙老师是初一时候的地理老师,细高的大个子,是位严肃的女教师,最著名的还是她带有口音的话:“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这也是我们第一节地理课时的第一句话,第二句是:“今后三年,我是你们的地理老师,我叫......”至于她叫什么,我真的忘了,很惭愧,因为从第一句话里我们就已经把她的名字确定为“正圆球”了,以至于20年后,我们初中聚会,居然几十个人没一个想起来她叫什么,但都脱口而出“正圆球”老师怎么没来?2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前的复习,“正圆球”老师再次拿出教具,一个地球仪模型和两张图,分别是地球板块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图,6大板块和地壳、地幔、地核这样的示意图。由于地理课比较简单,所谓的复习大多是让我们自习看书。我那个时候长得有些对不起父母,个头很矮,荣幸的被班主任安排在第一排,与讲桌亲密接触,于是也就有了与老师的近距离对话。当时我的话题是从地球这三个部分说起的,当时的图上说地壳大约3000公里,地幔大约5000公里,地核大约1000公里。我问“正圆球”这个大约是约了多少?老师没抬头,说不知道。然后抬起头,认真看着我说:真的,真的不知道。看着我疑惑的神态,她又说:不仅我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只能大约了。这令我太好奇了,这么一门严肃的课程,居然没人知道准确数据,甚至连范围都不知道?老师大概是位贤妻良母,这个时候从包里拿出上学路上买的桃子,还没洗呢,毛毛扎扎的给我看,问我,你知道这桃子皮有多厚、桃子肉有多厚、桃核有多大、桃仁是饱满的还是瘪的吗?我当然不知道。老师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我正拿着桃子琢磨呢,同桌一把夺过去用铅笔刀就给切开了,然后摊到桌上说,这不就知道了?老师急了,恶狠狠的瞪着同桌说,这一个桃子5分钱呢,你就这么给我糟蹋了。但老师还是承认这是一种方法,然后列举了其他方法,例如X光透视,咬一口看看等等。然后老师说,对于地球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没有任何一种我们能掌握的技术可以透视地球,哪怕是透视地球几米深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天外的星球被我们观测到像这个桃子被切开一样的情况,没有任何模型可以建立和参考。我们现有的手段只能钻井,打洞试试看,但也仅仅能钻探几千米,连地壳都钻不透,而且只能知道周围一定范围的地质详细构造。老师当时说直接办法就这一种,还有就是间接的办法,埋炸药,观测爆炸后的震波,推测地下结构。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X光透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还没办法看到地下的东西,当时深感毛泽东的伟大,深挖洞广积粮的提法是多么的伟大,因为美苏是强大的,我们是打不过的,但钻到地下你就没辙儿吧?这次交流7年后,我们当中有人去搞石油勘探了,真的如“正圆球”老师所讲的,埋炸药看震波,推测地下结构,判断是否可能存在油层。我也见过他们作业,用我当时的话讲,这跟跳大神的差不多,“轰”放一个响儿,看看记录仪上的曲线,然后指指点点这是什么层,那是什么层,这是什么什么。毕竟同学多年,早已习惯我的刻薄,他说跟你搞的电子电路一样,在我看来不就是一堆石头提炼了一下嘛,凭什么就能算出数来,还挺准?玩笑归玩笑,但我们都知道,各自在遵循着目前已知的科学的方法。所谓隔行如隔山,行外的人对行内的人善意的玩笑是容易接受的。
高中的时候烟台闹了几次小地震,那个时候好像5级以下的根本不报,也没必要报,对于烟台这个丘陵地带来说,风大雨雪多的地方,房屋建筑足以应付5、6级地震,虽然有同学明显感到地震了,但也顶多说说:地震了好像。根本没人跑出去,但震的次数多了,加上又没有报道,多数时候我这种反应迟钝的人笑话他们是神经病。大概是高一的夏天,我们几个人去了地震局算是参观了一下下,用我们当时的话讲,里面真的没什么东西,资料不少,记录也不少,几台机器宝贝似地放在封闭的屋子里,不断的用笔在画着曲线,如同当时已知的心电图,只不过个头大点儿罢了。当时问同学的爸爸,地震局是干什么的,同学爸爸说:一旦发生地震,确定时间、方位和震级,给上面的领导提供救援依据,展开合理的救援投入。同时打了一个比方,像这样5级以下的地震,每年都数不过来,报给谁谁都没工夫搭理你,就算有某间房子恰巧塌了,那也是年久失修或者工程质量,没人会认为是地震闹得。但超过一定级别就要上报了,因为上面的领导人要根据震级和方位展开相应的救援,还有很多相关的数据,比如烈度和震源深度,这些都直接影响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当时同学爸爸的这些话我没听懂,也没想听懂了,因为不关心这个。当时我的理念是人的死活纯属天意,是祸躲不过,爱咋地咋地。因为自然的力量真的太大了,单说烟台海边的大浪,居然能把耗费数年用钢筋混凝土和花岗岩修葺的海岸打的七零八落,这还仅仅是8级风 ,与6级地震的破坏力相比相去甚远,人可以上天揽月,可以下海捉鳖,但抵抗不了自然,因为它有它的规律,我们真的不知道。
说这个的目的是因为从汶川地震以后,公众对地震预测的兴趣大增,纷纷指责地震局吃白饭,光拿钱。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搞地震预报的国家,几十年来真的花了不少力气,花了不少钱财来做预报工作,但地震局的人真的预报不了,没有任何模型或者规律可以借鉴或搜寻,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没有一个震前的信号是可以重复的,也就无法像天气预报那样去预报地震。这个理念其实很好理解,记得刚刚播映不久的阿凡达电影,那群星际拆迁队的指挥部里有一个镜头,3D影像的地形图,不仅仅显示出地表形态,连地下很多层的状态都清晰的显示出来,当然,这是科幻,我们现在就是缺乏这种模型,所以根本不知道我们地下是什么样子的,一切都靠猜测,然后地震完了做一个动画,表示这次地震如何发生的。科学家们无时无刻的都在向往着有这么一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模型,清晰的显示出来哪些地方有石油,哪些地方有矿藏,哪些地方有水,哪些地方与哪些地方连同的,或者相近的,这样就可以在地下挖隧道,把富水地区的水引向缺水地区,缺水地区的人们只需要打井就行了,还搞什么南水北调?有了这个模型还搞什么爆破打什么探井,直接在油层上打洞就是,还费劲的漫山遍野找什么矿,看看模型到那里挖就是。可惜的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做到,现在的技术无法做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60、70年代搞了一段预报工作的研究,然后就放弃了,转而准确的判断地震方位和震级等等为救灾提供决定数据。换句话说,美国人官方不预报地震,只监测地震,你震吧。震完我告诉你在哪儿多少级什么性质,政府据此进行救援。那么唯一还在进行预报工作的我们就自然成了预报方面最有话语权的了,也是公认的领先。但这个领先应该是无奈的,手段确实多,方法确实多,学术也很多,但就是没准儿,真的很无奈。这里举几个例子:
首先是周易预测法,这个观点认为周易博大精深,如同现在的科学,因为我们没搞懂,所以不能指认周易是伪科学的,有人证明周易是2进制的表达形式,据此论断现在计算机的鼻祖应该是易经的创造者,也就是天皇伏羲,最起码也该是易经的推演者周文王。此观点的人认为周易上说的很清楚,今年是个什么年,明年是个什么年,以后几十年甚至几百上千年都是什么年,旱年水患之年还是冰冻之年,这倒是挺像科学的,如同宇宙中的星星运动,我们不仅可以准确的指出其现在和将来某个时间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反推数千年前甚至数百万年前它在什么位置上。并且有人举例,08年时冰冻之年,果然,年初的时候南方冰雪灾害。如果到此为止了,可能吸引一批人的眼球,反正我不会关注这些,因为我认为那些科学院的人比我更关心这些,国务院的人更关心这个,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啊。可是这个观点的人没有一个指出这个冰冻灾害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诚然,冰冻灾害嘛,肯定是在冬季啦,而地点嘛,肯定是在中国啦。但问题来了,冬季这么漫长,哪一个时间段儿呢?中国这么大,能不能具体点儿呢?可惜的是他们不能,那么应该关心它的人就不会关心,因为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08年不仅冰冻,而且还火车出轨,还汶川地震,还开了奥运会。后面的地震损害远远大于冰冻,难道周易只报小灾不报大灾?
还有的观点认为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地球的地震,这个讨论的最多,也最有煽动性,因为是位老科学家搞的。我对此的态度很简单:我问你,通过观察你的脸能否知道我有胰腺炎?如果能,你预报什么我就信什么,如果不能那就别说了。更不用提什么10星连珠,7大行星,17颗几等星了,这些星星还是你筛选出来的,这玩意儿轮到你筛选了,你岂不可以控制自然了?
更为可笑的是,养只鹦鹉就可以预测地震,而且只能是他养的虎皮鹦鹉,通过观察鹦鹉的跳动频率和高度来预测,这位老人家真不容易,30年了天天泡在地下室里喂鹦鹉,还要蔬菜萝卜的好生伺候。哎,替这位老人着急,反正鹦鹉也是关在笼子里的,装上传感器用计算机记录不好吗?数据详尽不说,而且还准确,你这用眼看能看出什么来,这鹦鹉今天多跳了2mm你能看出来?看不出来岂不漏报了巨大地震?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你能承担?前面那位星象专家替这位老人说话,说只有他养的鹦鹉才行,别人的不行。那么科学最基本的可重复原则岂不没有了?这位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鹦鹉死了就到市场上再买一只,继续关到笼子里养,同样可以预报地震。既然这样,把你的方法说出来,我敢保证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去买虎皮鹦鹉配合你的实验,你的数据岂不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上面这二位还是合作最多的二位,据说这二人合作预报的地震多少多少次,自称准确率43%。我的亲大爷,别说43%,就是20%你都可以获得诺贝尔了。再说了,人类对星星的认识远远大于地球本身,你干吗还要借助鹦鹉的提示再去看天象定什么地震的三要素呢?直接预测今后几年几百年的地震不好吗?如同现在就可以知道几万年之内的任何一次日食的日期和时间,可以准确到秒。更有甚者,说自己发明的设备可以捕捉中微子来预测地震。这人是我的亲娘舅,奶奶的,中科院这么大的单位,这么多世界顶级的设备都不敢说能捕捉到中微子,他一套简陋的设备就能捕捉到了而且还能预测地震。舅舅哎,不用预测地震,你就是能捕捉到中微子都可以拿诺贝尔奖,如果瑞典科学院不给你,我去拆了他们的房子,还反了他们了。你简直是民族英雄,世界英雄。前几天没事,去了这个亲娘舅的博客,结果此人说发现一个地下50公里的热流,而且好像还在海里,让人们注意。当时我就乐了,这个预测肯定是准确的,因为地球上2/3都是海洋,就算蒙也能蒙对了。 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果然这人预测的地震来了,而且是三次,一次在地球另一边的秘鲁,一次是晚上的时候在印尼,还有一次是第二天中午的智利,都在6级以上。由于秘鲁的地震是在中午,所以此人就迫不及待的说他预测准了,虽然没有时间和地点,但还是算准了。不知道晚上的印尼地震他是不是会后悔刚才说早了,因为印尼比起秘鲁来说要可信度高的多。但这个预测没有任何意义,你让整个世界的人都在帐篷里呆几天?而且还有些胡闹,我们都知道,当研发一个东西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一般我们都会求援,通知大家我有个想法,你们帮我实现,然后我付钱。这很正常也很合理。但这些人的做法是只有我能预测出来,虽然无法定位定时间,但也不想公开原理方法,让别人帮助设计思考相应的方法,这等同变戏法的,只有我能变我会变,独门绝技,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也是令人怀疑的,他要掩饰什么?全世界的力量在百年之内都不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以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彻底解决了而且还能申请专利大发其财?想什么呢?
科学是严谨的,也是无止境的,很多领域真的无法得知其机理和原理,更没有模型和算法。这也就是人们几百万年来不断进步的原因,正是因为有太多的未知,所以不断的探索。但科学的严谨在于可重复性,如果只有你能做到,而别人不能那就不是什么科学,这一点可以肯定,如同任何一个记录终究会打破一样,别人总有机会跟你一样。科学是宽松的,在科学家们未知的领域里,经常鼓励非专业人士进行探索,在你的探索没有得到证实之前,科学家们往往是闭嘴的,他们不会出声的。他们闭嘴的时间越久,你的探索成为科学的可能就越大,因为他们没有理由反驳你。但当科学家们出声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有两个可能了,一个是你被他们认可,另一个是你被否定了。很多探索之初比较神秘,知道人的较少,专业的人呢就更少,所以都在观望,等你探索的差不多了,明朗了,拥护者和反对者就会出来了。这很正常。探索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寻本求源,另一个是获得主流科学的认可。所以你要用证据说服他们,让他们也能重复你的实验,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剽窃你,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剽窃会死的很惨,但你捂着藏着知道的人少,那就不好办了,吃哑巴亏自认倒霉吧。一旦你被否定了,几乎永远不大可能翻身了,这一点类似热力学永动机,网上的帖子很多,有好事者还帮助发明者计算能量的转换,最终证明其想法是错误的,有的干脆嗤之以鼻,根本不理。但作为研究者就麻烦了,打嘴仗没有任何的意义,最有说服力的是拿出样机来,但无奈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来,这些人的说法是需要很多钱,他们办不到。真的办不到,美国一个国家的资金也办不到,把太阳系卖了也办不到,因为就不可能做到。还有的在探索之初就被枪毙,因为纯属无稽之谈,如同用天文鹦鹉预测地震一样,还有的人用摆锤,有人用耳朵。是的,我相信在地震前他们发现了异常,但是我只要时间,地点,震级准不准都无所谓,只要是有感地震就行,时间差了几天也能接受,大不了多住几天帐篷就是,地点不用定点清除的精度,300公里画个圈总该可以吧?但这些人总是发现要地震,但总是说不准时间地点,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从小就很乐观,爱幻想,甚至是胡思乱想。但想过就想过了,从不当真。我相信总有一天地震会被准确的确定出来,虽然要在很多年之后,也很可能不是我们人类能办到。因为单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作为主宰出现也不过百万年的时间,之前的1亿年是恐龙,再之前是别的动物,人还能主宰多少年谁也不知道,之后是谁也不知道。至于科学家们一直幻想的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模型,我相信也会有的,虽然也可能不是我们人类办到的。
目前除了地震,还有转基因和全球变暖。国家通过了几类转基因食品的上市,而且是强制性标示,你可以选择买也不可以不买。这与美国相反,美国是不强制标示的,而且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东西,标不标的没什么意义。有人坚决反对,除了著名的虫子都不吃,人还能吃?这样的理论之外,还有就是转来转去那还是玉米大豆吗?这个事情要这样看,就是没有人的参与,自然界的自然进化也会出现变异的,植物的出现远远早于动物的出现,谁也不知道最早的玉米大豆是什么样子的,恐怕真把你扔到几亿年前,就是把你放到玉米林里你也想不出这就是后来的玉米。我的观点很简单,管它变成什么呢,只要好吃,能吃,能吃饱还便宜为什么不吃呢?前提是别害死我,让我毒死就行。有人说日后几代甚至几十代的毒害是不可能现在发现的,所以坚决反对。这个比较难办了,拿不可预见的将来那么一个不确定因素,来反驳现在已经确认的目前证实无害的这么一个确定因素,这个反对好像无效,等同在马路上你对警察说这个陌生人要杀死我,你们要把他抓起来,虽然现在他没有杀我,但将来很难保证他不杀我。还有人说,转基因是个骗局,是个利益链,国际某个大公司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种族灭绝和赚取高额利润。但就利润这一条来讲就非常可笑,你得到价格低廉,口味和营养价值都好于以往的食品,凭什么不让人家赚钱呢?你受益人家赚钱,为什么不行呢?这不就是我们宣扬的和谐吗?有人说因为这个公司是外国的,所以坚决反对。是啊,中国也在搞转基因,但你们是只要是转基因就反对,那么国内为了降低风险只好购买国外现成的东西了。
其实,要论骗局,恐怕几千年来最大的骗局莫过于全球变暖了。这个名词大概的意思就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地球的热辐射增加,温度增高,气候异常等等,有科学家和国家奋起疾呼为了全人类,降低碳排放,少用煤,少用油,最好不用,多用太阳能还有那个没有搞出来的可控核聚变。咋听起来很有道理,虽然也有些不解。因为地球就这么大,碳总量几乎没有变化,都在有机体里,在空气中或者在地下,只不过存在形式不同,现在不反对碳的存在,而是反对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因为这个东西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异常。第四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有几篇文章引述了国家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数据,上面标明,从500万年来的二氧化碳浓度来看,目前是第二最低的时期,只有不到340PPM,而500万年前却是7000PPM,可见不是什么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同时的数据还表明,温度在500万年间有四次较大的降低过程,而现今正是在过去三次降温的谷底呢,可见全球并没有变暖。这让我想起了一篇文章,说恐龙的灭亡主要因素是氧气含量的增加,它们那个时候二氧化碳的浓度更高,看来恐龙不适应人类的环境,真的不用担心恐龙会复活。有人不相信中国的数据,那么在这期杂志里,同样给出了英国人的数据,首先给出了80万年来的温度曲线,目前是第四个正在上升的趋势,好像真的要变暖了。然后给出一个1500年来的温度曲线,目前真的是在最高值上,比以往平均气温高了0.4摄氏度。最后给出了最近160年来的温度曲线,目前还是最高的,高出平均温度0.4度。其实这0.4度的升高能影响什么呢,按照平均律的算法,有高于平均值的,甚至很多,那么就会有低于平均值的,也会低很多,所以才有了这个平均值。更何况每次温度的升高都是短暂的百十年,然后就是长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冷时期。而且文章中还指出,在过去几千年间,有数次都是变暖的,而且正好与几个盛世相吻合,从西方的罗马时代到美洲的玛雅时代,再到中国的秦汉、唐这些时代,都是出处于这个变暖期。可见全球变暖是有益的。但现在好像把变暖的根源归咎于可怜的二氧化碳,一个不会为自己辩护的物质。而二氧化碳的大量产生无疑直指能源的消耗,煤、石油、天然气等等,更有甚者把牛放屁,人打嗝都算成二氧化碳(或另一种温室气体沼气)增加的主要因素,于是感叹上帝造人的时候干吗不考虑二氧化碳的问题呢?越是有这些数据,越是怀疑全球变暖理论的准确性,越是感到所谓的碳排放是个陷阱,一个能源消耗与争夺的陷阱。能源消耗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的,发达国家已经发达了,他们的能源消耗几乎可以每年固定下来,但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是在逐年上升的,因为他们要发展,这无可厚非,联合国的致力于消除贫困全球富裕不是?但能源就这么多,物以稀为贵,都来争,那么价格自然上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了发展是不惜代价的,多贵都要买的,但发达国家就不行了,他们已经习惯了低价生活,增加了几百倍的成本他们无法转移。但联合国说了要全球富裕,他们又不能让这些国家不发展,又不能用大拳头阻止,因为狼毕竟多于狮子,狮子们也是心有余悸的。那么一个合理的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所谓全球变暖,降低碳排放的计划就出台了。也难怪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丹麦掀了桌子骂娘呢。纯属扯淡,你们发展的时候我们帮你们,这是说好听的,不好听的是你们掠夺我们,现在我们要发展了你们又不让了,哪有这事儿?抡拳头谁也不怕谁,你们人高马大,我们人多,你们有核武器,我们也有,虽然没你们多,但100换你们1个,看谁受得了?反正我们是不发达或者正在发展的国家,打烂了重新来过就是,不过是些泥瓦房瓶瓶罐罐的,你们呢?那些高楼大厦塌了可不是几天能建起来了。这也是拿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去判定一个确定的因素,拿一个次要的因素去决定一个主要的因素。确定的因素是目前处于低碳低温时期,不确定的因素是今后是不是还会有低温时期。主要因素是地球才是主宰,我们人类不过是过客,以前不是我们的,今后也不是我们的,我们无权也无力对地球说三道四,更改变不了什么。地球从诞生之日起就火山地震水灾旱灾的不断,而有了人了才成了问题,因为有人的伤亡了。恐龙灭亡的时候什么也没留下,除了化石让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将来我们也不会留下什么。地质证据表明,地球上已经数次出现沧海变桑田,陆地变大海的过程,数次出现冰川覆盖,也数次出现火山地震频发时期,没什么的,人类所折腾的仅仅是一层浅浅的表壳,没有改变碳的总量,也不会改变什么的。更何况几万年的尺度来说增加了0.4度能意味着什么?一个非常担心被海水淹没的城市50年来的监测报告指出海平面上升了几十微米,不得不佩服这些监测人员和手段,这都怎么测出来的,能据此论断海平面在上涨?先让海水涨几百上千年涨够1厘米再说不好吗?
有些事情说得多了不一定就是对的,有人说这次西南的大旱是因为大量种植桉树引起的,理由是这个桉树是个抽水机,把水都给抽干了。但大旱没有出现在种植桉树的地方,却出现在几百公里外的地方,难道桉树有这个功能?那么我们西北的沙漠地区种植桉树,会不会把青藏高原丰富的水源引到沙漠里去呢?如果能,哪怕是在种植的时候多花费些金钱,用大型机械挖掉一部分沙子先种桉树,用飞机空运水过去都合算,几年后我们就得到了大片的可利用的国土,然后再把桉树砍掉就是,问题是可能吗?有人会说我给出的数据不充分,没有说服力。其实这不是论文,而是散文,发散的文章,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写回主题去,这几年脑子散的厉害,一点儿收敛性都没有了。
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知道哲学上有个定律,就是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其原理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时为了显示其权威性,人们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百度百科) 。白话解释就是别给自己找麻烦,别没事儿找事儿。只承认现实存在的、被确认的事物,其他空洞的普遍性要领都是累赘,都要一刀剃掉。毛泽东的精兵简政其实就是运用奥卡姆剃刀的原则。把复杂的事情拆分成数个单一的问题,数个简单的问题,逐一解决后那么这个复杂的事情就解决了。但也仅限于这个事物本身或者连带一些相关的事物,否则就会把事情搞大了,简单的问题复杂了。这个如同吃个大豆你说要种族灭绝,地球震了几下你说N大行星相会的时候影响了我们,所以有必要把上帝翻出来开会好好批斗这丫挺的,造了这么多星星干吗,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是不是?
虽然有了剃刀,但也不能用局部表现全部,因为局部是全部的一个部分,不能以偏概全,这个道理相必都知道。所以必须了解全局,了解全部的结构原理才能对局部进行拆解分析,处理好局部才能保证全部的正常运转,这也是我们做维修的一个基本原则。谢天谢地,好像我终于散回来了。维修毕竟不是前述的那些地震或者全球变暖那样的事情说不清楚,维修属于科学范畴。科学是有限的,很多事物科学解释不了,因为没有涉及到,没有那方面的模型和理论,没有手段监测。但维修不是,故障一定会被检查出来的,一定能修好的,只是代价值不值得而已,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而已。很多人把这归咎于经验,其实在没有升华到理论高度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感性经验,并不是理性的,也是不确定的,只有经得起理论推敲的才算是真正的经验,不能因为换了一块板子好了证明是板子坏了就肯定说板子上某个器件坏了,而事实上这个板子上根本就没有这个类型的器件。这里不想再过多的说什么维修理念和理论了,只想说2件事情,说明维修时思辨是多么的重要。
一次在一个城市维修,大概是6年前,由于订购的配件晚到,我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好初步做一下处理,等待配件到来。晚上回到宾馆住下上网,没想到刚刚打开QQ,该市一个做的很大的老板就发现了我,并通过IP得知我就在这座城市,对我说你既然来了,明天到我这里看看,聊聊,权当交流了。反正也要等两天的配件,索性就去了。一根烟没吸完,售前售后的工程师都来了,纷纷说起一些故障,非常棘手的莫名其妙的故障,我对此毫无表情,在我的理念里面,这类故障口说无凭,你越是说的神秘兮兮的,我就越是不理会,权当没听到。对方显然看出我的不理会,问我为什么?我说维修是个具体的事情,你们这样概括的说我无法判断,也无法讨论,只好听你们说喽。我跟他们老板同龄,大概理念也有些相同,他让员工们直说具体的事情,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时他们说有一台机器已经拉回来了,本底不过能换的都换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说带我去看这台机器。在隔壁的屋子里,很大的工作台上放着小十台设备,各种型号都有,其中就有这台死活本底不过的。老板对我说,你不用动手,只需要告诉他们思路,让他们正确分析处理就行了。我说但愿吧,恐怕最后还得我动手。员工对我说,这台是那个本底不过的,另外这一台是好的正常的新机,我们都换了,还是不行。我问他们怎么换的?回答说把好的配件一样一样换到坏的机器上,还是不行。我说了第一个主意,但这个主意是个无用功,只是想告诉他们思路是错误的。我说拔了所有的信号线是否本底过呢?他们回答能过。我说能过就说明本底这一项与板子无关,还是在信号线和池子上,池子上相关的就多了,各种试剂的分配,采样分血环节等等,但他们还是强调都换了,都用好的换过了。我很反感这种已经被确认下来的故障还在争论的方式,只好说,你这样,把坏的挪到好的机器上去,故障在好机器上重复就可以证明配件损坏,然后我们再分析原因,并且告诉他们,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替换,直到形成新机壳装着旧部件为止。注意螺丝也要新旧分开,新机器上只用新螺丝。没想到的是这个损招居然得到他们的赞同,一直认为是个好办法,这让我有些茫然,幸亏有好机器,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办呢?
更换是从板子开始的,日本人的设计十分紧凑,更换起来确实废些力气,特别是光路的整体对换非常的麻烦。但3个小时后,更换完成了,故障没有重复,机器好好的。老板问明情况后,反问我怎么解释。我说,当初你们把好机器上的对换到旧机器上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但你们没有继续思辨下去,稍微想一下就行。但你们没有,却把我的损招当做圣旨来做,耗了三个小时得到一个相同的结果。想想还有什么没换吧,就剩下一套机壳,一套内部金属框架,几根内部接地线和各个位置传感器了。他们说我今天要是不来,他们就要把这些地线和传感器也换了。我说就算换了也没用,这些位置传感器与本底无关。问题就是在这些铁壳上。我刚说完,就有人对我说,我们接了地线了,而且我们公司的地线是按照标准的地线埋设方式做的,肯定没有问题。我说地线与本底无关,那只是防止电死你,没有地线你的本底也该通过的。他们中有人见过我维修,拆了机壳,打开屏蔽本底都是0,所有有些信服这些话,问我现在这个情况怎么办。我说把机壳除锈吧,与计数有关的螺丝和接触点都处理,务必保证这些接触点的接触电阻接近为0。问我接触电阻怎么量,用万用表吗?我说万用表量不出来,只能靠手法保证,没工夫也没必要去买这个什么专门测量接触电阻的。按照我的要求处理金属壳相关部分,换掉一些不像样子的螺丝之后,又花了几个小时把换过去的部件换回来,一切就都正常了。当第一次本底通过,而且是理想的0的时候,对方马上就说原来是铁锈和螺丝闹的,下次知道了。这个回答才是我最担心的。铁锈和螺丝是表象,为什么这些地方的锈迹没有让你们处理,也不影响本底呢?最为关键的是为什么会出现铁锈呢?是物理化学的自然定律吗?是金属都会被氧化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出现过漏液,有些地方很明显是经常性的出现漏液,你们仅仅是漏了之后去擦干净,甚至用电吹风吹干后就完了,这就埋下隐患,也就成了现在的后果了。有时候的理念很简单,机器管道池子之外的任何液体都是不能允许和容忍的,都是要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了。但很多人不去想前因,只看到后果,针对后果去处理问题真的很难,我们有时候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大问题的一个小小的方面罢了。
还有一件事情是在9年前,一位仁兄的生化出了问题,偶尔会出现结果为0,说来了几波人都没处理好,认为这是个偶发问题确实不好办,想自己解决,于是在QQ上咨询。我说既然这样,你把出现问题是的曲线发给我看看,然后咱们再分析。这个机器很有名气,新装机刚20个月,按照大型生化5年的绝对使用期来说,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当第二天曲线发给我的时候,我的判断是根本就没有样本或者是一种试剂没有加入,没有规律性,同样的项目有结果是好的有的就是0,同样的标本其他的结果是好的,就这个项目为0,再做一次就好了,确实有些头疼。给这位仁兄出了几个方案,先找到原因再想法处理。先让其检查试剂部分,毕竟是双针双试剂,单独的冰箱,比较好排除一下,提醒他液面探测之类的问题,特别是试剂瓶口的泡沫容易误导液面感应造成试剂吸不上来。当天下午,仁兄就给我电话,说又出现了,而且是在他的严密观测之下,告诉我拍了全程录像,正在上传到FTP,希望我看一下。网上看到了长达94分钟的全程录像,这位仁兄很冒险,把试剂仓盖都拿掉了,保护开关做了处理而不报警,镜头死盯着2个试剂仓的吸样口,真的没有问题,很清晰而且慢动作观察也没有问题,特别是看了出问题的项目那几个试剂瓶之后,更加确认没有问题。同时发过来的曲线与以前一样,那么就剩下样本问题了,于是告诉他注意样本方面。第三天,发来同样的视频,这次结果为0的更多了,涉及3个标本的7个项目,曲线一样,录像显示确实样本就没有吸取,没有报警,显然就是液面误判造成的。这个结论上报给维修公司,他们很高兴,带了全套的针臂来换上,三天后,又是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扯皮开始了,这一切因为我孩子住院而不知情,直到孩子好些了再次上线才得知,于是遗憾的说,有些事情不是这么说的,现象是没有吸样,但不一定是液面探测坏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导致信号遭到误判或者干脆就给错了信号呢?这位仁兄有了上次的教训,更加小心翼翼了,连续三天给我发来录像,上面显示他们一共采用3种样本管,一种是微量杯,一种是带分离胶的真空管,一种是很普通的几分钱的那种塑料试管,但无论什么样子的样本管都会出现问题,清晰的显示就是没有吸样。并且附带传给我维修公司的意见,说可能是程序中毒或者程序问题。我当即就给否定了,理由很简单,生化虽然有外接电脑,这个会中毒,但控制机械运动的是机内的各个控制板上的处理器和其内置的程序块,这些程序块是不可能中毒的。而外接电脑的程序问题更是不可能了,如果这样那简直是设计问题,需要全球召回了,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我所知道的这些机器里面没有一个出现这种问题。询问他是否按照要求保养了样本盘?如何保养的?回答很详细,完全是按照手册上的要求严格操作的,而且出现这个问题,每天下班他都会对样本盘进行保养,甚至到了神经的地步,每天早晨开机前他也保养一番再说。说到这里,这个故障从我知道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疑犯已经浮出水面了,就剩下一个怀疑对象了--那就是消除静电刷了。有些仪器在设计的时候,针对样本和试剂都会进行消除静电的处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杯子上或者试剂瓶上带有静电影响液面电容探测方法的误动作,识别了错误的信号。但我的想法跟他说了之后,这位仁兄很茫然,放弃网络聊天直接打来电话说没这个东西啊,什么样的刷子?保养那么多次怎么没注意呢?我还真说不好,因为我当时没有这个机器的手册,无法给出示意图,所有的思路仅仅是在其他机器上看到的,所以只好跟他说应该在样本盘的边缘上,在条码阅读器附近或者对面,小毛刷会不断的接触杯子消除静电,这个小毛刷是夹在金属片上拧在机壳上接地的。三天后,仁兄找到我,说真的没有发现,并给我提供了照片。照片上真的没有这个毛刷,也许我的思维有问题。于是说了两个思路,一个是我第二天找医院找有这个型号的医院亲自去看看,二是让他在放样本的时候在水槽中把试管外壁都浸一下,特别说明是在流水中,最好是自来水,小心点儿就是。第二天我去了一家医院,但不是这个型号,同一个厂家的另外一个型号,说明来意后,他们还奇怪,那个时候我不修生化,他们也不知道我修生化,但碍于以往的良好合作,派了2个人严密监视我,拆了样本盘后,找到毛刷拍了照并且复员后人家还专门测试了一番,确认没有损坏后才放我出门。晚上的时候,对方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水浸处理样本杯后,没有出现结果为0的情况了,但小心的说,一天的实验结果好像不能说明问题,需要多试试。我同意,并且给了他照片,他一看就说当初是有这么个东西,后来毛都秃了就给拆了,看了之后就都想起来,但这是半年前啊,而问题是近几个月才出现的。行了,全部的因果关系都明朗了,跟他说就是没了这个毛刷,静电的聚集和错误信号产生是随机的,你的故障也是随机的,买一个装上吧,保养样本盘的时候,顺便把它也拆下里洗洗干净再装上,是要经常换的。大概又过了半个月,告诉我自己确认就是静电的问题了,因为这半个多月每天他都水浸样本杯,一次结果为0也没有出现,但还没有购买毛刷,因为维修公司说这不可能,不可思议,这么大的问题怎么会是个可有可无的毛刷呢?经过2个多月的扯皮,最后是维修公司送了一个毛刷后彻底解决,这台机器据说现在还在用,每天还有50多个标本的工作量。
所以,我要说的是,维修是个具体的事情,具体到一个螺丝,一个端子,而不是泛泛的一种说道,但具体的事情是有因果关系的,这套因果关系有时很庞大,甚至可以涉及到整体。静下心来,把整体了解透了,拆解明白了,局部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这一切不需要你去动手,仅仅需要动脑子,在脑子里想想,看看手册,看看书,查询一下下。这是成本最低的,仅仅是耗费一下时间而已。我更希望在网站上多讨论这类问题,一个名词的解释,一个过程的实现,一个流程的含义,一个部件的动作和功能,而不是讨论一些如何看曲线,如何做质控,甚至如何进入菜单这样的手册上写的明明白白的东西。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顶风 发表于 2010-5-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群家伙不仅仅是预测地震,还有洪水、火灾、水灾、矿难……一群疯子……
pdsh158 发表于 2010-5-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工,你真神!生化那个故障!北方的日货就出现过!不止一个牌子!
岳世海 发表于 2010-5-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恐怕是看的人多,回复发表意见的人少,让时间来“验证”吧。
苏信 发表于 2010-5-10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老郑的文章很受益,没有扎实是的基础,在维修过程中只会按部就班,弄不好只有说运气不好了,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你没有基础哪来的原因。

开心每天 发表于 2010-5-2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老郑的文章,有些还专门打印出来看看呢,支持原创经验!
overthehills 发表于 2010-5-2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文笔这么好……
赢正 发表于 2010-5-22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要看到本质。
天上雪莲 发表于 2010-6-2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

拜读

梁山 发表于 2010-6-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要拷贝下来再多看几次
朱勇刚 发表于 2010-10-2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几段落写的很详细,看后收获很大。

边巍 发表于 2010-11-1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老师,我受教了,谢谢,我以前认为仪器上有些东西是没用的,读过后,深有感触,立即把仪器上卸下的东西装上。

我一定要学会思考。

神秘岛 发表于 2010-12-2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王君伟 发表于 2010-12-2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从事这个行业,仍在学习当中,希望多向老师学习

范困 发表于 2011-5-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

思路

原理是根本

很多时候自己感觉原理知道

但是让自己详细的说说,还是有点困难的

感觉要明白每个原理的故障影响因素,然后再联系实际,维修会很有帮助的

看了这么长的文字

感触挺深

重过程

囧图未来 发表于 2011-10-2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工是在从内心深处些的这些感触。
xfs863 发表于 2015-2-2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工如果不搞机械搞中医,一定是为诊病高手,谢谢分享您的心得体会!
yeeczaixian 发表于 2015-9-2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文章 能给很多思考, 点个赞
liuzhihao 发表于 2016-2-1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郑老大的做事认真和多思考。
小笔画 发表于 2016-4-1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疑惑样本盘盒试剂盘里的毛刷是做什么用的, 以为是用来拨正子弹头离心管的,  但是试剂盘里也有就不符合推测了,  现在看了您写的才恍然大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注销账号|yeec维修网

GMT+8, 2024-11-21 16:30 , Processed in 0.73013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