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血液的理化性质
1.颜色 红细胞赋予血液红色,是因为主要成分(除水分外)是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平均每个红细胞约含2.8×109个Hb分子。血红蛋白的红色决定于其分子中的血红素(含铁卟啉环)。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HbO2)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暗红色。当还原血红蛋白的浓度超过50g/L时,则可见患者的皮肤、黏膜紫绀。严重贫血患者的血液可呈咖啡色。 健康人空腹血分离出的血浆呈浅黄色,因含少量胆红素所致。餐后尤其是高脂膳食后采血分离的血浆则呈乳白色(或淡乳黄色),系因大量的乳糜微粒混悬于血浆所致。溶血患者的血浆可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重症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浆颜色浅淡。
2.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悬浮稳定性 健康人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均匀混悬状态。主要是因为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带负电荷,形成Zeta电位,使之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除红细胞自身因素外,正常的血浆成分(蛋白质成分尤为重要 )及血浆粘度、血流动力等因素对维持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也有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上述因素发生变化,将破坏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悬浮稳定性,导致红细胞沉降率异常。
3.粘滞性 血浆粘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比积和血浆粘度,与二者呈正相关。血浆粘度主要受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影响最大。此外,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诸因素的变化也影响血浆粘度。
4.比密和渗透浓度 健康人血液比密为1.050----1.060,血浆比密为1.025—1.030。血浆比密与血浆蛋白浓度呈正相关。而血液比密则依赖于血浆比密和血红蛋白的浓度,故可间接反映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渗透浓度是指具有渗透活性的微粒总浓度而言。其常用单位是Osmol/kg。血细胞颗粒较大不具有渗透活性。因而血液的渗透浓度实际上是血浆的渗透浓度。健康人的血浆渗透浓度相对稳定,约为300mmol/L。
5.PH 健康人动脉血血浆PH为7.35—7.45。红细胞的PH略低,为7.2左右,人们经常从饮食中摄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但血浆PH通常变化很小。除了通过呼吸排除CO2以降低H2CO3浓度和通过肾清除多余的酸或碱外,血中的缓冲系统发挥了有力的缓冲作用,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恒定,为机体代谢的各种酶促反应提供适宜的介质环境。若血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含量超过上述调节和缓冲限度使血浆PH低于7.35或高于7.45,则称失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当PH低于6.9或高于7.8将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