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临床检验学现状与研究进展》[转帖]

[复制链接]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作者:黄庆 来源:中华检验网 -------------------------------------------------------------------------------- 主编:府伟灵 薛强 黄君富 编者:王颖莹 汪江华 杨新 张雪 张波 府伟灵 黄庆 黄君富 蒋天伦 薛强 时间:2000年1月 出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24135593.jpg[/upload] 第一章:血细胞分析仪的进展及临床应用(薛强 府伟灵) 第二章 尿液一般检验进展及蛋白尿的实验诊断(黄君富 张雪 府伟灵) 第三章 精液的实验室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 (黄庆 府伟灵) 第四章 临床蛋白电泳及进展(杨新 府伟灵) 第五章 脑脊液检验 (张波 府伟灵) 第六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张波 府伟灵) 第七章:粪便检验及进展 (蒋天伦 府伟灵) 第八章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前阶段 (黄君富 薛强 府伟灵)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薛强 府伟灵 来源:中华检验网 -------------------------------------------------------------------------------- 早在五十年代美国库尔特(Coulter)先生首先发明了电阻式血细胞分析仪,便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进入80年代Coulter 公司又利用电阻(测体积)、激光(测核形态)、高能电磁波(测颗粒密度)等几项技术共同检测、综合分析,使血细胞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与此同时,也有人利用粒细胞所具有的大量过氧化物酶,而单核细胞此酶较少,淋巴细胞则无此酶存在的特点,把化学染色与激光分析相结合进行细胞分类,从此细胞从单一技术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阶段。90年代初又有人从细胞膜的结构差异进行分类,比如幼稚细胞膜上的脂类多,结合的硫化氨基酸多,对膜的保护性强,溶血剂不易破坏,成熟细胞则反之。 目前,发达国家的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功能的全自动,甚至,几种仪器联合使用,电脑控制。Sysmex 将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推片机全部联在一起,通过仪器识别,然后根据红细胞的多少决定是否计数网织红细胞,又根据HCT的高低决定推片的角度,根据直方图的形态决定是否需要镜检,同时还设置了自动加样和真空采血装置,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简介 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分析原理: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在侵入电解质的微孔管内外各有一个电极,当电流接通后,两电极形成电流,动力泵产生负压,开始充量吸样,由于细胞为不良导体,在经过微孔的一瞬间,电阻增大,产生相应的脉冲传导(电压),称为通过脉冲,此时电压增加和变化的程度取决于非传导性细胞占据小孔感应区的体积,即细胞体积越大,引起的脉冲越大,所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再经过放大,阈值调节,甄别,整形,计数,得出结果。 1.血细胞分析 由于细胞为不良导体,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称电阻法,也被称为库尔特原理。 把经过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倒入一个不导电的容器中(塑料杯),把小孔管插入细胞悬液中,小孔管的内侧充满了稀释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当电流接通后小孔内外侧的电极形成稳定的电流,稀释液通过小孔向内部流动,当细胞通过小孔时,瞬时引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传导,称为通过脉冲,再经过以下步骤得出结果: ①放大:细胞通过小孔时所产生的脉冲传导微弱,难以直接触发计数电路,必须经电子放大器把微伏信号发大成伏级信号。 ②阈值调节: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参考电平大小,使计数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③甄别:各种微粒通过微孔时均可产生讯号、讯号电平(脉冲幅度)与微粒子大小成正比,所为甄别就是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参考电平,把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去掉,以提高准确性。 ④整形 经放大和甄别的波形不一致,须经过整形器调整为形状一致标准的平顶波后才能触发电路,送入计数系统,得出计数结果。 ⑤计数得出结果。 2.红细胞检测原理 绝大多数血细胞分析仪都使用电阻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积测定,原理同白细胞,其中计数结果包括白细胞。由于红、白细胞比例为750:1,故白细胞因素可忽略不计,当有白血病或贫血伴有核红细胞增加时,应减去白细胞或有核红细胞。 3.Hb含量检测 经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使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与溶血剂的有关成份结合形成血红色的衍生物,再进入Hb检测系统,在530-550nm波长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Hb含量成正比。 [upload=gif]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385761772.gif[/upload] 图1. 血细胞分析的具体流程 注:加溶血剂后,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脱水,脱水后的WBC的大小取决胞内有形形成份的多少,L为单个核,小,颗粒少,35-98fl,N叶多,颗粒多,160-300fl,M核虽大,颗粒少,90-160fl。 第二节 血细胞直方图与疾病诊断 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不仅能检测更多的实验参数,而且还能提供相应的直方图,直方图的变化对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质量控制及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此外,各类参数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意义,如: 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改变的参数,能客观地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用途:①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②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③有助于贫血的病因学分类。MPV: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评价骨髓增生情况。PCT:反映血小板的总数量,是PLT MPV的综合评价指标。HDW:反映红细胞内Hb浓度异质性改变,特别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B-地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HCDW:用于高龄贫血和IDA的鉴别诊断。 一.白细胞(WBC)直方图与疾病诊断 1.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不同的仪器设置的技术参数不同,使用的试剂不同,直方图的图形也不尽相同。血细胞粒度分布图分析范围为30-300fl,以四个鉴别线来完成,低鉴别线(LD)自动设在30-60fl,高鉴别线(UD)设在的350fl处,WBC溶血素把白细胞分布图分成三个部分(小细胞、中细胞、大细胞),如图2-3所示: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0943520.jpg[/upload] 图2. AC-900系列血细胞分析仪正常直方图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13729622.jpg[/upload] 图3. Sysmax F-800血细胞分析仪正常直方图 2.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图4-5)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21542119.jpg[/upload] 图4.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左)和降低(右)的AC-900白细胞直方图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34294469.jpg[/upload] 图5.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左)和降低(右)的Sysmax F-800白细胞直方图 二. 红细胞(RBC)直方图与疾病诊断 1. 小细胞性贫血 ①RDW正常 直方图6-①显示——红细胞主群左移,分布在55-100fl,峰顶约在75fl处。RDW 13.4%。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血片上RBC体积偏小,大小一致。 ②RDW轻度增高 直方图6-②显示——红细胞主群左移,主要分布在55-100fl,峰顶约在65fl处。RDW轻度增高,为16.8%。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和不均一性”,血片上RBC体积明显减小,大小差异不明显。 ③RDW明显增高 直方图6-③显示——红细胞有两个细胞峰,小细胞峰明显左移,峰顶位于50fl处;较大细胞峰顶位于90fl处,RDW显著增高,达35.4%。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和不均一性”,血片上RBC体积偏小,且明显大小不均。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43291581.jpg[/upload] 图6. RDW直方图与小细胞贫血 从左至右依次为①、②、③ ①RDW正常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②RDW轻度增高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③RDW明显增高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2. 大细胞性贫血 ①RDW正常 直方图7-①显示——红细胞峰明显右移,主群分布在75-130fl,峰顶约在100fl处。RDW 仅12.1%。提示为“大细胞性”,血片上RBC体积较大,但大小一致。 ②RDW轻度增高 直方图7-②显示——红细胞峰明显右移,主群分布在75-150fl,峰顶约在105fl处。RDW轻度增高,为16.4%。提示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血片上RBC体积明显增大,且大小差异较明显。 ③RDW明显增高 直方图7-③显示——红细胞峰明显右移,且有两个峰,以峰顶位于100fl处的细胞峰为主; RDW显著增高,达25.8%。提示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血片上RBC体积增大,且大小差异较明显。 图7. RDW直方图与大细胞性贫血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52984445.jpg[/upload] 从左至右依次为①、②、③ ①RDW正常的大红细胞直方图 ②RDW轻度增高的大红细胞直方图 ③RDW明显增高的大红细胞直方图 3. 正常细胞性贫血 ①RDW正常 直方图8-①显示——红细胞主群分布在55-110fl,峰顶约在88fl处。RDW 13.3%。提示为正常分布,血片上RBC形态正常,大小一致。 ②RDW轻度增高 直方图8-②显示——红细胞主群主要分布在40-120fl,峰顶约在80fl处。RDW轻度增高,为17.6%。提示为“不均一性”,血片上RBC体积形态正常,大小差异不明显。 ③RDW明显增高 直方图8-③显示——红细胞主群分布在40-150fl,峰顶约在90fl处,RDW显著增高,达25.7%。提示为“不均一性”,怀疑“异常分布”,血片上RBC形态正常,大小差异较为明显。 图8. RDW直方图与正常细胞性贫血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61116852.jpg[/upload] 从左至右依次为①、②、③ ①RDW正常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②RDW轻度增高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③RDW明显增高的小红细胞直方图 三. 血小析(PLT)直方图与疾病诊断 1.大血小板 血小板直方图显示(图9):血小板分布峰右移,在35fl处才接近横坐标,MPV明显增高,达13.8f。为:大血小板;MPV和RDW正常,排除小红细胞干扰;而在白细胞直方图的35fl处可见1个0.5cm的小峰。血片上可见较多的血小板。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64046581.jpg[/upload] 图9. 有大血小板的血小板直方图 2. 血小板凝集 血小板直方图显示(图10):分布峰左侧起点较高,离横坐标约0.6cm,右侧在20fl处离横坐标约0.4cm,这与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有明显差别。提示为:“血小板凝集”;MCV和RDW正常,可排除小红细胞干扰;而在白细胞直方图可见一个0.8cm高的小峰。血片上可见5-15个聚集成堆的血小板。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72089049.jpg[/upload] 图10. 有血小板凝集的血小板直方图 3. 小红细胞干扰 血小板直方图显示(图11):在分布峰的右侧离横坐标较高,呈拖尾状;提示血小板分布异常,参数分析MCV为53.5fl;血片上可见较多的小红细胞,白细胞直方图分布正常。这是一个典型的小红细胞干扰血小板直方图的病例。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75541769.jpg[/upload] 图11. 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 4.小血小板 血小板直方图显示(图12):血小板分布于2-15fl范围,集中于2-10fl,MPV仅为6.4fl。提示为“小血小板”。血片上可见许多小血小板。 [upload=jpg]uploadimages1/jyxg/2003111310481517368.jpg[/upload] 图12. 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 第三节 正常参考值对照表 常用各参数的含义及参数范围为: 英文简称 中文全称 参考值范围 WBC 白细胞 4.0-10.0×109/L RRC 红细胞 4.0-5.5×1012/L HGB 血红蛋白 120-160g/L HCT 血球压积 0.42-0.49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82-92fl MCH 平均Hb含量 27-31pg MCHC 平均Hb浓度 320-350g/L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 <0.141 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 40fl HDW 血红蛋白分布密度 HCDW 红细胞Hb含量分布密度 0.152±0.94 PLT 血小板 100-300×10E9/L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9-17fl P-LCR 大小的板比率 0.15-0.30 PCT 血小板比积 PLT×MPV NEUT 大白细胞 3-5×10E9/L (0.5-0.7) LYMPH 小白细胞 1-3×10E9/L(0.2-0.4) MONO 单核细胞 0.067-0.325×10E9/L (0.03-0.08) EO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10E9/L 0.005-0.05 BASO 嗜碱性细胞 0.02-0.05×10E9/L (薛 强 府伟灵) 参考文献: 1. 周光延.血常规检查.中国临床医生.2000; 28(6): 50-51 2. 代碧珍; 杭永伦.血常规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0.02.20; 23(1): 9 3. 岳保红,敬明辉,黄波田等.缺铁性贫血MCHC结果分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 15(4): 233 4. 覃理灵, 石青峰, 覃理现.肝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华夏医学.2000; 13(4): 433-434 5. 王爱梅.探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诊断的实用价值.实用新医学.2000; 2(8): 758-759 6. 安凤娟.ABX MICROS OT-18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应用探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12(2): 118 7. 黄劲, 张敬, 彭政.Sysmex SE-90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的评价.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 29(4): 374-375 8. 刘英, 李萍. 血液分析仪中异常提示符的意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 21(6): 43 9. 郝崇华, 刘建红. SF-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 实用医技.2000; 7(8): 561-562 10. 陈国梁, 王春燕, 张淼发等. CD-3500R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评价.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 15(2): 89-90 11. 钟政荣, 王月华, 刘凯等. 血小板计数时报警信号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0; 25(2): 140-141 12. 谢友运, 殷明刚, 王亚亿等. CELL DYN 610型血液分析仪测定指端血静脉血七项参数结果分析. 自贡医药. 1996; 18(2): 35-36 13. Bartels PC, Schoorl-M. Time dependent increase of differential monocyte count on the Sysmex NE-8000. Clin Lab Haematol.1998; 20(3): 165-168 14. Korninger L, Mustafa G, Schwarzinger-I. The Haematology Analyser SF-3000: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ated white blood cell differential count in comparison to the Haematology Analyser NE-1500. Clin Lab Haematol. 1998; 20(2): 81-86 15. Matsuno K, Ishizuka S. New technology of automated blood cell differential counting.Rinsho Byori. 1998; 46(4): 361-366 16. Buttarello M, Bulian P, Temporin V, et al. Sysmex SE-9000 hematology analyz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s using an NCCLS H20-A protocol.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Am J Clin Pathol. 1997; 108(6): 674-686 17. Vives-Corrons JL, Jou JM, Aymerich M,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oulter MAXM.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 and left-shift alarm. Sangre Barc. 1997; 42(1): 31-37 18. Lippi G, Nicoli M, Modena N, et al.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leukocyte differential on the new Roche Cobas Vega haematological analyzer. Eur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97; 35(2): 105-110 19. Despotis GJ, Alsoufiev A; Hogue CW, et al. Evaluation of complete blood count results from a new, on-site hemocytometer compared with a laboratory-based hemocytometer. Crit Care Med. 1996; 24(7): 1163-7 20. Joyner RE, Brooks MJ. Evaluation of the automated leucocyte count and differential from the Cell-Dyn 3500 in sickle cell disease. Clin Lab Haematol. 1995; 17(4): 329-333 21. Fodinger M, Speiser-W, Karabentcheva S, et al. Evaluation of a total hematology analysis system (Sysmex HS-430). Benefits for large laboratories by reducing manual work load and optimizing screening efficacy for pathologic samples. Am J Clin Pathol. 1995; 104(5): 503-509 22. Lacombe F, Cazaux N, Briais 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leukocyte differential flags on an hematologic analyzer. The Cobas Argos 5 Diff. Am J Clin Pathol. 1995; 104(5): 495-502 23. Corberand JX, Segonds C, Fontanilles AM,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Vega haematology analyser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setting. Clin-Lab-Haematol. 1999; 21(1): 3-10 24. Takubo T, Tatsumi-N. Quality control in a manual and an automated 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1999; 30(Suppl 3): 66-74 25. Dzik S, Moroff G, Dumont L. A multicenter study evaluating three methods for counting residual WBCs in WBC-reduced blood components: Nageotte hemocytometry, flow cytometry, and microfluorometry. Transfusion. 2000; 40(5): 513-20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黄君富 府伟灵 来源:中华检验网 -------------------------------------------------------------------------------- 第二章 尿液的一般检验进展及蛋白尿的实验诊断 第一节 概述 尿液是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排泄产生的代谢产物。尿液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排泄废物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血液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密切关系,因此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代谢情况及各系统功能状态,尤其与泌尿系统疾病直接有关,尿液检验又称尿液分析,是泌尿系统进行疾病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的首选项目。 尿液一般检验主要包括传统的物理学(肉眼)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现代尿液一般检验以尿干化学试带和尿液化学分析仪方法替代传统的化学检验,具有快速正确的优点,但不能代替传统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现代尿液检验方法,尚有放射免疫法、尿酶联兔疫法、色谱法、分子生物学法、电镜法、流式细胞仪法等多种检验方法,可检测尿中各种蛋白、氨基酸、酶、激素、抗体、细胞因子等,对诊断疾病及估计治疗效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尿液一般检验的应用范围、内容和特点 1.应用范围 尿液一般检验主要用于:(1)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血管性疾病和肾移植等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2)协助诊断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时尿糖测定,胰腺炎时尿淀粉酶检查,黄疽时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3)监测各种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磺胺类等对肾脏的损害作用;(4)辅助诊断和防治职业病,如重金属铅、镉和鉍等所致的疾病;(5)无症状或健康人群的普查,以达到早期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内容 尿液一般检验内容包括气味、尿量、颜色、透明度、比密测定等物理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包括尿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等;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包括尿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以及现代尿液干化学试带、细胞化学、免疫学等部分检验项目。 3.特点 现代尿液一般检验主要特点有:(1)简便快捷,应用尿干化学多联试带一次检测,可完成10项左右的检查内容,所需时间仅30秒左右;(2)精确性高,应用尿液化学分析仪自动检测多联试带,各检测项目的结果重复性好;(3)结果更易判断,不仅适用于检验人员综合评估检验质量,而且方便临床医师组合分析检验结果和有助于患者本人理解检验报告。 对尿沉渣有形成分的识别除了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之外,还可用偏差显微镜、位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特别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能自动区分尿有形成分,极大地推进了尿液一般检验的现代化进程。 二、尿液一般检验的方法及其发展简史 尿液一般检验,多以简单的物理方法检测尿标本的一般性状,或以简单的化学操作方法定性检查尿液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或以传统手工操作法对尿液有形成分作显微镜检查,或以多联尿干化学分析试带对尿液中化学物质进行检测。 尿液检验是最古老的医学检验之一。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学者Hippocrates已注意到发热时,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变化,此后,人们对尿液检验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真正科学的尿液检验始于18-19世纪的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基本的化学检查。1827年,Bright记述了特发性肾炎,他最早把尿液检验用于患者的诊断和护理,成为尿液常规分析最早期的开拓者和支持着;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出现了尿液干化学试带法,并成为筛检健康人或患者尿液的首选方法;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从此在相当程度上改观了传统尿液检验繁琐费时的操作方式。成为现代尿液分析的标志(表l)。 表1 尿液检验的发展史 年代 内 容 及 方 法 文字记录前 出现了表示尿液的特殊符号 公元前400年 描述发热患者尿液颜色和气味变化 131-201年 强调尿液检查对患者疾病诊断和护理的重要性 11-13世纪 描述了尿液的透明度、沉淀物、颜色、粘度等一般性状;发表了关于糖尿病的论文 1069年 描述了黑酸尿 1673年 建立加热醋酸法检测尿蛋白的方法;测定了尿比密 1776年 证实糖尿病患者尿呈甜味,是尿中含糖所致 1789年 用硝酸法检测尿胆红素 1790年 用硝酸法检测水肿患者的尿蛋白 1810年 用试纸测定尿液酸碱度;描述尿结石的成分 1827年 描述了肾病病人的尿液,尿液检验广泛地应用于诊断;记录了急性肾病患者大量排出蛋白尿的现象 1841年 建立尿糖测定法 20世纪初 建立班氏尿糖定性检测法 1941年 建立还原法检测尿糖 1945年 用片剂法检测尿蛋白 1946年 用片剂法检测尿隐血 1949年 用片剂法检测尿酮体 1953年 用片剂法检测尿胆红素 1956年至今后 应用尿糖试带检测尿糖;多联尿干化学试带先后问世;70年代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80年代中至90年代尿液沉渣自动分析仪问世 三、尿液一般检验项目与临床应用 尿液一般检验项目按常用的主要手段分为,一般性状检查、尿化学检查及尿液沉渣检查三个方面,后两方面的检查内容包括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尿、乳糜尿、卟啉尿,含铁血黄素尿以及包括红细胞(血尿)、白细胞(脓尿)、管型(管型尿)、细菌(菌尿)、结晶(结晶尿)等。 1.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的挥发性酸,尿液放置过长时间,尿素分解出现氨味。如果新鲜尿液出现氨味是慢性膀恍炎及尿潴留所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烂苹果味;苯丙酮尿症患儿尿可出现鼠臭味;尿路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及厌氧菌感染可出现腐臭;由于进食蒜、葱食物等可出现特殊气味。尿气味的临床意义有限。 2.尿量 正常人昼夜尿量约有1000-2000ml。尿量多少与饮水量及环境温度有关。 (1)多尿:指24小时尿量>2500ml。暂时性多尿见于应用利尿剂后;病理性多尿见于:(1)内分泌功能障碍,如下丘脑垂体受损导致尿崩症,糖尿病时尿中糖增高引起渗透性利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尿钙增高而引起多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引起多尿;(2)肾脏疾病,如间质性肾炎引起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而引起多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失钾性肾病、高钙性肾病等均可发生多尿;(3)精神性多尿,多为烦渴,饮水过多所致。 (2)少尿或无尿:24小时尿量<400ml或每小时<17ml,儿童<0.8ml/kg(体重)为少尿;24小时尿量<100ml为无尿。尿量减少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急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末期、心力衰竭、休克、脱水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 3.透明度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的透明尿,尿放置后出现的微量絮状沉淀,由少量上皮细胞核蛋白和粘蛋白造成。新鲜尿液发生沉淀应注意:(1)尿酸盐在酸性尿排出冷却后有粉红色结晶析出,加热或加碱后可以溶解;(2)磷酸盐和碳酸盐在碱性或中性尿排出后可出现淡灰白色沉淀,加酸后可以溶解;(3)碳酸盐沉淀,加酸后会产生气泡;(4)草酸钙沉淀,在加盐酸后消失;(5)在病理情况下,菌尿、脓尿、管型尿、乳糜尿均可出现混浊。 4.颜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主要由于存在尿色素,是机体尿胆原、尿胆素和多肽三者的结合物。尿色变化受运动、食物、出汗、药物等情况而改变。尿量少者为深黄色,尿量多者色变淡;服用某些药物可使尿色改变,如维生素B2药物呈黄色尿,痢特灵呈深黄色尿,利福平呈淡红色尿。氨苯蝶啶呈淡黄色尿等,因而,非正常颜色的尿液并非均是疾病。在病理情况下:(1)血尿,因含血量不同,尿可呈现淡红色云雾样,洗肉水样,甚至血样,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泌尿系统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他凝血障碍性疾病;(2)血红蛋白尿,呈现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胆红素尿,为深黄色及棕黄色,久置后呈现褐色见于梗阻性黄疽及肝细胞性黄疽;(4)乳糜尿,呈现乳白色,见于淋巴管阻塞及丝虫病。 5.相对密度 又称比重、比密。尿比密主要决定于尿中电解质、代谢产物重量和浓度。测定尿比密的方法有多种:称量法最准确,常作为主要参考方法;尿比密计法最普及,但标本用量多,实验影响因素多,准确性差;折射仪法的尿标本用量少,己广泛应用,但受温度、尿蛋白、尿糖等影响而不稳定;试带法精度也不高。尿比密测定不如尿渗量测定可靠,但因其方法简便,目前仍作为尿液一般检查的主要内容。正常成人在普通饮食下尿比密波动于1.015-1.025,大量饮水可降至1.003以下,机体缺少水,尿量减少可升至1.030以上。 比密测定受温度、尿中糖及蛋白质影响,当尿正常时,比密与尿渗量相关性好,当尿含正常以外的其他高分子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成分时,尿比密与渗量则不成比例,应予纠正。 尿比密增高尿量少,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脱水及高热等;尿量多而比密高,见于糖尿病;尿比密减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在肾实质性损害,肾浓缩功能减退时尿比密低而固定,常在1.010土0.00间,为等渗尿。尿比密测定尚须注意,当尿比密低于1.012时,尿中红细胞开始溶解,低于1.009时则严重溶解;当尿比密低于1.006时,红细胞比在尿比密高于1.015时减少6倍;当尿比密低于1.015时管型也开始破坏。故当尿比密过低时,此尿标本不适宜作尿液分析。 6.尿酸碱度 正常尿液一般为弱酸性,pH为6-6.5,有时可呈中性或弱碱性。尿酸碱度测定,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尿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即可获得足够高精确性数据。尿液酸碱变化可受疾病用药及饮食的影响,进食大量蔬菜可呈碱性,进食较多肉类可呈酸性,尿液留置过久若细菌分解尿素,可使酸性尿变为碱性尿。病理情况下,尿呈强酸性,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酮症酸中毒,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碱性尿见于碱中毒,呕吐及服用碱性药物,肾小管酸中毒时尿亦呈碱性。控制尿液酸碱度对尿路感染治疗有一定帮助,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加强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作用。碱化尿液也能减少对膀胱刺激症状,在尿路真菌感染时也应碱化尿液,因为在酸性尿中真菌易繁殖。 四、尿液一般检验的要求 尿液一般检验简便、安全、无创伤性,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要保证尿液一般检查的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凡点。 1.采集高质量尿标木 临床医师必须在充分认识尿液一般检验各项目临床意义的基础上,将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告诉患者,获取高质量,无人为干扰的尿标本。通常,第一次晨尿是最有价值的能有效反映肾脏病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 2.掌握规范的检测技术 检验人员必须建立实验室规范统一的操作步骤,以尿液全面质量控制为前提,充分考虑影响每项检验结果的各项因素;从标本采集、转运、处理、检测直到报告结果等各个环节都予以严格的关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3.熟悉检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尿液一般检验多为定性或半定量实验,不同的检验方法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均应熟悉各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以便正确评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综合分析多联尿干化学试带检验结果 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多联试带上的化学试验是同时检测同一份尿标本,这些化学反应不是孤立的,有时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如出现一个项目的可疑结果则要注意其他各项目的结果是否合理,认识这一点,对于正确合理地解释尿液一般检验的检测结果,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尿液分析仪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尿液化学分析、尿液沉渣分析也实现了自动化。在尿液化学分析仪上运用多联尿干化学试带可同时检测尿液中10多种化学成分,运用流式细胞术原理可定量分析尿中数种有形成分的量,这为疾病普查、筛选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以及预后观察提供多方面的资料。 干化学分析是利用液体标本直接加到干燥的试剂上,以标本中水为溶剂引起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当时盛行的湿(液体)化学分析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器材,所以开始萌发以干化学替代复杂的湿化学分析的思想;1883年,Oliver创造了糖和蛋白的试纸,开创了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新纪元。至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具有毛细功能的滤纸,初步掌握了催化显色反应和系统性微量化学分析的进展技术,使试纸法分析变得更简单、更精确;1937年,Feigi制作了根据蛋自指示剂误差原理的单一蛋白试纸;1939年,Denver化学制造公司生产了基于铋还原原理检测尿糖的Galatest试纸;1941年,Ames公司生产了基于铜还原原理检测尿糖的Clinitest试纸。现代意义上的尿液分析试纸则源于1956年,Lilly和Ames公司分别生产的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Testape和Clinistix试纸;1957年,Ames公司又制造了半定量测定蛋白质的Albustix试纸;1958年,葡萄糖、蛋白质复合试带Uristix问世;1959年,葡萄糖、蛋白质、pH复合试纸Combistix问世。以后,每年都有含新项目的复合试纸问世,这种复合型试纸又称为试带或试条,是指在同一塑料条带上含多个独立化学分析试纸垫。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是能检测10项参数的Multistix lOSG试带(Ames公司)和Chemstrip 10UA试带(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 1970年后,用于尿液试带检测的自动化学分析仪开始使用。1972年,Clemens和Hurtle制造了Clinilab自动尿液化学分析仪,从而使尿液分析真正实现了自动化。现在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MA-421O,Urotron RL-9,Clinitek-200,Miditron型等,每小时自动检测己可>100-300个尿液标本。 一、尿干化学分析试带测试原理 l.pH测定 采用pH指示剂原理。常用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组成的复合型指示剂,呈色范围从pH4.5-9,颜色由橘黄色、绿色变为蓝色,由此反映尿液pH。 2. 尿蛋自质测定 利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由于各种指示剂都具有一定的pH变色范围,当溶液中存在蛋白质时,蛋白质离子可与带相反电荷的指示剂离子结合,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从而产生颜色变化,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尿葡萄糖测定 当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检测尿糖的方法,一种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能特异地检出尿中的葡萄糖;另一种是基于铜还原法的原理,能检测葡萄糖和其他还原性物质。葡萄糖氧化酶法是利用葡萄糖在有氧和水的条件下,被葡萄糖氧化酶氧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下释放出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尿中葡萄糖含量有关;铜还原法是基于尿中葡萄糖和其他还原性物质能还原硫酸铜成氧化铜的原理而显色。目前采用铜还原法制成的试带为Clinitest试带,检测敏感性为2g/L。 4.尿酮体测定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测量酮体,即在碱性条件下,尿中酮体和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酮体含量有关。 5.尿隐血测定 利用游离血红蛋白、溶解红细胞或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出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6.尿胆红素测定 采用重氮反应法原理,即在酸性条件下,尿中直接胆红素能与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形成重氮色素,颜色深浅与尿中胆红素量的多少有关。 7.尿尿胆原测定 采用Ehrlich醛反应原理或重氮反应原理。Ehlich醛法试带利用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形成红褐色的复合物,颜色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有关;重氮法试带利用尿胆原在强酸性条件下,与4-甲氧基苯重氮盐四氟化硼酸盐反应生成重氮色素,其颜色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有关。 8.尿亚硝酸盐测定 尿亚硝酸盐试验的化学基础是利用某些细菌能将尿中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特性,在酸性条件下,使亚硝酸盐与芳香胺结合形成重氮化合物,再与苯喹啉结合产生重氮色素,颜色变化与细菌数量不成比例。但阳性结果表明尿中细菌数量在105/ml以上。 9.尿自细胞测定 利用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成靛蓝的原理;或吲哚酚和重氮盐反应生成重氮色素而显色,颜色深浅与粒细胞量的多少有关。 10.尿比密测定 基于某种预处理的多聚电解质在一定离子浓度溶液中pKa变化来测量比密。尿液中电解质离子可和聚甲乙烯顺丁烯二酸共聚体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换出的氢离子使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颜色由蓝绿色、绿色变成黄绿色。 近年来11联尿试带也已问世,增加了除上述10项外的抗坏血酸测定项目,它采用磷钼酸缓冲液或甲基绿和尿中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进行反应,形成钼蓝,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颜色深浅与尿中维生素C含量有关。由于试带法测定尿隐血、葡萄糖、胆红素、亚硝酸盐和白细胞会受到尿中维生素C的影响,故提供尿抗坏血酸试带法测定来反映尿中维生素C含量,估计其影响程度,并判断是否须作显微镜检查。 二、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 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反射光度法。即用尿干化学分析试带与尿中相应化学成分反应,当该产生颜色变化的试带,被波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照射后,产生反射光。反射光由光电管接受,光信号转化成为电讯号,电讯号传送至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值,经微处理控制器处理,自动显示结果。通常试带颜色深浅与被测尿中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而与反射光的强度成反比。 三、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1995年,利用流式细胞术原理检测尿中有形成分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问世。以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System UF一l0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为例,该仪器通过对末作离心尿的尿中有形成分的DNA、细胞膜进行染色,然后测量细胞的前向散射光和前向荧光强度两种参数,应用多参数运算法则进行直接计算和分析,可识别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细菌等五种有形成分,并予以计量,经证明仪器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均较传统方法为好。该仪器主要特点是能全自动分析尿液标本,速度快(约每小时100份),标本无需离心;能筛选出需作显微镜检查的标本;能提供某些显微镜检查不能获得的信息;能显示各有形成分分布的散点图和红、白细胞直方图,增加了结果报告的直观性,有助于临床分析 四、常用的试带的检测项目及特性 目前,生产试带的厂商很多,其产品质量也各有千秋,本文主要介绍临床应用最广的Multistix试带和Chemstrip试带的检测项目和特性(表2) 表2 两种常用尿液分析试带的试剂和敏感性比较 五、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常用检测项目参考值 经国内数家医院联合调查,已建立了Urotron RL-9型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所用干化学分析试带测试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表3)。 表3 尿液分析仪常用检测项目参考值 六、 尿液干化学分析试带的临床应用 由于试带法干化学分析的建立,尿常规化学检查的概念已发生了改变,试带法能快速的完成10项化学成分检测。且操作简便、结果重复性好,故在临床上很快得到了普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常见干扰因素见表4。 表4 常用尿液试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七、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临床上刚开始起步使用,所以临床应用的报道尚少,本文介绍仅为个别实验结果,以供临床参考。 1. 参考值的设立 由于仪器测量结果以定量的方式报告,所以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参考标准,Hyodo报道了133名正常人中段尿有形物质参考值(表5)。 表5 133名正常人尿液分析仪参考值 2. 血尿来源的鉴别 仪器不仅能计数尿中红细胞的总量,而且可显示每个红细胞大小分布的情况,并提供红细胞形态学信息。当前向散射光强度(Fsc)≤126的红细胞数量≥80%,且Fsc≥84的红细胞数量<80%时,告示"异形红细胞"的信息,提示肾小球性血尿可能;当Fsc≥84的红细胞数量≥80时,告示"均一性红细胞"的信息,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可能;当Fsc≤126的红细胞的数量<80,且Fsc≥84的红细胞数量<80%时,告示"混合性 红细胞"的信息,提示肾小球或非肾小球性血尿均可能。据Hyodo研究,仪器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5%。 3. 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液中含有白细胞的数量和细菌数量是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Muranaka通过应用仪器对尿路感染检测研究后得出,仪器诊断急性尿路感染的临界值白细胞为60个/μl,诊断慢性尿路感染的临界值白细胞为60个/μl;以细菌数>1000个/μl为诊断菌尿的标准,仪器的诊断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90%。 第三节 蛋白尿的实验诊断 蛋白尿(proteinuria)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指尿蛋白含量>150mg/24h。健康人尿蛋白排量为60-108mg/24h,少于150mg/24h,有时青少年可达250mg/24h。正常尿蛋白组成见表6,在疾病情况下尿液蛋白量和组成成分可出现异常。 一、尿蛋白形成机制 1. 肾小球滤过 在五常情况下,分子半径在3.6nm左右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大部分可被肾小球滤过膜所阻挡,每日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中含蛋白质2-4g,其中40%为白蛋白,其余部分为分子半径更小的蛋自质如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 2.肾小管重吸收 原尿中95%的蛋白主要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被重吸收,这些蛋白在上皮细胞内水解成氨基酸,然后人血循环。某些理化因素可影响蛋白质重吸收;肾小管对正电荷蛋白质重吸收能力比负电荷大5倍,某些免疫球蛋白轻链具有肾毒性,可抑制上皮细胞对其他蛋白的摄取。 3. 肾和尿路分泌 髓袢升支厚壁段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Tamm一Horsfall(T-H)糖蛋白,它是管壁的主要基质和蛋白,来自尿路的蛋白还有少量IgA、尿激酶,并可混有少量精液、前列腺液、尿道分泌物等。 二、肾小球滤过屏障 肾小球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足突、上皮细胞及其裂隙隔膜所组成,对血浆蛋白起屏障作用,这些屏障包括: 1. 分子屏障(孔径屏障) 近年研究认为,肾小球滤过膜存有两类滤孔:裂隙孔数量多,孔径小,可阻隔小分子物质滤过;基底膜数量少,孔径大,可阻滞较大分子量物质通过。正常情况下,血浆小分子物质经小孔滤出进入尿液,大孔多处于关闭状态,故尿中很少出现大分子物质;病理状态下,由于大孔开放,使大分子物质在尿中出现。应用已知分子半径大小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例如铁蛋白及各种酶等作为示踪物,根据其定位的部位,可以大致了解屏障的主要部位。Farguhar首次发现铁蛋白,分子量为48000,铁蛋白能进入内皮细胞孔和内皮下间隙,但被阻挡于基底膜下,而离子化铁蛋白能穿透致密层积聚于裂隙隔膜上。从而认为基底膜、特别是其致密层,为血浆球蛋白的滤过屏障;辣根过氧化物酶(MW,40000),几乎不被基底膜所限制,可以很快进入尿腔,过氧化物酶虽部分可滞留在基底膜内,但完全被阻止于裂孔膜。有鉴于此,大多数人认为肾小球滤过膜系统实际上有双重屏障系统,其中基底膜为粗的过滤器,仅能限制较大的蛋白质如球蛋白通过,裂孔膜则为细筛,可限制较小的蛋白质通过,各种外源性示踪物在滤过膜各层定位情况如表7。 表7 肾小球滤过膜屏障的示踪物定位 2.电荷屏障 在同等半径情况下,带阳电荷的葡聚糖即二乙酰氨乙酰葡聚糖清除率较中性葡聚糖高,而带负电荷的葡聚糖即盐酸葡聚糖清除率较中性的低,说明肾小球滤过膜有电荷屏障存在。血浆白蛋白的清除实验亦得到同样的结果。 应用细胞化学染色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在基底膜中糖胺聚糖的硫酸盐是主要阴离子成分。如果应用肝素酶将硫酸类肝素从基底膜上去除,可以使带负电荷的铁颗粒在肾小球滤过膜上的通透性明显增加。另外,附着于上皮足突间的裂孔膜也带负电荷,嘌呤毒素氨基核苷可以造成该部分负电荷丢失,使用后可导致蛋白尿,出现类似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组织化学研究表明肾小球毛细血管璧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表面以及系膜区富含氨基多糖(硫酸肝素)及唾液酸,构成了毛细血管壁的固有电荷层和产生膜内负电势,排斥具负电荷的溶质通过,有助于正电荷的溶质通过,说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与循环中大分子物质相互间电荷的作用,在决定较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上起着重要作用。 2. 系膜屏障 系膜细胞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某些部位与基底膜直接相连,可抵挡血液滤过时肾小球毛细血管璧和系膜所承受的压力而防止毛细血管袢和系膜扩张。系膜细胞表面有许多特异受体,对相应的血管活性物质可起反应,并影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和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系膜有以下调节功能:系膜细胞收缩,直接改变滤过表面或通透性;直接影响通过系膜的滤出率;调节基底膜结构及电荷等物理性状。 三、蛋自尿的种类 蛋白尿分生理性及病理性两大类。 1. 病理性蛋白尿 指肾小球或肾间质有病变而产生蛋白尿。通常肾间质病变,多为轻度蛋白尿(2g/24h),而肾小球病变时尿蛋白可≥10g/24h,病理性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因炎症、免疫等损害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原尿中蛋白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若病变致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断裂,血浆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地滤出,如免疫球蛋白筹,此蛋白尿又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若病变仅影响滤过膜上的负电荷而只使低分子量蛋白滤过增多,如白蛋白(约占85-99%)、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筹,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肾血流加速、减慢或肾静脉淤血可使白蛋白滤出增多,作盘状电泳分析多为中高分子或中分子蛋白尿,且量多,提示为肾小球病变。尿蛋白量每天多在200mg至20g,且肾源性蛋白尿每天蛋白排出多>3.5g/1.73m2(体表面积),或尿蛋白/尿肌酐的比值>3.0。 (2)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其蛋白成分常由β2-M、溶菌酶等蛋白质构成,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常为低分子量蛋白尿,排量每日200mg至2g,尿蛋白/肌酐比值<3.0,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 (3)溢出性蛋白尿:血中有异常低分子量蛋白质增加,如免疫球蛋白轻链、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蛋白质可从肾小球滤过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时形成蛋自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轻链病、淀粉样变、淋巴瘤和白血病、骨骼肌创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尿蛋白量从微量至大量。 (4)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受炎症、药物或肿瘤刺激后尿路可分泌IgA、肾小球基底膜物质、肾小球刷状缘抗原及各种酶,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蛋白含量常<500mg/24h。 (5)混合性蛋白尿:指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并存,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后期。 2.生理性蛋自尿 程度较轻,一般约1g/24h,持续时间短,常为一过性,诱因解除后消失,但有部分经活检证实有肾小球病变,故对生理性蛋白尿的诊断应持谨慎态度,多随访,必要时作肾活检。 (1)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多在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发生,可作立卧位试验区别,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可出现尿蛋白阳性,再平卧又转为阴性。一般认为与直立时前突的脊柱压迫肾静脉或直立性肾向下移动,使肾静脉被扭曲,处于暂时性淤血状态,淋巴回流受阻,与血流动力学及内分泌激素调节改变有关,常见于瘦长的青少年及妊娠者。 (2)功能性蛋白尿: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剂等刺激下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以及有效滤过面积增大而发生暂时性蛋白尿,一旦诱因消失,尿蛋白转阴。 四、尿蛋白定性试验 1. 试带法 分单项和多联两种试带(见第二节)。本方法简便快速,试带对白蛋白比球蛋白敏感,白蛋白敏感性约为200mg/L,对非白蛋白的检测敏感性为300mg/L。试带法适合于人群普查。 2. 加热醋酸法 加热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再加醋酸使尿液酸化,有利于蛋白沉淀,检测敏感性为50-l00mg/L,干扰因素少,对单纯球蛋白反应特殊,是蛋白尿的过筛试验。 3. 磺基水杨酸法 在略低于等电点的pH条件下,蛋白质带正电荷的氨基与带负电荷的磺基水杨酸根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质盐而沉淀,但不能沉淀尿中的α1-酸性糖蛋白和T-H糖蛋白。此法操作简便敏感,检测蛋白敏感性为2Omg/L。假阳性见于尿液混浊(如青霉素、造影剂、磺胺药应用后或饮食中磷酸盐过多时)。一般可采用加热醋酸法鉴别。 五、尿蛋白定量试验 蛋白定量测定方法很多,由于尿中蛋白谱极广且又存在许多干扰物质,多数方法均有不足之处。 1.比浊法 尿蛋白与蛋白沉淀剂(磺基水杨酸-硫酸钠、三氯醋酸和氯化苄甲乙氧铵等)作用产生沉淀,用光电比浊法与蛋白标准液进行浊度比较,求得其蛋白结果,其中磺基水杨酸法的检测敏感性为10-2Omg/L,不能检出尿中某些糖蛋白;三氯醋酸法的检测敏感性为2Ommg/L,多种药物可干扰结果;氯化苄甲乙氧铵法的检测敏感性为lOmg/L,对高浓度蛋白质的估计不足。 3. 染料结合法 基于尿中蛋白质和染料(如考马斯亮蓝G250和丽春红S等)的相互作用,使染料最大吸收峰移动。而用比色测定计算尿蛋白量的方法。其中考马斯亮蓝G250法的检测敏感性为2.5mg/L,但对肾小管性蛋白质的敏感性低,某些药物可干扰反应;丽春红S法的敏感性为2Omg/L,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干扰阳性反应结果。 4. 双缩脲法 基于试剂中铜离子和蛋白质的肽键结合后产生紫色化合物而用比色测定计算尿蛋白量的方法。如乙醇-盐酸-磷钨酸法的检测敏感性为5-17mg/L,对所有的蛋白质敏感性均一致,极少干扰,是测定尿蛋白量的标准化方法;Folin-Lowry法的检测敏感性为lOmg/L,酪氨酸和色氨酸会干扰结果。 4. 蛋白质和肌肝比值 为了避免24小时长时间尿标本采集的困难和及时反映病情,有人提出计算随机尿标本中蛋白质与肌酐的比值来反映蛋白量。Ginsberg报道,尿中蛋白量>3.5g/24h,比值多>3.5,蛋白量<0.2g/24h者,比值多<0.2。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因体内循环节律发生显著变化,使日间分泌量最大,晚间分泌量最小,尽管肌酐分泌量较恒定,但蛋白质与肌酐的比值变化仍较明显,所以建议标本采集必需定时。 5. 蛋白电泳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粗略区分尿低、中、高分子量蛋白质,来判断蛋白尿的来源。中高分子量蛋白尿多为肾小球性蛋白尿,低分子量蛋白尿多为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的为肾小球、小管性蛋白尿并存(表8)。 表8 蛋白尿特征及分子量 尿蛋白的其他检测方法还有比色法、免疫法和折射法等。作尿蛋白24小时定量分析,在夏季标本要加防腐剂,以免细菌繁殖影响结果。 六、特殊尿蛋白测定 1.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在无尿路感染和心力衰竭情况下,尿中白蛋白浓度在20-200μg/min的亚临床范围者,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常用免疫方法测定(包括放免法、免疫扩散法、免疫固定电泳、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等),灵敏度高。尿微量白蛋白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大多数肾小球疾病及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性疾病。此外,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剧烈运动与饮酒等也可致微量白蛋白尿。 2.β2-微球蛋白测定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11肽的蛋白质,MW为11800。是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抗原的轻链,经肾小球完全滤过,由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常用放免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正常尿中浓度<0.2mg/L或370mg/d。血β2-微球蛋白增高,提示肾小球功能受累(如肝硬化、淋巴瘤),尿β2-微球蛋白升高提示肾小管间质性病变。 4. 尿酶类及其他微量蛋白测定 (1)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MW:130000-140000,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用作肾毒性药物、肾移植排斥及各种小管间质性病变的监测;(2)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在肾近曲小管含量最高,当肾小管间质局部有炎症及自身免疫性损害时增高;(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MW:22000,系亲脂载体蛋白。从肝脏中转运维生素A至全身各组织,大部分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解,从尿中排泄,在酸性尿中比β2-微球蛋白稳定性强,特异性高,肾衰时血RBP增高,因此可根据RBP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之比,判断RBP增高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还是近曲小管重吸收障碍所致;(4)α1-微球蛋白,MW:26000,为疏水配体结合的糖蛋白,尿内浓度高于β2-微球蛋白和RBP,对它的测定能提高实验检测的准确性。 4.T-H糖蛋白 为大分子糖蛋白,合成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的高尔基小体,可作为这一段肾小管的抗原标志。T-H糖蛋白聚合可形成凝胶覆盖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阻止水分的通透,参与肾逆流倍增系统中浓度梯度的形成,及起到保护尿道粘膜使之免受细菌及病毒损伤的作用。T-H糖蛋白可收集新鲜晨尿或24小时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24小时尿排量为29.8-43.9mg, T-H糖蛋白排量下降可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时T-H糖蛋白可随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而几乎不排出; T-H糖蛋白增高多见于肾病综合征,镉中毒肾病;在重铬酸钾中毒及肾移植急性排斥所致的肾小管损害时T-H糖蛋白呈一过性增高。 5. 本周蛋白 BJP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地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其浓度增高时,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排出。此种蛋白质在pH4.9±0.1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时又可再溶解,而温度下降至56℃左右,蛋白又凝固,故又称凝溶蛋白。基于BJP这种特性的检测方法为加 热凝固法,不敏感;BJP的检测须具备三个条件:(1)标本新鲜;(2)尿液混浊需离心取上清液;(3)若为蛋白尿者,须先用加热醋酸法沉淀普通蛋白质,然后趁热过滤,取滤液检查,本法所需标本量大。本周蛋白达300mg/L才可为阳性。目前多用甲苯磺酸法,灵敏度达3mg/L;用PAGE电泳法,BJP的阳性检出率达97%,迸一步确诊需同时作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蛋白电泳及浓缩尿蛋自电泳,若在α、β之间出现异常的M带蛋白,再进一步用抗轻链血清做免疫扩散等试验。 BJP阳性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骨髓瘤约50-70%为阳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内IgM显著增高,约有20%呈阳性反应。 七、 蛋白尿诊断标准 1.一般诊断标准 凡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或定量>15Omg/24h,即为蛋白尿。 2.功能性蛋白尿诊断标准 (1)以往无肾脏病史,平素无蛋白尿,或蛋白尿程度不重; (2)肾功能检查正常; (3)蛋白尿出现都有一定的诱因,如发热、运动、高温作业、注射(或体内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等,诱因去除后,蛋白尿在短期内消失; (4)临床上必须排除隐匿性肾炎可能性。 八、蛋白尿的诊断方法 1.采集详细的病史 病史包括过去史和家族史,体格检查寻找隐匿的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证据。(1)有病症:如发现存在疾病证据,则进行血液检查、X线摄片和(或)肾活检以明确原因。(2)无病症:未发现疾病证据,则重复2-3次尿常规检查:反复检查未再检测到尿蛋白,提示蛋白尿为暂时性或功能性的,无需作进一步检查;每次检测到尿蛋白,则需查肾功能(尿素、肌酐及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B超检查及立卧位蛋白尿试验等。 2.肾脏检查 肾功能或肾脏B超检查结果异常,则进行上述1(1)检查;肾功能和肾脏B超检查结果均正常,而蛋白尿与体位有关,则不需进行其他检查。患者只需每隔1-2年随访一次尿常规。除外:蛋白尿发展为持续性,则应严格随访;蛋白尿消失或成为间歇性时,可停止随访。 3.进一步检查 肾功能和B超检查结果正常,但蛋白尿与体位无关,则重复作24小时尿蛋白定量2-3次,以排除间歇性蛋白尿。 (1)间歇性:如蛋白尿为间歇性,年轻患者(年龄<30岁)应每隔1-2年复查1次;年龄较大患者(>30岁)应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 (2)持续性:如蛋白尿为持续性,则视蛋白尿水平而定:尿蛋白<3g/24h,如肾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梗阻性肾病或先天性解剖异常或多囊肾等疾病存在,且年龄>45岁的患者经尿蛋白电泳已排除多发性骨髓瘤时,应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尿蛋白>3g/24h,参照1(1)进行。 临床上可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多种多样,检查方法各异,由于尿常规及尿蛋白定量检查价廉而无创伤性,能提供许多信息,因而具有其特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八、常见临床疾病的蛋白尿特征 1.急性肾小球肾炎 以持续性蛋白尿为特征,定性为+-++,定量<3g/24h,一般病后2-3星期蛋白转为少量,2-3月后多消失。若蛋白持续不消失。应怀疑有感染灶存在或有转为慢性肾病的可能。 2.急进性肾炎 以少尿甚至无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为特征,起病急,有持续性肾功能不全。 3.慢性肾炎 普通型肾炎临床症状轻,但有持续性蛋白尿,1-2g/24h,感染和劳累后可增加;肾病型肾炎时尿蛋白增高,但晚期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尿蛋白反而不高,肾小球、小管均受累为混合性蛋白尿。 4.肾病综合征 是以大量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原发性肾病、慢性肾炎肾病期、狼疮性肾炎、淀粉样变、糖尿病性肾病,尿蛋白最多时可达20g/24h以上。 5.肾盂肾炎 急性期为脓尿,蛋白定性为+-++,定量<1g/24h,为小管性蛋白尿,常伴尿白细胞管型,有肾实质损害时尿蛋白增高,可见混合性蛋白尿。 6.肾毒性物质引起的肾损害 如金属盐类(如汞、铀、镉等)或有机溶剂(甲醇、甲苯和四氯化碳)以及抗菌药物(磺胺、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多为小管性蛋白尿,蛋白量<1.5g/24h,伴有管型尿。 7.高血压肾损害 以肾小管损害为主要表现,肾功能损害发展较慢,常合并心、脑等血管病变,肾源性高血压尿中蛋白含量(0.4-20.5g/24h)高于原发性高血压(0.4-12g/24h),尿沉渣中可见颗粒管型、红细胞及白细胞,偶见红细胞管型,少见肉眼血尿。 8.妊娠与妊娠中毒症 因妊娠期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血流量改变,以及妊娠所致的体位性蛋白尿,使孕妇尿中蛋白量可轻微增加;若尿蛋白持续增加伴高血压,应考虑有妊娠中毒症,因肾小球的小动脉痉挛、血管腔变窄,肾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便其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出,尿蛋白定性为+-++,病情严重时可增至+++-++++;肾炎合并妊娠时尿蛋白出现时间较早,分娩后尿蛋自持续存在。 9.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本病肾受累90%以上,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病变及小管间质病变,尿蛋白+-++,肾病综合征时尿蛋白大量增多。 10.肾移植排异反应 肾移植后因缺血而造成肾小管功能损害,低分子量蛋白尿可持续数星期,当循环改善后尿蛋白减少或消失,如再度出现蛋白尿或尿蛋白量较前增加,常提示有排异反应。 (黄君富 张雪 府伟灵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黄庆 府伟灵 来源:中华检验网 -------------------------------------------------------------------------------- 第三章 精液的实验室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 在十七世纪,Leeuwenhoek对精子进行了首次描述,但直到1928年,精子计数才被认为与男性生育力相关。自此,各种精子试验及精液参数的研究开始逐步发展,以期能鉴别男性是否与具有生育能力。MacLeod (1942)、MacLeod和Gold (1953)、Eliasson (1971)及Hellinga (1949,1976)等几位科学家建立的精子与精液传统分析基础理论与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是许多新方法的重要参考指标。 不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约15%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其中,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占15%,女性因素导致的不育占30%,其余部分则是男女双方共同的因素和其它未确定因素所导致。我国同期统计资料显示,育龄夫妇不育的发生率约为12.5%。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精子质量正悄然下降。在过去50年时间里,男性精子数量几乎减少了一半,并且,还以每年2.1%的速度在减少,同时,畸形、劣质精子比例逐渐增多,精子活力、穿透力、致孕率在不断下降,以致使男性不育的比例也正在逐年上升。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评价男性生育能力及精子质量的精液分析的实验诊断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抗精子抗体检测、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精液质量分析仪、流式细胞精液分析等在精液分析领域的应用,为全面、准确、快速、客观地评价精液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广泛应用临床男性不育精子与精液质量评价,以及体内/体外人工授精、精子库、精子冷冻与保存等。 第一节 精液分析现状 一. 精液概述 精液(semen)主要由精子(spermatozoa,sperm)和精浆(seminal plasma)两大部分组成,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germ cell);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也是营养精子、激发精子活力的重要物质。精子是由睾丸产生,精浆则是男性副性腺(附睾、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和尿道旁腺)分泌的混合液。在精液中精子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精浆。因此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性腺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或病变均可影响精液质量。而且人体是一个整体,除了全身性疾病会影响精液质量外,每一个体所处环境的改变、营养、有害物品接触、吸烟、饮酒,甚至精神情绪改变,都会引起精液质量的变化。正常人精液中的精囊液与前列腺液的比例为2:1。精囊液偏碱,前列腺液偏酸,因而精液pH偏碱,一般为7.2-8.0。精液的渗透压对精子的活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渗透压过高时精子出现曲尾畸形。人类刚射出精液的渗透压远远低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一般为生理盐水的0.55-0.58。在正常情况下,附睾内的渗透压很高,精子在附睾的渗透压环境中失水,活力极低,代谢很慢,因而能够被保存。精子一旦离开附睾与精浆发生接触,立即进入低渗环境,从而吸收水分呈现激活状态。 二. 精液分析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精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精液检查的一个重要步骤,采集与运送方法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程度。在采集精液标本前必须禁房事,禁欲时间最短不得少于48小时,最长不得超过7天。由于精子生成数目变化范围较大,且精液分析受多种因素(环境、温度等)的影响,因此不能单凭一次精液分析结果做出判断,一般应间隔1-2周进行2-3次复查。标本运送过程中本应当保存在适当的温度环境下(20-4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精子活力(率)。精液标本应当在采集后于保温条件下(20-40℃)1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检验,液化后立即分析,或在射精后1小时内分析。如果未收集到射出的全部精液,特别是丢失了射精过程中的第一部分精液的标本,以及标本运送过程的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标本,均不能作精液分析。精液采集方法主要有手淫法和体外排精法。其中,手淫法最为理想,采精者可直接在实验室内进行,也可以让采集者在一个安静的房间由本人手淫将精液射人灭菌干燥容器内,在30min内送到化验室并注意保温。而体外排精法由于易漏掉精子密度最高的前段精,故不主张采用,仅适用于手淫或电按摩采集法不能采精的患者。 三. 精液分析的目的 就临床医师而言,精液分析的目的是观测生育力、鉴别不育原因或检测生育力的变化,他们所关心的是受精或避孕的对精液质量的最低标准。而就流行病学或毒理学家言,精液分析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因素、药品、化学物质的危险因素的基础。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对人群生育力降低概率的判断远远重要于对个人生育力高低的准确评价。当然,精液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精确地预测或判断男性个体精液标本的生育力。 但由于精液分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达到上述目标还比较困难。对生育力的精确预测或判断受限于精子本身的特征因素,以及受精过程与体外精液分析的方法等多种因素。而且,精子生育力还受限于精卵结合的方式,如是性交还是体外人工授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精子状态,如是新鲜精子还是冻融精子;以及妇女因素,如女性的年龄、子宫或输卵管环境因素等。 精液分析的结论有时比较明朗。当精液分析结果显示无精子、无快速前向运动精子或异常形态精子比例较高时,男性生育力可明确地判断为比较差。但在多数情况下,对于精液分析结果的判断需要一定的经验与技术。 四. 精液分析的主要内容 1. 精液常规分析 精液常规分析(SFA或RSA)是评价男性生育力的传统方法,其主要检测内容包括精子密度、活率与活力、形态学的检查等。它可提供睾九精子发生及附睾精子成熟情况。据估计,SFA评价生育力仅有70%的准确性,即SFA与实际生育力之间不尽一致。除了无精子症或少、弱、畸形精子症外,精液常规分析并不能把有生育力和无生育力的病人完全区分开。但是,精确的SFA仍然是男性不育的重要检测手段。 ①精液的理化特征 精液是一种有一定粘稠度的半流动状液体。精液的颜色,难以作出确切的判断。一般认为,正常人刚射出的精液有强烈刺激的其味为石榴花的腥味,呈灰白或灰黄色,自行液化后则为半透明的乳白色或灰黄色。长时间未排精者射出的精液可略带淡黄色。老年男性精液呈暗黄色。精液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附属性腺的分泌物。正常人一次排出的精液量约2-5ml,平均为2.4±1.3ml,但精液量与射精频数有关。一定的精液量是保证精子活动的间质,并可中和阴道的酸性分泌物,保护精子的生命力,以利于精子通过子宫颈口。少于1.5ml、大于8.0ml可视为异常。刚射出的精液呈稠厚的胶冻状,在前列腺分泌的蛋白酶的作用下,5min后从凝固状态转变成流动状液体的过程,称之为精液液化(liquescence)。精液的暂时凝固及随后的液化属正常生理现象,与精襄腺分泌的凝固蛋白及前列腺分泌的液化因子有关。观察液化时间,标本应放在37℃,每10min观察1次。正常人刚排出的精液有高度的粘稠性,镜下观察精子呈不活动状态。精液离体后5-10min开始液化,20-40min完全液化,液化后可看到具有完全正常活力的精子。精液粘稠度测定对评价精浆质量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粘稠度增高的临床意义与精液液化异常相同,并可反映前列腺因慢性炎症所造成的功能障碍。精液的pH值由来自前列腺的酸性分泌物及精襄的碱性分泌决定,正常范围为7.2-8.0。精液 pH值>8.0,常见于急性感染,应怀疑前列腺因炎症而导致酸分泌物的减少,如枸橼酸;精液 pH值<7.0,多见于少精或无精症,常反映输精管道阻塞、先天性精囊发育不全或附睾病变。注意,在精液标本采集不完全的情况下,也应当完整地记录精液的pH值。 ②精子密度/浓度及精子总数 精子密度(sperm density)是指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目,也称精子计数(sperm count)和精子浓度(sperm concentration)。精子总数(total sperm cout)表示表示一次排精全部射出精液量中的精子总数目,即精子密度(106/ml)与精液量(ml)的乘积。由于正常人精子有较高的密度、活动度及精液有较强的粘稠性,计数前应进行适当的稀释,并杀死或抑制精子活动和降低精液的粘稠性。 80年代以前常采用计算血液白细胞方法,使用标准血细胞计数器来检验。将精液标本充分混匀后,按1:20比例稀释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内,于室温中静置2-5min,使精子完全沉积,然后以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5个中方格的精子数,计数原则为“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5个中方格的精子数乘以106即为每ml精液中的精子数。现在常采用Makler精子计数板、Microcell精子计数池、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精子质量分析仪(SQA)、精子图像分析仪等检测。 精子总数可反映体内精子生成状态,并与禁欲时间长短有关。正常人精液精子密度变化很大。 Glezennan和 Bartoou(1986年)报道,正常精液的精子密度为(30-250)×109/L;国内江鱼报道为(10~130)×109/L;王信少(1989年)等报道为(29-167×109/L)。 WHO规定:精子密度致孕的低限为20×109/L,一次排精总数少于1×108 ( l亿)/L为不正常。目前公认,精子密度低于20×109/L为不正常,连续3次检查皆低下者可确定为少精症,精液中多次未查到精子为无精子症,主要见于睾丸生精功能低下,先天性输精管、精囊缺陷或输精管阻塞。但必须强调的是,精子数20×109/L的患者并非无生育力,有些的受孕需要较长时间而已。精索静脉曲张、铅等重金属有害工业污染、大剂量放射线及某些药物,均可引起精子减少。正常人从50岁开始精子数减少,以至逐步消失。 ③精子活力与活率 精子活力(motility)是指活动精子的运动能力,是测定精子活动能力的定性方法;精子活率(vitality)是指精子总数中活精子所占比例,是测定活精子和死精子的定量方法。精子活力与活率取决于有鞭毛运动精子的百分率。该检验要在射精后2小时内进行,精液标本应保持在37℃。从完全液化并充分混匀的精液标本中取一滴(小于10ul)新鲜精液滴于干净、标准的载玻片或专用于精液分析的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室温(18-24℃)静置 lmin,在低倍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视野,观察精子活动状态,计算活动精子百分率。应当注意,检测用的精液量及盖玻片大小应当标准化,以保证分析时精液量的一致性(如20ul)。盖玻片至玻片的高度应当使精子具有可充分旋转运动的空间。精子活力可受时间、温度、精液液化程度等的影响。因此,应当控制好室温,当温度范围超过18-20℃时,精子动力会有部分改变,因此,实验室的室温应当标准化。精子的前向运动是其质量评估的关键。WHO(1994)将精液活力分为4个等级(表1-1),国内习惯分为5个等级(表1-2)。 表1-1 精子活动级别(WHO 1994) 级别 精子运动状态 A 快速直线前向运动 B 慢速或无定向运动 C 非前向运动 D 不运动 表1-2 精子运动级别(国内) 级别 精子运动状态 0 不活动,无向前运动 I 活动不良,向前运动微弱,不呈直线运动,也不活泼 Ⅱ 活动一般,有中等的向前运动 Ⅲ 较好,有中速运动,但波形运动的较多 Ⅳ 良好,为快速直线运动,很快超越一个视野,运动活泼 精子活力检验除了显微镜检查外,还有连续摄影法和精子质量分析仪测定法。在用上述方法评价精子活率时,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将在精液中不动的精子均判定为死精子。现主要采用精子体外活体染色技术定量测定精子活率。精子体外活体染色原理在于,精子染色与否与精子膜的损伤程度有关,死精子因其头部膜受损,色液可以渗透到细胞内而使细胞着色,而活精子则有完整的细胞膜,染色液不易渗入,精子不着色。常用的精子体外活华体染色技术主要有伊红Y或胎盼蓝法和苯胺黑伊红法。如果0级和I级精子在40%以上,常为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精索静脉曲张者由于静脉回流不畅造成阴囊内温度过高和睾丸组织缺氧,可使精子活力降低。泌尿生殖系统的非特异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感染,以及某些抗代谢药、抗癌药、雌激素、氧化氮芥等,都可使精子活力下降。 ④精子形态 精子形态(mophorlogy)的检测对精母细胞和生育力是一个敏感的指标。正常形态精子似蝌蚪状,由头、体、尾三部分构成。头部略扁,呈卵圆形,顶体区清晰规则,占精子头部40-70%,在精子头部前端呈透亮区;体部细长,不到头宽的 l/3,轮廓直而规则,与头纵轴成一直线;尾部细长,外观规则而不卷曲,一般长50~60um。胞浆小滴(cytoplasma droplet)是精子的残存体,大小不超过精子头部1/3,与头部相连。一些形态粗大的畸形精子在未染色的精液中通过亮视野显微镜检查就能明确。随着相差显微镜的使用,通过载玻片上湿的精液标本就可以获得细致的精子形态学检查。但是,最准确的检查需要将精液标本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当精子计数<10×106/ml时,应将精液500rpm离心10min,取沉淀涂片;精子数>10×106/ml时,直接取l滴精液涂片,空气中自然干燥。精液涂片染色方法很多,巴氏染色法是男科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精子染色方法。其它常用的有 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或瑞-姬氏染色法,形态的特殊鉴别可用改良巴氏染色法,白细胞与生精细胞的鉴别可使用WHO推荐的正甲苯胺蓝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表1-3异常精子的种类与特征 精子部位 异常形态种类 形态特征 头部 大圆头 头部长>5.0um,宽>3.0um 小圆头 头部长<4.0um,宽<2.5um 尖头 头部长>7.0um,宽<3.0um 梨形头 头部呈梨形 无头 仅有体、尾部 双头 2个头,1个体部和尾部 无顶体 头部呈锅铲形,顶体部分或全部脱落 混合畸形 上述2种以上头部畸形 体部 分枝 有分叉 双体 2个体部 体部肿大 体部粗大,宽>2.0um 缺如 无体部 混合畸形 上述2种以上体部畸形 尾部 无尾 尾部缺失,只有精子头 短尾 明显比正常形态精子尾部短 双尾或多尾 2个或多个尾部 卷曲尾 尾部异常卷曲,可风尾与尖衔接 曲尾 尾部呈900弯曲 破尾 尾部某处畸表 混合畸形 上述2种以上尾部畸形 其它 胞浆小滴异常 胞浆小滴大于正常精子头部的1/3 精子异常形态种类较多,但缺乏统一分类标准,各种畸形精子见表1-3。正常精液中异常形态精子10-15%,>20%为异常。精子畸变可出现在精子产生和附睾贮存过程中。未成熟精子增多与附睾功能障碍有关,或频繁射精也可造成。异常精子的形态常与感染、外伤、雄激素变化或化学药物及遗传因素影响有关。生殖系统的非特异性感染,可导致尖头和不定形头精子比例增多。精索静脉曲张由于静脉回流不畅造成阴囊内温度过高和睾丸组织缺氧,可引起精子头部或体部肿胀或缺陷,以及双头精子、胞浆小滴精子、卷尾精子的增多。服用激素或某些化学药品,精液中会出现不成熟的精子及其他生殖细胞和精子细胞体的胞质小滴。 2.精子功能指标分析 传统的精液分析检查主要包括精子密度、活力与活率、形态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的生育能力。但有时精液常规分析的结果的结果与实际生育力之间不尽一致。临床上常发现一些不育病人上述指标是正常的(排除女方因素),妻子不能怀孕,而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密度低下者其妻子仍可怀孕的事实。有研究表明,精液常规分析与实际生育力的一致性仅有70%。精子功能指标的测定,更能客观地反映精子的受精能力,是对精液常规分析的必要补充。精子功能测定主要有:①精子运动功能指标的测定;②精子穿卵试验;③精子-宫颈粘液的相互作用;④精子膜功能测定;⑤精子核功能测定;⑥精子线粒体功能测定;⑦精子顶体反应和顶体酶活力测定等。 ⑴精子活力的测定及其运动特征的分析 精子活动能力是精子受精的重要指标,因此,客观而准确地分析精子活力在男性不育的临床诊断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目前临床上仍推荐由训练有素的检验人员严格按照WHO编辑《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进行精子活力及活力的测定。但这些测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重复性差等不足。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客观评价人类精子活力及其运动特征的新技术,如采用浊度分析法、激光散射测量仪、显微摄像术、连续分步曝光照相术、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CASA)技术等。其中,以CASA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它可以达到客观准确地量化分析精子运动轨迹,获得精子运动的多项参数。然而CASA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测定精子浓度的准确性受精液中细胞成分和非精子的颗粒物质的干扰,测定活动精子百分率也受精液中非精子物质的干扰,以及由于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CASA系统参数设置的差异而使彼此的检测结果无相比性,加上CASA所反映的是单个精子的运动参数,缺乏对精子群体的了解。因此,当前(1992)仍推荐以直接目测法来判断精子群体活力及其活动精子百分率,使用血球计数器来测定精子数。 ⑵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测定 宫颈粘液是精子在受精过程中需穿越的第一道屏障。只有月经中期妇女的宫颈粘液才适合于精子的穿透。影响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因素包括宫颈粘液的理化状态、精浆酶的活性及精子运动的质量。 精子和宫颈粘液相互作用试验分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即性交后试验(post-coital test, PCT),体外试验主要包括玻片试验、毛细管试验和精子-宫颈粘液接触试验。PCT结果取决于精子与宫颈粘液的相互作用,任何一方的异常均可影响PCR结果。因此,PCT不仅能测定宫颈粘液中的活精子的数量,也可以了解性交后一定时间内精子在女性体内存活和运动情况。毛细管试验操作简便,实验条件易控制,影响因素少,特别是可以作用供者的宫颈粘液或宫颈粘液代用品,可方便地同时检测一批标本。此外,该试验还可以用来鉴别导致PCT结果异常的因素是在男方还是女方,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影响毛细管试验的主要因素包括精子质量(精子活动力、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宫颈粘液的性状、试验时的温度、穿透时间及毛细管放置的位置。玻片试验的原理和作用类似毛细管穿透试验,区别在于此法在载玻片上直接观察精子对宫颈粘液的穿透,比毛细管法更为简便。 ⑶精子顶体反应和顶体酶活力测定 人类精子在离开男性生殖道时,还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它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成熟过程,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称为精子获能。人类精子顶体位于精子头前端,覆盖在精子核前面,由顶体帽和赤道板组成,是一个膜结合的帽状结构。顶体内含有多种蛋白水解酶和磷酸脂酶。获能的精子穿过卵丘细胞外基质时被激活引发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 AR)将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以溶解卵放射冠及透明带。精子只有在体内经过获能、顶体反应,才能穿入卵细胞与其融合,完成受精。因此,检测精子是否发生顶体反应有助于预测精子的受精能力。 精子顶体酶是一种特殊的丝氨酸水解蛋白酶,它在引起精子顶体反应、精卵特异性结合、使精子穿过透明带等受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顶体酶在受精生物学和男性不育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检测精子顶体酶的试验主要有凝集素免疫荧光染色法及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前者的检测原理主要是利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然后用能与精子顶体中含有的大量糖蛋白的糖基结合的豌豆凝集素(pisum sativum agglutinin, PSA)作为探针检测精子顶体反应。后者的检测原理也是利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发生顶体反应后的精子顶体丢失,顶体区不着色,顶体完整而被考马斯亮蓝染上紫蓝色的精子则为没有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精子顶体酶活力的测定可直接用明胶法测定精子顶体酶活性,其检测原理是精子在明胶制成的薄膜上孵育后,引起顶体的解聚,释放出顶体酶,将明胶溶解成亮环,酶活性的大小可依据亮环直径大小来判断。此外,顶体酶的活性还可通过检测酶活性可反映顶体酶全部活性的存在于精子顶体的精氨酸酰胺酶来确定。其原理是精氨酸酰胺酶以Nα-苯甲酰-DL-精胺酸-ρ-硝酰基苯胺(BAPNA)为底物,分解产生有色产物——硝酰基苯胺,通过测定硝酰基苯胺的产量可推算出精氨酸酰胺酶的活性,从而反映顶体酶的全部活性。 ⑷精卵相互作用的测定 精卵细胞相互作用的评估是评价人类精子受精力最重要、最可靠的方法。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精卵相互作用的试验是精子穿去透明带金黄仓鼠卵试验(sperm penetration of zona-free hamster egg assay, SPA),简称精子穿卵试验。SPA是测定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卵膜融合能力以及精子核解聚能力的经典方法,国外已将其作为精子功能的常规检测方法。但由于此实验条件要求高,操作步骤多,技术要求高,国内仅限于研究机构用于研究目的,临床未作常规展开。在临床实践中,SPA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原因不明的不育者,检测其精子的功能;②在女方进行强有力的治疗,如促性腺激素治疗和输卵管成形术前,确定其丈夫精子的受精能力;③估计不育症病人精液异常程度的严重程度、观察治疗效果;④IVF-ET时,估计供精者精液标本的质量和作受孕率的估计;⑤检测生殖抗体,如抗精子抗体对生殖的影响;⑥输精管结扎前,男性受精能力监测;⑦评价化疗或放疗对男性肿瘤病人生育力的影响;⑧估计化学药品、环境中的毒物和药物对人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⑸精子膜功能的测定 在精子功能检测中,精子膜功能试验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精子膜上含有丰富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蛋白成分,精子膜的功能与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及精卵融合密切相关。精子膜功能的测定,可预测精子的受精能力。 反映精子膜结构完整性,常采用活体染色法(台盼兰或伊红Y,死精子染色,活精子不染色);而反映精子膜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采用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hypo-osmotic swelling test, HOST)。其主要检测原理为:精子在低渗溶液中,必须重新建立内外液体间的平衡,水分子通过精子膜进入精子,使其精子体积增大而膨胀,这是活精子膜功能正常的标志,而膜功能不全(包括死精子)的精子表现为不膨胀。目前,对HOST的临床价值仍有争议,对是否能预测精子的受精能力有不同的看法,尚需积累更多的资料。 ⑹精子核功能的测定 精子核是精子重要的细胞器,饮食了父方遗传物质。精子发生过程中,各期生精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与核DNA结合的核蛋白也发生组型转换(即从组蛋白→过度蛋白→鱼精蛋白)。成熟的精子核内DNA与鱼精蛋白紧密结合,高度浓缩,抑制了基因的表达,使遗传物质保持稳定。精子核成熟度直接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和受精后原核的形成及胚胎的着床。目前,检测精子核功能的主要试验有精子核DNA荧光染色、精子核染色质抗解聚试验、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精子核蛋白组分的测定等。 ⑺精子线粒体功能的测定 精子线粒体位于精子尾部的中段,形成线粒体鞘结构。哺乳类动物每个精子约含有75个线粒体。线粒体是精子运动能量提供的场所。线粒体鞘局部或完全缺失、线粒体的体积及分布异常,都可能使精子运动能力发生障碍而导致不育。在弱精子症和死精子症中,可见大量线粒体缺陷的存在。目前,检测线粒体功能的试验主要有硝基四氮唑蓝(nitroblue tetrazolium, NBT)法测定线粒体功能及精子线粒体DNA的测定。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 传统的精液分析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由于检测手段、实验室条件、检验人员的水平与经验的不同,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判断缺少严格的量化指标,造成了检验结果的差异,也降低了检验报告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给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分析的结果有时相差甚远。而利用Makler板(或Macro板)进行精子运动轨迹图像分析,计算精子的平均直线运动速度,操作流程多,工作量大。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Computer Assisted Semen Analysis, CASA)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一类计算机支持的精子运动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是视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结合,除可分析精子密度、活动百分率等精子参数指标外,更在客观地定量评价精子运动的速度及运动的方式与能力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大大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所存在的费时、信息量少、准确度差、主观性高等缺陷。80年代后期建立的CASA技术主要是临床上用来评价人类精子的质量,为男性不育和人工授精提供诊断依据。近年来这项技术已被引用到男性生殖毒理学研究领域。 一. CASA系统中的主要参数术语 下面列出了在CASA系统中分析精子运动能力的术语: ①轨迹速度(curvilinear velocity, VCL):也称曲线速度,即精子头部沿其实际行走曲线的运动速度。 ②平均路径速度(average path velocity, VAP):精子头沿其空间平均轨迹的运动速度,这种平均轨迹是计算机将精子运动的实际轨迹平均后计算出来的,可因不同型号的仪器而有所改变。 ③直线运动速度(straight-line velocity, VSL):也称前向运动速度,即精子头部直线移动距离的速度。 ④直线性(linearity, LIN):也称线性度,即精子运动曲线的直线分离度,即VSL/VCL。 ⑤精子侧摆幅度(amplitude of lateral head displacement, ALH):精子头实际运动轨迹对平均路径的侧摆幅度,可以是平均值,也可以是最大值。不同型号的CASA系统由于计算方法不一致,因此相互之间不可直接比较。 ⑥前向性(straightness, STR):也称直线性,计算公式为VSL/VAP,即精子运动平均路径的直线分离度。 ⑦摆动性(WOB):精子头沿其实际运动轨迹的空间平均路径摆动的尺度,计算公式为VAP/VCL。 ⑧鞭打频率(beat cross frequency, BCF):也称摆动频率,即精子头部跨越其平均路径的频率。 ⑨平均移动角度(MAD):精子头部沿其运动轨迹瞬间转折角度的时间平均值。 ⑩运动精子密度:每ml精液中VAP>0um/s的精子数。 图1 CASA系统参数术语示意图 二. CASA系统的基本组成 ①相差显微镜、恒温装置和专用计数板(Makler板、Macro板或Microcell计数池等)组成摄像系统。 ②高速、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和电视监视器组成摄像系统 ③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及打印输出系统。 三. CASA在精液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CASA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已逐步应用于男科实验室常规分析。CASA的应用提高了男性不育实验室诊断、精子质量研究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为人类不育提供了可靠的客观评价指标。CASA具有的客观、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尤其能分析与精子运动功能相关的多种参数。 CASA系统与传统精液分析技术与方法相比,其主要进步在于CASA能更准确地确定精子浓度(计数)与运动特征。CASA的一般工作流程为: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影像设备“观察” 显微镜下精子;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计算机识别精子外观像什么及其是如何运动的;当计算机随后看到了在显微镜下的精子时,计算机可绘制出每个单个精子的数字影像或轨迹图,包括精子在显微镜视野范围内运动的速度和路径。通过此种分析方法,可以了解正常和异常精子的许多“微”特征。 CASA系统识别精子是根据人为设定的大小和灰度来判断的,准确性受精液中细胞成分和非细胞颗粒的影响。计算精子活动率时,精子只有产生了一定的位移,CASA系统才认为是活动精子,而对原地摆动的精子则判断为不活动精子,测出的值低于实际结果。Davis认为CASA系统参数的设置、阈值的设定、视屏取像率等都可以影响最终结果。CASA对精子密度有一定的限制,在(20-50)×106/ml范围内检测结果较理想。精子密度过高时,标本需要适当稀释,一般采用同份精浆标本稀释。精子密度过低时应多选几个视野采样。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改进,目前新的CASA系统可检测较大精子密度范围的精液标本。用于CASA系统的精子计数板有Makler板和Microcell计数池,Macro计数板也可用于CASA系统,而Microcell可能更适用。 由于CASA系统的设置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同厂商和型号的CASA系统分析结果可比性差,目前,WHO并不推荐在精液常规分析中应用CASA技术,尤其是分析精子密度和活动率。但是,精液的自动化分析是今后发展的趋势,CASA在分析精子运动功能指标方面尤其具有优势。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实验室引进CASA技术,国产的CASA系统也已进入临床应用。随着CASA本身系统的不断改进,其应用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四. CASA系统仪器性能简介 ㈠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 北京伟力技贸公司(https://www.wei-li.com/)研制的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先进和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运用于精子质量的临床检验。它以WHO精液检验标准为依据,通过对精子动(静)态图像中精子运动特性的全面分析,既可定量分析精子总数、活动力、活动率,以可分析精子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为临床提供有关精子质量的各项指标的准确数据,检测过程迅速,项目齐全,可为检验男性生育能力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WLJY-9000型CASA分析系统所检测的各项参数、运动速度和活力分级的直图以及精子运动轨迹图像等可选择打印输出,被检测对象的分析结果也可保存、备份和查询。该系统还可以将精子动、静太分析过程彩色图像即时输出,可供被检者本人观看或教学之用。此外,系统独有光路标定功能可自动修正光路系统误差,虚拟网络、区域放大等功能,增加了该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系统能在多种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下作用,并使系统操作更加灵活。 1. 主要工作原理 精子形态图像及精子运动图像衩CCD摄像头采集后,经视频输出口输入到监视器和计算机图像采集卡中,计算机相应的操作软件根据设定的精子大小和灰度、精子运动的移位及前述的精子运动有关参数,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动态分析处理;分析结果打印输出,同时也可将结果储存或将精子运动状态录制到录像带上,以供日后对比分析与研究之用(图2-3)。 图2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3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 2.系统基本配置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及其系统构成示意图见图2-3,其主要的基本配置如下: ①图像采集卡:PCI高速彩色图像采集卡。 ②计算机配置:Intel Pentium-Ⅱ 350M,4.3G硬盘,32M内存,35cm PHILIPS彩色显示器。 ③显微镜:三目生物显微镜。 ④摄像机:Panasonic480线CCD摄影头 ⑤打印机:EPSON 440彩色打印机。 ⑥系统软件:WLJY-9000最新版本软件包。 ⑦操作系统:Windows95/98/2000。 ⑧监视器:53cm彩色电视机。 ⑨录像机:Panasonic录像机。 ⑩视频分配器:单输入4输出。 3.检测项目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多达26项,并可在检验报告单中提供精液的描述性特征,如清液颜色、精液量等,以及对精子活力的分级统计。 表1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验报告单内容 精液特征 禁欲天数(天) 粘稠度 精液量 稀释比例 酸碱度(pH) 室温(℃) 精液颜色 液化时间(min) 采精方式 白细胞数(个) 红细胞数(个) 畸形精子数(个) 检测项目(26项) 精子总数(个) 活动精子数(个) 曲线运动精子数(个) 摆动性WOB(%) 精子密度(106//ml) 活动精子密度(106/ml) 直线速度VSL(um/s) 侧摆幅度ALH(um) 精子活率(%) 活跃精子数(个) 曲线速度VCL(um/s) 平均移动角度MAD(度/秒) 畸形率(%) 活跃精子密度(106/ml) 平均路径速度VAP(um/s) 鞭打频率BCF(Hz) 直线运动精子率(%) 直线运动精子数(个) 直线性LIN(%) a级精子 b级精子 精子直线运动率(%) 直线运动精子密度(106/ml) 前向性STR(%) c级精子 d级精子 精子活力统计分析 a级精子(快速前向运动) b级精子(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 c级精子(非前向运动) d级精子(不动) 4.主要技术指标 ①图像采集幅数(幅)················ 4-20 ②每视场的采集分析时间(秒)············ <15 ③检测速度的范围(um/s)·············· 0-180 ④所选视场数(场)················· 1-20 ⑤每场最多被测精子数(个)············· 1000 ⑥适用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 10×、20×、250×、40× 5.仪器主要特点 ①彩色检测系统:使检测过程及报告打印更清晰、直观,经巴氏染色后可做精子畸形的分析观察,并为产品升级做形态学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②精子密度检验范围宽,标本不需要稀释:在强大的软件功能支持下,该系统在一个视野下可同时对上千个精子进行分析。精子密度在0-300×106/ml的精液标本均可被准确地检测而无需稀释,为临床检验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③恒温操作台:恒温操作台确保整个检测过程中,精液标本温度恒定在37℃,排除了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精子速度、活力等检测指标的影响。 ④系统标定功能:先进的系统标定功能可自动校准系统放大倍数,确保不同放大倍数下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使该系统适应于多种放大倍数下的检测,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可适应性。 ⑤虚拟网络功能:独特的虚拟网络功能实现了系统内的人、机检测结果的直接对照。 ⑥数据库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保存大量的病历和图像资料,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详细素材,并使计算分析过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㈡ ZKPACS-E型精子质量检测分析系统 ZKPACS-E型精子(微生物)质量检测分析系统是由中科恒业公司(https://www.zkpacs.com.cn/)主持研发。该系统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和图像处理技术,可对精子、血球、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动静态特征进行全面的量化分析。特别适用于临床精液分析检验,能够极大的提高临床检测水平,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泌尿科、男性科、妇产(试管婴儿)科、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研究等。 1. 主要工作原理 ZKPACS-E型精子质量检测分析系统是将精液标本通过显微镜进行放大,其图像经电文摄像系统送入计算机,运用先进和计算机技术对精子的密度、活力、活率、运动轨迹特征等进行自动化定质定量的检测分析。 2. 系统基本配置 ①计算机主机,奔腾CPU 64M内存 1000M以上硬盘空间 ②高档动态图像采集卡 ③高清晰彩色显示器 ④三目生物显微镜 ⑤CCD摄像机 ⑥彩色打印机 ⑦精子计数板 ⑧恒温板 图6 ZKPACS-E型精子质量检测分析系统 3.检测项目 其检测项目分为两在类——计算机自动化检测项目及检验人员主观测试项目 ①计算机自动化检测项目:共有14项,分别为曲线运动(包括平均曲线运动速度、曲线运动精子数、曲线运动活动精子总数、曲线运动精子活率)、直线运动(包括平均直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精子总数、直线运动活动精子总数、直线运动精子活率)、平均路径运动(包括平均路径速度、平均路径精子总数、平均运动精子总数、平均运动精子活率)、精子运动速度分级统计(包括A级快速前向活率、B级慢速前向活率、C级非前向运动率、D级极慢或不动率)、精子密度、精子侧摆动幅值、精子摆动性、精子鞭打频率、线速度、精子平均移动角度、直线运动精子数、直线运动率、精子总数、检测时间。 ②检验人员主观检测项目:共25项,分别为精液其它成分(包括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畸形精子数(头部畸形精子数、尾部畸形精子数、体部精子畸形数、混合畸型精子数)、精子畸形率、精子外观、精液量、精子嗅味、精子pH值、禁欲时间、精子粘稠度、检测稀释比、取精日期与时间、病人的基本数。 4.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样品的允许采集数量(个)····································· 1-600 ②检测速度的范围(μm/s)······································ 0-180 ③图像的采集幅数(数)············································ 0-30 ④颗粒直径分辨率(μm)·········································· 3-50 ⑤采集分析的时间(分钟)········································ 1-5 或更长(与计算机内存大小有关) ⑥图像采集的组数(组)············································ 1-10 5.系统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①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基层临床的实际需要,构造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直观、明快,使用者不需专门培训,即可掌握操作方法。 ②彻底改变人工检测无量化标准,随意性大的缺点。使普通检验人员轻松掌握过去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进行的检验技术,极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知识压力。是检验手段划时代的变革。 ③智能化程度高,自动检测、自动分析,自动定标功能保证在任何放大倍率下检测数据的准确。能够客观、准确、科学的提供全面分析精子质量检验数据。 ④全面直观的数据图像检测分析,检测数据丰富,分析数据全面。可检测34项精液指标,三种速度分布统计图。 ⑤检测速度快,检验分析瞬时完成。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效的减少了污染。 ⑥可操作性强,同屏显示计数功能,即时显示检测数据,反复验证检测结果。 ⑦直观、清晰、美观的打印报告报表设计,使诊断结果一目了然。 ⑧提供数据库功能,检验结果保存在系统硬盘中。可以进行多样查询、修改、统计和打印检验报告的功能。为临床科学研究、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⑨系统扩充功能强,通过简单的阈值设置即可应用于诸如血球、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特性的分析检测。也可应用在动物、畜牧等特殊行业的使用。 ⑩通过INTERNET连接到https://www.zkpacs.com.cn/公司主页上进行系统的在线维护和软件升级。 第三节 精子质量分析仪在精液分析中的应用 精液分析对于男性不育在临床上的诊断、治疗及科研都是十分重要的检验项目,传统的精液分析主要依靠检验人员的主观判断及显微镜下操作,存在对检验结果缺乏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尽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CASA系统能快速、客观地分析精子的多种参数指标,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各生产厂商对各参数的设置与评价标准不同,且准确性和重复性不十分满意,难以广泛推广使用。精液质量分析仪(Sperm Quality Analyzer, SQA)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小巧便携、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新型仪器,通过显示精子活力指数(Sperm Motility Index, SMI)来反映精子的质量。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于实验室诊断,国内也有部分单位在使用。 一. SQA工作原理 利用光电原理,让光束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微量体积的精液标本,将精子活动强弱和精子密度高低以光信号形式接收并处理,将其转换成电脉冲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以SMI值的高低对精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图1)。此外,SAQ还可以给出功能精子浓度、总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度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等精液分析参数。 二. SQA系统的基本配置 SQA主要由特制毛细玻璃管载样系统、光信号检测系统、光电信号转换系统、输入输出终端(病人信息录入、结果显示与打印)、内部质控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图1)。 图1 SQA工作原理与系统基本配置组成示意图 三. SQA系统常用参数定义 1. 功能精子浓度(Functional Sperm Concentration, FCS):指同时具有快速前向运动及正常形态的精子数目,单位为106/ml。 2. 活动精子浓度(Motiles Sperm Concentration, MSC):指快速前向运动精子数目,单位为106/ml。 3. 精子活动指数(Sperm Motility Index, SMI):指在一秒钟时间内,毛细管载样池中的精子运动所产生的在光源路径上的编移数目与振幅,来自于反映浓度与平均前向运动速度相乘的精液参数。 4. 总功能精子浓度(Total Functional Sperm Concentration, TFSC):指精液标本中功能精子的总数,以FCS与精液量的乘积表示。 5. 总活动精子浓度(Total Motiles Sperm Concentration, TMSC):指精液标本中活动精子的总数,以以MSC与精液量的乘积表示。 四. SQA系统在精液分析中的应用 SQA检测系统通过可同时反映精子浓度(concentration)、活动力(motility)和活率(viability)等三项重要精液参数的SMI值达到对待检精子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临床男性生育力的评价,以及辅助生殖(Assisted Reproduction),包括子宫内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a Sperm Injection, ICSI)等精子捐献者精子质量及体外精子分离技术(如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精子质量的综合评价等男性不育与人工受精的多个领域。 1. SQA检测系统特色精液参数SMI值 SMI值是SQA检测系统的特色精液参数,在定量评价精液质量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SQA利用光电原理,将精子浓度、活动力、活率通过一定的算法转换成可定量分析精子质量的SMI值。 ①SMI值与精子浓度、活动力、活率的相关性 在SQA精子浓度、活率、活动力与SMI值相关性研究表明,当精子浓度达到一定值时,SMI值最高,而当精子浓度高于或低于此值时,SMI值均有所降低。当精子浓度(精子密度)过高时,由于精子在SQA毛细管载样池中不能自由运动,因而使SMI值降低。在精子浓度不变的情况下,SMI值随着精子活率的降低而降低,因为随着精子活率的降低,能够通过SQA毛细管样器载样池光束的精子减少。在精子总浓度(精子总数)不变的情况下,SMI值随活动精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SMI值与传统精液分析显微镜检测的精子活动力分级相关极为显著。 ②SMI值与传统精液分析方法(或WHO推荐标准方法)及CASA系统精液参数的相关性 SMI可同时反映活动精子浓度和活动精子密度,而通过传统精液分析方法则无法确定。精子密度(density)/浓度(concentration)、活动力(motility)、形态(morphology)是评价男性生育力的极为重要的三项精液参数,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SMI值与传统精液分析方法及CASA系统的精子密度、活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检测值相关性极为显著。SMI值与其它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表明,SMI值与传统手工精液分析的正常顶体(normal acrosomes)及CASA系统的静止百分率(percent static)相关性极为显著,此外,CASA检测结果中的VCL、VSL、LIN也与SMI值显著相关。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MI值显著相关变异量(the significant covariates of the SMI)为活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ALH和VSL,上述参数与SMI值的85.5%变异值(variance)相关。 ③SMI值与人工受精受精和/或受孕率的相关性 在SMI值与人工受精(辅助生育)的受精和/或受孕率的相关性分析中,研究结果尚有争论。一部分研究者认为,SMI值是人类精子的受精能力的一个观测指标。Johnston的研究结果表明,IVF-ET精子捐赠者新鲜精液SMI值与传统手工精液分析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活动精子浓度相关性极为显著,精子穿透试验(Sperm Penetration Assay, SPA)检测的精子穿透指数(Sperm Penetration Index, SPI)值与SMI值的相关性也极为显著,且SMI与IVF-ET受精率的相关性明显高于SPI与IVF-ET之间的相关性,SMI值愈高,则IVF-ET受精率就越高。但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SMI值不能预测人工受精(IUI、IVF、ICSI等)的受精和/或受孕率,与其并无显著相关性,SQA系统的应用并不比传统手工精液分析优越。在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应用于辅助生殖所需精子的过程中,制备后的精子浓度,正常形态活动精子浓度和SMI(制备前)可能是制备后SMI检测结果的独立决定因素。与制备前相比较,制备后的SMI值显著增高。研究结果提示SAQ能够对精子质量及精子制备技术(如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效率进行快速评价。 2. SQA系统的其它精液参数 部分研究表明,SQA系统与传统手工精液分析方法(或WHO推荐标准方法)正常精子形态(normal sperm morphology)检测值在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其它精液参数均比较一致,提示SQA系统是检测男性不育少精症(oligozoospermia)及精子活力不足症(asthenozoospermia)的好的筛选试验,但并不适合于评价精子形态。 3. SQA系统的优越性 SQA具有操作简便、客观性强、精密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等优点,能直观、客观、快速地评价精液的质量。但SQA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显微镜检验。在临床应用SQA系统对精液质量定量分析过程中,还应当结合显微镜检验,从而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与客观。 五. SQAⅡC-P型精液质量分析仪简介 SQAⅡC-P型是以色列医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Medical Electronic Systems Ltd., MES; https://www.mes-ltd.com/)生产的最新型号的精液质量分析仪。MES公司生产的SQA系统取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FDA)、ISO 9002等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同类型检测仪达到的三千多台。 1. 主要工作原理 利用光电原理,将精液标本加入毛细管载样池后插入感光槽,然后光源束通过此感光槽。透过毛细管载样池的散射光被光信号接收器识别,光纤传导器将光信号传输至检测器,后者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传输到内部计算机,后者应用一定的算法与规则将电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精液参数。 2. 系统主要组成 ①显示面板 ②电源批示器 ③光检测池 ④毛细管载样池 ⑤键盘 ⑥参数设置 ⑦打印机 图2 SQAⅡC-P型精液质量分析仪 3. 检测项目 ①仪器提供的9项精液参数:总精子浓度、活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功能精子百分率(FSC)、活动精子百分率(MSC)、精子活动指数(SMI)、标本精子总数、标本功能精子总数(TFSC)、标本活动精子总数(TMSC)。 ②需操作人员录入的精液参数:禁欲时间、采集时间与日期、精液外观、精液量、精液酸碱度(pH值)、液化时间、精液粘稠度、白细胞浓度。 4. 检验结果分级标准 表1 SQAⅡC-P检测结果分级表 SMI MSC FSC 浓度109/ml 形态(%) 活动力(%) 质量好 >160 >26 >13 >30 >30 >50 质量中等 80-160 10-26 3-13 20-60 20-30 30-50 质量差 <80 0-10 0-3 0-20 0-20 0-30 5. 仪器主要特色 ①客观:操作自动化,精液参数全面。 ②快速:所有结果的计算与显示仅需45秒。 ③可靠:具有自动定标及自检系统,使仪器在检测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客观性。 ④操作简便:操作界面简便,人机对话快捷。 ⑤检测灵敏度高:高灵敏检测的目的之一是确证男性避孕效果(特别是男性输精管切除术)。该检测模式下检测灵敏度可达0.01×106/ml(在此浓度下,女性避孕效率为98.5%),但耗时较长(420秒),约是常规测试时间的10倍左右。该模式还可应用于对无精子症的诊断。 第四节 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 不育不孕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免疫学因素的参与和某些不育不孕的发病有密切联系。早在1899年,Metchnikoff及Landsteinr发现将异种动物精子注入机体可产生抗体。次年,Metchnikoff证实了豚鼠在注射自体精子后,血液中有抗精子抗体(anti-semen antibodies, AsAb)的存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Wilwon首先报道了在男性不育患者血清中发现AsAb。90年代WHO报道约有3%不育患者为免疫因素引起的不育,其中,在10%的不育男性血清和/或精浆中可发现抗精子抗体,在不育女妇女血清和/或宫颈粘液中也存在AsAb。随着AsAb及其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已能够准确地检测不育夫妇体内AsAb,为不育的综合分析与辅助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随着体外受精技术(in-vitro fertilization, IVF)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aic injection, ICSI)技术的提高,AsAb所致不育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 人类精子抗原 人类精子抗原相当复杂,约有100多种,按其细胞定位,可分为核抗原、胞浆抗原、膜固有抗原、包被抗原;按其特异性,可分为精子特异性抗原和精子非异性抗原。 1. 精子特异性抗原 受精抗原-1(fertiliztion antigen-1, FA-1),受精抗原-2(fertiliztion antigen-1, FA-2)/精子膜抗原、精子/滋养层交叉反应抗原(sperm/trophoblast cross-reaction antigen, STX-10)、乳酸脱氢酶-C4(LDH-C4)、胚细胞抗原(germ cell antigen-1, GA-1)、精子蛋白-10(sperm protein-10, SP-10)等。 2. 非特异性精子抗原 肌酸磷酸激酸(creatine phosphokinase, CPK)、甘露糖配体受体(mannose-ligand receptors, MLR)、C-myc蛋白、C-ras蛋白、G蛋白、膜磷酸酷氨酸蛋白(membrane phosphotyrosine protein, MPP)。 3. 其它精子抗原 顶体素(acrosin)、ABO血型抗原、HLA抗原、鱼精蛋白(protamine)、精子膜抗原(sperm-coating antigens, SCA; 或scafferrin) 精子固有的细胞膜抗原由种属特异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HLA、H-y、F9)等构成。此外,精子的特异性酶是细胞膜上的乳酸脱氢酶(LDH-C4)和酶前体acrosin(顶体蛋白),它们的相应抗体可引起受精障碍。 二. 人类生殖系统免疫屏障 在人类的整个生殖系统中,人体具有一套天然的免疫防御系统以避免AsAb的产生。目前研究认为,人类的生殖防御系统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 男性生殖系统血-睾屏障 人类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产生的。曲细精管由界膜围绕,管壁上皮是由两类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曲细精管界膜与支持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构成血-睾屏障。血睾屏障中,相邻的支持细胞基部牢固现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而相邻支持细胞外层的曲细精管界膜细胞膜在某些点上完全融合,具有紧密连接的典型结构。血睾屏障可防止精子与免疫系统接触,对在曲细精管内环境中合成的精子大分子抗原起到保护作用,在精子由输精管排出体外前后,淋巴细胞不能识别精子抗原,从而使机体不会将精子作为外来侵袭物而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AsAb。 2. 男性精液中的免疫抑制物 正常的男性精液中含有免疫抑制物质,如前列腺素和酸性磷酸酶等被统称为男性抑制物质(male inhibitory marterial, MIM)。在射精过程中,MIM随精子一道进入女性生殖道,对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应答作用起到抑制作用,使精子及受精卵免遭免疫系统的排斥,同时可保障受精卵的着床发育。 三. 抗精子抗体产生原因与机制 由于人体具有完整的血-睾屏障、生殖系统屏障的保护作用及精液中MIM的存在,使各级生精细胞处在一个与免疫系统完全隔绝的环境中,所以,精子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言是一种“异物”,在功能上是一种自身隐蔽抗原,无论对男性自身还是女性都是外来抗原,具有抗原性。正常情况下,精子由于受到各种免疫屏障及MIM的保护作用,精子抗原不会引发任何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因此,也就不会产生AsAb。但一旦人体由于受到外界各种理化因素和/或疾病的影响,使人体的血-睾屏障或生殖道屏障遭到破坏或作用减弱,或产生抗MIM抗体,使精子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即可激发机体对精子抗原的免疫防御反应而产生AsAb。 1. 血-睾屏障或生殖道屏障的损伤 任何理化因素(各种化学物质、超声波、紫外线、射线等)或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造成血-睾屏障以及生殖道免疫屏障的损伤均可引起抗精子抗体的形成。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输精管结扎术、输精管吻合术、输精管梗组、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损伤、生殖道感染、睾丸损伤、隐睾症、曾接受精索附近的手术(如疝气甚至阑尾切除)等。以上原因可造成精子抗原或精浆抗原在生殖道中的通透性增加,或由于局部淋巴结传递抗原信息而发生免疫应签,或由于进入全身循环而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 2. 精浆中免疫抑制物失效 在某些情况下,如生殖道感染、创伤和梗阻等可诱发机体产生抗MIM抗体。 AsAb主要有三种,即IgA、IgG、IgM,均存在于男女双方的血液和生殖道分泌物中。以IgM与生育力降低关系最为密切。男性体液中的IgA和IgG可以与整个精子结合,女性体液中的IgA和IgG主要与精子头结合,而男女体液中的IgM主要与精子尾部结合。 四. 抗精子抗体引起不育的机制 抗精子抗体减弱生育能力,主要是通过精子制动、精子凝集及精子死亡等作用。AsAb对整个生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种: 1. 阻止精子穿过宫颈粘膜,干扰精子获能,使精子的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下降 精子的获能部位是在女性的子宫和输卵管。精子只有经过获能才能完成受精。获能的本质是在于暴露精子表面与卵子识别位点,解除对精子顶体反应的抑制,从而使精子得以与卵子识别并穿入卵内完成受精作用。男性产生的AsAb自身抗体粘附于精子表面,使精子与精子之间发生凝集,从而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在女性宫颈粘液中,与AsAb结合的精子的穿透和存活能力受损。因此,射出精液中被AsAb包被的精子越多,进入宫颈粘液和女性生殖道的精子就越少。精子抗体可引起精子凝集成团,其凝集方式主要有头-头、尾-尾、尾尖-尾尖、头-尾及混合型等五种形式。凝集在一起的精子机械阻碍使个别精子活动大受影响。精子抗体还有细胞毒作用,当精浆中补体活性较高时,还会引起补体介导的攻击反应,使精子死亡或不动。此外,对精子的代谢及精子收缩蛋白功能也有影响。 2. 影响精子酶的活力,抑制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和放射冠的分散作用 精子透明质酸酶可使卵丘(放射冠)分散。而AsAb可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力而抑制卵丘分散。 3. 干扰精子顶体反应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获能后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内含物如顶体蛋白酶,此酶能促进精子穿过透明带和促进精卵结合。AsAb能抑制此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顶体反应的发生。 4. 封闭顶体膜上的抗原位点,抑制精子对透明带的附着与穿透,使精子不能穿过透明带。 5. 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干扰受精卵发育 AsAb能阻止精子与卵膜融合,导致不育。受精时顶体反应的精子赤道区是来源于两个配子的质膜的嵌合,AsAb能与受精时转移到卵膜的精子抗原发生反应,干扰受精卵的发育。 6. 影响胚胎的发育 AsAb可作用于受精后的胚胎,其原因可能是:早期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可暂获得各种抗原,称为时相特异性抗原或阶段特异性抗原,其中某些抗原与精子蛋白及畸胎瘤有交叉免疫性,在这种情况下,AsAb易使怀孕妇女发生流产、胚胎吸收或死亡。 五. 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鉴于AsAb对生育的影响,目前医学家们建立了各种检测技术,以早期明确诊断出体内的抗精子抗体,以及时作出相应的诊疗。AsAb的筛选试验应当使用新鲜的精液标本,并且推荐使用免疫珠法或混合抗球蛋白试验(亦叫混合细胞凝集反应或混合凝集反应)作为免疫性不育男性患者AsAb的过筛检测试验项目。 1. 免疫珠试验(Immunobead Test,IBT) 主要检测原理 免疫珠是可与兔(/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共价结合的一类聚丙烯酰胺珠。通过观察精子表面AsAb与兔(/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如羊抗人IgG、IgA、IgM)包被免疫珠吸附现象,可同时检测精子表面的IgG、IgA、IgM类别的AsAb。此法既可检测可与精子表面结合的AsAb,以可待测血清或宫颈粘液中的AsAb。本法还能确定AsAb结合部位。 主要方法步骤 ①直接法(Jones法)——新鲜待测精液1滴,一式3份,分别加1滴最适稀释度的羊抗人IgG、IgA、IgM包被的免疫珠悬液,混匀加盖玻片;置湿盒1小时,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②间接法——检测待测精浆或血清、宫颈粘液中免疫球蛋白(Ig)各类别的AsAb。操作方法同混合细胞凝集试验间接法。 检测结果判断 标准一——如果每高倍镜下可见免疫珠粘附到2-3个以上能动的精子,试验结果为阳性;标准二——≥25%的可动精子吸附到免疫珠上,试验结果为阳性。 2. 混合抗球蛋白试验(Mixed Antiglobulin Reaction test, MAR test) 主要检测原理 将新鲜、未经处理的精液与包被了人IgG的乳胶颗粒或绵羊RBC充分混匀,然后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单特异性抗人IgG抗血清,如果乳胶颗粒(或绵羊RBC)与可动精子形成混合凝集物,则提示待测精液中存在IgG类别的AsAb。 检测方法步骤 ①直接法——首先制备致敏红细胞(人IgG包被的O型人红细胞或绵羊红细胞);然后取玻片1张,依次滴加新鲜液化待检精液1滴,羊抗人IgG血清1滴、4%致敏红细胞1滴,充分混匀,盖上玻片,用光学显微镜(400×)观察结果。②间接法——首先制备精子密度为6×107/ml的生育男性精子悬液,然后取50ul此精子悬液加入50ul待测血清,37℃水浴1小时后,再用Baker绶冲液洗2次;将此吸附有待测患者血清中AsAb的正常生育男性的精子悬液按照直接法继续操作。 检测结果判断 ①直接法——标准一:致敏红细胞表面吸附3条以上精子,形成可动的细胞集团,试验结果为阳性;强阳性者几乎看不到自由活动的精子;标准二:≥50%的可动精子吸附致敏红细胞为阳性,10-50%的可动精子吸附致敏红细胞为可疑。②间接法——精子与致敏红细胞结合形成可动的混合集团为阳性,强阳性者几乎看不到自由活动的精子。阴性结果无混合凝集团可见,红细胞可凝集,但精子则自由游动。 目前,其它常用的测定AsAb的免疫技术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精子凝集试验(SAT) 原理 生殖道分泌物、血清中存在AsAb,其抗原位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精子膜固有抗原或来自精浆中的精子包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凝集。主要有五种方法: 1.1 试管-玻片凝集试验(TSAT) 主要操作步骤 各取0.1ml夫妇双方血清56℃灭活后,加pH7.4磷酸盐缓冲液(PHS)0.2ml混匀后,再加自行液化后经PBS洗涤、分散后制备成的精子密度为5×107/ml精子悬液0.1ml;阴性对照管取精子悬液0.1ml,加PBS 0.3ml。37℃水浴1小时,轻轻混匀、滴片,加盖玻片镜检。可检测IgG、IgM抗体类型 结果 出现3条以上精子头-头、尾-尾、尾尖-尾尖、头-尾及混合型等五种结合即为凝集。观察10个视野(400×)有5个视野以下出现凝集即为阳性。 1.2 明胶凝集试验(GAT) 可检测IgG、IgM抗体类型,但敏感度低于TSAT法。 1.3 浅盘凝集试验(TAT) 本法敏感度高,精液用量少。 主要操作步骤 选用精子活率>70%的生育男性精液,用0.01m0l/L pH7.4 PBS调整精子密度成5×107/ml的精子悬液;待检血清用0.01m0l/L pH7.4 PBS作1:4、1:8、1:16、1:32稀释;将浸泡在无水乙醇中的浅盘(6×3个小室)取出,棉布擦干,加液体石蜡50ul覆盖每个小室,再分别取稀释的血清5ul和精子悬液1ul通过石蜡层注入小室。室温18-25℃放置3-4小时,观察结果。 结果 用倒置显微镜(400×)观察每个小室的凝集情况。 1.4 明胶凝集试验 1.5 组织配型板凝集试验 1.6 毛细管凝集试验 2. 精子制动试验(SIT)/补体依赖法 主要检测原理 抗体分子与精子表面抗原相互作用,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精子顶体破坏,精子细胞膜通透性、完整性均受损,进而使精子失去活力。可检测IgG、IgM抗体类型,结果可靠,特异性强。 主要方法步骤 取生育男性新鲜精液(精子活动率>70%),液化后用PBS洗涤精子,制备成5×107/ml的精子悬液;混合3-5只豚鼠新鲜血液,分装安瓿,作为补体来源;AsAb阳性病人血清或兔抗人精子血清(RAHS),工作浓度经过预试验选定(选取在补体存在下能使90%左右精子制动的稀释度);正常人血清(NHS)56℃灭活30min,作为无制动活性的阴性对照;不育夫妇待检血清56℃灭活30min;检测管分为5管——依赖补体制动抗体检测管、不依赖补体制动抗体检测管、等渗盐水对照管、阴性对照管、阳性对照管。 试验结果评价 每管取1滴混合液于载玻片上,用光学显微镜(400×)观察10个视野,计数200条精子中活动精子,算出精子活率。按下式得出精子制动抗体值(sperm immunolizing value, SIV):SIV=[阴性对照中精子活率%]/检测管中精子活率%。以SIV≥2.0为精子制动抗体阳性。 3. 精子细胞毒试验(伊红-Y染色法) 主要检测原理 AsAb在补体参下可导致精子制动与死亡。死精子可被伊红-Y活体染料染色,由此可确定待检标本中有无AsAb。 主要方法步骤 取生育男性新鲜精液(精子活动率>70%),液化后用PBS洗涤精子,制备成5×107/ml的精子悬液;将上述精子悬液16ul分注于载玻片漆孔(2个测定孔,2个对照孔)内;测定孔中各加不育夫妇待测血清20ul,再加入新鲜人AB型血清(补体来源)4ul;对照孔不加AB型血清;37℃水浴30min后,每孔各加50g/L伊红-Y 4ul,加盖继续温浴2min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试验结果评价 活精子不着色,死精子染成红色。计数200条精子中死精子百分率,计算杀精子抗体百分率(测定孔死亡精子百分率-对照孔死亡精子百分率)。正常夫妇杀精子抗体百分率≤9%,以≥10%为阳性。 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 抗精子膜抗体的检测 主要试验原理 将未知抗体和已知抗原作用,温育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如果待检标本中含有AsAb,即与精子抗原结合,然后再与标记有荧光素的抗球蛋白抗体作用,使抗球蛋白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发生结合,从而使精子膜呈现荧光,由此得知待检标本中是否含有AsAb。 此法可观察精子不同染色类型,检出的抗体以IgG、IgM为主。 4.2 抗精子核抗体的检测 主要检测原理 精子经二硫苏糖醇皮质及胰蛋白酶处理后,使其头部肿胀、DNA及核蛋白得以暴露,可与待检标本中相应抗体结合,经与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相互作用,从而使精子核呈现荧光。 本法可检出抗精子抗原决定簇抗体,特异性较强,往往与精子凝集、制动试验结果一致。 5. 间接血凝试验 主要检测原理 将精子抗原吸附于RBC表面,使之致敏,然后与AsAb特异性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下,致敏RBC可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 本法应与明胶凝集法、玻片凝集法、制动法敏感,与免疫荧光法、免疫酶组化法一致。适用于原因不明的不育患者AsAb检测。 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主要检测原理 将精子膜抗原吸附到聚苯乙烯固相载体上,其固相抗原可与待检标本中的AsAb结合,并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人IgG(HRP-羊抗人IgG)结合起反应,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二抗”结合物,最终在酶底物作用下显色。 主要方法步骤 人精子膜抗原制备——取20份正常生育男性精液,液化后,用PBS洗涤后,将沉淀的精子混悬于0.5% NP-40Tris-HCl缓冲液,离心后,其上清液蛋白即为精子膜抗原。 检测结果判断 精浆和宫颈粘液中的AsAb主要为AsAb-IgG和AsAb-IgA类别,建议同时检测这2种类别AsAb。加终止液后,450nm吸光度值P/N≥2.1为阳性;也可不加终止液,通过与阳性对照而直接用肉眼判断。 7. 酶免疫斑点试验 主要检测原理 将滤纸或纤维素膜作为固相载体交联可吸附抗原后,再分别与未知抗体和酶标记第二抗体反应。经酶催化底物而显色,从而检测相应抗体。 8. 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吸附试验(BA-ELISA) 主要检测原理 待检抗体与固相抗原反应后,再加入生物素化第二抗体,形成抗原-抗体-生物素化第二抗体复合物,然后与酶标亲和素作用,并通过底物而显色。 9. 生物素-亲和素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 主要检测原理 将精子与待检抗体作用,再与生物素化第二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反应体系,再加入预选使亲和素与酶标记生物素按一定比例共温形成的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ABC),使之与生物素化抗抗体作用,此时,ABC中尚未饱和的亲和素结合部位可与抗抗体分子上生物素结合,从而形成ABC标记体系,最后通过底特显色。 本法相当敏感,适用于检测微量抗体。 10 免疫洗涤法 主要检测原理 待检标本中AsAb与精子表面抗原结合后,再与固相载体上的抗IgG作用,使精子附着于固相载体上。 此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1. 固相酶联染色法 主要检测原理 待检标本中AsAb能与固相化精子抗原特异性结合,然后与加入的酶标记抗人IgG发生免疫反应,所加底物被酶转化为有色产物,使AsAb得以检出。 12. ABC免疫组化法 主要检测原理 精子经固定后与待检抗体(第一抗体)作用,然后加入生物素化羊抗人IgG(第二抗体),经与ABC复合物反应,最后在底物中显色。 13.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主要检测原理 将I123标记的人精子膜蛋白分别与待检标本及兔抗人精子血清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以羊抗兔IgG第二抗体作为分离剂,离心分离精子抗原-抗体-第二抗体复合物,测定总放射性T及复合物的放射性B,以各标准管的结合率(B/T)为纵坐标,其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待检标本中复合物中的B/T,即可知AsAb含量。本法可对待检AsAb定量。 14. 免疫印迹法 主要检测原理 将粗提人精子膜抗原进行SDS-PAGE电泳,然后将膜抗原从凝胶上转移到醋酸纤维膜上进行转移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蛋白质进入醋酸纤维素薄膜而固相化,随后与待检标本(第一抗体)温育,再与结合有辣根过氧化酶的兔抗人IgG(第二抗体)温育洗涤后,加入酶底物显色处理,其醋纤膜经扫描分析,即可检测AsAb量。 本法可检出微量可极微量低效价AsAb,尤其适合体外授精系统检测AsAb量,并可分析AsAb在精卵结合中的生物学活性,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免疫不育机理。 (黄 庆 府伟灵) 参考文献 1. 黄宇峰, 许瑞吉主编. 男科诊断学.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9 2. 黄平治, 李永海主编. 男性不育.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3. 黄宇峰主编. 男性病实验诊断手册. 第2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3 4. 黄宇峰主编. 实用精液细胞学彩色图谱.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4 5. 丛玉隆, 王淑娟主编. 今日临床检验学.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7 6. 徐小峰. 抗精子抗体对生育的影响. 生殖健康. 1998; 12(1): 60 7. 张保平, 王玉华, 周银锁. 抗精子抗体测定及其评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0; 1: 72-73 8. 陆金春. 精子受精抗原(FA-1)的研究进展. 男科学报. 1999; 5(3): 166-169 9. 高正洪. Macro精子计算盘测定精子运动速度及精液常规参数的比较. 陕西医学检验. 1998; 13(3): 50 10. 卓丹心, 吴用祥. 哺乳运动精子顶体反应检测技术进展.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27(4): 57-59 11. 张树成, 王弘毅, 王介东. 1981~1996年我国生育力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分析. 生殖与避孕. 1999; 19(1): 27-33 12. 滕晓明. 抗精子抗体所致不育与体外受精. 国外医学: 计划生育分册. 2000; 19(2): 80-83 13. 高绍新. 抗精子抗体对男子有何影响. 生殖与健康. 2000; 14(1): 61 14. 周梅生, 闵志廉. 精液分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0; 21(3): 190-192 15. 黄宇峰. 男性病实验诊断的某些进展. 实用男科杂志. 1996; 2(1): 58 16. 徐建平, 徐元成, 黄宇峰. 精液参数分析的几种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生殖与避孕. 1997; 17(5): 262 17. Comhaire F. and Vermeulen L. Human semen analysis. Hum Reprod Update; 1995:1(4): 343-362 18. Campana A, deAgostini A, Bischof P. et al. (1995). Evaluation of infertility. Hum.Reprod.Update. 1995; 1(6 ): 586-606 19. Opsahl MS, Dixon NG, Robins ER. Single vs. multiple semen specimens in screening for male infertility factors.A comparison. J Reprod Med. 1996; 41(5): 313-315 20. Sofikitis N V, Miyagawa I. Endocrinological ,biophysical,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semen collected via masturbation versus intercourse. J Androl. 1993; 14(5): 366-373 21. Siegel MS. The male infertility investig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andrology laboratory. J Reprod Med. 1993; 38(5): 317-334 22. Jorgensen N , Auger J, Giwerema A, et al. Semen analysis performed by different laboratory teams: an intervariation study. Int J Androl. 1997; 20(4):201-208 23. Haugen TB, Grotmol T. Ph of human semen. Int J Androl. 1998; 21(2): 105-108 24. Krause W, Viethen G. Quality assessment of computer-assisted semen analysis (CASA) in the andrology laboratory. Andrologia. 1999; 31(3): 125-9 25. Lee CH. Review: in vitro spermicidal tests. Contraception. 1996; 54(3): 131-147 26. Krause W.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uter-assisted semen analysis (CASA) for diagnosis in andrology and fertility prognosis.Int J Androl. 1995; 18(Suppl 2): 32-35 27. Irvine DS. Computer assisted semen analysis systems: sperm motility assessment. Hum Reprod. 1995; 10(Suppl 1): 53-59 28. Larsen L, Scheike T, Jensen TK, et al. Computer-assisted semen analysis parameters as predictors for fertility of men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Danish First Pregnancy Planner Study Team. Hum Reprod. 2000; 15(7): 1562-1567 29. Farrell PB, Presicce GA, Brockett CC,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bull sperm characteristics measured by 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 (CASA)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fertility. Theriogenology. 1998; 49(4): 871-879 30. Redzko S, Kuczynski W, Szamatowicz J, et al. Seasonal changes in donor's sperm motility: CASA parameters. Ginekol Pol. 1998; 69(6): 485-489 31. Shibahara H, Hamada Y, Hasegawa A.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rm motility index assessed by the sperm quality analyzer and the outcome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J Assist Reprod Genet. 1999; 16(10): 540-545 32. Makler A, Shiran E, Geva H, et al.Evaluation of the SQA IIB: a new version of a sperm quality analyzer. Fertil Steril. 1999; 71(4): 761-764 33. Kim SC; Kim HW.Effects of nitrogenous components of urine on sperm motility: an in vitro study. Int J Androl. 1998; 21(1): 29-33 34. McDaniel CD, Hannah JL, Parker HM, et al.Use of a sperm analyzer for evaluating broiler breeder males. 1. Effects of altering sperm quality and quantity on the sperm motility index. Poult Sci. 1998 Jun; 77(6): 888-893 35. Schieferstein G, Hook-Vervier B, Schwarz M. Sperm motility index. Arch Androl. 1998; 40(1): 43-48 36. Shibahara H, Naito S, Hasegawa A. Evaluation of sperm fertilizing ability using the Sperm Quality Analyzer. Int Androl. 1997; 20(2): 112-117 37. Johnston RC, Clarke GN, Liu DY,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Sperm Quality Analyzer. Fertil Steril. 1995; 63(5): 1071-1076 38. Bartoov B, Ben-Barak J, Mayevsky A, et al. Sperm motility index: a new parameter for human sperm evaluation. Fertil Steril. 1991; 56(1): 108-112 39. Ayala C, Steinberger E, Smith DP. (1996). The influence of semen analysis parameters on the fertility potential of infertile couples. J.Androl. Nov; 17(6):718-725. 40. Barrat CLR, John JCSt. Diagnostic tools in male infertility. Hum Reprod. 1998; 13(Suppl.1): 51-61. 41. Burr R B, Siegberg, R, Flaherty SP,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perm morphology and the number of motile sperm iseminated on the outcome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combined with mild ovarian stimulation. Fertil. Steril.,1996; 65: 127-132. 42. Campana A, deAgostini A, Bischof P, et al. Evaluation of infertility. Hum Reprod. 1995; 1(6): 586-606. 43. Campana A, Sakkas D, Stalberg, A, et al.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woman's age ,sperm quality,total sperm count per insemination and life table analysis. Hum Reprod. 1996; 11: 732-736. 44. Comhaire F. and Vermeulen L. Human semen analysis. Hum Reprod Update. 1995; 1(4): 343-362. 45. Eimers JM, Omtzigt AM, Vogelzang ET, et al. Physical complaints and emotional stress related to routine diagnostic procedures of the fertility investigation. J Psychosom Obst Gynaecol,. 1995; 18(1): 31-33. 46. Haugen TB, Grotmol T. Ph of human semen. Int J Androl. 1995; 21(2): 105-108. 47. Jorgensen N, Auger J, Giwerema A, et al. Semen analysis performed by different laboratory teams: an intervariation study. Int J Androl. 1997; 20(4): 201-208. 48. Kunathikom S, Worasatit C, Toongsuwan 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rect mixed antiglobulin reaction (MAR) test and spontaneous sperm agglutination in men from infertile couples. J Med Assoc Thai . 1995; 78(2): 89-93. 49. Nahoum CRD and Cardozo D. Staining for volumetric count of leucocytes in semen and prostate-vesicular fluid. Fertil Steril. 1980; 34: 68 -69. 50. Ombelet W, Menkveld R, Kruger FT, et al. Sperm morphology assessment :historical review in relation to fertility. Hum Reprod. 1995; 1(6): 543-557. 51. Ombelet W, Bosmans E, Janssen M, et al. Semen parameters in a fertile versus subfertile population:a need for chang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men testing. Hum Reprod. 1997; 12(5): 987-993. 52. Opsahl MS, Dixon NG, Robins ER. Single vs. multiple semen specimens in screening for male infertility factors.A comparison. J Reprod Med. 1996; 41(5): 313-315. 53. Seibel MM, Zilberstain M. The diagnosis of male infertility by semen quality.The shape of sperm morphology.Hum Reprod. 1995; 10(2): 247-252. 54. Wolf H.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male genital tract inflammation. Andrologia. 1998; 30(Suppl.1): 35-39.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杨新 府伟灵 来源:中华检验网 -------------------------------------------------------------------------------- 第四章 临床蛋白电泳及进展 分散介质中的带电粒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不同pH溶液中带不同的电荷,从而在直流电场中能够泳动,这就是蛋白质的电泳现象。1937年瑞典化学家Tiselius首先建立了蛋白质的界面电泳技术,并成功地将血清蛋白质分成几个组分。从此以后,随着电泳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电泳成为蛋白质化学研究和临床实验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目前电泳方法可分为:自由界面电泳和区带电泳两大类。因区带电泳应用比较广泛,故本文将主要介绍蛋白质区带电泳技术在临床实验诊断中的一些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 基本知识 ⒈电泳的基本原理 不同物质的质点由于带电性质的不同,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如溶液中有一电荷电量为Q的粒子,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中移动,设电场强度为E,粒子的移动速度为v,v/E表示单位电场强度下带电粒子运动速度,称为迁移率(mobility),用μ表示,它与粒子半径(r),粒子的带电量(Q),溶液的粘度(η)有如下的关系: 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球形粒子,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上带有可电离的基团,在溶液中离解后形成的离子并非球形,因而实际测得的离子迁移率比以上公式算得的值要小一些。 设d为粒子移动距离,t为电泳时间,电场强度E为单位距离内的电位差(△U),L为两电极间的距离,则两物质A、B移动距离的差△d为: 由上式可知,物质A和物质B能否分离,取决于两者的迁移率。如果A和B的迁移率有足够大的差别,将能彼此分开。 ⒉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 ⑴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也称电位梯度,它是指单位长度的电位降。电场强度对电泳起重要的作用。电场强度愈大,则带电粒子的移动愈快。根据所用电场强度大小,可将电泳分为常压电泳(100~500V)和高压电泳(500~10000V)。常压电泳分离时间长,多用于分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高压电泳分离时间短,多用来分离氨基酸、多肽、核酸等小分子物质。 ⑵溶液的pH值 溶液的pH值决定了物质的解离程度,也决定了带电粒子所带的净电荷。溶液的pH值离等电点愈远,则粒子所带的电荷愈多,电泳速度愈快。在分离某一蛋白质混合物时,应选择适宜pH值,以利于各蛋白质组分的分离。为了使溶液pH值在电泳过程中恒定,须使用缓冲溶液。 ⑶溶液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影响粒子的电动电位(ξ电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最适宜的离子强度在0.02~0.2mol/kg。 ⑷电渗 在电场作用下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由于电渗现象往往与电泳同时存在,所以带电粒子的移动同时受电渗影响。如电泳方向与电渗相反,则实际电泳的距离等于电泳距离减去电渗的距离。在选择支持物时应注意尽量避免选用高电渗作用的物质。 ⑸其它影响因素 缓冲液的粘度,缓冲液与带点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泳时的温度变化等因素也都影响电泳的速度。 二、基本技术概述 ⒈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是指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由该物质制成的薄膜称为醋酸纤维薄素薄膜。它具有电渗小、分离速度快、分离清晰、血清用量少及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和同工酶等的分离和测定。 ⒉凝胶电泳 凝胶电泳根据支持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淀粉胶、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琼脂糖凝胶孔径较大,对蛋白质一般不起分子筛作用,适用于分离同工酶及其亚型,大分子核酸等。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分子筛作用,有更高的分辨率,普遍用于分离蛋白质及小分子核酸。 ⒊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等电点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测定等电点的方法是在不同pH条件下测量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然后用迁移率对pH作图,对应于迁移率为零的pH就是蛋白质的等电点。按照蛋白质等电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电泳方法称为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由于其分辨率可达到0.01pH单位,故特别适用于分离分子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组分。 ⒋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毛细管电泳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方法。同其它技术相比,毛细管电泳具有分辨率高、塔板数高、选择性好、定量准确、所需样品少等特点。毛细管电泳将电泳载体移到毛细管中后,克服了传统电泳的热扩散和试样扩散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因而它是一种比传统电泳优越得多的分离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可分为毛细管区带电泳、凝胶电泳、等速电泳、等电聚焦和胶束电动色谱等。 在生命科学中广泛使用的是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毛细管区带电泳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有分离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度高、分离快速、操作简便和易自动化等特点,现已开始在临床实验诊断中得到逐步地应用。 三、临床应用及进展 ⒈血清蛋白电泳 人血清中含有一百种以上的可识别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执行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各种疾病期间,血清蛋白的总量和各个蛋白质组分的比例会发生改变,因此血清蛋白的总量和各个蛋白质组分的分析在临床诊断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分析血清蛋白质各个组分变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血清蛋白电泳,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作为电泳的支持介质,血清蛋白电泳能产生5条或6条区带。采用淀粉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电泳的支持介质,由于它们的分子筛效应,其分辨率大大超过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血清蛋白电泳能产生25条以上的区带。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各临床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主要采用的是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复杂,难以解释,除特别的目的外很少用于临床。现在血清蛋白电泳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时,IgG低下较常见,而IgM和IgA低下较少见,血清蛋白电泳可粗略地判定IgG的量,严重的IgG免疫缺陷在血清蛋白电泳的γ区带可发生明显变化,故可采用血清蛋白电泳排除IgG免疫缺陷病。但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可靠的,定量测定IgG、IgM和IgA有时是十分必要的。 ⑵免疫应答 由于血清中IgG、IgM和IgA的量各不相同,多克隆IgG和IgA的量分别超过20g/L和6g/L时,电泳时才能见γ区带发生明显区带扩散现象,而IgM在血清中的量较少,电泳时不易见明显变化,故电泳只能反映出IgG和IgA参与的显著的免疫应答。 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病和淋巴瘤等在血浆中可能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通过电泳可检测到这些异常分泌产物,在电泳α-γ区带间出现M蛋白峰,有助于疾病的临床诊断。 ⑷炎症 炎症时急性时相反应的结果是电泳时α1和α2球蛋白增加,这种改变是由于急性时相蛋白α1-抗胰蛋白酶和结合珠蛋白增加所引起的。但采用电泳法评价炎症时急性时相反应变化,其敏感度低于直接测定C反应蛋白。 ⑸补体激活 区带电泳β2区带的C3由于补体激活后消耗而减少,但C3不稳定其含量可因标本保存时间延长而减少。所以,定量测定C3或其降解产物更为可靠。 ⑹营养不良及肝脏疾病 营养不良及肝脏疾病可引起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的减少。减少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临床上须注意鉴别的是,以上这些蛋白在炎症的急性时相反应时合成都减少,白蛋白还可因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而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丢失。 ⑺蛋白质丢失 血清白蛋白可由肾病综合征通过肾脏、烧伤病人通过皮肤和节段性肠炎通过肠道丢失。血清白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其病理状态的好转。在一些情况下,定量测定白蛋白是有用的。 ⑻血管内溶血 排除炎症和急性时相反应后,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是血管内溶血的较可靠指标。然而还须注意,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也可能是由于遗传性结合珠蛋白α链合成障碍所引起。同电泳法相比较,定量测定血清结合珠蛋白是一种更可靠和灵敏的判定血管内溶血的方法。 ⑼血浆蛋白的遗传性缺陷 临床上有诊断价值的血浆蛋白遗传性缺陷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血浆铜蓝蛋白缺乏病和C1酯酶抑制物缺乏病等,但实际上能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区带电泳鉴定的血浆蛋白遗传性缺陷有白蛋白遗传性缺陷、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和结合珠蛋白缺乏病。 ⒉血红蛋白电泳 现已发现超过700种由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产生的血红蛋白病,其中大多数为良性,并无临床症状。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用了分析和确定异常血红蛋白的常用方法。血红蛋白电泳是根据不同的血红蛋白所带的电荷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不同的电泳方法具有不同的电场强度、pH值、缓冲液或支持介质。最常用的两种电泳是碱性缓冲液电泳和枸橼酸酸性缓冲液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碱性缓冲液电泳最常用的支持介质,琼脂糖凝胶是枸橼酸酸性缓冲液电泳最常用的支持介质。 在pH8.4碱性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时,只能分离HbA、HbA2和HbF。HbC、HbE、HbA2和HbO的电泳迁移率相似,HbS、HbD和HbG也一同迁移,故对不能以上血红蛋白组分进行分离。在pH6.2枸橼酸酸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时,电泳可分离碱性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不能分离开的血红蛋白,可从HbE中分离HbC,从HbD和HbG中分离HbO和HbS。但采用两种电泳法均不能区分HbE和HbO,HbD和HbG。 等电聚焦电泳技术虽然费力和耗时,但它有有非常高的分辨率。等电聚焦电泳能较好地确定和分析异常血红蛋白,可从HbE中分离HbC,从HbD和HbG中分离HbO和HbS。除此以外,HbA和HbF也可清楚地被分辨出来。而且,等电聚焦电泳产生的狭窄的Hb电泳区带比传统电泳技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毛细管区带电泳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现也被用来分析变异血红蛋白,现已有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分析异常HbA2和HbF报道。 ⒊尿蛋白电泳 尿蛋白可能是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尿蛋白电泳可用于鉴别蛋白尿的种类和原因,估计肾损害的程度。 1960年Blainly等首先提出了蛋白尿选择性的概念作为判断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判断这种能力可通过电泳测定尿中的中分子量蛋白质和高分子量蛋白质的比值来确定的。选择性蛋白尿中蛋白质主要为中分子量(4万~8万)的白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等,而分子量大于9万的蛋白质多不出现,提示病变未及肾小管,见于早期肾小球肾炎。非选择性蛋白尿中大分子蛋白质和中分子蛋白质同时存在,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 临床上常采用醋酸纤维薄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介质进行尿蛋白电泳,用于区别肾小球和肾小管性蛋白尿。本周氏蛋白可通过电泳在溢出性蛋白尿中发现,并可通过免疫电泳进一步鉴定出κ或λ轻链。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更高的分辨率。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分子筛作用,蛋白质由于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得到分离,蛋白分子量为17×103~70×103Da能被容易地分离出来,这可用来鉴定肾小球性蛋白尿同时伴有的肾小管性蛋白尿。未知蛋白质的分子量可与标准的分子量的参照物比较而被得到估计,有学者报道采用这种方法判定肾移植病人环孢霉素A引起的肾毒性。 二维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也可用于蛋白尿的分析。第一维电泳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的不同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蛋白质,第二维电泳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所带电荷的不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蛋白质。可采用二维电泳分析了尿液中的蛋白质,并进一步确定是区别肾小球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这种技术也被用于分析前列腺癌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志物蛋白质。 ⒋脑脊液蛋白电泳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为支持介质,可进行脑脊液(CSF)的蛋白电泳。脑脊液进预先浓缩适当倍数后,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可分为6个组分:前白蛋白,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若采用琼脂糖为支持介质,还可见两个β组分,慢β2和快β1。若要一般地了解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醋酸纤维素薄膜和琼脂糖凝胶均可作为CSF蛋白电泳的支持介质。高分辨的凝胶电泳已用于CSF蛋白的分析,二维电泳和细管电泳也已用于CSF的蛋白分析。 由于血脑屏障对大小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渗透性不同,故在各种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可见到一些异常的CSF蛋白电泳图谱。前白蛋白增高见于脑萎缩、脑积水及中枢神经变性病。白蛋白增加见于脑血管病变、椎管阻塞。α、β球蛋白增加见于脑膜炎、脑肿瘤。β增加可见与动脉硬化、脑血栓等疾病。γ球蛋白明显增高见于脑肿瘤。 CSF免疫电泳通常可指示血脑屏障渗透性异常的严重程度。CSF中的β-脂蛋白、IgA和α1-巨球蛋白通常以痕量存在,β-脂蛋白、IgA和α1-巨球蛋白的增高分别反映血脑屏障渗透性高、中、轻度的增加。 由于CSF蛋白电泳对人体疾病并不特异,因此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受到限制。CSF电泳常用于诊断多发性硬化症。在多发性硬化症中,CSF的IgG浓度时增加的,较早的方法是通过蛋白电泳γ球蛋白的量来确定CSF中IgG的量,γ球蛋白几乎全是IgG。现在,定量测定CSF中IgG的免疫化学法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定量方法。在诊断多发性硬化症时,除了测定CSF中IgG浓度外,须注意CSF中是否出现寡克隆带和髓鞘碱性蛋白。在CSF电泳分析中,在γ区可见稀疏的寡克隆带。寡克隆带代表严格异质性的IgG。CSF髓鞘碱性蛋白可通过RIA的方法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蛋白电泳在临床实验室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蛋白电泳主要应用在血清、尿液、血红蛋白和脑脊液等检查方面。现已有较新研究报道蛋白电泳用于泪液、唾液和头发蛋白质分析。而且电泳技术方面的临床进展也日新月异,特别是毛细管电泳和二维电泳技术(见后附参考文献)。可以预见,蛋白电泳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分析技术,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 (杨 新 府伟灵) 参考文献 1. Clarke GM, Higgins TN.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hemoglobinopathies and thalassemias: review and up date. Clin Chem , 2000, 46:1284~90 2. Attaelmannan M, Levinson SS.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ing monoclonal gammopathies. Methods Mol Biol , 1999, 112:1~7 3. Oda RP, Clark R, Katzmann JA, et 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s a clinical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protein in serum and other body fluids. Electrophoresis , 1997, 18:2353~61 4. Wijnen PA, van Dieijen-Visser MP.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serum proteins. Reproducibility,comparison with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Eur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96 , 34(7):535~45 5. Young DS,Tracy RP.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Clin Chem , 1995 , 41(4):495~509 6. Kyle RA . The monoclonal gammopathies. Clin Chem , 1994, 40(10):1869~78 7. Kijlstra A, Kuizenga A. Analysis and function of the human tear proteins. Adv Exp Med Biol, 1994, 350:299~308 8. Reif OW, Lausch R, Freitag R. 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human serum and plasma proteins. Adv Chromatogr, 1994, 34:1~56 9. Beeley JA. Fascinating families of proteins: electrophoresis of human saliva. Biochem Soc Trans, 1993, 21(1):133~8 10. Wiederkehr F.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s by electrophoresis. J Chromatogr, 1991, 569:281~96 11. Beeley JA.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electrophoresis of human salivary proteins. J Chromatogr, 1991, 569:261~80 12. Mehta PD. Diagnostic usefulnes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 multiple sclerosis. Crit Rev Clin Lab Sci, 1991, 28(3):233~51. 13. Waller KV, Ward KM, Mahan JD, 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proteinuria. Clin Chem, 1989, 35(5):755~65 14. Harrington MG, Merril CR.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analysis in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J Chromatogr, 1988, 429:345~58 15. Weber MH. Urinary protein analysis. J Chromatogr, 1988, 429:315~44 16. Harrington MG, Kennedy PG. The clinical us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studies in demyelinating neurological diseases. Postgrad Med J, 1987, 63(743):735~40 17. Whicher JT, Spence CE. Serum protein zone electrophoresis-an outmoded test? Ann Clin Biochem, 1987, 24:133~9 18. Whicher JT, Calvin J, Riches P, et al. The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paraproteinaemia. Ann Clin Biochem, 1987, 24:119~32 19. Gochman N, Burke MD. Electrophoretic techniques in today's clinical laboratory. Clin Lab Med, 1986, 6(3):457~75 20. 徐葆筠, 等. 实用仪器分析.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21-230 21. 林其燧, 等. 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557~560, 681~687, 1053~1061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概 述 一、脑脊液的形成及其功能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细胞外液的一种,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现在认为脑脊液主要来源于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上皮,脑实质、脊髓蛛网膜下腔以及脑室与脊髓中央管腔面的脑管膜也会生成少部分CSF。CSF从两个侧脑室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中脑髓管、第四脑室,最后经过第四脑室的中央孔和两侧孔分布到脑、脊髓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及脑池。每个侧脑室约10~15ml,第三、四脑室共约5~10ml,脑蛛网膜下腔和各脑池(脚间池、桥脑池、小脑延髓池)共约25~30 ml,脊髓蛛网膜下腔约70~75 ml,总量约为130 ml。CSF的产生速度约为每分钟0.35 ml,人体的CSF可在6~8小时更换一次,每日更换3~4次,平均日分泌量不超过400~500 ml。在正常情况下,CSF的分泌以中枢部位为主,而其吸收则以周围部位为主,约有4/5的CSF经脑穹窿面的蛛网膜绒毛吸收回上矢状窦,约1/5从脊神经根周围间歇吸收入静脉。通常,CSF都在不停的循环着,其流动速度较为缓慢,而且皆往一个方向流动。维持CSF循环的动力主要是流体静压(即蛛网膜下腔压力与大脑静脉压力之差)和血液的渗透压。 CSF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着“淋巴”的作用,它参与脑组织代谢,通过血管周围间隙运送营养物质至脑细胞,并带走其代谢产物,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相对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的微环境。CSF充满于脑室系统、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形成了脑的“保护垫”,避免在震动或损伤时脑与颅骨相撞,减少震荡,保护脑髓。当颅骨的某点受到打击时,CSF可以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避免直接冲撞脑组织。这样,当脑或脊髓受到外力震荡或挫伤时,CSF起着缓冲作用。CSF循着一定的方向流动,对调节颅内压变化,维持神经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调节碱储,保持pH相对稳定在7.28~7.32的范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CSF还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来影响垂体功能,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二、脑脊液的成分 正常CSF为无色透明液体,它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血浆相似(见表1)。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脉络丛上皮对血浆中各种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氯化物、钠、镁、二氧化碳、乙醇等最容易通过;白蛋白、葡萄糖、钙、乳酸、丙酮、氨基酸、尿素等次之;而大分子物质如纤维蛋白原、胆红素、补体、抗体、毒物和某些药物则不易通过。脉络丛上皮表面微绒毛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等活性物质亦存在于脑脊液中。 三、脑脊液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采集脑脊液一般用腰椎穿刺术(腰穿)获得,必要时可用小脑延髓池穿刺术(池穿)或侧脑室穿刺术。 脑脊液腰椎穿刺采集的适应症: (1) 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瘫痪。 (2) 有脑膜刺激征者。 (3) 疑有颅内出血、中枢神经梅毒、脑膜白血病等。 (4) 神经系统疾患需系统观察或需椎管内给药、造影和腰麻等。 脑脊液腰椎穿刺采集的禁忌症: (1) 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高压,特别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者。 (2) 腰椎结核或穿刺部位有感染。 (3) 全身状况不允许穿刺者。 表-1 正常脑脊液与血液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脑脊液(CSF) 血浆 钠 135~152mmol/L 135~145 mmol/L 钾 3.8 mmol/L 4.5~5.6 mmol/L 钙 1.02~1.35 mmol/L 2.25~2.75 mmol/L 镁 1.2 mmol/L 0.8~1.2 mmol/L 氯化物 120~130 mmol/L 98~108 mmol/L 尿素氮 2.5~5.3 mmol/L 3.2~7.1 mmol/L 非蛋白氮 8.57~20 mmol/L 14.5~25.0 mmol/L 尿酸 0.02~0.14 mmol/L 0.12~0.24 mmol/L 肌酐 17.68 μmol/L 88.4~176.8μmmol/L 葡萄糖 2.8~4.4 mmol/L 3.9~6.1 mmol/L 总蛋白 0.2~0.4g/L 60~75 g/L 白蛋白 -- 40~55 g/L 球蛋白 -- 20~30 g/L 纤维蛋白原 0g/L 2~4 g/L 蛋白电泳 前白蛋白 0.02~0.07 -- 白蛋白 0.55~0.69 0.54~0.61 球蛋白α1 0.03~0.08 0.04~0.06 α2 0.04~0.09 0.07~0.09 β 0.10~0.18 0.10~0.13 γ 0.04~0.13 0.17~0.22 免疫球蛋白 IgG 10~40mg/L 7.6~16.6 g/L IgA 0~2mg/L 0.71~3.35 g/L IgM 0~0.6mg/L 0.48~2.12 g/L pH 7.28~7.32 7.35~7.40 PO2 5.3~5.9kPa 12.6~13.3kPa PCO2 5.9~6.7kPa 4.7~6.0kPa 碳酸氢盐 20~25mmol/L 21~25mmol/L 谷草转氨酶 12~32IU 4~40IU 谷丙转氨酶 4~20IU 2~40IU 乳酸脱氢酶 8~32IU 150~450IU 乳酸 1.10~2.31mmol/L 0.44~1.78mmol/L 无机磷 0.4~0.68mmol/L 0.97~1.61mmol/L 脑脊液采集的注意事项 脑脊液采集后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小瓶或无菌试管中,每瓶1~2ml即可,第一瓶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瓶作化学检查,第三瓶作细胞计数。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存放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下列改变而影响检验结果: (1)细胞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匀而使计数不准确。 (2)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逐渐消失,影响细胞的分类计数。 (3)脑脊液中的葡萄糖由于细胞或微生物如细菌的代谢被迅速分解,造成葡萄糖含量降低。 (4)细菌溶解,影响病原菌(尤其是脑膜炎双球菌)的检出率。 (5)脑脊液的采集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EDTA抗凝。各种特殊检验所需的CSF的量因不同的方法而有所不同。 四、脑脊液检查的内容 目前CSF常规检查包括:目视检查、蛋白质定性实验和细胞计数等。必要时按病情需要作细菌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病理检查和其它化学检查如蛋白质定量、葡萄糖、氯化物、酶学等检查。 第二节 脑脊液的理学检查 一、颜色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但新生儿因血液中胆红素的移行,故CSF标本的颜色几乎都是黄色。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出血、肿瘤等,CSF中出现过多的白细胞或红细胞和其他色素,使得颜色发生改变。常见的颜色主要有下列几种: 1、红色 CSF中混有血液时,因红细胞溶解、破坏,可使标本呈现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穿刺损伤出血仅见于最初几滴为红色,以后逐渐变清晰,CSF离心后其上清无色透明,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完整,形态无改变或皱缩,取其上清液作隐血试验,由于红细胞未溶解,没有游离血红蛋白产生,故呈阴性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其CSF呈均匀红色,离心后上清液仍显淡红色或黄色,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呈锯齿状或皱缩,红细胞并有破坏,上清液作隐血试验,由于存在游离血红蛋白,呈阳性结果。新鲜出血与陈旧出血的鉴别见表2。 2、黄色 CSF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或多量蛋白质,或因颅内静脉血运和脑脊液循环郁滞,致使CSF呈黄色,颇受临床医生重视。主要见于下列情况: (1)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由于红细胞被破坏,出血5、6小时后即可出现黄色,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周左右。 (2)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5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的程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梗阻部位越低,变黄更明显。 (3)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和脊髓肿瘤,此时CSF内的蛋白质含量可明显升高。 (4)重症黄疸,如核黄疸、甲型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道梗阻、新生儿溶血病等,一般CSF内胆红素浓度超过8.5μmol/L时,即可被黄染。 (5)CSF中含有黄素、类胡萝卜素、脂色素和黑色素等。亦可使CSF呈现黄色。 3、米汤样乳白色 由于白细胞或脓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4、绿色 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所引起的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等。 表2 新旧出血的鉴别 鉴别 新鲜出血 陈旧出血 外观 混浊,易形成凝固物 较透明 离心沉淀 上清液无色透明 上清液红、褐或黄色 红细胞形态 无变化或皱缩 有改变 白细胞数 不增加 继发性或反应性增 二、混浊度(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CSF中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300×106个/L时,则变得混浊。蛋白质含量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霉菌等,也可使其变得混浊,如结核性脑膜炎时CSF呈毛玻璃状,化脓性脑膜炎时呈脓样等。 检验结果报告时,一般用“清亮”、“微混”和“混浊”等来描述。 三、凝块或薄膜 凡是可能有纤维蛋白析出的CSF标本,如临床上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时,应保留标本,最好静置24小时,观察有无凝块和薄膜形成。 正常脑脊液放置24小时不形成薄膜,无凝块和沉淀。当CSF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增加至10g/L时,可出现薄膜或凝块。化脓性脑膜炎往往在1~2小时内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在12~24小时形成膜状物。神经梅毒可以出现小絮状凝块而不形成薄膜。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其远端部位的CSF因蛋白质含量高常呈现黄色胶冻状。 检验结果报告时,一般按“无凝块”、“有凝块”、“有薄膜”等报告。 四、比密(比重) CSF比密的测定方法与尿比密的测定基本相同,常用的方法是折射仪法。正常成人CSF的比密为1.006~1.008。 五、pH pH的测定用微量pH计测量,正常成人CSF的pH微7.35~7.40。 第三节 脑脊液的化学检验 一、蛋白质定性检查(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 1、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原理 脑脊液中蛋白质主要是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混浊或沉淀。 2、试剂 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l,加蒸馏水至500 ml,用力振摇,放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饱和苯溶液:取苯酚10 ml,加蒸馏水至100 ml,充分混匀,置入37℃温箱中数小时,见底层有酚析出,上层即为饱和酚溶液。避光保存,一般置棕色瓶内保存。 3、操作 取试剂2~3 ml,置于小试管中,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在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结果。 4、结果判断 阴性(-):无混浊,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对光不易看到,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呈灰白色白雾状。 阳性(++):呈白色薄云雾状混浊。 强阳性(+++):呈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 最强阳性(++++):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5、方法学评价 潘氏(Pandy)试验所需标本量少,操作简单,结果观察较为明确,临床试验室常用此法。但该方法过于敏感,有一部分正常人也可出现极弱阳性(±)结果。 6、注意事项 (1)红细胞过多时,须先离心使细胞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试验。 (2)试验中所用试管应十分洁净,否则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3)所用试剂苯酚如不纯,亦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室温低于10℃,酚饱和度低,亦可引起假阳性结果。 7、正常参考值 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仅是血浆蛋白的1/200,即0.2~0.4g/L,其成分以白蛋白为主,故蛋白定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或极弱阳性(±)。 8、临床意义 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出血时多呈强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呈阳性反应。 二、总蛋白定量测定 脑脊液蛋白定量测定可参照尿液蛋白定量,常用的方法为双缩脲法和染料结合法。临床检验多采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1、原理 磺基水杨酸为生物碱试剂,能沉淀蛋白质,但对白蛋白的沉淀能力比球蛋白强,加适量硫酸钠后,沉淀白、球蛋白的能力趋于一致,与标准蛋白浊度对比进行定量测定。 2、试剂 磺基水杨酸-硫酸钠试剂(SS-S) 磺基水杨酸 3.0g 无水硫酸钠 7.0g 蒸馏水 加至100ml 过滤后,储存于棕色瓶中,如显色或混浊则不能用。 3、方法 (1)制备标准曲线 含蛋白200、400、800、1200、1600mg/L的稀释混合人血清标准系列各0.5 ml,加SS-S试剂4.5 ml,充分混匀,7~15分钟后,用420nm波长比浊,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检测 取待测脑脊液标本各0.5 ml于两只试管中,其中一只试 管加SS-S试剂4.5 ml,另一试管加154mmol/L的NaCl溶液4.5 ml作为标本空白管。在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比浊,所得得吸光度可从标准曲线上求得蛋白质浓度。 4、注意事项 (1)脑脊液如有多量细胞或混浊,应先离心以除去。如蛋白质浓度过高,应先行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新测定。 (2)加入SS-S试剂的操作手法和速度、室温及比浊前的放置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故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加入试剂的方式和比浊时间与标准管一致。应随气温改变,勤作标准曲线。 5、正常参考值 腰穿CSF蛋白含量:0.2~0.4g/L 池穿CSF蛋白含量:0.1~0.25 g/L 侧脑室穿刺CSF蛋白含量:0.05~0.15 g/L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与年龄成正比,儿童含量较低,成人稍高,老年人又比成年人高。 6、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为血脑屏障被破坏的标志。颇受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蛋白质含量增高常见于下列情况: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脑部感染时,脑膜和脉络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分子容易透过,首先是白蛋白增高,随后是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增高。 (2)神经根病变。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多数病例有蛋白质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即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椎管内梗阻。脑与蛛网膜下腔互不相通,血浆蛋白由脊髓中的静脉渗出,CSF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有时高达30~50g/L,这时CSF变黄,可自行凝固。如脊髓肿瘤、转移癌、粘连性蛛网膜炎等。此外,早产儿CSF蛋白含量可达2 g/L,新生儿为0.8~1.0 g/L,出生两个月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含血的CSF蛋白质含量增高。为了鉴别原来有无蛋白质增高,可用每升红细胞700×106个约相当增加蛋白质量0.01 g/L来推算,用含血CSF的蛋白质含量减去含红细胞数折算成的蛋白质含量,即为原来CSF的蛋白质含量。 三、脑脊液蛋白电泳 1、原理 与血清蛋白电泳相同,利用各种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迁移率不同来进行检测。由于CSF蛋白质含量较低,电泳前须进行浓缩处理。一般采用透析法浓缩,将CSF加入透析袋内,置于吸水的透析液中,CSF中的水分移至透析液内,CSF的蛋白质浓度增加后,再进行电泳分析。 2、试剂与器材 (1)器材 透析膜可商品化购买,亦可用玻璃纸袋;电泳设备同血清蛋白电泳。 (2)试剂 透析液为聚乙二醇20000氯化钠溶液:称取聚乙二醇20000 30.0g,氯化钠0.9g,加9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巴比妥缓冲液(pH8.6,0.05mol/L)10ml,混匀,溶液pH为7.4。透析液亦可用500g/L的右旋糖酐溶液。 3.方法先将CSF加入透析袋内,放入聚乙二醇20000氯化钠溶液中,室温透析6~7小时(如用500g/L的右旋糖酐溶液,透析2~4℃时需15小时),浓缩至0.05~0.1 ml即可。浓缩的脑脊液按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进行电泳分析。 正常脑脊液蛋白电泳带与血清蛋白电泳带有不同之处:脑脊液出现较多的前白蛋白而血清中较少;CSF的β-球蛋白略高于血清;γ-球蛋白仅为血清的一半。 4、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对于CSF蛋白电泳质与量的分析,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的意义。见表3。 另外,可根据CSF蛋白电泳结果计算蛋白商(protein quotient),其计算公式为:蛋白商=球蛋白/白蛋白。参考范围约为0.4~0.8。 蛋白商增高:提示球蛋白增高,见于脑脊髓膜炎、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征、亚急性梗塞性全脑膜炎等。 蛋白商降低:提示白蛋白增高,见于脊髓压迫症、脑瘤、化脓性脑膜炎的急性期等。 表3 脑脊液蛋白电泳参考值范围和临床意义 区带电泳及参考值范围 可能机理 临 床 意 义 增 多 减 少 前蛋白电泳 0. 02~0.06 白蛋白 0. 55~0.69 α1球蛋白 0. 03~0.08 α2球蛋白 0. 04~0.09 β球蛋白 0. 10~0.18 γ1球蛋白 0.057~0.162 γ2球蛋白 0.04~0.13 退行性病变 脑供血障碍 急性炎症 占位性病变 脑组织萎缩 免疫或占位性病变、暂时性脑功能失常 免疫 舞蹈病、帕森金氏病、手足徐动症 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溢血) 脑部感染(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脊髓灰白质炎) 肿瘤:转移癌、胶质瘤、桥脑小脑角肿瘤 退行性病变:帕森金氏病、手足徐动症、外伤后偏瘫 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面神经麻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脑瘤:假脑瘤、胶质瘤、癫痫、脑外伤(重症) 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 脑部感染:亚急性包涵体炎、脑脓肿、慢性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炎 脑瘤:浆细胞瘤、胶质瘤、桥脑小脑角肿瘤 脑膜炎 脑外伤(急性期) 脑外伤 四、脑脊液肿瘤生化标志物检查 脑脊液中肿瘤标志物现已发现多种,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胶质瘤相关抗原、β2-微球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铁蛋白(FP)及部分酶类如乳酸脱氢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1、癌胚抗原(CEA)神经组织不表达CEA,CEA水平对于能产生CEA的肿瘤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监测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有人研究了204例各种神经系统疾病CEA水平,包括35例肿瘤。在35例肿瘤病人中,脑脊液CEA升高者10例,且这10例均是转移性癌。另一项研究表明,软脑膜癌CEA水平升高但除外淋巴瘤转移所致软脑膜癌。其特异性高达50%,但灵敏度只有31%。在怀疑脑转移性癌的病例中,脑脊液细胞学阴性,但对于能产生CEA的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胃癌、部分肺癌,脑脊液中CEA通常会升高,有诊断价值。 2、胶质瘤相关抗原 胶质瘤相关抗原有两种:一种是神经外胚层胶质瘤相关抗原(G-22),另一种是神经-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抗原。前者表达于肿瘤细胞及来源于神经嵴的正常细胞;后者存在于脑细胞及红细胞。有人采用固相放免技术分析了66例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包括18例胶质瘤患者。结果发现18例胶质瘤患者G-22均呈阳性(大于10ng/ml)。30例非胶质瘤神经系统疾病患者G-22均是阴性。除了未成熟畸胎瘤、部分与中枢神经纤维瘤有关的脑膜癌,以及从肺转移而致的脑瘤外,绝大多数非胶质瘤脑瘤为阴性。G-22抗原水平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均高度相关,因此监测脑脊液G-22抗原水平可以预报恶性胶质瘤的进展与消退。 3、AFP及HCG AFP为一种糖蛋白,在卵黄囊中合成。脑脊液中AFP升高见于一些转移性胚胎细胞肿瘤。HCGβ亚单位升高见于转移性绒毛膜癌、胚胎细胞性睾丸癌、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畸胎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β-HCG水平一般与治疗中肿瘤的增殖相关,并且β-HCG升高常常早于肿瘤转移的临床或放射学证据。 4、脑脊液铁蛋白(Ft)病毒性脑膜炎患儿CSF的铁蛋白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倍。若以3.2μg/L(ELISA法)为95%的对照人群的上限,CSF铁蛋白对病毒性脑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66%,特异性为92%。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CSF铁蛋白的平均值为59.5μg/L(RIA法),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恶性胶质瘤患者铁蛋白水平(平均103.0μ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5.4μg/L)和头痛患者(4.3μg/L)。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其脑脊液铁蛋白可高达正常值的5倍,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组和病毒性脑炎组基本正常。因此CSF的铁蛋白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5、基质金属蛋白酶谱(MMPs) MMPs属于含锌的金属蛋白酶家族,是有底物特异性的多种钙离子依赖肽链内切酶。人脑中已发现的有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胶原酶(MMP1)和基质溶素(MMP3)等多种MMPs。MMPs是以无活性的形式分泌,随后由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和其它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活化。原发性与转移性脑瘤MMPs过度产生和激活,有人采用明胶的SDS-PAGE分析66例白细胞数<5/μl的脑脊液标本,其中健康对照组19例、恶性星形细胞瘤29例、转移性脑瘤10例、未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肿瘤4例、非肿瘤神经系统疾病4例。分析发现66例标本均可检出明胶酶A前体。而明胶酶B前体仅见于原发性脑瘤(20/20)和转移性脑瘤(10/10),健康组和非脑瘤性疾病均未检出明胶酶B前体。明胶酶A仅见于1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脑瘤和一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胶质瘤患者,但经磁共振扫描证实有肿瘤向脑膜转移。明胶酶B在15例脑癌中有10例阳性。因此检测脑脊液中明胶酶谱可区别恶性胶质瘤或转移脑瘤与非脑瘤肿瘤,并可区别脑膜癌与未向脑膜扩散的脑瘤。MMPs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一个敏感指标,也是肿瘤复发的早期标志。 五、脑脊液蛋白质的其他检查 1、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 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极少,主要为IgG,含量在10~40mg/L。在蛋白总量不高时,一般不能检测出IgA、IgM、IgE等,多发性硬化症、Guillain-Barre综合症、播散性脑脊髓炎等免疫性疾病,可使IgG含量升高。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时,CSF中IgG和IgA可升高。脑瘤时,IgE可能升高。有人认为,若发现IgM,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见表4)。其增高的机理,主要是由于血脑屏障功能的破坏和CSF中存在免疫细胞等。 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查常采用免疫电泳扩散和免疫散射比浊法。 表4 几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脑脊液内免疫球蛋白的改变 免疫球蛋白 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瘤 神经梅毒 IgA IgE IgG IgM 2、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的定量检查 正常脑脊液中含有β2-MG,其水平在1.51±0.72mg/L。许多研究表明,CSF中β2-MG可用于预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复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复发者CSF的β2-MG的改变较细胞学诊断早4~8周,其β2-MG水平升高显著;白血病和淋巴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CSF的β2-MG明显高于未受累者,经化疗后,β2-MG水平随症状体症消失而恢复正常,故β2-MG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累的诊断依据和疗效监测指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CSF的β2-MG增高,细菌性较病毒性升高明显,结核性较化脓性升高更加明显,故在病原体检出困难,CSF常规检查不典型时,CSF的β2-MG检查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的β2-MG明显增高,有严重偏瘫的大面积梗塞患者升高更显著,经治疗后β2-MG下降;故β2-MG测定对本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有参考价值。 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有酶免法和放免法。 3、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定量检查 有人报道,经培养证实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24例,脑脊液CRP均为阳性,而脑脊液糖检查18例为阳性、革兰氏染色17例阳性,非细菌性脑膜炎23例中CRP阳性仅两例。因此认为脑脊液的CRP是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脑膜炎的一项灵敏和特异的诊断指标。 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免疫散射比浊法。 4、14-3-3脑蛋白的检查 14-3-3脑蛋白大量存在于正常人脑组织中,并不存在于血浆中。有人发现在克-雅氏病病人的71份脑脊液中,对14-3-3脑蛋白进行检测,68例(98%)为14-3-3脑蛋白阳性,而94例其它痴呆病人中仅4例为阳性,且3例为采集脑脊液前1个月内患有脑梗塞,仅一例为阳性。此患者临床拟诊断为AD。在检查66例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脑脊液发现18例阳性,这18例阳性病人分别为急性病毒性脑炎、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Reet氏综合征等。这一研究提示:检查14-3-3脑蛋白对克-雅氏病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高达99%。 5、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β-AP)和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的检查 β-AP是分子量4.2kD的多肽,主要存在于老年斑和Alzheimers病(AD)的脑血管系统,是脑组织固有蛋白。β-AP是大分子APP的异常分解产物。大量研究发现,CSF的APP和β-AP水平可以作为AD诊断以及痴呆严重程度和病程进展的生化指标。有人采用高特异性的ELISA法对CSF的APP研究发现,拟诊AD患者的CSF中APP为0.8±0.4g/L远低于其他痴呆患者(2.9±1.0g/L)和正常值(2.7±0.7g/L)。AD患者脑脊液的β-AP水平与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6、脑脊液tau蛋白的检查 tau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对微管的构成和保持稳定起着关键作用。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并转变成双股螺旋神经丝,可导致AD患者脑组织中营养不良轴突的积累和神经纤微缠结。神经元内存在大量神经纤微缠结是AD的重要特征之一。CSF中的tau蛋白主要来自坏死的神经细胞。 AD患者和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CSF中tau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D组比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病例组升高更加明显,表明tau蛋白是CNS神经元变性的一个敏感指标,可用于痴呆的诊断和鉴别。tau蛋白和谷草转氨酶(AST)联合检测对AD的诊断特异性达到了83%,而单纯检测tau蛋白的特异性仅为50%。因此两者同时检测可提高对AD的诊断特异性。 7、层粘蛋白(Laminin LN) 脑脊液LN的正常参考值为27.7±18.2mg/L。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CSF的L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若以45.9 mg/L为临界值,阳性率为79.1%。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CSF的L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各种脑膜炎CSF的LN可轻度升高,但显著低于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因此CSF的LN检测是中枢神经系统良、恶性肿瘤鉴别的重要诊断指标。 8、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CSF的Fn含量为13.9±6.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3mg/L。而非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Fn水平(2.2±1.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性脑膜炎经治疗后CSF的Fn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故CSF的Fn的检测可用于区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 9、脑脊液铜兰蛋白的检查 正常脑脊液铜兰蛋白的参考范围是1.08±0.56mg/L,化脓性脑膜炎患者CSF铜兰蛋白为9.65±3.96mg/L,脑肿瘤患者CSF的铜兰蛋白含量为4.15±2.18mg/L,后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若以2.2mg/L作为正常值上限,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2.6%。脑肿瘤术后CSF的铜兰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因此,铜兰蛋白可作为脑肿瘤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较好指标。 10、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髓鞘碱性蛋白(MBP)是组成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约占髓鞘蛋白质总量的30%。MBP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有无实质性损害,特别是髓鞘脱失的诊断指标。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多发性硬化症(MS)的急性恶化期脑脊液MBP最高,在慢性进展期中等水平增高,且高于缓解期。检测脑脊液MBP对急性期MS的灵敏度为100%,对慢性活动期MS的灵敏度为84.6%,对非活动性MS的灵敏度极低。复发型MS患者急性活动期脑脊液MBP与临床评分和病灶体积高度相关,脑脊液MBP含量在治疗前明显增高及治疗后显著下降的患者,对激素等药物的短程疗效较好。故脑脊液MBP检测对判断MS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指导治疗很有意义。 此外,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脊液MBP水平明显增高,而中度和轻度组无明显改变。脑积水患者脑脊液MBP也显著增高,且与脑积水的程度呈正相关。 六、脑脊液葡萄糖定量测定 脑脊液中葡萄糖定量测定的方法与血浆葡萄糖测定法相同,由于CSF中葡萄糖的含量仅为血糖的3/5,因此为了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可将标本用量加倍,结果计算时除以2即可。临床检测常用的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法。 正常参考值:成人 2.8~4.4mmol/L,儿童 3.1~4.4 mmol/L。 临床意义:正常脑脊液内葡萄糖含量仅为血糖的50~80%,早产儿及新生儿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糖含量比成人高,一般认为无病理意义。脑脊液糖含量的高低取决于:血糖浓度的高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脑脊液糖利用速度即酵解速度以及机体携带转运系统的功能。 脑脊液葡萄糖增高见于: (1)早产儿和新生儿,一般认为是生理性增高,无病理意义。 (2)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机体摄入增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 (3)血性脑脊液。 (4)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或中毒。 (5)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等。 脑脊液葡萄糖降低是由于微生物对糖的消耗以及细胞对糖进行无氧酵解作用,或者是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1)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葡萄糖低于2.2mmol/L,甚至为零)、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其糖的含量越低,则预后愈差。 (2)脑瘤,特别是恶性肿瘤,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下降。 (3)神经性梅毒。 (4)低血糖等。 七、脑脊液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的测定有电极分析法、硫酸汞比色法等,其原理、试剂均与血清氯化物测定相同。 1、正常参考值 成人 120~130 mmol/L,儿童 111~123 mmol/L。 2、临床意义 正常脑脊液的氯化物含量比血清高,这是由于CSF内蛋白质含量较低,为了维持CSF和血浆渗透压之间的平衡,因此CSF的氯化物含量比后者高,此即为Donnan,s平衡。CSF中的氯化物含量随血浆氯的水平而变化,临床上能引起血氯降低的种种原因都能导致CSF中氯化物水平低下。 (1)细菌性脑膜炎和霉菌性脑膜炎早期,氯化物含量常降低,结核性脑膜炎时降低尤其明显,其氯化物降低的出现早于糖含量的降低,这是由于此时血氯含量降低、脑膜渗透性改变,氯离子从CSF流向血液,以及脑脊液内蛋白质增高使得氯离子代偿性流向血液所致。 (2)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和肾病变时,由于血氯降低,CSF中氯化物含量也降低。 (3)病毒性脑炎、脊髓灰白质炎、脑肿瘤时CSF中氯化物含量不降低或稍降低。 (4)氯化物含量增高主要见于尿毒症、脱水和心力衰竭等,这由于血氯升高所致。 八、脑脊液乳酸的定量测定 脑脊液乳酸测定常用乳酸脱氢酶法。与血液中乳酸测定方法相同。 1、正常参考值 正常CSF中乳酸含量为1.0~2.8 mmol/L,成人与儿童无区别。 2、临床意义 乳酸增高: (1)细菌性脑膜炎,由于细菌通过无氧糖酵解获得能量,以及炎症和水肿时造成乳酸在体内大量积聚,超过了它的排泄量。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而病毒性脑炎均在正常范围。 (2)脑血流量明显减少、低碳酸血症、脑积水、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脑浓肿和急性脑栓塞等,脑脊液中pH和PO2降低而乳酸增高,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3)脑死亡,有人报告脑死亡患者的CSF的乳酸含量升高显著,往往达到6.0 mmol/L以上。 九、脑脊液中酶学的检查 正常脑脊液中的酶多达20种以上,常见的有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等。但比血清中少。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CSF中的一些酶活性会升高,其升高的机理为: (1)脑组织被破坏,神经细胞内的酶溢出。 (2)脑脊液中的各种细胞解体破坏;未被破坏的脑细胞酶流出量增加。 (3)与肿瘤代谢相关的酶漏出;CSF的酶清除能力下降。 (4)颅内压增高,酶随CSF的增加而增多。 (5)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血内某些酶进入CSF中。 1、乳酸脱氢酶的测定(LDH) 乳酸脱氢酶在脑脊液中的活力相当于血清的十分之一。正常参考值范围为8~32单位。其同工酶中以LDH1、LDH2、LDH3为主,LDH4、LDH5含量较低。 在脑组织坏死时,乳酸脱氢酶增高,如细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脑瘤和脱髓鞘病,其中细菌性脑膜炎以LDH1、2、3为主,病毒性脑膜炎以LDH4、5为主。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脑脊液与血清中的氨基转移酶不能互相交换,因此,脑脊液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只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正常脑脊液中AST和ALT均约为血清中的二分之一。国内报告的参考值范围为AST 12~32单位,ALT为4~20单位。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时,脑脊液中氨基转移酶活性增高,通常AST增高明显。主要见于脑栓塞、脑萎缩、中毒性脑病、急性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 3、肌酸磷酸激酶(CPK) 测定脑脊液中的肌酸激酶有助于了解脑组织被破坏和细胞通透性的改变。正常脑脊液的肌酸磷酸激酶的参考值为〈1.0国际单位。 脑脊液的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性脑积水、继发性癫痫、多发性硬化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瘤、脑供血不足、慢性硬膜下血肿等。脑脊液的酶学检查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诊断。酶活力测定的方法与血清酶检测法相同。 4、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NSE是中枢神经特异的蛋白质。早期研究表明:在疾病的早期阶段,NSE出现升高。近年来有人研究了58例克-雅氏病人,发现NSE的均值为94.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9.5ng/ml。若以35 ng/ml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80%、特异性为92%。 研究发现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的NSE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且NSE的水平高低与CT提示的脑梗塞面积显著相关,多发性梗塞后痴呆患者6个月后随访,脑脊液NSE明显高于非多发性梗塞后痴呆患者。故脑脊液NSE的测定可用于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病灶大小、脑损伤程度和预后。 5、磷酸己糖异构酶(PHI) PHI是糖分解代谢的重要酶。脑组织的PHI活性是血清酶活性的500倍,该酶主要来源于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有人检测了15例化脓性脑膜炎,14例病毒性脑膜炎,23例非神经疾病患儿的脑脊液中PHI的活性,三组分别为407±76.1U/L,15±3.5 U/L,7.1±1.0U/L,化脓性脑膜炎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后两组无显著差异,表明脑脊液PHI活性测定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及其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6、谷氨酸脱羧酶(GAD) GAD是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限速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脊液GAD是脑内GABA能神经功能和机体内源性抗癫痫机制强度的生化指标。有人报告在31例癫痫患者脑脊液的GAD活性为16.1±7.5n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4±4.0nmol/L);癫痫病程于3年者,脑脊液GAD活性显著高于病程小于3年者。 7、腺苷脱氨酶(ADA) 脑脊液的ADA主要来自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化脓性脑膜炎时,富含ADA的白细胞游至脑脊液中使ADA活性升高,其阳性率约为64%。也有人报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ADA的活性明升高,阳性率可达80~90%。最近有报道结核性脑膜炎组ADA含量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若以8 U/L为阳性临界值,对照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100%为阴性,结核性脑膜炎组91%阳性,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100%。 8、α1-抗胰蛋白酶(α1-AT) 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糖蛋白,存在于血清和多种体液中。正常人的α1-AT不能测出。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脑脊液中的α1-AT可升高,以化脓性脑膜炎时升高最显著,可达正常的175倍,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约为正常的65倍。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脑脊液α1-AT和总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脑脊液α1-AT/血清α1-AT的比值与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呈正相关。因此脑脊液α1-AT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鉴别及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诊断指标之一。 表5 脑脊液酶学指标的选择 疾 病 脑 脊 液 酶 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 LDH及同工酶,PHI,α1-AT 结核性脑膜炎 ADA 临床诊断中风范围、程度及预后 NSE、CK、CK-BB 缺氧性脑损伤、脑外伤 NSE、CK、CK-BB 痴呆的鉴别 AST、NSE 癫痫 NSE、GAD 原发性及继发性脑肿瘤 NSE、LDH及同工酶 十、脑脊液隐血试验(联苯胺试验) 其检测方法与大便隐血试验方法相同。在干净试管中加5%的联苯胺乙酸溶液2~3滴,然后加冰乙酸1~2滴,再加入脑脊液0.2~0.4ml并混匀,最后加3%的过氧化氢溶液0.5ml,如变成兰色则为阳性,提示至少在2小时以前就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如不变色,即为阴性结果。 十一、脑脊液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测定 脑脊液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也称为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多巴胺、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等这些物质的测定常用荧光光度法。脑脊液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测定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活耀的领域。 癫痫、Parkinson氏病等疾病,脑脊液中的多巴胺、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水平均较低。5-羟吲哚乙酸在狂躁性精神病时增高,在Wilson氏病及Lans-Adms综合症时则降低。 十二、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的测定 1、 肿瘤坏死因子(TNF) TNF是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它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另外TNF还能诱导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脂蛋白酶活性,启动成骨生长等,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 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国外研究发现,38例细菌性脑膜炎中33例可检测到TNFα,而18例病毒性脑膜炎无一例阳性;并证明细菌性脑膜炎组TNFα浓度与脑脊液蛋白含量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国内研究检查各种类型的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TNFα水平,发现化脓性脑膜炎(128.96 ng/L)和结核性脑膜炎均较病毒性脑膜炎(61.9 8 ng/L)明显升高,以化脓性脑膜炎升高最显著,经治疗后明显下降。而病毒性脑膜炎或脑膜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或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初诊或复诊患者脑脊液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缓解后及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其脑脊液TNFα水平基本正常;动态观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TNFα水平与病理细胞的存在有一定关系。因此脑脊液中TNF测定在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动态观察有助于白血病病程和疗效判断。 2、白细胞介素-1(IL-1) IL-1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系、T细胞系、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IL-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细胞因子网络中是一个关键因子,在抗感染、抗肿瘤、促进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报道,106例新生儿和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中IL-1水平明显增高,大于20 ng/L的101例,。在41例新生儿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脑膜炎中,11例死亡患儿IL-1峰值和IL-1浓度>200 ng/L的持续时间较31例存活患儿明显增高。故认为脑脊液IL-1可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并可用于病情和预后估计。 3、 细胞介素-6(IL-6) IL-6来源于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膀胱癌细胞、骨肉瘤细胞等。IL-6是B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和诱导B细胞分泌的必需因子之一。 Shimada等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脊液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脊液中的细胞数、总蛋白、IgG均有显著相关,但血清中IL-6与脑脊液IL-6水平无明显关系,认为鞘内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增强使脑脊液中产生免疫指标的异常。37例MS患者脑脊液分析结果均比非炎症性神经病组明显升高,平均约升高3.5倍,MS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IL-6水平不呈线性关系,血清IL-6随病情稳定而下降,证实IL-6参与了MS的免疫病理过程。 在检测Parkinson,s病(PD)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脑脊液中IL-6水平时,发现PD患者脑脊液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PD的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故脑脊液中IL-6水平可用于PD疾病的病情评估。有人报道在细菌性脑膜炎时,IL-6水平明显升高(975.5±617.8 ng/L),而非细菌性感染者IL-6含量甚微(5.8±8.5 ng/L)。也有作者报道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IL-6水平是恢复期的4倍。故脑脊液IL-6水平检测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及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G-CSF是表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十分敏感和准确的指标。脑脊液中G-CSF诊断结核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0.5%,阳性检出率为80~90%,G-CSF检测作为结脑的辅助诊断指标与其他临床资料综合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有人报道,脑炎组G-CSF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血病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并未提示感染,但其G-CSF阳性率可达80%,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有自分泌和刺激G-CSF分泌有关;脑外伤和脑瘤术后阳性率为79.4%,且多半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可能由于部分患者有感染所致,部分患者与机体应激状态有关。 5、干扰素(IFN) IFN是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生长和免疫调节作用,是一种细胞最重要、最基本的细胞功能调节性蛋白。 研究报道,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FN含量明显增加,21例患者均为阳性(>1000IU/L),细菌性脑膜炎7例中5例是阳性,而71例对照组中仅5例阳性,可见应用IFN鉴别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缺乏特异性。 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TGF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TGFβ1可增强对组织损伤的效应,与组织纤维化有密切关系。有人采用夹心ELISA法对1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2例非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和16例对照组脑脊液的TGFβ1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平均32.92 ng/L)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平均25.26ng/L)和对照组(平均20.53 ng/L),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故脑脊液TGFβ1的测定有助于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但对预后判断价值不大。 第四节 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 一、 细胞总数 1、直接计数法 如脑脊液标本比较清亮或微混,可用此方法。 用滴管吸取已混匀的脑脊液标本少许,直接滴入细胞计数板,充入计数池内,静置2~3分钟,低倍镜下计数两个池内的四角和中央大格共10个大格内的细胞数,即为1μl脑脊液中的细胞总数(红、白细胞总数)。在书写报告时,再换算成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总数。 2、稀释计数法 如果脑脊液的细胞过多、混浊或带血的脑脊液可用血红蛋白毛细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20μl,加入有红细胞稀释液0.38μl的小试管中,混匀后滴入计数池内,用低倍镜计数4个大方格的细胞总数,乘以50,即为每微升脑脊液的细胞总数,最后换算成每升脑脊液的细胞总数报告。 二、白细胞计数 1、直接计数 非血性标本,用吸管吸取冰乙酸后全部吹出,使管壁仅附着少许冰乙酸,然后用同一吸管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标本,数分钟后红细胞就会完全溶解,再滴入计数池内,按上法计数。 2、稀释计数 如白细胞过多,可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按上法计数,注意计数结果应乘以稀释倍数。 3、血性标本的校正计数 混有血液的脑脊液标本混匀后,用1%的冰乙酸溶液稀释后仍按上法计数。为了剔除因出血而带来的白细胞,可用下式进行校正。 每微升CSF内白细胞校正数=每微升CSF未校正的白细胞数-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1、直接分类法 在白细胞直接计数后,转高倍镜观察,依据细胞形状和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分类,共计数白细胞和内皮细胞100个,分别计算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所占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如白细胞总数不足100个,则直接写出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具体数字。如白细胞总数在30以下,可不做直接分类计数或改用染色分类计数。 2、染色分类法 脑脊液标本离心,取沉淀涂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或37℃孵箱中,干燥后以瑞氏染色,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以百分比表示之。如有内皮细胞,则另行描述报告。 四、注意事项 (1)脑脊液细胞计数应及时进行,一般应在1小时内进行。如放置过久,细胞会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导致计数不准确。标本须混匀后方可进行计数,否则影响结果。 (2)穿刺损伤血管,导致血性脑脊液,此时细胞总数已无意义,白细胞计数也须校正后才有意义。 (3)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的红细胞有皱缩或肿胀现象,应予以描述,以协助临床医生鉴别陈旧或新鲜出血。 (4)细胞计数时,须注意把红细胞或淋巴细胞与新型隐球菌相区别: A、新型隐球菌具有“出芽”现象,不溶于乙酸,滴加0.35mol/L的乙酸后,显微镜下仍保持原形,而红细胞则被乙酸溶解消失,淋巴细胞则胞核和胞浆更为明显。 B、滴加印度墨汁一滴,加盖玻片,高倍镜下见新型隐球菌有夹膜,不着色,而红细胞或淋巴细胞无此现象。 (5)细胞计数板用完后,应用75%的酒精消毒60分钟。忌用苯酚消毒,因有损计数池的刻度。 五、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脑脊液中细胞多为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两者之比约为7:3,偶见内皮细胞。 六、临床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及细胞的种类与病变的性质有关。 2、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性或霉菌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中度增多,常以淋巴细胞为主。 3、细菌感染时如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脑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5、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内可见多数红细胞。 6、细胞数增减程度和细胞种类与某些疾病的程度有关,如化脓性脑膜炎经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细胞总数迅速下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早期以中性分叶核细胞为主,以后则淋巴细胞较多;脑血管意外病人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结合临床,预示着出血既将停止或已经停止。 七、病原体形态学检查 1、细菌 临床怀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时,应做细菌学涂片检查。操作如下: (1)脑脊液标本2~3ml,以3000rpm离心15分钟,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涂在洁净玻璃片上,共制片2张,涂片自然或在37℃温箱中干燥固定,且勿用火焰固定。 (2)涂片固定后,一张用亚甲蓝染色,另一张用革兰氏染色。 (3)革兰氏染色涂片用于检查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亚甲蓝染色用于检查脑膜炎双球菌。如找到细菌,则按其染色性质及形态报告。 (4)如怀疑结核性脑膜炎,可将脑脊液标本静置24小时,取其液面薄膜涂片,置37℃温箱中干燥固定,作抗酸染色,油镜下找抗酸杆菌。 (5)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污染。显微镜观察时应注意细胞内外的细菌形态,报告时应予以描述。 2、真菌检查—新型隐球菌的检查 (1)取脑脊液标本,以2000rpm离心10分钟,沉淀物涂片,加经过过滤的优质细墨汁一滴,混合后加盖玻片显微镜下检查。 (2)先用低倍镜观察,如发现在黑色背景下有圆形透光小点,中间有一细胞大小的圆形物质,即转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其结构,新型隐球菌直径5~20μm,可见明显的厚夹膜,周围有较强的折光,并有出芽的球形孢子。 (3)发现上述特征,即可报告墨汁涂片找到“隐球菌属”。并须进一步作真菌培养。 3、寄生虫检查 将脑脊液标本离心,其沉淀物全部倒在玻片上涂片,低倍镜下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肺吸虫卵、弓形体、阿米巴等。 4、病原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病原体。脑脊液标本中如找到病原体,为临床提供了病因诊断的依据,有确定诊断的价值。如发现细菌,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诊为该种细菌所致的脑膜炎;发现新型隐球菌,则可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可诊断为脑性血吸虫病或脑性肺吸虫病。 八、细胞学检查 为进一步诊断,除用一般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分类外,近年来还采用玻片离心法、醋纤膜浓集法、细胞沉淀法等,使脑脊液中的细胞浓集、染色,再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 简便的脑脊液细胞收集法是细胞沉淀室法,把脑脊液标本倒在沉淀管内,让细胞直接沉降在玻片上,30~60分钟后,水份即由沉淀管周围的滤纸吸干,取下玻片干燥,先用瑞氏染液预染2分钟,加pH6.0的缓冲液稀释,1分钟后冲洗,再用姬姆萨染液复染8~10分钟,水冲洗,干燥后用油镜检查,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 如将微型细胞沉淀室同玻片一起离心(1000rpm)则为玻片离心法。细胞沉淀法和玻片离心法克服了脑脊液中细胞数目少和易破坏的特点,便于正确地进行分类计数,发现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等异常细胞,以及发现细菌和霉菌等。 第五节 脑脊液的其他检查 一、脑脊液分光分析法检查 1、原理 当红细胞混入脑脊液后,经过一定时间,红细胞破坏,可释放出血红蛋白,以氧合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胆红素等色素形式存在。它们的最大吸收峰值有差异,可用分光光度法鉴别。 2、器材 可用波长能自动扫描的各类型分光光度计或国产的721型分光光度计。 3、操作 (1)取得脑脊液标本后,立即以3000rpm离心5分钟。 (2)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自动描记,波长选择220~700nm。用蒸馏水调空白,然后按吸收曲线形态和吸光度数值加以分析,如病理标本致脑脊液色泽太深者,可用生理盐水稀释3~5倍后再扫描。 (3)如没有连续自动描记的分光光度计时,可分别在415nm、460nm、540nm、575nm、630nm波长读取吸光度。 4、结果判断 (1)正常脑脊液,仅可见280nm处的蛋白吸收峰,而无其他吸收峰出现。 (2)如在415nm、460nm、540nm、575nm、630nm有色素吸收峰为阳性。 (3)氧合血红蛋白为主时,最大吸收峰在415nm;出现高铁血红蛋白时,最大吸收峰向406nm移动,同时630nm处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的另一吸收峰;若脑脊液中以高铁血红蛋白为主时,最大吸收峰移至406nm。 5、注意事项 (1)临床上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应按先后两管收集法收集送检。将先后两管脑脊液的分光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有助于损伤血性与病理血性脑脊液的鉴别。 (2)穿刺损伤的血性脑脊液标本如未及时检验,则可因红细胞在试管内破坏后释出血红蛋白,造成假阳性。 6、临床意义 (1)新鲜出血时,氧合血红蛋白出现最早,经2~3日达最高值,以后逐渐降低。而胆红素则在2~3日后开始出现,并逐渐增高。如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中,发病2小时内即可发现氧合血红蛋白,3~4日后出现胆红素吸收峰,其量逐渐增加,而氧合血红蛋白则有减少的倾向,至第三周逐渐吸收减少。 (2)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出现,可作为新鲜出血或再出血的指标;高铁血红蛋白的出现,为出血量增多或出血时间延长的标志;胆红素的出现可说明为陈旧性出血。 二、脑脊液和血清白蛋白比值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蛋白质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临床采用的脑脊液总蛋白的测定结果多可判断脑脊液蛋白浓度。但任何导致脑膜病变的因素,在影响脑脊液蛋白浓度时受血清蛋白质含量变动甚大,因此对疾病的诊断还存在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测定脑脊液白蛋白(CAlb)和血清白蛋白(SAlb)的比值。正常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甚微,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疾病时,蛋白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的量可增加,且蛋白质通过血脑屏障的量随蛋白的分子量而异,分子量越小,透过越多,白蛋白是分子量较低的蛋白质,在血清中的含量多,血脑屏障破坏时,血清白蛋白进入脑脊液的量增多,CAlb/ SAlb比值也增大。CAlb/ SAlb比值越大,血脑屏障损害越重,比值〉30×10-3为重度损害,比值介于10×10-3~30×10-3为中度损害,比值在7.5×10-3~10×10-3为轻度损害。测定CAlb/ SAlb比值对中枢神经系疾病的诊断,估计脑膜损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脑脊液的基因诊断 目前,用于脑脊液基因诊断的常见方法是PCR技术。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体外特异扩增某目的DNA片段的技术。其原理类似于天然DNA的复制机制。实际上是以目的DNA片段为模板,在寡核苷酸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PCR反应分为三个步骤:(1)变性:通过加热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双链DNA变成单链DNA。(2)退火:在变性后,突然使温度降低,使引物分子与单链DNA优先形成杂交链。(3)延伸:在DNA聚合酶和四种脱氧核糖核酸及镁离子存在下,以引物为起点延伸合成与模板链完全互补的新DNA链。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即为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目的DNA的产物增加一倍。在经过25~30个循环后,扩增产物的倍数可达106左右。利用PCR把寻找的目的DNA片段扩增,通过电泳、杂交等方法观察结果。PCR在临床检验常用于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诊断,找到病原体的目的DNA,对病原体感染有临床诊断价值。这方面的有关报道很多,请参见相关书籍。已经开发出的可用于脑脊液PCR检查的试剂盒有结核、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弓形体等。 四、常见脑、脑脊髓膜疾病的脑脊液改变 在脑、脑脊髓膜疾病时,脑脊液往往会发生改变。见表5。 表5 常见脑、脑膜疾病的脑脊液改变 疾 病 压力 外 观 凝 固 细胞增多 蛋 白 增 高 糖 氯化物 病原体 化脓性脑膜炎 混浊 可有凝块 多核细胞 中度或显著 化脓菌 结核性脑膜炎 透明或 薄膜形成 早期中性 中度 抗酸杆 混浊 晚期淋巴 菌 病毒性脑炎 透明 (—) 先为多核 轻度 正常 正常 病毒 后为淋巴 新型隐球菌 透明或 (±) 淋巴细胞 中度 隐球菌 脑膜炎 微混 脑室及蛛网 血性 (±) 红细胞 轻度 正常 无 膜下腔出血 脑瘤 透明 (—) 淋巴细胞 轻度 正常 正常 无 脑脓肿 微混 (±) 淋巴细胞 轻度 正常 正常 有或无 (张波 府伟灵)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概 述 人体浆膜腔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等,正常情况下其间仅存在少量液体,估计一个正常成人胸腔液量在20ml以下,腹腔液不超过50ml,心包腔液约15~30 ml,它们主要起着润滑浆膜的作用。当浆膜有炎症、循环障碍、恶性肿瘤浸润等病变时,浆膜腔液产生增多并积聚在浆膜腔内,其性质也发生变化,此时称为浆膜腔积液(serous membrane fluid)。按其发生部位分为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心包腔积液等。用实验诊断的方法来了解浆膜腔液的性质、病因等的试验,称为浆膜腔液检验。按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一般分为漏出液(Transudate)和渗出液(Exudate)。 一、漏出液 漏出液又名滤出液。多为因体内循环障碍以及各种理化因素刺激产生的非炎性积液。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体内血浆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减少,导致血管与组织间渗透压失去平衡,水分进入组织和潴留在浆膜腔。如重度营养不良、肾病综合症、晚期肝硬化、重症贫血等低蛋白血症。 2、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如静脉回流受阻、心力衰竭等。 3、淋巴回流受阻:如淋巴管被丝虫阻塞,淋巴管被肿瘤压迫等。 二、渗出液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高,致使液体、血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细胞等从血管内渗出至血管外和组织间隙及浆膜腔。多数为细菌感染所致,如细菌性胸膜炎、腹膜炎和心包炎;少见于非感染原因,如外伤、恶性肿瘤、寄生虫、结缔组织病和浆膜腔受到异物(胆汁、血液、胰液、胃液等)刺激。 三、浆膜腔积液检验的目的 1、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判断是渗出液或是漏出液。表4所描述的标准仅能作出一般鉴别,而不是绝对的。临床发现在同一病例,有些项目像渗出液,而另一些项目像漏出液,难以判断。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中间型积液”的新认识,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1)漏出液继发感染; (2)漏出液长期滞留在浆膜腔,或反复穿刺放液或药物作用致使积液脓缩; (3)漏出液含有大量血液,其纤维蛋白含量亦增高; (4)浆膜原发或继发肿瘤。 2、寻找病源,如细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四、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浆膜腔积液标本一般由临床医生行浆膜腔穿刺术获得,如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心包腔穿刺术等,标本最好留取中段积液于消毒瓶或试管内,如有可能,常规检验留1.0ml,生化检验留1.0ml,细胞学检验留2.0ml,细菌学检验留1.0ml(注意无菌操作),厌氧培养留0.5ml,结核培养留10.0 ml为宜。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块或细菌破坏溶解等,送检和检测都必须及时。如不能及时检查,应加1/10标本量的109mmol/L的柠檬酸钠抗凝剂并置冰箱保存。 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应加入10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或肝素抗凝剂,立即离心浓集细胞,及时完成细胞检查。如不能及时检查,可加入1/10标本量的乙醇以固定细胞。用于细胞培养的标本,应强调无菌采集,并收集在无菌试管(瓶)中送检。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的理学检查 一、颜色 漏出液一般为黄色(按“深黄”或“淡黄”描述)或黄绿色、棕红色、咖啡色(见于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结核病急性期及穿刺损伤等)、奶酪色(见于化脓性感染)、乳白色(见于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淋巴结结核、慢性肾炎肾病型、晚期肝硬化、腹膜癌等)和绿色(见于绿脓杆菌感染)等。 二、混浊度 按“清晰”、“微混”、和“混浊”描述。 漏出液多为清晰透明或微混;渗出液因含细胞、细菌等,致使积液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 三、相对密度(比密) 测定前标本应充分混匀,其方法与尿液比密的测定相同,标本量少时,可采用微量法。浆膜腔积液的比密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漏出液蛋白质一般低于30g/L,比密低于1.015;渗出液蛋白含量一般大于40 g/L,故比密往往高于1.018。 四、凝固性 漏出液中因含纤维蛋白原较少,一般不凝固;渗出液因含较多纤维蛋白原以及细胞和组织碎解产物,往往会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但渗出液中如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时,由于该酶的作用而分解了纤维蛋白原,也可能不凝固。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验 一、酸碱度(pH)测定 按测定血液酸碱度的方法采集标本,隔绝空气。酸碱度测定方法与血液酸碱度测定相同,标本及时送检。 漏出液pH为7.46±0.05;渗出液pH一般偏低,如结核性胸水小于7.39,化脓性胸水为6.93±0.06~6.95±0.16;癌性胸水则大于7.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胸水pH总是高于7.30,依此可以作鉴别;胸水pH在6以下,对诊断食道破裂有高度参考意义。 二、Rivalta试验(浆膜粘蛋白定性试验) 1、原理 渗出液中可含有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2、操作 将100ml蒸馏水置于量筒中,加冰乙酸2~3滴,混匀。在滴加待检标本1滴于量筒中,在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如见浓厚的白色云雾状沉淀快速下降,而且形成较多的沉淀物,此为Rivalta试验阳性;如产生白色混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地消失,则为Rivalta试验阴性。 3、结果判断 清晰不显雾状(—);逐渐呈白雾状(±);加酸后呈白雾状(+);呈薄白雾状(++);呈白浓云状(+++)。 4、注意事项 (1)血性浆膜腔积液标本须离心沉淀后,用上清液进行本试验。 (2)某些肝硬化患者的腹水标本,由于球蛋白含量增高且不溶于水,Rivalta试验呈云雾状混浊,是假阳性结果。 5、方法学评价 本试验是一种简易过筛试验,可初略区分漏出液或是渗出液。如要了解积液内各种蛋白成分的状况,目前趋向用直接测定各种蛋白质的定量方法。 6、临床意义 渗出液中因含有较多的浆膜粘蛋白,本试验呈阳性反应;而漏出液为阴性反应,但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质浓缩后,亦可呈阳性反应。 本试验与蛋白质总量有关:蛋白质含量在30g/L以下时全部为阴性反应;超过40g/L时全部呈阳性反应;30~40g/L之间者约80%为阳性。 三、蛋白质定量测定 1、蛋白质定量可用电泳法或脑脊液的蛋白定量方法测定。 2、临床意义 蛋白总量在25g/L以下,多为漏出液,即非炎性病因居多,如血管壁变性、局部淤血、体内钠、水阻留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病变等的胸腹水为蛋白含量仅1~10g/L;肝硬化腹水为5~20 g/L。蛋白总量在40 g/L以上,多为渗出液,即炎性病因居多,如化脓性积液和结核性积液。肝静脉阻塞综合症积液蛋白含量可高达40~60 g/L,恶性肿瘤所致癌性积液蛋白总量多在20~40 g/L之间。 四、葡萄糖定量测定 1、测定方法与脑脊液葡萄糖定量相同。 2、临床意义 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值相近,渗出液因受细菌或炎症细胞的糖酵解作用,糖含量降低,如化脓性积液糖含量通常低于1.11mmol/L,结核性积液一般在4.44 mmol/L左右。SLE胸水多数大于4.44 mmol/L,癌性胸水含糖量与血糖平行,但胸膜受到癌细胞广泛浸润时往往降低至1.67~3.33 mmol/L。 五、浆膜腔积液的酶学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 测定方法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相同。浆膜腔积液的LDH测定应与血清LDH同时测定,便于比较。LDH活力升高,且积液LDH与血清LDH之比≥0.6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积液LDH升高,且高于血清者,对浆膜恶性肿瘤诊断以及癌瘤转移的判断有帮助。 2、腺苷脱氨酶(ADA) ADA是一种核苷酸氨基水解酶,为核酸代谢的重要酶类,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以红细胞、T淋巴细胞内含量最丰富,其含量与T淋巴细胞数量、增殖和分化有关。 测定方法有两种: (1)比色法 ADA能催化腺苷生成次黄票呤核苷和氨,氨在碱性溶液中与次氯酸钠和酚形成深蓝色的,氨的浓度与靛酚蓝的生成量平行。形成的靛酚蓝颜色相当稳定,适用于血标本和胸水标本的检查。 (2)紫外分光光度法 腺苷在265nm处有最大吸光度,在ADA的作用下转变为产物时其吸光度随之减少,而生成的次黄嘌呤核苷在247nm处吸光度增加,因此,可测定反应后的腺苷在265nm处吸光度的减少或次黄嘌呤核苷在247nm处吸光度的增加来测定ADA的活力。方法灵敏,但需较好的仪器,尚未普遍采用。 (3)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ADA活性增高,按其高低顺序依次为结核性>癌性>非炎症性积液。结核性渗出液ADA的均值为63.55±31.71U/L,远远高于其他病因所致积液。ADA诊断结核性积液阳性率高达99%,优于结核菌素试验、细菌和活体组织检查。ADA检测对诊断结核性渗出液具有方法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较高的特点。腹(胸)膜结核患者经有效抗痨治疗后,其腹(胸)水ADA活力亦随之下降,故ADA还可用于抗痨治疗的疗效观察和病情监测。 3、溶菌酶(LZM)的测定 浆膜腔积液的溶菌酶采用比浊动力学法,LZM能使溶壁微球菌悬液中的细菌溶解、浊度下降,通过监测其浊度下降的速度来计算酶的活性。 溶菌酶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体液中的低分子量酶,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中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测定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的LZM的活力并计算其比值(P-LZM/S-LZM),结核性渗出液P-LZM/S-LZM比值增高,由于结核肉芽肿上皮样细胞和单核细胞内的溶菌酶在浆膜腔的局部释放所引起。如以P-LZM/S-LZM比值1.2为临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87%和88%。如LZM和ADA同时测定并综合评价,比用单独项目评价对诊断结核性胸水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增高,分别达到97%和97%。 4、淀粉酶的测定 浆膜腔积液中淀粉酶的活力增加,一般高于血清。腹水中升高可能为胰腺疾病。出血性胰腺炎时可显著升高。胸水中升高,除考虑胰腺炎外,还应想到食管破裂/穿孔。其测定方法同血清淀粉酶。 六、浆膜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1、癌胚抗原(CEA)的检查 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分子量为200kD。当细胞癌变时,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阻抑,致使原来被阻抑的基因在肿瘤组织重新活耀起来,产生CEA,并释放入血液和积液中。正常CEA水平低于2.5μg/L,肿瘤病人CEA升高,可能与癌基因的活化有关。超微结构研究发现,CEA位于围绕细胞的糖包膜,故积液中浓度明显高于血清。通过免疫学的方法检测,特别是动态检测,并与血清对照,对恶性肿瘤和癌转移符合率可达80%左右。 2、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测积液中AFP和hCG,可作为结肠癌、肝癌和绒毛膜上皮癌等的标志物,有助于这几种恶性肿瘤的诊断。 七、C-反应蛋白的测定 C-反应蛋白(CRP)由肝脏合成,分子量约为120 kD,由5个非共价键结合的亚单位组成。C-反应蛋白为一典型时相反应蛋白,目前多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测定,CRP10mg/L可作为临界值,辅助判断积液性质,即CRP≤10mg/L为漏出液,CRP≥10mg/L为渗出液,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率约在80%以上。CRP作为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指标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八、抗结核菌体蛋白衍生物(PPD)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用酶免的方法测定PPD-IgG抗体是特异性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可明确提供结核菌感染的证据,并可鉴别非特异性和恶性胸、腹水的早期,是一种快速诊断指标。结核性积液PPD-IgG抗体水平为0.425±0.41,其浓度明显高于血清。有文献报道,这种检测不受性别、年龄、病程等影响,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率约在80%~90%之间。 九、浆膜腔积液白细胞介素-6(IL-6)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测定 检测方法有放免和酶免的方法。 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细胞因子共同调控炎症、组织修复和愈合转归,且与某些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病程、病情的发生发展相关。不同的浆膜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见表1;结核性胸水IL-6和EGF浓度高于其他组,渗出液高于漏出液,结核性高于恶性渗出液。因此IL-6和EGF的检测有助于漏出液和渗出液的性质鉴别,并有助于了解病人免疫状态、观察病情、掌握病程和确定治疗效果。 表1 不同性质胸腹水中IL-6和EGF的水平 胸腹水性质 IL-6(μg/L) EGF(μg/L) 漏 出 液 0.21±0.05 0.39±0.19 炎性胸腹水 0.72±0.30 1.21±0.45 结核性胸水 1.14±0.41 1.91±0.44 恶性胸腹水 0.75±0.28 1.64±0.37 十、浆膜腔积液可溶性细胞因子的检测 浆膜腔积液可溶性细胞因子s-Apo-1/Fas的检测用ELISA法。 Apo-1/Fas是跨膜I型糖蛋白,分子量18kD,在多种正常组织和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其天然配基(Apo-1/FasL)为II型糖蛋白,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B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中,Apo-1/Fas受体与Apo-1/FasL相互结合会启动易感细胞调亡,而游离于体液中的s-Apo-1/Fas则有竞争Apo-1/FasL的功能,其浓度高低均可诱导易感细胞调亡失常,可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临床胸腹水中含有s-Apo-1/Fas,其浓度与胸腹水的性质有关(见表2)。恶性肿瘤组s-Apo-1/Fas显著高于结核组和漏出液组,结核组又明显高于漏出液组,分析<20ng/L和>30ng/L低值和高值阳性率,发现绝大多数漏出液病例在低值区,结核性组2/3病例在此值区内,而恶性肿瘤2/3病例在>30ng/L的高值区。且Apo-1/Fas与胸腹水的生化指标无关。表明检测胸腹水Apo-1/Fas可作为有鉴别诊断的意义的一项新指标。恶性肿瘤患者s-Apo-1/Fas水平多为升高,是肿瘤逃避免疫监视及演变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探讨胸腹水s-Apo-1/Fas的水平与脱落细胞检查的关系,发现癌瘤细胞阳性胸腹水的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故胸腹水s-Apo-1/Fas指标还可以反映癌瘤细胞的活耀生长和浸润,显然胸腹水s-Apo-1/Fas水平升高与癌瘤细胞调亡减少和病程进展有关。结核性胸腹水s-Apo-1/Fas水平比漏出液高,提示它也存在细胞调亡和免疫异常的问题。 表2 不同性质胸腹水s-Apo-1/Fas的水平 胸腹水性质 s-Apo-1/Fas(ng/L) <20ng/L >30ng/L 恶性肿瘤 39.68±18.22 11.1% 62.3% 结核性 19.09±12.37 60.0% 14.3% 漏出液 6.83±5.07 97.6% 0.0% 各组间比较,均P <0.01 十一、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测定 血浆血栓素(TXB2)是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稳定活性物质,6-酮-前列腺素F1α是血管内皮细胞及某些细胞(或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稳定活性物质,两者相辅相成,但其生物效应却相反,生理时呈动态平衡。有人对经比超、胸片及其他检查确诊的22例肝硬化腹水、8例细菌胸腹水、24例结核性胸腹水测定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TXB2在结核性胸腹水中水平最高(230.83±46.36 ng/L),细菌性胸腹水次之(134.29±35.95 ng/L),肝硬化漏出液最低(33.37±12.02 ng/L),由此可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TXB2有显著差异,可作为鉴别积液性质的一项新指标。6-酮-前列腺素F1α在三组有明显重叠,无鉴别意义。 十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SOD是自由基特异清除剂,在氧自由基增多和组织细胞受损应激情况下,SOD活性升高。有人分别对漏出液胸腹水、化脓性胸腹水、结核性胸腹水、癌性胸腹水的SOD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漏出液胸腹水的SOD水平最低,其它三组都较高。由于炎症、组织损伤、微生物、恶性肿瘤等刺激体内血细胞,吞噬外源异物时,定位在细胞膜上的NADPH氧化酶激活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从而SOD失代偿增加。SOD在血中堆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中高浓度的SOD从血管内渗出。而漏出液是由血压差降低,而使水分漏出。因此,SOD可作为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指标。 表3 不同性质胸腹水SOD测定结果 胸 腹 水 性 质 n SOD值(μg/L) 漏出液胸腹水 38 50.3±14.9 化脓性胸腹水 38 664.1±161.4 结核性胸腹水 40 204.5±74.9 癌性胸腹水 20 324.7±98.5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的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学检查 1、细胞总数及有核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方法基本与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将所有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计入总数。 临床意义 漏出液中有核细胞数常在100×106/L以下;渗出液中有核细胞数较多,常在500×106/L以上,但二者无绝对界限。 2、细胞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穿刺液应抽出后立即离心,用沉淀物涂片后以瑞氏染色法染色并进行分类。必要时制备稍厚涂片,在干燥前用乙醚乙醇等量混合液固定30分钟,用苏木素-伊红(HE)或巴氏法染色找癌细胞。 分类计数至少要观察100个细胞以上,每种细胞用百分率或分数报告。积液中可能见到下列细胞增多: (1) 红细胞 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或穿刺损伤。 (2)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见于化脓性炎症或早期浆膜结核。 (3) 淋巴细胞 数量增多提示存在慢性炎症、病毒、结核菌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所致渗出液,少量淋巴细胞亦见于漏出液。 (4)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所致渗出液,反复多次穿刺、脓胸、肺梗阻、结核性渗出液吸收期、充血性心力衰竭、SLE、何杰金氏病、间皮瘤、手术后积液等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间皮细胞 瑞氏染色下间皮细胞胞浆丰富,呈淡蓝色,含有少数空泡,核仁较大有1~3个,均为紫色,核大,位于中心或偏位,细胞偏大,约15~30μm,圆形或椭圆形,在渗出液中其形态可能很不规则,幼稚型者可能不见核仁,有时与恶性细胞难于区分。间皮细胞增多,提示浆膜受损或受刺激,浆膜上皮脱落旺盛,多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 (6)组织细胞 较白细胞大,直径一般不超过16μm。细胞染色较淡,核呈肾形或不规则形,偏位,核致密,胞浆多呈泡沫状。见于淤血或恶性肿瘤等。 (7)浆细胞 属于淋巴系列的细胞,能产生免疫球蛋白,若在胸水中见有较多的浆细胞,可能是增生型骨髓瘤。少量浆细胞则无重要临床意义。 二、浆膜腔积液中病原体的检查 1、微生物学检查 如怀疑为渗出液,应将标本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怀疑为结核性积液,还应作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有时可找到病原菌,如结核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菌。霉菌引起的胸水可找到硫磺颗粒菌丝、芽孢等。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细菌培养(除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外,还应根据需要作结核菌和真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甚至动物接种。 2、寄生虫检验 乳糜积液中可找到微丝蚴;包虫病胸水中可找到头节和小钩;阿米巴胸水进行碘液染色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3、浆膜腔积液结晶体检查 胆固醇结晶呈无色透明、缺角四方形板状,见于陈旧性胸水中大量白细胞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性胸膜炎。浆膜腔出血后可见到含铁血黄素。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的鉴别 一、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两者的鉴别见表4。 表4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鉴 别 点 漏 出 液 渗 出 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外观 淡黄浆液性 可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等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数混浊 比密 低于1.018 高于1.018 凝固性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总量 常小于25g/L 常大于30 g/L 蛋白总量/血清总蛋白 <0.5 ≥0. 5 LDH/血清LDH <0.6 ≥0. 6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蛋白电泳 以白蛋白为主 电泳谱与血浆相似 有核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病因不同而异,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检查 无细菌发现 可找到病原菌 C-反应蛋白 ≤10m >10mg/L 上表所列鉴别点并非绝对,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方可准确。 目前国内外试用Light1972年推荐的渗出液诊断标准,即: (1)积液LDH>2.2μKat/L; (2)积液蛋白/血清蛋白>0.5; (3)积液LDH/血清LDH>0.6;恶性肿瘤>1.0。 以上三项有两项符合者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即使按此标准判断胸水,还有5%左右的误判,文献报道临床上仍有20%左右的腹水难以确诊,特别是40岁以上的结核性及癌性腹水鉴别苦难,因此目前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查、综合分析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二、渗出液的鉴别 1、脓性渗出液 黄色,混浊、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常变性破坏,显微镜下可见脂肪滴、脂肪结晶、胆固醇结晶,偶见Charcot-Legden结晶。常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由化脓性细菌、肺炎球菌引起的积液,粘稠色深,新鲜者用涂片法可找到细菌。由放线菌所致的渗出液呈黄色或黄绿色,浓稠,恶臭,可找到特异的菌块。病因以细菌感染、外伤、内脏穿孔为多见。 2、浆液性渗出液 黄色粘稠液体,半透明状,蛋白质30~50g/L(结核性积液可能低于30g/L),细胞数在(200~500)×106/L,无细菌者葡萄糖含量较高。常见于结核性、化脓性积液,有时为风湿积液与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病因以结核病居多,其次为风湿热、结缔组织病和胸膜转移癌的早期等。 3、腐败性渗出液 绿色或褐色,呈腐败臭味,肺脓疡破溃到胸腔时,可找到腐败菌。 4、血性渗出液 标本呈不同程度的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陈旧性出血时,亦可呈暗褐色。血性胸水主要见于恶性肿瘤和结核。血性腹水多见于癌症,有时也见于门静脉高压患者。找到大量印戒细胞应怀疑是肿瘤。积液是酱色时,应涂片找阿米巴滋养体。 5、乳糜性渗出液 每升积液中脂肪的浓度超过4.0 g,这种积液称为乳糜性积液,其外观呈乳汁样混浊,由极为细小的脂肪球组成,加乙醚振荡后可变透明,作苏丹III染色可证实为脂肪球,常由于胸导管阻塞、破裂或受压所致,病因为丝虫病、纵隔肿瘤或淋巴结核、外伤等。当积液中脓细胞脂肪变性、破坏时,呈乳糜样外观,其成分主要为卵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蛋白质,镜检时除有脂肪滴外还可见脂肪变性细胞,这称为假乳糜渗出液,见于慢性胸、腹腔化脓性感染。 6、胆固醇性渗出液 胆固醇性胸水临床较为少见,其外观呈黄白色或黄褐色,混浊,相对比密为1.020~1.030,积液中常混有浮动的鳞片状、绢丝状、带有光泽、折光性强的胆固醇结晶,静置后可见结晶沉积于管底。沉淀物镜见可见许多板状、针状、斜方性缺角的胆固醇结晶体,也可见红细胞和脂肪颗粒。多为胸、腹炎症慢性化、胸水长期潴留所产生。 7、胆汁性渗出液 外观呈带黄绿之褐色,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腹腔与胆道系统已有沟通,见于胆汁性腹膜炎所致腹水。 (张 波 府伟灵)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粪便是由未消化的食物、经消化后未吸收的食物残渣与消化系统分泌物、消化道粘膜脱落物以及微生物、寄生虫等组成的混合物。进行粪检验可以获得被检者消化系统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广泛的信息,具体来说,进行粪检验,一可以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是否有梗阻、炎症和出血等情况;二可以筛选和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三可以粗略判定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四可以诊断消化系统的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 第一节 粪便常规检验方法回顾 一、目视检查 在某些疾病情况下,粪便的颜色、性状等有特定的显著改变,这些肉眼可见的显著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如在胆道梗阻时,粪便因缺乏胆色素而呈白陶土样灰白色;上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可呈柏油样黑而具有特殊光泽;在霍乱、副霍乱时,大便呈米泔水样;在阿米巴肠炎时,大便往往带有果酱样的脓血;在肿瘤等导致下消化道出血或痔疮出血时,大便往往带有鲜血。另外,消化不良时,粪便含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蛔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时,有时能从粪便中看见虫体。 二、显微镜检查 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检出粪便标本中的脂肪小滴、血细胞、真菌、某些寄生虫和寄生虫虫卵等病理成分有。发现脂肪小滴增多提示有肠蠕动亢进、腹泻或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等可能;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提示有菌痢等感染性肠炎;发现大量红细胞和极少量白细胞,多提示为下消化道出血或痔疮出血;发现大量真菌可以确诊真菌性肠炎;发现寄生虫或虫卵可以确诊该寄生虫感染。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还可以检出粪便标本中的某些病毒体。 三、粪便的化学检查 常规的粪便化学检验主要包括粪便隐血实验和胆红素及其衍生物检验。隐血实验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胆红素及其衍生物检验可用于严重腹泻、消化道菌群大量抑制、胆道梗阻以及溶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实验。 四、大便致病菌检验 人类的肠道中有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致病的如:各种厌氧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等,只有少部分为致病微生物。大便的细菌学检验常规的目的就是从这些大量的微生物中分离出致病菌。 1.霍乱弧菌检验。霍乱在我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中列为“甲类”,其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因此要求快速、准确报告。临床上往往根据霍乱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的形态及特殊的“鱼群样”排列,在暗视野下的快速运动及相应抗血清的制动实验等进行快速的初步报告,再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来确诊。 2.其他致病菌分离培养。目前已认识到的能从粪便中发现的病原微生物达数十种之多,如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酵母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要从大便标本的大量菌群中分离这几十种致病菌,检验科一般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如SS琼脂、GN增菌液、麦康凯琼脂等。但是目前没有一种能用于所有致病菌的选择培养基(事实上很难或不可能作到),因此临床上往往采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联用以提高检出率。 五、其他大便检验 1.大便的病毒检验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轮状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的检验。有研究报告指出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流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病原,由于这种腹泻没有特征性的病变指标,从大便中检出轮状病毒就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而粪便中甲肝病毒的检出则是该病人具有传染性的可靠依据。由于病毒体积微小、生命形式不完善,这使得普通显微镜和无生命培养基在病毒检验中无用武之地。可用的检验方法有:血清学方法、电镜观察与分离培养(用动物接种、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等。临床上往往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快速诊断,且准确性和灵敏度都较高。电子显微镜或分离培养的方法比较费时、费事,往往在研究中采用。 2.大便寄生虫检验 在目视检查和显微镜检查中,已经有大部分寄生虫感染能被检出。但是,由于虫卵和虫体在粪便中的分布高度不均一,使得目视检查和普通的涂片镜检结果重复性很差。在高度怀疑寄生虫感染的病例,应采用集卵法以及虫卵孵化实验等以提高检出率和重复性。 3.大便的脱落细胞检验 在下消化道肿瘤时,肿瘤表面细胞会脱落并随粪便排除,在粪便中发现肿瘤细胞可以确诊某些下消化道的肿瘤。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脱落具有随机性,且细胞量很少、取材难,因而检出率不高。另外,上消化道肿瘤的脱落细胞由于经过胃肠道的消化作用,难以被检出。这使得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大便脱落细胞检验的实用意义不大。 总的来说,大便检验的很多方法都已经很成熟和规范化、规程化。相关的检验操作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请参见《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以及有关教材。本章主要介绍目前一些比较新的检验方法在大便检验中的应用及所带来的诊断意义。 第二节 大便隐血实验的进展 隐血实验是指检查胃肠道隐性出血的一类实验方法。对胃癌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持续的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其早期出现的唯一特征,且大便隐血检查属无创检查,试验方便、费用低廉,适合进行长期观察,因而大便隐血试验则目前仍旧是早期发现的较好试验。 传统的隐血实验是利用血液中RBC的血红蛋白的亚铁血红素具有类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分解H2O2为水和活性氧而设计的简易化学试验试验。这类方法虽然成本低廉、简单易行,但特异性差、灵敏度较低,易受食物及服用药物成分的影响。为解决传统隐血试验的特异性问题,人们探索了一些新的隐血试验方法,如同位素铬(51Cr)法等同位素法和各种免疫学方法。 一、同位素方法 (一)铬(51Cr)法测定大便隐血量 1.原理 51Cr-红细胞经静脉注射后,正常不进入消化道,消化道出血时则进入并不被吸收,随大便排出。将大便中的放射性与每毫升血液中放射性比较计算可求出胃肠道出血量。 2.方法 静脉注射51Cr-RBC 7.4MBq后,收集72小时大便,称重测放射性,并在开始时和收集大便结束时抽静脉血测每毫升放射性计数。按公式计算结果。 72H出血量(ml)=大便总放射性/每毫升血放射性 (二)胃肠道出血的锝标的红细胞法定位诊断 1.原理 当胃肠道出血时,锝标的红细胞或胶体随血液进入胃肠道。 2.方法 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以2-5分钟一帧的速度连续显像0.5-1小时,必要时延迟显像。但胶体不能进行延迟显像。 3.临床应用 适应于活动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和大致定位。急性活动出血用锝标胶体显像,间歇出血者用锝标RBC显像。诊断准确率在80%左右,能够探测出血率高于每分钟0.1ml的消化道出血。 尽管同位素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无可非议,甚至还可以对出血点进行准确的定位,但临床很难接受将一种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操作复杂的、需要特殊仪器的方法普遍用来进行一个没有特异性的指标的检验。 二、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以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而广受临床检验的欢迎。基于免疫反应的隐血实验方法是当前发展最快也最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隐血实验方法。应用免疫学方法的隐血实验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或0.03mg/g粪便就可得到阳性结果,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各种动物血血红蛋白在500mg/L、辣根过氧化物酶在2000mg/L时不会出现干扰,因而不需控制饮食。 根据文献报道,有三类抗体可用于粪便的隐血实验:一种为抗人血红蛋白抗体,一种抗人红细胞基质抗体,另一种为抗血液中其他成分如α1-AT、Tf、Hb-Hp等。采用抗α1-AT、Tf、Hb-Hp等抗体的隐血实验对所有消化道出血均呈阳性反应;而抗人血红蛋白法和抗人红细胞基质法隐血试验主要检测下消化道出血,约有40-50%的上消化道出血不能检出,原因是: ①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经过消化酶降解就业性或消化殆尽已不具有原来免疫原性; ②过量大出血而致反应体系中抗原过剩出现前带现象; ③病人血红蛋白的抗原与单克隆抗体不配。 因此,抗人血红蛋白法或抗人红细胞基质的隐血试验目前被认为是对大肠癌普查最适用的试验。为了使免疫学方法在检测粪便潜血时尽可能简便,以适应大规模大肠癌普查的需要和临床快速报告的要求,有的公司已经推出单克隆抗体一步法试验,如美国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他们所采用的粪便潜血免疫一步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无嗅无味的三明治夹心免疫检验法。具有特异性强、高灵每度(0.03mgHb/g粪)、检验快速(1 - 5分钟)、便操作简单(一步检验)、试剂易保存(室温)和结果简单易读的优点,在诊断和治疗引起肠胃道出血的疾病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消化道癌肿患者87%便隐血为阳性。但是,据Herzog和Cameron等研究,正常人24小时胃肠道生理性失血量为0.6ml,由于免疫学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在某些正常人特别是服用刺激备用肠道药物后或处于应急反应状态时也可能造成假阳性。 三、其它方法 近年来某些实验室还采用卟啉荧光法血红蛋白定量试验,用絷草酸试剂使血红素变为卟啉进行荧光检测,这样除可测粪澡未降解的血红蛋白外,还可测血红素衍化物卟啉,从而克服了化学法和免疫法受血红蛋白降解影响缺点,可对上、下消化道出血同样敏感,但外源性血红素、卟啉类物质具有干扰性,且方法较复杂,故不易推广使用。 第三节 粪便基因检验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高达57万,占全部确诊癌症的4%[1]。大肠癌的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致使临床上确诊的大肠癌大部分为中、晚期,临床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极低。如能早期诊断出大肠癌,可使90%以上的患者得到治愈。因此,大肠癌的筛选诊断工作非常重要。既往应用最普遍的筛选检查是大便潜血实验(FOBT),虽然FOBT在筛选大肠癌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有很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纤维结肠镜检查是检出大肠癌的可靠方法,但该方法为侵入性且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仪器,操作要求也较高,目前尚不能用于大范围人群筛选普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如癌胚抗原(CEA)、CA19-9及肿瘤相关抗原T、Tn及TAG-T2等,虽然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帮助,但对早期大肠癌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归因于相关基因突变,而粪便中的脱落细胞包含着与大肠癌关系密切的突变基因,粪便中基因检测可望成为筛选诊断大肠癌的新方法。 一、粪便基因筛检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肿瘤的产生是多能干细胞向正常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关基因发生改变的结果。肿瘤细胞的基因与基因表达与正常细胞有显著区别,因此如能检出这种基因改变就能为肿瘤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条件。肿瘤不是单基因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肿瘤相关基因的多阶段积累的改变过程,涉及到多种癌基因激活和多种抑癌基因失活。如能在早期检出基因突变信息,就可以获得细胞癌变的信号,从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带来积极意义。 目前认为一种肿瘤的产生需要4~5个相关癌基因的改变;与大肠癌相关的癌基因主要有ras、c-myc、-erb2等,与大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主要有APC/MCC、DCC、p53及RB等。在大肠癌形成过程中,ras、c-myc癌基因和APC、MCC抑癌基因的改变是早期事件。Ras基因改变主要发生在12、13或16密码子,大约50%的大肠癌和50%的大肠腺癌(直径>1cm)发现有ras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的丢失最常见于17p染色体等位基因的缺失。虽然这种缺失在大肠腺瘤的各个时期都很少见到,但有人发现17p等位基因丢失与腺瘤向癌转变有关。17p染色体等位基因丢失的常见部位为p53基因,K-ras、p53基因是人类癌症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两者的检出对大肠癌的诊断很有帮助。包含APC基因和MCC基因的5q等位基因的缺失占散发性大肠癌的35%。这些基因的特异性改变可成为诊断肿瘤的标记。 人们很早就发现,结肠粘膜上皮不断脱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其更新周期约为每小时1%,整个大肠粘膜约3~4天即可重新更换一次,而生长旺盛的肿瘤组织更新更快。虽然这些粘膜细胞脱落后很快从粪便中排出,但由于粪便物质的存在,用脱落细胞学手段难以发现异常细胞。要进行细胞学分析,只有从直肠、结肠的灌洗液中才能得到比较干净的细胞,这无疑又增加了方法的难度和病人的痛苦。然而,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粪便中的相关基因突变,则不受粪便其他物质的影响,且可以批量筛查,可望称为大肠癌的筛选和早期诊断的一种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二、粪便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Sidransky于1992年首次阐述可以从大肠癌粪便脱落细胞检出K-ras基因突变,但他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复杂,因而不能用于常规例行诊断。目前检测粪便基因突变的方法主要有:(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2)Southern印迹杂交;(3)DNA直接测序;(4)PCR产物单链DNA泳动变位技术和错配PCR技术。传统的Southern印迹杂交和DNA直接测序,虽然可准确地确定突变的类型及部位,但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时间长、费用较高,不实用于临床筛检基因突变。目前多采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相关基因产物,如检测p53蛋白、ras基因的p21蛋白及c-mye的p62蛋白。虽然该技术简单,但有相当一部分基因改变检测不到,且运用不同的抗体需要不同的解释标准,临床意义也不同。Soong等用IHC检测p53蛋白和用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发现,IHC对大肠癌的p53蛋白检测率为23%,而PCR-SSCP分析技术检出p53基因突变率为39%,两者的符合率为68%,不符合率为32%,说明p53蛋白积累不能代表有p53基因突变,反之亦然。Hall等也认为p53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并不一定是突变的p53积累,还可能是稳定的野生型p53蛋白在起作用。因为当正常细胞的DNA受损害时,野生型p53蛋白也会过量表达。在其他种类的癌组织中也发现p53蛋白增加并没有相应的p53基因突变。 PCR及其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快速、简便、灵敏地筛选突变基因带来了可能。其中PCR产物的单链DNA泳动变位技术(mobilityshifts)在诊断基因突变方面有满意的敏感性(90%~100%)并能筛选大量样本。该技术包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C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其中,DGGE和TGGE法价格昂贵,其临床应用受限制。 目前,PCR-SSCP是最受重视的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相同长度的单链 DNA在非变性的凝胶电泳中不同迁移位置仅取决于单链二级空间构象——碱基排列结构,从而将突变基因片断与正常基因片断区分开来。其优点为:(1)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技术容易掌握;(2)实验周期短,最快可在24小时内得到检测结果,并不受PCR扩增差错的影响;(3)不仅可检查出单碱基置换,还可检出数个碱基插入或缺失;(4)可彩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使其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日本学者Equchi于1996年开始对粪便标本中的p53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发现在11例有p53基因突变的手术标本中有7例在粪便中查出p53基因突变;在5例潜血试验阻性的病人中有3例粪便标本检出p53基因突变,故认为利用PCR-SSCP对粪便肿瘤物异的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该技术易产生假阻性,为其不足之处。这可能是由于在扩增的片断中,大部分为正常的基因片段,突变的基因片段较少,因此在电泳泳动变位上显示不佳。为了确定PCR-SSCP 检测的敏感性,Silvano等将肿瘤细胞混以正常细胞,浓度依次由0%-90%递增,然后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发现当彩放射性标记时肿瘤细胞浓度须达5%,PCR-SSCP分析才能检出p53基因突变,而当用非放射性标记时肿瘤细胞浓度必须达到10%-15%才能显示出阳性结果。 在大肠癌患者粪便中,特别是早期癌患者的粪便中,正常的DNA片断常超出异常DNA片段100-1000倍,使用SSCP分析时肿瘤相关基因的泳动变位不清楚。 近来年常有人彩特异等位基因PCR扩增(ASA)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主要原理是当异性引物与模板之间出现错配(mismatch),特别是3’末端碱基与模板之间出现错配时,由于Tag DNA聚合酶缺乏3’-5’核酸外切酶活性,因此对错误配对的碱基不能进行修改,故该引物的PCR扩增速率将急剧下降甚至扩增中断。有人设计出一个能与突变体基因片段正常配对而与正常片断错误配对的引物,主要是在3’末端的碱基进行修改。该方法的优点是敏感性、特异性很高,可以从10000个正常和不正常细胞中检出一个突变细胞。此外,该技术不需要限制性酶消化及与特异性等位基因相结合的寡核苷酸,也不需要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由该原理还可产生其他方法,如misnatched PCR \ARMS(amplificatation refraitory mulation system)、mutent enriched PCR。该技术对单基因疾病如遗传病效果好,但肿瘤涉及到多基因改变,并且每个基因有多种突出,例如p53突变种类达350种,因此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对K-ms基因突变的检测。因为K-ms基因的突变几乎总是发生于三个密码中的一个,所以设计检出K-ms基因的敏感试验要设计检出其他肿瘤相关基因改变要简单得多。德国学者Nollaan于1996年彩突变体富集PCR技术检测粪便中K-ms基因的12、13密码子的基因改变,16例大肠癌手术标本经用PCR-SSCP分析后证实无K-ms突变的病人粪便中,经突变体富集PCR技术检测有2例K-ms突变,通过对手术标本再次作PCR-SSCP分析检测发现,确有1例手术标本中有K-ms突变。该作者认为该技术具有简便、灵敏性、特异性高等优点,临床上可用于检测粪便中的K-ms突变,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除在粪便中检出基因突变以期早期诊断大肠癌外,人们还开始在尿液、胰液、痰液、支气管肿泡灌洗液、CSF等排泄物、分泌物中查找相关基因突变,以便能早期诊断相关部位癌症。相信随着技术的改进,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肿瘤特异性基因将成为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 第四节 粪便检验的新思路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引入给粪便检验带来了崭新的检验手段,这使得临床粪便检验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免疫学方法还是分子生物学技术,都是具有很强的检验目的针对性的方法,难以通过一次或几次实验就解读出病人粪便中所包含的消化功能、新陈代谢、菌群紊乱以及肿瘤等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换言之,这些方法在为大便检验带来高特异性的同时,也丢弃了大量的、可能极有价值的信息。有没有特异而又具有高通量的方法呢? 一、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的概念来自于计算机芯片,其实质是在面积不大的基质表面有序地排列了大量可寻址的识别分子。具体地说,就是在玻璃、硅等载体上有序地、高密度地(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小于500 )排列、固定了大量的靶基因片段(也叫探针分子)。这些被固定的探针分子在基质上就形成了高密度DNA微阵列。因此,基因芯片(Gene Chip)也叫基因微矩阵(Gene Microarray)。 由上面的基因芯片的定义可以看出,基因芯片技术实质上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它既承袭了DNA探针杂交技术的高特异性,又具备了同时检测多靶基因的实验高通量的特点。 虽然基因芯片具有另人鼓舞的优越性,但由于它还是一种崭新的实验技术,目前还没有来得及应用到大便检验上来。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设计一张集成有消化道肿瘤基因识别谱、消化道病毒基因识别谱、消化道常见致病菌基因识别谱、消化道寄生虫基因识别谱的“大便检验基因芯片”并没有技术上的困难,只是目前基因芯片的成本太高,实验方法也略显烦琐。但随着大规模应用后成本的降低和实验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出现可应用于临床的“大便检验基因芯片”是迟早的事。当然,我们不能消极等待,我在此提及基因芯片技术,就是希望各位能在这方面作些工作,加快临床粪便检验技术进步的步伐。 二、色、质谱分析 基因芯片等新兴技术虽然给肿瘤、病原体等有生命的病原带来了检验手段的突破,但是,对于胃肠道功能、胰腺功能等消化功能的检验就无能为力了。所以,我们在积极采用新技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成熟技术的新应用。 色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离技术,它利用因混合物各组分在性质与结构上的差异而在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各组分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强弱而实现混合物各组分的分离。根据流动相的不同,色谱法又建立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值不同而实现组分分离的分离技术。目前,利用色谱法和质谱法建立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 虽然目前还没有利用色谱法和质谱法大量读取粪便医用信息的报道,但国内的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了利用色谱法和质谱法进行粪便药代动力学研究、粪便毒物代谢研究甚至疾病的诊断探索。 内蒙古医学院的王美玲等报道了利用色谱法研究迟发性皮肤卟啉病(porphyria cutanea tarda略称PCT)患者卟啉的代谢情况。他们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PCT患者的尿液和粪便进行测定。结果发现PCT患者尿中有大量的尿卟啉和七羧基卟啉排出,粪便中粪卟啉明显增多,并有异粪卟啉排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14例迟发性皮肤卟啉病(PCT)、15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9例杜宾-约翰逊综合症 (DJS)和35例正常健康者的尿液和粪便中的粪卟啉异构体Ⅰ和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AIP、DJS和PCT患者的尿液和粪便中粪卟啉异构体Ⅰ和Ⅲ与正常健康者相比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可以利用七羧基卟啉和异粪卟啉的检出值,诊断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北京大学的李卫杰等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对羊粪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质谱法共鉴定出45种组份,占峰面积的57.41%。用标样和双柱保留指数法进一步确证了其中的28种组分,占峰面积的27.86%。比较了鸽子粪和羊粪的相同挥发成分。华西医科大学的雷蕾等报道从17只健康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47株待检菌,通过对其菌体形态和染色性, 菌落形态,生化反应,发酵最终产物的气相色谱测定鉴定筛先出13株乳杆菌。这给我们以启示:可以利用粪便的色谱分析来了解消化道菌群情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检验技术较某些先进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各位检验研究生班学员担负有振兴我国检验事业的历史重任。有人曾经说过,我们如果老是向别人学习,就只能永远追着别人走,只有创新,才能成为科技的领跑者。希望诸位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创造出我国检验技术的辉煌。 (蒋天伦 府伟灵) 参考文献 1. Toribaba NW et al. N Engl J Med, 1995; 332(13): 861-867. 2. Silvano B et al. Diagn Mol Pathol, 1996; 5(4): 260-262. 3. Soong R et al. Hum Pathol, 1996; 27(10): 1050-1055 4. Rhodes Ch et al. Diagn Mol Pathol,1997; 6(1):49-57 5. Smith JR et al. Gut, 1995; 36(1): 81-86 6. Nollau P et al. Int J Cancer, 1996; 66(3): 332-336 7. Berthelemy P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5; 123(3): 188-191 8. Notarnicola M et al. Dig Liver Dis. 2000 Mar;32(2):131-6 9. Lev Z, Kislitsin D, Rennert G et al. J Cell Biochem Suppl. 2000;34:35-9. 10. Machiels BM, Ruers T, Lindhout M et al. Biotechniques. 2000 Feb;28(2):286-90. 11. Puig P, Urgell E, Capella G et al. Int J Cancer. 2000 Jan 1;85(1):73-7 12. Puig P, Urgell E, Capella G et al. Lab Invest. 1999 May;79(5):617-8. 13. Wenger FA, Zieren J, Peter FJ. Langenbecks Arch Surg. 1999 Apr;384(2):181-6 14. Alexander RJ and Raicht RF. Dig Dis Sci. 1998 Dec;43(12):2652-8. 15. Yamao T, Matsumura Y, Shimada Y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8 Jun;114(6):1196-205. 16. Jen J, Johnson C and Levin B.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8;10(3):213-7. 17. Deuter R and Muller O. Hum Mutat. 1998;11(1):84-9. 18. Potter MA, Morris RM, Ferguson A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7;112(4):1427-8. 19. Ratto C, Flamini G, Sofo L et al. Dis Colon Rectum. 1996;39(11):1238-44. 20. Kohata Y. Nipp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1996;93(6):391-7. 21. Ohkura H. Nippon Rinsho. 1996; 54(5):1281-5. 22. Pagani R, Porcelli B, Frosi B et al. Biochem Soc Trans. 1996; 24(2):260S. 23. Nollau P, Moser C, Wagener C et al. Biotechniques. 1996; 20(5):784-8. 24. Saitoh O, Kojima K, Kayazawa M et al. Intern Med. 2000 ;39(10):778-82. 25. 王美玲; 李存保 和 王文礼 等,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9.04.30; 31(2): 65-66。 26. 李存保; 王美玲 和 王文礼 等,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8.06.15; 20(2): 75-79。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楼主| 郑振寰 发表于 2003-11-1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黄君富 来源:中华检验网 --------------------------------------------------------------------------------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前阶段 一、生理学变异 影响试验结果的生理学变异主要有: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季节,月经及妊娠等生理状态,生活习惯等。 1. 年龄 年龄与检验结果的关系见表1。由于某些检验项目的结果与年龄密切相关,故应分别对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确定这些项目的参考范围。健康成长的儿童由于骨生长及发育,其成骨细胞活力很强,分泌的碱性磷酸酶大大高于成年人,故儿童近年来,人们对分析前阶段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可粗略地分为3类:生理学因素,标本采集因素及内源性干扰因素。生理学因素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年龄,性别,妊娠,月经等;内源性干扰因素主要为干扰分析方法的药物及循环抗体等,因它们能干扰特定的实验方法,从而得到不真实的试验结果;以上分析前变量可广泛地影响到临床化学,血液学及血凝检验的试验结果。充分认识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有利于我们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及对检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是健康成人的三倍多。 表1 年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年龄组 影 响 新生儿 RBC计数增加导致葡萄糖代谢增加 Neu,Mono,Eso,Lympho计数增加 Hb增加,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尿酸降低 Lympho计数升高至4岁 生长儿童 ALP是成人的3倍多 进行性变化 肾功能,Ccr进行性下降 糖耐受程度逐渐下降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控制内稳态的能力逐渐下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皮质甾体激素水平下降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IL-6逐渐升高 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素逐渐升高,T3逐渐下降 新生儿RBC持续升高导致其葡萄糖代谢加快;出生后几天内,动脉氧含量增加,RBC破坏增加致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加,后者经代谢产生胆红素增加,由于新生儿肝酶缺乏不能将胆红素有效地转化为葡萄糖醛酸胆红素,故新生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中性粒细胞在出生后1-2内达到最高值,单核细胞在出生后升高可达2周,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出生后仅持续1周左右,淋巴细胞在出生时明显升高,到4岁时仍然高于成人。相反,嗜碱性粒细胞仅在出生后1天内呈现出一过性升高。有报道发现血清尿酸在出生后1-6天内持续降低。 人过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肾功能逐渐下降。30岁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大约为140 ml/mim/1.73m2,而在80岁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大约为97ml/min/1.73m2。50岁后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与其肌肉质量减少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解释老年人的Ccr结果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同样在老年人,其糖耐受能力下降。 老化过程可影响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人体内稳态的控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皮质甾体激素水平下降。在青壮年,血清IL-6水平在无炎症时极低,甚至无法检出;然而,在中年人,其血清IL-6则随时可检测出;在老年由于对IL-6水平的调节能力下降,其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IL-6升高的结果是表达TGF-β受体的细胞增加。由于TGF-β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导致与老化相关的免疫抑制现象的发生。 老化也可导致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增高。Crawford GA等报道年龄在53-87岁(68例)的1组健康人的ADH值为4.4±0.6pmol/L, 年龄在21-51岁(45例)的另一组健康人的血清ADH值为1.9±0.19pmol/L。 老化也显著地影响到甲状腺的内稳态。Harman SM等报道老年组(平均年龄79.6岁)血清TSH比中年人(平均年龄39.4岁)血清TSH高38%; 而老年组血清T3则比中年组低11%。 2. 性别差异 有些检验指标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年龄在15-55岁期间,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性升高,绝经前妇女总胆固醇及LDL-C高于男性。女性在25岁时血清总胆固醇大约为4.5mmol/L, 而女性在55岁时血清总胆固醇大约为5.51mmol/L; 男性在上述年龄时血清胆固醇水平则分别大约为4.29mmol/L和6.0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论在男性还是在女性在上述年龄段均无明显的波动,女性血清HDL-C水平稍高于男性,这也许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 有些检验指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肌肉质量有关,如肌酐及肌酸激酶等;由于男性有强壮的肌肉,故男性此类指标在血清中的活性或浓度一般说来高于女性。然而,女性通过体育锻炼使肌肉增加后,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在绝经前,妇女的血清铁水平低于男性,而在65岁后,这种差异消失。 对于存在性别差异的检验指标,应对男女不同性别分别制定其参考范围。总的来讲,某些检验指标存在性别差异可能与肌肉质量、内分泌、器官特异性差异有关。 表2 性别、昼夜节律、季节、海拔高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因 素 影 响 情 况 性别 绝经前妇女血清TC及LDL-C高于男性 女性HDL-C稍高于男性 绝经前妇女血清铁低于男性 男性肌酐及CK高于女性 昼夜节律 晨6点左右皮质醇值达最高峰,随后逐渐降低,午夜最低 血IL-1α、TNF-α、IL-12、INF-γ 、CD4+T细胞及尿Neopterin与皮质醇分泌节律相反 OGTT于下午进行则值偏高 LH、FSH、睾丸激素以脉冲方式释放 钾、铁、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在日内也有变异 季节 夏季 VitD升高 T3水平比冬季低20% 冬季 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总胆固醇稍升高(2.5%) 海拔高度 1400M,Hct及Hb升高8% 3600M,CRP升高65% 随海拔升高,肾素、转铁蛋白、雌三醇、Ccr下降 3. 昼夜节律 某些检验指标在一天内有所波动,这可能与昼夜节律变化有关。最典型的例子是皮质醇的分泌,血清皮质醇在晨6点钟左右达最高值,随后下降,午夜12点至最低值。由于皮质醇是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循环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细胞数量减少,故血液IL-1、IL-12、TNF-α、INF-γ、CD4+细胞的日内变化正好与皮质醇相反。Neopterin是反映细胞免疫活性的指标,故尿Neopterin的日内变异也与皮质醇相反。常规测定的一些指标,如葡萄糖、钾、铁等也存在日内变化。 皮质醇的昼夜节律变化同样也影响到下午进行OGTT试验。皮质醇具有促进糖代谢的作用,因为下午皮质醇浓度低于上午,所以在下午进行OGTT试验所获得的血糖值高于上午。 血液促甲状腺素在深夜达峰值,在正午时分为最低值;生长激素在人清醒时水平很低,在人入睡后水平升高。 生殖激素,如LH、FSH及睾丸激素,以脉冲方式释放,仅持续2分钟,故很难精确评价它们的浓度。 3. 季节变化 在夏季,由于人们所受光照时间延长,故血清VitD水平升高。在冬季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稍高于夏季(2.5%)。在冬季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最低。 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夏季比冬季低约20%。 4. 海拔高度 不同海拔高度可使人体血液中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与海平面比较,在海拔1400M时可使Hct、Hb升高约8%。在3600M时,可使CRP水平升高达65%。而血浆肾素、血清转铁蛋白、尿肌酐、雌三醇及Ccr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5.月经 在月经降临后,低的雌激素水平诱发垂体释放FSH,后者刺激卵巢产生雌激素,所以在月经后第6或第7天血清雌激素水平开始明显升高,大约在第13天达峰值;排卵前1天左右,垂体一次性释放LH。排卵发生后,孕激素持续升高,直到下一月经周期开始时才与雌激素水平一同下降。由此可见,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上述激素应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在排卵期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在中期或黄体期,醛固酮的浓度大约是卵泡期的2倍;肾素活性在黄体期增加;相反,在行经期间,血清磷、铁水平降低。 6. 妊娠 妊娠期间,平均血浆容量升高,导致血液稀释的发生。这对血液成分的浓度有所影响,特别对一些微量成分的影响更甚,如微量元素等。妊娠期间,肾小球滤过率大大升高,Ccr可升高超过正常范围50%或更高。在妊娠末三个月,尿量可增加25%。 在妊娠中后期,胎盘开始进行性产生胰岛素的拮抗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妊娠性糖尿病的发生。 妊娠期间,由于代谢率增加,脂肪动员增加。故在妊娠第二及末三个月,血清ApoAI、AII、B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持续增加。血清脂质水平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正常。 胎盘产生的HCG具有弱的促甲状腺素活性,HCG妊娠头三个月末可达最高水平,此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虽然受抑,但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却轻微升高。 妊娠期间,GFR升高导致碘清除率增加,同时碘及碘化甲状腺氨酸向胎儿转移,结果导致血清无机碘水平下降。碘摄入少于50μg/d时,可导致碘缺乏,甲状腺发生肿大。 妊娠头三个月,肝脏清除涎酸化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液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血清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进一步升高。 表3 月经及妊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生理状态 影 响 月经 雌二醇、FSH、LH、孕激素水平在月经各期有所不同 排卵期间血清胆固醇水平最低 黄体期醛固酮水平高于卵泡期2倍 黄体期肾素水平升高 行经时血清铁、磷降低 妊娠 平均血浆容量升高,导致血液稀释 GFR升高,Ccr升高可达50% 妊娠末第三个月尿量增加25% 妊娠中后期,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妊娠性糖尿病的发生 妊娠第二及末三个月,脂肪动员加强,ApoAI、AII、B及总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 妊娠头三个月末,HCG升高致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碘清除增加 TBG、T3、T4水平增加 ESR增加5倍 VII因子及PAI-2水平增加,铁及铁蛋白水平降低 此外,耐热ALP、AFP、铜结合蛋白、铜、急性时相蛋白、VII因子水平在妊娠期间也升高。急性时相蛋白水平升高可导致ESR升高约5倍。在妊娠末三个月,血浆中纤溶抑制物-2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2)浓度升高可达2μmol/L。妊娠期间,由于代谢需求增加,可导致铁缺乏、铁储存减少、铁蛋白水平降低。 7. 生活习惯 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见表4。检验指标在素食者及素食者之间的差异已有很多文献报道。非素食者血中尿酸、尿素、氨的水平高于素食者。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一般说来是脂源性的,所产生的效应则取决于脂肪酸的种类,硬脂酸对LDL-C水平几乎没有影响,棕榈酸则可增加血清胆固醇水平。复合碳水化合物、但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可降低LDL-C水平。 富含鱼油的食物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及VLDL水平,这是因为鱼油可抑制VLDL甘油三酯的合成。即使在素食人群中,血清脂质水平也有所差异。有报道发现严格素食者与非素食者比较,其血浆LDL-C及HDL-C分别低37%及12%;相反,乳品蔬菜食者血清LDL-C及HDL-C比严格素食者分别高24%及7%。 咖啡因的摄入也可导致一些检验指标的变化。磷酸二酯酶通过催化环磷酸腺苷转化为5’-AMP而使cAMP失活,咖啡因可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使cAMP水平升高,升高的cAMP促进糖酵解,能量产生增加,使人感到敏捷、警觉、精力充沛。 CAMP可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加约3倍。游离脂肪酸在与白蛋白结合时与某些药物或激素发生竞争,导致血中某些药物或激素游离部分增加;游离脂肪酸增加还可致血pH值下降,使蛋白结合钙解离,血浆游离钙浓度发生假性升高。在摄入咖啡因250mg 3小时后,血浆肾素活性及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咖啡因对其他脂质水平的影响则无统一的认识。 饮酒可发生短期及长期效应。在饮酒后2-4小时产生的效应为短期效应,包括血糖水平降低及乳酸水平升高。乙醇代谢为乙醛,最后代谢为乙酸,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乳酸升高由于消耗碳酸氢根离子,可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持续饮酒,通过酶诱导作用, 血清肝酶如GGT等活性增加。然而,血清GGT活性的升高存在个体间及同一个体日间的差异。乙醇通过其直接的肝细胞毒性作用,可使血清AST、ALT活性升高。Freer DE研究发现,每日饮酒225g, 持续1月可使肝细胞酶释放进入血液增加。 乙醇对血清脂质的影响取决于饮酒的程度。,从不饮酒的人短期饮酒后,使血清甘油三酯、VLDL水平升高。 每日饮酒少于40g时,血清HDL-C、HDL3-C、ApoAI、AII水平生高。然而,当每日饮酒超过80g/L时,VLDL合成增加,但同时由于脂蛋白脂肪酶激活,LPL水解VLDL甘油三酯增加,故即使VLDL合成增加,血清VLDL水平也无明显改变。 表4 生活习惯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生活习惯 影 响 饮食 高蛋白及高嘌呤食物可使血尿酸、尿素、氨水平升高 棕榈酸可使LDL-C升高 复合碳水化合物、单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使LDL-C水平降低 鱼油降低VLDL、甘油三酯水平 咖啡因 抑制磷酸二酯酶,cAMP升高,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游离 脂肪酸增加约3倍 血pH下降,离子钙水平升高,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或激素 发生解离 血浆肾素活性及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饮酒 短期效应:血糖降低,血乳酸升高 血清GGT、ALT、AST升高,存在个体差异 适度饮酒升高血清HDL-C、ApoAI、ApoAII 吸烟 长期吸烟可使碳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WBC、RBC、 MCV升高 镉水平升高 HDL-C降低 吸烟后1小时内,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醛固酮、游离 脂肪酸、游离甘油升高 肺内皮细胞破坏,ACE活性降低 长期吸烟可导致机体发生一些生物化学变化及细胞学变化。长期吸烟者因吸入大量的CO,后者与Hb的亲和力高于氧与Hb的亲和力,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水平升高;RBC及Hb则因缺氧呈代偿性升高,同时WBC计数也升高。RBC变大,故MCV升高。WBC计数在健康长期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存在尤为显著的差异。每日吸一包烟,持续一年后,WBC数比健康非吸烟者高约1×109/L;若每日吸2包烟,持续一年后,则WBC计数比健康非吸烟者高约2×109/L。 与健康非吸烟者比较,长期吸烟者血中镉水平显著升高。 吸烟能使血清HDL-C水平降低,降低的程度与每日吸烟的数量相关。吸1-5只烟后1小时内产生的短期效应包括使血浆肾上腺素、醛固酮、皮质醇、游离脂肪酸及游离甘油水平升高。 吸烟可破坏肺内皮细胞,肺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减少,故吸烟者血浆ACE活性降低。 血硫氰酸盐及柯替宁(cotinine)水平与吸烟的程度有关。柯替宁是尼古丁的代谢产物,其半衰期较尼古丁长,大约为20-28小时,是评价吸烟严重程度的理想标志物。 二、标本采集 采血前个体的准备情况,如空腹时间的长短、采样时间的确定及采血时患者的姿势;止血带应用时间,输液情况,体育运动,抗凝剂及稳定剂的选用;标本的处理等均可影响到某些检验指标的水平。故标本采集过程应标准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析前误差。 1. 空腹持续时间 一般情况下,患者应在指导下空腹至少12小时。此规定基于的事实是在脂肪餐后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可持续约9个小时。但胆固醇、ApoAI、AII水平所受影响甚小。 然而,过份延长空腹时间,亦可导致一些检验指标的改变。空腹48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升高约240%。而血清补体C 3、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通过蛋白质补充后,以上指标迅速恢复正常。 空腹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取决于个体的身体质量。空腹一天后,瘦人对脂肪的利用很少,故血乙酰乙酸水平变化不大,继续空腹则可导致血中乙酰乙酸水平的迅速升高;对于肥胖个体,空腹一天就可导致血中乙酰乙酸水平显著升高。空腹3天后,瘦人血清甘油浓度升高3倍,而肥胖者血清甘油水平则变化不大。 2. 标本采集时间 前面已谈到很多检验指标存在日内差异。所以,采血时间应尽量标准化及规范法。对于某个体而言,为确定某指标的变化情况,应在不同日期同一时间采血,以消除日内变异的影响。 在对治疗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时,应在以获得稳定的治疗浓度或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采集血样。在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恰好在下一次用药前采血,所测药物浓度为谷浓度,即在这种剂量及给药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低血药浓度。 在血药浓度最高时采血,反映了药物的峰值水平。一般而言,肌肉注射、静脉内给药、口服给药分别在给药后1-2小时、15-30分钟、1-5小时内取血,所测血药浓度可反映该药的峰值浓度。然而,对于治疗药物监测时采血时间的确定最好根据该药物的分布速率。通过静脉输注的药物,一般在完成输注后需1-2小时才能完成药物的分布,而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则需6-8小时才能完成其分布。 一般来说,药物经口服吸收的情况存在很大的个体间差异,所以口服药物一般监测其谷浓度;对于静脉给予茶碱、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采血监测其峰值浓度则更有意义。所以对于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采血时间,以达到监测谷浓度或峰值浓度的不同目的。 尿液的收集时间取决于所需检测的成分。对于清除率试验或所测成份存在日内变异,则需收集24小时尿。定时的过夜尿或清晨第一次尿不仅可用于评价肾脏的浓缩能力,还可用于尿液细胞学及管型的检查。 随机尿可用于常规过筛试验。但这种采样方法有不足之处,尿液有可能太稀释,以致无法检测出葡萄糖、蛋白、细胞及管型的轻微变化。随机尿用于微量白蛋白尿的初步过筛也有其不足之处。然而,通过测定尿液中的特定蛋白质,用于区分肾前、肾小球、肾小管及肾后性蛋白尿时,利用晨尿即可达到目的。 3. 取血时的姿势 取血时姿势的变化可影响到血清或血浆中某些成分的变化。由仰卧变为直立或坐姿时,可导致血管内水向间质转移。结果导致血管内不能滤过的大分子物质浓度升高。门诊病人一般采用坐姿采血,而住院病人一般采用仰卧位采血,故门诊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常高于住院病人。 小分子物质,如Glu,由于能在由于能在血循环及间质间自由扩散,取血时所采用的姿势对其影响不大。一般说来,分子量即使象胰岛素那么大,也能自由地在血循环与间质之间弥散,其血浓度不受姿势变化的影响。 血中某些代谢产物、药物、激素的游离部分不受姿势变化的影响,但其与蛋白结合的部分则受姿势变化的影响。如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的钙的浓度则受到姿势改变的影响。 总体来讲,与仰卧位取血比较,坐姿采血所得的细胞数及大分子浓度一般要高5%-15%。 对于心血管功能障碍病人及肝硬化病人,由于有水肿的趋势,从仰卧变为直立时,某些检验指标的变化则更为明显。在上述病人,从仰卧变为直立时,血浆容量进一步减少可导致醛固酮、肾上腺素、肾素分泌增加;血压下降则可引起动脉利钠肽(ANP)增加。有人报道,即使正常健康人从仰卧变为直立时也可引起血中肾素、醛固酮等指标浓度的改变。相反,从直立改为仰卧时,由于体液从血管外进入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而发生稀释效应。从直立改为卧位,并仰卧5分钟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可分别增加10%及15%。 对门诊病人采用坐姿取血时,坐姿应标准化,并让病人在采血前坐15分钟。 表5 病人准备及标本采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影响因素 后 果 空腹 空腹48小时,胆红素升高240%;前白蛋白、白蛋白、C3降低 空腹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个体的身体质量 采样时间 血药浓度的监测应根据不同的药物及不同的给药途径, 确定不同的取血时间 定时过夜尿、第一次晨尿,适合于尿沉渣检查 24小时尿可用于清除率及存在日内变异指标的测定 随机尿可用于常规过筛 姿势 坐姿可使血细胞计数及大分子物质的浓度增加5-15% 直立变仰卧后,稀释效应可使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 分别降低10%和12% 仰卧变直立后,血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 ANP水平升高 止血带应用时间 >1分钟,可使血中大分子物质浓度升高,2分钟使血总胆固醇 水平升高5%,5分钟使总胆固醇升高15% 应用时间过长,血pH降低,乳酸、钾、离子钙及镁升高 反复握拳可使血钾升高1-2mmol/L 静脉输注 从输入葡萄糖液的同臂取血,可使血糖值假性升高 输入脂肪乳应在8小时后取血,若输入糖、蛋白、电解质, 则应在输完1小时后取血 输入库存太久的血液,可使血钾、LDH、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运动 激烈的运动可导致CK及CK-MB升高,血管内溶血使 结合珠蛋白值降低 长期剧烈训练可使线粒体变大,数量增多,线粒体CK/总CK 比值大于8%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降低 血清尿酸升高,尿尿酸降低 长期剧烈运动可使ApoAI、HDL-C升高,ApoB、LDL-C 及TG水平降低 4. 止血带应用时间 止血带的应用导致毛细血管内有效滤过压增加,血管内液体及小分子物质向组织间隙转移。超过一分钟,便可致血液浓缩,血中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的大分子物质的浓度升高。 止血带应用过长导致静脉淤血,无氧糖酵解增加,血乳酸增加,pH值下降,钾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血钾升高,若病人反复握拳以暴露血管,可加重上述效应。反复握拳时,前臂肌肉收缩,在肌肉细胞的去极化过程中,钾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应用止血带,病人反复握拳,可使血样钾升高1-2mmol/L,甚至可升高2.7mmol/L。应用止血带1-2分钟,血总胆固醇升高%,5分钟后,则可使血总胆固醇升高10-15%。 Kollee LAA报道在静脉淤血2分钟后,血丙酮酸浓度降低18%,乳酸浓度升高2.2%。 止血带使用时间延长导致的血pH下降,可改变药物-蛋白、激素-蛋白的结合情况,游离的药物及激素浓度升高。静脉淤血所致低pH可使钙、镁从与白蛋白的结合状态解离出来,从而致离子钙及镁升高。 为减小止血带应用时间过长所带来的分析前误差,应在针头穿刺进入静脉后就解开止血带。避免反复握拳,止血带应用时间应小于1分钟。 5. 静脉输注 对于正在输液的病人,不应在输液臂近端抽血检验,应在未输液的另一侧取血化验。临床有不少护士在病人正在输葡萄糖盐水的同臂抽血化验,导致所测血糖值极高。为避免输液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应在输液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采血,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输脂肪乳的病人,应在输完8小时后取血;而对于输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电解质的病人,应在输液完成1小时后取血。若病人输入库存过久的血液,由于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血,可致病人血钾、LDH、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6. 运动 在取血前夜,病人若进行了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沿楼梯上下跑动;以及进行了剧烈运动,如健身锻炼或马拉松跑,均可导致某些检验指标的改变。 剧烈运动消耗肌肉细胞的产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结果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释放胞内酶进入血液增加。剧烈运动后,血清CK活性升高可达1000U/L,而CK-MB/CK总活性的比值不变。 缺氧诱导的血CK活性增加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取决于运动训练的强度及程度。长期剧烈地按计划进行训练的个体,其线粒体增大,数量增多,以使肌肉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酮体供能。即使不存在心肌的损伤,线粒体CK-MB/CK总活性的比值超过8%。训练可增加肌肉质量,血浆肌酐浓度及尿肌酐、肌酸排泄增加。 在剧烈运动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内溶血,导致游离血红蛋白增加,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结合珠蛋白与之结合,随后被清除出血循环,故血浆结合珠蛋白浓度下降。 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可的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异生增加,故血糖水平升高。 运动时,由于出汗使血管内液体相组织间隙转移,血浆容量减少,故血清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浓度升高。由于无氧糖酵解,血乳酸升高,尿酸排泄减少,故血尿酸水平也升高。然而,长期运动及锻练可带来益处,可使血LDL-C、ApoB、甘油三酯水平减低,ApoAI、HDL-C水平升高。 为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少在检验前夜避免强度较大的活动;在采血前,不能步行很远的路程及沿楼梯上下奔跑。 7. 抗凝剂 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抗凝剂有肝素的各种盐、EDTA及枸橼酸钠。 7.1 肝素 肝素适合用于电解质及常规化学测定的血标本的抗凝。标准的肝素商品制剂的分子量为3-30KD,通过与抗凝血酶III结合,使后者构像发生变化,抑制Xa、IXa、凝血酶等凝血因子而达到抗凝目的。肝素商品还可在血浆辅因子-肝素辅因子II的帮助下抑制凝血酶。在体内,肝素能引起内皮表面凝血抑制剂-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的释放。 肝素的各种盐,如锂、钠及铵盐,被广泛地用于然而,常规临床化学指标测定的血标本的抗凝。尽管肝素浓度在12-30U/ml血液时均有满意的抗凝效果,但临床一般选用的浓度为14.3U/ml血液。 尽管用肝素的三种盐抗凝所得电解质浓度无显著差别,但肝素锂还是被认为是最好的。这主要是人们认为肝素钠可使钠的测定值偏高,肝素铵可使血氨测定值偏高(尿素酶法测定)。 在肝素血抗凝管中究竟存在多少钠离子,在理论上不仅取决于所用肝素钠的浓度,也取决于所用肝素钠的分子量的大小、肝素制剂的批间一致性等。然而,Narayanan S等研究发现,在肝素钠抗凝管中只充满其抗凝血量的1/2体积时,相当于肝素钠的浓度升高一倍,但所测血浆钠离子的浓度并未发生人为的改变。 在血清及肝素抗凝血之间某些监测指标的明显差异与血液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的消耗及细胞成分的裂解及释放有关。血清钾测定值高于肝素抗凝血浆,血清总蛋白浓度则低于肝素抗凝血浆。肝素抗凝血浆对某些酶活性测定的影响部分取决于所用仪器及试剂。 在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时,常在注射器内用肝素钠或肝素锂抗凝,这可导致离子钙与之结合,所产生的这种影响于所用肝素浓度相关。为消除这种影响,可用钙滴定肝素,即使抗凝剂中离子钙浓度达到1.25mmol/L。Toffaletti J等研究发现,用电解质钾、钠、钙滴定的干燥肝素在浓度为50U/ml血液时,可使钙的分析偏差小于0.02mmol/L。使用干燥肝素还可消除液体肝素所致稀释效应。 有人报道,用二价阳离子,比如锌,饱和肝素的高亲和力结合位点,可减小肝素对离子钙测定的影响。然而,肝素锌在存在过量的锌离子时可给离子钙及总镁的测定带来正干扰。用锌饱和肝素的高亲和力位点,用锂饱和肝素的低亲和力位点,所得的锂锌肝素在用于离子钙、血气、总钙、钠、钾等指标的测定时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表6 临床检验中常用抗凝剂 抗凝剂 浓度及主要用途 肝素 分子量3-30KD, 锂盐、钠盐、铵盐 较长用,肝素锂 最适合于血浆化学测定,常用浓度为 14.3U/ml血液 钙滴定、电解质平衡、锌锂滴定的肝素最适合于离子钙测定 EDTA EDTA盐一般用于常规血液学检验(二钾或三钾盐,二钠盐) 常用浓度为1.5mg/ml血液 枸橼酸 一般用于常规凝血试验,枸橼酸三钠-二水合物常用浓度为 3.2%或3.8% 对于治疗药物检测,肝素抗凝血浆所测药物浓度一般来说要高于血清,尤其是当药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时。但血清胺碘酮(amiodarone)、去乙基胺碘酮、氯喹、去乙基氯喹测定值却高于肝素抗凝血浆,这是因为在血液凝固过程中与细胞结合的药物被释放的缘故。血浆胺碘酮(amiodarone)、去乙基胺碘酮测定值比血清分别低11.5-13.5%和4.4-8.5% 。 血清氯喹的浓度大约是血浆的2倍,其代谢产物去乙基氯喹的血清浓度大约是血浆的4倍。这两种药物主要存在于血小板、粒细胞,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药物从血小板释放出来,导致血清中这种药物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浆。综上所述,对于治疗药物的监测,是采用血浆还是血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2 EDTA EDTA是常用于常规血液学检验的抗凝剂,它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螯合而发挥抗凝作用。 在血液标本的采集中,常用EDTA钠盐或钾盐,钾盐的溶解性好于钠盐。EDTA的pH值取决于盐的形式及浓度,在游离酸中加入的盐离子浓度越高,pH值就越高。EDTA饱和游离酸的pH值为2.5±1.0, 1% EDTA-K3溶液的pH值为7.5±1.0, 1.0%的EDTA-K2及EDTA-Na2溶液的pH值则分别为4.8±1.0 及5.0±1.0。pH值的改变可导致RBC大小的改变。尽管EDTA盐均为高渗,引起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细胞皱缩,但细胞皱缩效应仅见于EDTA-K3,而未见于EDTA-K2及EDTA-Na2盐。这是因为EDTA-K2及EDTA-Na2较低pH值可使细胞肿胀,抵消了高渗所致的细胞皱缩效应。于是,用EDTA-K3作抗凝剂用离心法所测得的血球压积值偏低,用EDTA-K2或EDTA-Na2时则无此现象发生。用自动分析仪测Hct,在EDTA浓度为1.5mg/ml血液时,样品的稀释效应可使RBC大小恢复到原始状态,用K2或K3盐作抗凝剂所测Hct值无差别。 同样,RBC的MCV值测定及Hct计算值不仅受所用仪器的影响,而且受标本采集时所用抗凝剂EDTA盐的种类及浓度的影响。EDTA-K3的浓度即使高于最佳浓度10倍,所测MCV值也无明显改变;而采用EDTA-K2时,其浓度在大于1.5mg/ml血液时,就可导致MCV升高。 EDTA也可影响到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这种变化取决于外周血涂片制备的时间和EDTA的浓度。即使EDTA浓度在最佳浓度-1.5mg/ml血液时,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发生微小的形态学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包括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结构的消失,随后发生胞浆颗粒的丧失及核和胞浆出现空泡。在标本采集后1-3间,发生核肿胀,核染色质发生交叉,3小时后,中性粒细胞结构模糊并发生碎裂。如果EDTA浓度采用2.5mg/ml时,中心粒细胞及乎全部发生碎裂。 单核细胞也可发生类似的与时间相关及与EDTA浓度相关的形态学变化,但在程度上轻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同样会发生变化,包括肿胀,产生巨血小板,后者发生碎裂后可产生与血小板大小一致的碎片,用电子计数仪计数时导致血小板假性升高。用EDTA作抗凝剂时血小板从盘型变为球形,从而使平均血小板体积测定结果不准确。 7.3 枸橼酸盐 传统上,常采用0.129mol/L或0.109mol/L的枸橼酸三钠溶液作为凝血检验项目血标本采集时的抗凝剂,如PT、APTT的测定等。因为V因子在枸橼酸溶液中比在草酸钠溶液中更为稳定,故现在枸橼酸盐已全面取代草酸钠作为凝血项目检验标本采集的抗凝剂。此外枸橼酸可迅速地与钙形成可溶性螯合物,而草酸盐则缓慢地与钙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枸橼酸的有效摩尔浓度取决于制备枸橼酸盐溶液所采用的水合物的形式。浓度为3.2%及3.8%的枸橼酸三钠二水合物的摩尔浓度分别为0.109mol/L及0.129mol/L; 而浓度为3.2%及3.8%的无水枸橼酸三钠溶液的摩尔浓度则为0.124mol/L及0.147mol/L。所以临床上采用枸橼酸三钠二水合物配制3.2%或3.8%的溶液。 当一个临床实验室选用某种枸橼酸浓度作为PT测定血标本采集的抗凝剂浓度后,不应随便改为另一种浓度。如果改为另一种浓度,将会影响PT的INR值。采用0.129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所得INR值高于采用0.109mol/L枸橼酸钠进行抗凝所得INR值,尤其是当PT试剂,如重组促凝血酶原激酶的敏感性与WHO推荐的促凝血酶原激酶的敏感性(ISI为1)相同时,不同抗凝剂浓度对INR值的影响就更为显著。采用上述两种抗凝剂浓度所得INR值的差别可达0.7-2.7 INR单位。 8. 稳定剂 在采集血标本时,氟化钠及碘代醋酸锂可单独使用,或与草酸钾、EDTA、枸橼酸盐、肝素锂联合使用。当单独使用以抑制糖酵解,所采用浓度为4.3mg/ml血液;与抗凝剂结合使用,采用的氟化钠浓度为2.5mg/ml血液。单独使用或与抗凝剂联合使用的浓度均为0.5mg/ml。无论选用哪种糖酵解抑制剂,其充分发挥抑制糖酵解作用、稳定血糖水平至少需3小时。在这3小时的过程中,血糖大约消耗9mg/dl。然而在新生儿或RBC、WBC、PLT计数高的病人,即使在糖酵解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3小时内血糖的降低值也大于健康人。在3小时后,一旦糖酵解抑制剂充分发挥作用,血糖水平至少可稳定3天。 在室温条件及无糖酵解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健康成人的血糖水平在抽血一小时后下降5%,新生儿的血糖测定值在抽血一小时后可下降24%。对于具有高Hct值的新生儿,不使用糖酵解抑制剂,将血标本于室温条件下存放,5小时内可使68%的血糖被消耗掉。 氟化钠及碘代醋酸锂发挥稳定血糖水平的时间需大约3小时的原因是它们均不是与糖酵解途径的第一个酶-己糖激酶发生作用 。氟化钠作用于烯醇化酶(糖酵解途径的第八个酶),碘代醋酸锂这作用与糖代谢的第五个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与氟化钠联合应用的草酸钾可抑制丙酮酸激酶,此酶在糖酵解途径中紧随烯醇化酶后,故在采血1小时后就能有效抑制乳酸的形成。 氟化钠及碘代醋酸锂的最大缺点是促进溶血,溶血的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及标本的存放时间。两种抑制剂均可抑制RBC中ATP的产生,导致细胞内钾外流.。 为改善糖酵解的抑制效能,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有人将枸橼酸、枸橼酸三钠、EDTA-Na2与低浓度的氟化钠联合应用,维持血液pH值在5.3-5.9,可有效地抑制糖酵解途径的各种酶活性。应用此混合物,将血标本在室温条件下存放,血糖在8小时内保持稳定,在24小时,血糖仅下降0.07±.06mmol/L。 将甘露糖与氟化物混合使用也可增加糖酵解抑制效能。甘露糖是葡萄糖的差向(立体)异构体,可与葡萄糖竞争己糖激酶,从而抑制葡萄糖酵解。由于甘露糖是竞争性抑制剂,故其作用短暂,仅持续4个小时。然而,在4小时后,氟化物已可充分发挥其糖酵解抑制效应了。 在甘露糖浓度为3mg/ml血液时,对用于葡萄糖测定的己糖激酶-葡萄糖氧化酶方法无干扰。然而,当甘露糖的浓度为9mg/ml血液时,血葡萄糖的测定值可被高估1.0mmol/L。某些甘露糖自己也可能含有微量葡萄糖。也有人报道,当甘露糖的浓度超过其最佳浓度的3倍时,对葡萄糖测定(己糖激酶法)可带来负干扰。葡萄糖的低估值取决于试剂中所含己糖激酶的浓度,如试剂中己糖激酶浓度较高,则负干扰就小。 如果在血标本采集后,通过离心迅速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可望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因为糖酵解的酶存在于细胞内。 ACD液中含有葡萄糖及抗凝剂,可使RBC保持稳定。ACD A与ACD B的pH值相近,ACD A的pH值为5.05, ACD B的pH值为5.1, 两种ACD保存液的差别在它们应用时与血液的比例,前者为1:5.67, 后者为1:3,故使用ACD B时所含葡萄糖浓度较高,保存RBC的效果更好。将ACD与血液混合后于1-6℃保存,可使RBC稳定21天。在ACD液中如果在加入磷酸盐及腺嘌呤,可使RBC稳定更长的时间。 维持血小板内较高的cAMP水平,可在体外减少血小板的激活。血小板稳定液含枸橼酸、茶碱、腺苷、dipyridamole, pH值为5.0。腺苷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血小板内cAMP水平,茶碱及dipyridamole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的降解;此外,dipyridamole还可抑制RBC对腺苷的摄取,有效地增加血小板对腺苷的摄取量。此稳定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α颗粒,可用于肝素治疗病人血标本的采集,以用于APTT、肝素(发色底物法)及血小板表面标志物P-选择素(流式细胞术)的测定。 对于某些检验指标的检测,在标本采集时需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尽管EDTA本身是一种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但EDTA单独使用时对蛋白水解酶的抑制作用是不充分的。在采集用于C3a、C4a、C5a测定的血标本时,加入一种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nafamostat mesylate后,可持久地改善补体成分的稳定性。 当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与抗凝剂EDTA或肝素联合使用时,可使多肽类激素及某些酶保持稳定。Aprotinin可抑制激肽的特异蛋白酶、凝血及纤溶酶系统及白细胞、损伤的组织细胞的酶系统,可抑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酶、溶酶体蛋白酶。Aprotinin的活性一般用激肽释放酶抑制单位(KIU)来表示。EDTA(1.5mg/ml血液)与Aprotinin(500-2000KIU/ml)的混合稳定液可用于稳定多肽类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酶(肾素)及胃肠道激素(β-内啡肽、神经紧张素、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 利用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测定方法测定上述激素或酶时,如果在标本采集时未加入稳定剂Apotinin,由于多肽激素或酶的降解产生许多片段,这些片段被当作完整分子而被多克隆抗体识别,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肝素锂(14.3U/ml)及Aprotinin(1000KIU/ml)的混合溶液也可作为免疫活性生长抑素、分泌素、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C-肽的稳定剂。 肿瘤标志物-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与恶性肿瘤高钙血症相关。PTH-rP也是一种易变的激素。在采集用于该指标测定的血液标本时,所用稳定剂除含有EDTA(1.5mg/ml)、aprotinin (500KIU/ml)外,还含有其它的蛋白水解酶抑制剂:leupeptin(2.5mg)、pepstatin(2.5mg)。利用上述稳定剂,血标本采集后于4℃保存,PTH-rP水平可稳定24小时;在室温下保存,则PTH-rP水平可稳定1小时,24小时后PTH-rP的活性可降低60%。如果不用上述稳定剂,在采集血液标本并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小时后,PTH-rP活性就可降低60%。 表7 稳定剂的种类及应用 种类 应 用 糖酵解抑制剂 氟化钠(2.5mg/ml血液)及EDTA(1mg/ml)或草酸钾(2mg/ml) 碘代醋酸锂,单独使用(0.5mg/ml血液);或与肝素锂(14.3U/ml 血液)联合使用 氟化钠、碘代醋酸锂需3小时才能充分发挥糖酵解抑制作用 甘露糖(3mg/ml血液)与氟化钠联合使用可增加效能 甘露糖具有浓度依赖性干扰 枸橼酸、枸橼酸三钠、EDTA-Na2、氟化钠(0.2mg/ml血液), pH5.3-5.9, 具有较佳的糖酵解抑制效应 细胞稳定剂 ACD A及B溶液,用于保存RBC 枸橼酸盐、茶碱、腺苷、dipyridamole混合液可在体外抑制 PLT激活 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EDTA(1.5mg/ml血液)及aprotinin(500-2000KIU/ml)可稳定 几种多肽激素 EDTA、aprotinin、leupeptin、pepstatin混合液可稳定PTH-rP 儿茶酚胺抑制剂 一种抗氧化剂(1.5mg/ml, 谷胱甘肽、焦亚硫酸钠、抗坏血酸) 与EDTA、EGTA或肝素联合使用 尿标本,可用盐酸(5ml 6M盐酸/L尿液)、EDTA(250mg/L 尿液)、焦亚硫酸钠(250mg/L尿液) 纤溶抑制剂 凝血酶和大豆胰蛋白酶(或aprotinin) 蛇毒和aprotinin 凝血酶抑制剂 PPACK(5mmol/L)和枸橼酸盐(10mmol/L)或EDTA (4.2mmol/L) 对于易受氧化的指标(如儿茶酚胺)的测定,也需在采集血标本时加入稳定剂。稳定添加物中含有抗凝剂(肝素,EDTA或EGTA)、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焦亚硫酸钠或抗坏血酸)。采用此稳定添加剂,在采血后1小时内应离心分离血浆,待测。如果不能及时测定,最好在采血15分钟后分离血浆,装于塑料管内于-20℃保存。在迅速分离血浆后,在室温条件下,儿茶酚胺可稳定1天;在4-8℃的条件下,可稳定2天;在-20℃的保存条件下,儿茶酚胺则可稳定1月。 显然,尿中儿茶酚胺的浓度高于血浆,即使在未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在室温下也可稳定4天。然而,为增加尿儿茶酚胺的长期稳定性,在尿标本中可加入盐酸(每升尿液中加入5ml 6M盐酸),或再加入EDTA或焦亚硫酸钠(每升尿液中加入250mg),该尿液于20-25℃条件下保存,儿茶酚胺可稳定3周;于4-8℃保存,儿茶酚胺则可稳定4月-1年。 通过测定非特异性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用于纤溶的实验室评价。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采集血标本后,需采用大豆胰蛋白酶或Aprotinin在体外抑制血浆纤溶酶的产生,同时需用凝血酶将残存的纤维蛋白原完全转化为纤维蛋白。然而,对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即使在凝血酶存在的情况下,残存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也非常缓慢,使FDP的测定结果大为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在标本采集时除加入纤溶酶抑制剂外,同时加入蛇毒(reptilase)使残存的纤维蛋白原完全转化成纤维蛋白。 为监测纤溶的治疗效果,抽血后需在体外抑制纤溶酶原的继续激活。在血标本中需加入的纤溶酶原抑制剂的种类取决于所使用的促纤溶制剂的品种。采用尿激酶为治疗药物时,可用Aprotinin及EDTA作为抽血后体外的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剂;采用重组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为治疗药物时,则需用精氨酸氯甲酮合成肽(PPACK)作为抽血后体外的rt-PA抑制剂。PPACK通过使rt-PA活性中心的组氨酸残基烷化,而使rt-PA发生不可逆的失活,同时,PPACK也使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在标本采集时,加入PPACK(5mmol/L)、枸橼酸(10mmol/L)或EDTA(4.2mmol/L),可有效地抑制rt-PA活性。然而,因PPACK在中性pH条件下不稳定,故在采血后应将血标本保存在4℃,尽快离心并分离血浆,立即测定或冰冻保存。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涌现出大量的新的诊断标志物。某些新指标同样具有不稳定的特性,这就为稳定添加物的选择带来新的课题。ANP是一种充血性心衰的标志物,在采集血液时需加入EDTA和aprotinin,, 以稳定ANP的水平,并于4℃迅速离心分离血浆后,将血浆于-20℃冻存,待测。此外,溶血可影响ANP的测定结果。然而,ANP前体(proANP)N-端片段却比ANP稳定,抽血时仅用EDTA,在室温条件下,ANP前体N-端片段水平可稳定6小时,4℃可稳定3天,-20℃可稳定4周;ANP前体N-端片段的测定结果不受溶血的影响。因此,用ANP前体N-端片段的测定替代ANP值得进一步研究。 9. 抗凝剂/血液比例 对某些检验指标而言,确保抗凝剂/血液的合适比例是得到准确结果的重要环节之一。显然,如果血液太少,由于渗透压效应可致细胞皱缩,细胞外成分被稀释。 表明抗凝剂/血液比例重要性的典型例子是APTT试验。传统上,抗凝剂(枸橼酸钠,0.109或0.129mmol/L)与血液之比为1:9。如果抗凝剂用量不变,采集血液少于规定量,就相当于使抗凝剂/血液比例变小,可导致APTT测定结果升高。有人报道,当抗凝剂/血液的比例变为1:7时可使APTT延长2.4秒。 然而,对于PT试验,Narayanan S报道只有当抗凝剂/血液的比例变为1:4.5时(即采血量刚少于规定量一半时),所得结果才会发生明显改变。Reneke J等研究发现抗凝剂/血液比例对PT试验的影响程度与所采用PT试剂中促凝血酶原激酶的敏感性也有一定关系。该作者采用0.109mol/L的枸橼酸盐作为抗凝剂,研究了抗凝剂/血液比例对PT试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正常人,当采血量为规定量的65%或以上时,可得到准确的PT值;而对于PT延长的病人,采用中度敏感的促凝血酶原激酶试剂(ISI=2.06)测定PT时,采血量需达到规定量的80%以上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若采用高敏感性的促凝血酶原激酶试剂(ISI=1.01)时,采血量必须达到规定量的90%以上才能得到可靠的PT测定值。Reneke J的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在测定APTT时,必须严格遵守抗凝剂/血液比例为1:9的原则。 对于APTT的测定,除要严格确保抗凝剂/血液的比例(1:9)外,抽血管上部剩余空间的大小也可影响到APTT测定结果。Siegel JE等发现,对于APTT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上限或采用肝素治疗的病人,在同步减少抗凝剂及采血量,并确保抗凝剂/血液的比例为1:9的情况下,可增加采血管上部剩余空间,所测得APTT值明显缩短。这种所谓的“上部空间效应”产生的原因可能与表面积相对增加有关,有利于血小板的激活而释放血小板4因子,后者可中和一些肝素,导致APTT缩短。 对于HCT超过0.6的病人,即使抗凝剂/血液的比例为1:9,也可导致所测得的APTT、PT延长。这是因为血浆被过分枸橼酸化,以至于枸橼酸与PT、APTT测定试剂的氯化钙发生螯合作用。从而使参与血浆凝固的钙离子浓度减少,凝固时间延长。此时需根椐Hct值调整枸橼酸盐的浓度,以消除高血球压积对APTT、PT测定结果的影响。 一般说来,抽血量少于规定量时,抗凝剂的有效摩尔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血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此外,抽血量减少,可使肝素浓度超过14.3U/ml血液,离子钙、离子镁等与肝素结合增多,血浆离子钙、离子镁浓度下降。 肝素对某些酶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效应。采用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庆大霉素时,如果肝素浓度超过25U/ml血液,庆大霉素检测值可降低10%。 10. 标本处理及存放 标本的存放温度及时间,血清、血浆及细胞分离的方法步骤也是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抽血后,血细胞因代谢需要,要消耗掉部分营养成分,故在临床需对这些成分进行测定时,需及时地离心以分离掉细胞成分。 将抗凝全血或凝固血液存放于4℃时,可抑制血细胞膜上的Na+,K+-ATPase,导致细胞内钾从细胞内漏出,从而使血浆或血清钾水平升高。将凝固血在4℃存放4小时就可见到此现象发生。由于钠斯细胞外的主要阳离子,Na+,K+-ATPase被抑制后,可使细胞外钠向细胞内扩散,将全血或凝固血在4℃存放24小时后可导致血清或血浆钠水平降低。所以,抽血后应尽量1小时内应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 凝固血在室温下存放超过8小时后,可使无机磷水平升高,这是因ALP使有机磷裂解为无机磷的缘故。23℃存放24小时血清无机磷升高10%,在30℃存放24小时血清无机磷升高120%。 血氨水平存在时间依赖性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当患者血GGT活性较高时,因为GGT可催化谷氨酰胺产生氨。标本采集后,在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前标本存放的温度及时间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的分析前变量。对于儿茶酚胺的检测,抽血时加入稳定添加剂,随后于4℃存放,若1小时后才分离血浆,则可引起儿茶酚胺水平的升高。抽血后同样于4℃存放,2小时后离心分离血浆可导致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13%。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是在4℃情况下,RBC裂解释放儿茶酚胺,同时,RBC对以上激素的摄取减少。此外,血浆蛋白在4℃发生冷沉淀可能也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有关。相反,将标本在20℃存放,分离血浆的时间延后1小时后可致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这主要是因为RBC、PLT对儿茶酚胺的摄取增加的缘故。同样,标本采集后存放于20℃,2小时后离心分离血浆,可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下降14%,肾上腺素水平下降20%。 标本的存放温度同样会影响PT、APTT的测定结果。标本在4℃存放过长,可使离心分离血浆VII因子激活。抗凝血在不分理血浆的情况下于4℃存放超过7小时后,可使PT缩短。 采血后加塞将标本在室温保存(25℃),PT可稳定48小时。然而,APTT最好在抽血后2-4内完成测定。标本采集后加塞于室温保存24小时后,可使APTT升高10-15%。 将血浆冻存于-20℃或-70℃,不会激活VII因子。-20℃保存血浆,PT及APTT结果可稳定10天;-70℃保存血浆,APTT及PT结果可稳定21天。 将血浆于4℃保存,II、V、VII、X因子可稳定6小时。血浆于-20℃或-70℃冻存后,除V因子外,上述因子可稳定14天。血浆分别在-20℃或-70℃冻存7天后,V因子将分别丧失20%及10%的活性。VIII因子是最不稳定的因子。在4℃条件下保存4小时后,其活性就降低10%;在-20℃存放3天后,活性丧失20%。 一般在1000g-1200g的条件下离心10-15分钟,以分离血清或血浆。降低离心力或缩短离心时间,可导致肝素抗凝血分离的血浆中有血小板残留,从而影响某些指标的检验结果,如钾等。在制备凝血试验所需乏血小板血浆时,应在2000g的条件下离心15分钟,稍稍降低离心力(1800g)就可导致血小板残留。次被血小板污染的血浆在冻存48小时后,凝血酶凝固时间缩短10%。 11. 抗凝剂的选用 采用EDTA抗凝时,PLT很快就从盘状变为球状,从而使MPV的测定结果不可靠。采用枸橼酸三钠、磷酸吡哆醛、Tris混合物作为抗凝剂就可克服上述现象,因磷酸吡哆醛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采用此抗凝剂,可使MPV在室温下稳定24小时。 ACD、肝素、EDTA常被用于分离单核细胞。然而,无论选用哪种抗凝剂,如果在采血24小时后分离淋巴细胞,均会受到粒细胞污染。采用EDTA抗凝,如果标本存放过久,在分离淋巴细胞时会被RBC污染。 对于流式细胞分析,在使WBC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力方面,ACD及肝素优于EDTA。然而,如果在采血当天就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则无论选用哪种抗凝剂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用EDTA抗凝的标本在保存24小时后,粒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另有报道认为,EDTA-K3可影响淋巴细胞-丝裂原刺激试验。 肝素可抑制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一些工具酶,如限制性内切酶、Taq酶等,可影响PCR的实验结果。可采用一些方法消除肝素的抑制效应,如利用肝素酶,或在分离白细胞后用缓冲液洗涤白细胞两次以上等。然而,许多实验工作者仍不愿意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时采用肝素作抗凝剂。 在体外进行PLT、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活化研究时应正确选用抗凝剂。测定单核细胞释放的组织因子、TNF活性可用于单核细胞活化研究。与采用枸橼酸盐、肝素或水蛭素作抗凝剂比较,当采用EDTA作抗凝剂进行单核细胞活化研究时所得结果最低。同样,用EDTA抗凝,通过测定脂多糖诱导的乳铁蛋白的释放情况进行中性粒细胞活化研究所得结果也是最低的。EDTA可抑制PLT脱颗粒,故不宜用于PLT的活化研究。 三、内源性干扰因素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其他很多内源性干扰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已有许多专著论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仅就此方面的一些进展报告如下。 病人在使用鼠免疫球蛋白进行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或治疗后,可产生抗鼠免疫球蛋白抗体,后者被称为人抗鼠抗体(HAMA)。采用基于鼠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双位点免疫学测定方法检测某些指标时,可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升高可影响一些血液学指标的分析。当血糖水平超过33.3mmol/L时,由于RBC内葡萄糖浓度也升高,在RBC置于等渗稀释液后,水进入RBC内,导致MCV一过性升高。然而,随着RBC内葡萄糖向外转移,RBC内水也一同向细胞外转移,MCV值恢复到原始情况。可通过血液样品微稀释并在测定前放置5分钟,以消除稀释液低糖效应对MCV值的影响。 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29mmol/L时,可导致Hb的测定值偏高。在分析前将RBC重悬于生理盐水,或将血浆作为空白样品,这可获得准确的Hb测定值。 对于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病人,裂解试剂可使高浓度的单克隆蛋白发生沉淀而导致混浊,也可使Hb测定值及WBC计数值偏高。 表8 几种内源性干扰物 种类 影响情况 循环抗体 HAMA可给双位点免疫测定带来正或负干扰 PLT膜磷脂抗体抑制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 低温及室温条件下,针对GPIIb/IIIa的EDTA依赖性抗体 可使血小板聚集,发生PTCP,37℃消失 EDTA依赖性IgM抗体在室温下致白细胞聚集,白细胞自动计数减少 用肝素或枸橼酸盐抗凝则无此现象 针对GPIIb/IIIa及中性粒细胞FC-γ受体III的EDTA依赖性IgG 自身抗体室温下产生PLT卫星现象,PTCP 化学成分 Glu>33.3mmol/L,MCV一过性升高,通过样品为稀释或加入稀释液后 等待5分钟,MCV恢复原始状态 TG>11.29mmol/L,可致Hb假性升高,将RBC悬于生理盐水可克服此现象 内源性抗体可影响凝血及血液学检验结果。针对PLT膜磷脂酰胆碱或卵磷脂的抗体被称为狼疮抗凝物质,大多数狼疮抗凝物能与凝血酶原结合,从而抑制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针对血小板膜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的抗体被称作抗心磷脂抗体,同样也能抑制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 用EDTA抗凝时,有时可见到血小板凝集现象。这是因为血液中存在针对隐藏在血小板膜内的成分(如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的EDTA依赖性抗体。EDTA与钙螯合后,位于血小板膜内的抗原被暴露并发生构象改变,在低温及室温条件下与其抗体结合,从而使血小板聚集。然而,在37℃条件下,由于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解离,则无此现象发生。在室温及4℃发生的PLT聚集现象可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被称为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血小板聚集团的大小与WBC类似,则可导致WBC计数假性升高。进一步研究认为,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因PLT膜糖蛋白IIb的一个表位被EDTA依赖性IgG识别所致。在室温及低滴度的情况下,EDTA依赖性IgM抗体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导致WBC自动计数结果偏低。采用枸橼酸盐或肝素作抗凝剂则无此现象发生。无论是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还是假性白细胞减少症,在37℃时均不会发生。 如果血液中存在同时针对PLT 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及中性粒细胞FC-γ受体III的EDTA依赖性IgG自身抗体时,可发生血小板卫星现象,即血小板被中性粒细胞包围形成卫星状。这种现象仅在室温下发生,血液保存在37℃或将EDTA抗凝血及时推片,则无此现象。这种现象也偶尔发生于枸橼酸或肝素抗凝血。严重的卫星现象也可导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溶血对某些检验指标的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所采用的方法,也取决于所用的分析仪器。采用双波长测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Hb的干扰,然而,Hb的干扰并不能完全消除,尤其是当Hb可以与采用的试剂发生作用时。总的来说,轻微的溶血,对大多数临床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无明显干扰。严重的溶血,可能有两方面的影响:(1)测定成分在RBC内的浓度高于血浆时,导致测定结果偏高;(2)测定成分在RBC内浓度低于血浆时,产生轻微的稀释效应。 RBC内LDH、AST、ACP、K浓度分别是血浆的160、6.7、68及23倍。当严重溶血发生时,可导致上述指标的测定值严重偏高。 用肉眼判断标本是否溶血是不可靠的。只有当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超过20mg/dl时,肉眼才能见到溶血情况。有人报导0.1%的RBC发生溶血后,其血清外观与非溶血标本一致;1%的RBC发生溶血后,血清清亮,呈樱红色,这样的标本就代表了中度溶血,LDH、K、AST及ALT测定值就发生偏高。 有人建议用血清Hb浓度来对溶血程度进行判断。非溶血标本血清游离Hb为4.8±3.2mg/dl,中度溶血血清Hb为43.5±13.9mg/dl。即使轻微的溶血也可导致LDH、ACP、PAP及K等结果偏高,这样的标本应拒绝接受。 RBC释放的腺苷酸激酶可使CK活性的测定值假性升高,在试剂系统中若含有充足的腺苷酸激酶则可避免此现象发生。 Hb对胆红素测定的干扰取决于所采用的方法。用经典的偶氮法测定胆红素时,Hb可与亚硝酸盐竞争对氨基苯磺酸,使测定值偏低。 Hb对葡萄糖测定的影响同样取决于采用的方法、试剂组成及仪器。有人报道Hb可使GOD-POD法产生的过氧化氢分解,而导致血糖测定值偏低。另有报道发现,对于低血糖肉眼可见溶血的标本,用动态检测法测定血糖时所得结果是可靠的,而用双波长终点法却使测定值偏高。溶血对用己糖激酶测定血糖的干扰也有报道。 总的来说,由于测定血糖时所采用的仪器、方法及试剂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溶血对对每一测定方法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在血糖测定时,应尽量避免溶血。 溶血后,由于蛋白水解酶的释放,可使胰岛素降解,导致胰岛素水平降低。 高脂血症所产生的混浊对某些指标测定的影响,同样取决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一般而言,脂血通过样品不均一性、水置换、亲脂成分的吸收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肉眼可见的脂血标本可影响总蛋白的测定、电泳及色谱分析等。 (黄君富 薛强 府伟灵) 参 考 文 献 1.Young DS. Effects of Preanalytical Variables 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 2nd ed. Washington,DC:AACC Press; 1997. 2. Guder WG, Narayanan S, Wisser H, et al. Samples: From the Patient to the Laboratory: The Impact of Preanalytical Variables on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Results. Darmstadt, Germany:GIT Verlag;1996:1-149. 3. Naravanan S.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in blood sampling. Mitt Klin Chem. 1993,24:0-134. 4. Narayanan S. Pre and post analytical errors. Indian J Clin Biochem. 1996; 11:7-11. 5. Narayanan S. Laboratory markers as an index of aging. Ann Clin Lab Sci. 1996;26:50-59. 6. Zhou D, Chrest FJ, Adier W, et al.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TGF-beta and IL-6 by aged spleen cells. Immunol Lett. 1993:36:7-11. 7. Crawford GA. johnson AG, Gyory AZ, et al. Change in arginine vasopressin concentration with age [letter]. Clin Chem. 1993:39:2023. 8. Kratz A. Lewandrowski KB. Normal reference laboratory values. N Engl J Med. 1998:339:1063-1072. 9. Petrovsky N, McNair P, Harrison LC. Diurnal rhythm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regulation by plasma cortiso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Cytokine. 1998:10:307-312. 10. Kerfer JH. Preanaly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esting thyroid function. Clin Chem. 1996:42:125-134. 11. Narayanan S. Current concepts of thyroid function and laboratory evaluation. Indian J Clin Biochem. 1997:12:25-34. 12. Narayanan S. Pre and post analytical errors in lipid determi­nation. Indian J Clin Biochem. 1996:11:12-16. 13. Burrow GN, Fisher DA, Larsen PR. Maternal and fetal thyroid function. N Engl J Med. 1994:331:1072-1078. 14. Narayanan S, Hamasaki N. Current concepts of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Adv Clin Chem. 1999:33:133-168. 15. Guder WG, Ivandic M, Hofmann W. Pathophysiology of proteinuria and laboratory diagnostic strategy based on single protein analysis. Clin Chem Lab Med. 1998:36: 935-939. 16. Narayanan S. Effect of anticoagulants used for blood collec­tion on laboratory tests. Jpn J Clin Pathol. 1996; 103:73-80. 17. Guder W. Ehiet W, Fonseca-Wollheim FD, et al. Serum, plasma or whole blood? Which anticoagulancs to use. J Lab Med. 1998;22:297-312. 18. Torfaletti J. Use of novel preparations of heparin to elimi­nate interference in ionized calcium measurements: have all the problems been solved? Clin Chem. 1994;40:5 508-5 509. 19. Landt M, Hortin GL, Smith CH, et al. Interference in ionized calcium measurements by heparin sales. Clin Chem. 1994;40:565-570. 20. Narayanan S. Preanalytical aspects of coagulation testing. Haematologica. 1995;80 (2 suppl):l-5. 21. Kuhne T, Homstein A, Semple J, ec al. Flow cytometric evaluati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 blood collected into EDTA vs Diatube-H, a sodium citrate solution supple­mented with theophylline, adenosine and dipyridamole. Am J Hematol. 1995;50:40-45. 22. Pandian MR. Morgan CH, Carlton E, et al. Modified immunoradiometric assay of 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ypercalcemia. Clin Chem. 1992;38:282-288. 23. Narayanan S. Quality control in tumor marker analysis:preanalytical, analytical, and post analytical issues. J Clin Ligand Assay. 1998:21:11-17. 24. Tsuji T, Masuda H, Imagawa K, et al. Stability of 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in blood sample. Clin Chim Acta. 1994,225:171-177. 25. Numata Y, Dohi K, Furukawa A, et al. Immunoradiometric assay for the 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in human plasma. Clin Chem. 1998,44:1008-1013. 26. Reneke J, Etzell J, Leslie S, et al. Prolonged prothrombin time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due to underfilled specimen tubes with 109 mmol/L (3.2%) citrate anricoagulant. Am J Cin Pathol. 1998;109:754-757. 27. Siegel JE, Bernard DW, Swami VK, et al. Monitoring heparin therapy: aPTT results from artial- vs full-draw tubes. Am J Clin Pathol. 1998:110:184-187. 28. Ho C, Wu S. The influence of time, temperature, and packed cell volume on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nd prothrombin time. Thromb Res. 1991,62:625-633. 29. PlumhoffEA, Thompson CK, Fisher PK, et al. Effects of spec­imen storage and handling on coagulation testing (abstract). Thromb Haemost. 1993;69:866. 30. Narayanan S. Preanalytical and analytical pitfalls in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J Clin Ligand Assay. 1997;20:200-205. 31. Engstad CS, Gutteberg TJ, Osterud B. Modulation of blood cell activation by fourcommonly used anticoagulants. Thromb Haemost. 1997 ;7 7:690-696. 32. Young DS. Effect of Drugs 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 4th ed. Washington, DC: AACC Press; 1995. 33. Florin F, Steffan A, Pradella P, et al. IgG platelet antibodies in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 bind to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IIb. Am J Clin Pathol. 1998;110:178-183. 34. Moraglio D, Banri G, Amelli A. Association of pseudothrombocytopenia and pseudoleukopenia. Scand J Clin Lab Invest. 1994;54.257-265. 35. Bizzaro N. Goldschmeding R, van dem Bome AE. Platelet satellitism is Fc gamma R III (CD 16) receptor mediated. Am J Clin Pathol. 1995;103:740-744. 36. Peters MJ, Heyderman RS, Hatch DJ, et al. Investigation of platelet-neutrophil interactions in whole blood by flow cytometry. J Immunol Methods. 1997;209:125-135. 37. Leary NO, Pembroke A, Duggan PF. Improving accuracy of glucose oxidase procedure for glucose determinations on discrete analyzers. Clin Chem. 1992:38:298-302. 38. Grafmeyer D, Bondon M, Manchon 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bilirubin haemolysis and turbidity on 20 analytical tests performed on automatic analysers. Eur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95;33:31-52. 39. Bumett RW, Covinpton AK, Pogh-Andersen N, et al.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IFCC). Scientific Division, Committee on pH, Blood Gases and Electrolytes: approved IFCC recommendations on whole blood sampling, transport and storage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H, blood gases and electrolytes. Eur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95;33:247-253. 40. Nygard 0, Vollset SM, Refsum H. et al. Total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the Hordaland homocysteine study. JAMA. 1995:274:1526-1533.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yeec维修网

GMT+8, 2024-12-22 18:09 , Processed in 1.0207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