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死板,书本的东西和应用是两回事。这属于设计范畴了,使用者无需知道太多。理论上是存在入射光和射出光,还要知道杯的空气空白和水空白,还要知道光度计的暗电流和满电流,也就是100%T和0%T,然后在化学方面还要知道试剂加样本的空白和R2后的反应读点吸光度,根据这些加加减减,还要取对数,还要算常数、系数等等。如果都要搞明白的话,相信没几个人会使用生化,而生化的结果也将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科学之所以不能被普及,就是因为太拗口太繁琐太专业。所以,对于应用层面来说去繁就简就成为关键,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的产品就有市场。但去繁并不是单纯的简单化,人家设计的时候很繁琐,考虑的很多,只不过没有告诉你罢了,因为没必要,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更何况就算搞明白了也对你的操作和质控没有任何意义,用户是无法干预的。
简单的跟你说吧,需要知道2组参数就能知道仪器的性能。
首先是光度计检查,这一项告诉你光栅光度计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么毫无办法,只有更换。便宜的更换灯泡,贵的换光度计,就这么简单。
然后是杯空白,也就是杯加水空白,这是验证冲洗站系统的主要参数,能不能洗干净,能不能吸干净,清洗剂和水清洗系统是否存在问题,杯子能不能用。
这两点确认了,也就认为仪器可以正常工作,至于结果出现不好的,则单独根据曲线分析判断是样本加入有问题还是试剂加入有问题,还是搅拌系统有问题,那就是见招拆招了,属于独立的故障系统。
当你真正测试的时候,计算变得很简单:杯空白和样本加试剂空白之间可以计算一个吸光度值,加入R2之后根据终点法或者速率法还会得到一个吸光度值,他们之间再遵循公式进行计算得出需要的吸光度值,然后再进行浓度计算。而这些吸光度的计算都遵循一个公式,那就是Log(空白/样本)。
在这里那些入射光,射出光,暗电流,满电流等等都变为常数了,因为都是固定死的,都通过光度计检查和杯空白检查确定下来,而且这个所谓的常数范围很宽,例如340nm不超过19000就行,杯间差不超过800就行,很宽的范围了,而且这么宽的范围足够保证你的结果准确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