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yeec近年来原创帖合集 本站基础知识下载汇总 yeec网站学习币充值链接 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转发]骨髓像分析

[复制链接]
郑振寰 发表于 2006-3-21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骨髓像分析

骨髓检查结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对明确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增生极度活跃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常见于大多数急性、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等。 

增生明显活跃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急、慢性白血病和各种增生性贫血。 

增生活跃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正常.常见于正常人及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再障-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综合征等。  

增生极度减低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见于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系统细胞改变  

1.粒系细胞增多  (1)原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此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早幼粒细胞增多,原粒+早幼粒细胞>30%,并可见细胞形态学改变。  ②慢粒白血病急粒变 原拉+早幼粒细胞>30%,可见细胞形态学改变,嗜酸、嗜碱粒细胞仍可见增多。  (2)早幼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M3型白血病。骨髓中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30%(非红系计数),并可见特殊的细胞形态学变化。  ②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但一般<10%。  (3)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中幼粒细胞增多,并可有形态学改变,伴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  ②M2b型白血病 骨髓申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伴有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并有中性晚幼粒细胞的增多。  ③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除可见中幼粒细胞增多之外还易见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可见中毒颗粒等形态学改变。  (4)中性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②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5)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  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③某些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6)嗜碱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粒急变。  ②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 

2.粒系细胞减少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  (3)急性造血停滞。  

()红系统细胞改变 

1.红系细胞增多  (1)原始及早幼红细胞增多  ①明显增多见于急性红血病及红白血病,伴幼红细跑形态学改变。  ②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也可见增多。  (2)中幼及晚幼红细胞增多见于  ①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并伴有各自不同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②海洋性贫血。  ③慢性病性及慢性感染性贫血。  (3)晚幼红细胞增多见于  ①缺铁性贫血。  ②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4)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  ①巨幼细胞性贫血。  ②应用抗代谢药物后。  (5)铁粒幼红细胞增多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红系细胞减少见于  (1)单纯红系细胞减少见于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见于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值(M:E)。  

1.粒、红比值正常  (1)正常骨髓象。  (2)骨髓病变未累及粒、红两系时,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等。  (3)粒、红两系平行减少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2.粒、红比值增高  (1)常由粒细胞增多引起,如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2)幼红细胞严重减少 见于幼红细胞生成受抑制如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粒、红比值减低  (1)常由幼红细胞增多引起,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粒系细胞减少,如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   

()巨核系统细胞改变  

l.巨核细胞增多见于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牲紫癜、Evans综合征、急性大出血、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2)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2.巨核细胞减少见于  (1)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2)其他疾病 如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及放射病等。  

()淋巴系细胞改变  

1.淋巴系统恶性增生  (1)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跑增多见于  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②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变及少见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变。  ③淋巴瘤并发白血病时。  (2)成熟淋巴细跑增多见于  ①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②某些高分化性淋巴瘤.   

2.淋巴系统良性增生见于  ①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等。  ②其他疾病 主要见于病毒性感染及百日咳等。   

()单核系细胞改变  

1. 单核系统良性增生见于活动性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及粒细胞缺乏症等。

2. 单核系统恶性增生见于血液病如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浆细胞系改变 

1.浆细胞恶性增生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  

2.浆细胞良性增生(主要为成熟浆细胞)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寄生虫感染如黑热病、疟疾等、某些慢性细菌性感染、粒细胞缺乏症、结缔组织病等。  

()组织细胞改变 

1.组织细胞恶性增生 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

2.组织细胞良性增生 见于某些感染引起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伤寒、败血症等。

()骨髓象与血象必须联合分析  临床上做骨髓象检查的同时必须做血象检查,二者相互参照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其重要性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更有助于明确诊断血象是骨髓的继续,外周血中的大部分血细胞来源于骨髓.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白血病时,尽管其血象变化与骨髓变化有程度上的差异,但二者关系密切。骨髓中大量分化很差的白血病细胞,在划分系统有困难时,往往可根据外周血中某些分化较好的细胞来进一步协助诊断。

2.有助于作出鉴别诊断  (1)某些疾病骨髓象相似而血象变化有所不同,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可能相似,均显示增生性贫血,但其血象却有所不同。  (2)某些疾病血象相似而骨髓变化有显著不同,如非白血性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可同时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象却截然不同,前者呈白血病性增生,而后者则可见有核细胞增生低下。  (3)某些疾病骨髓象无明显变化而血象变化显著,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某些疾病血象无明显变化而骨髓交化显著,如多发性骨髓瘤、类脂质蓄积疾病等。

3.有助于判断疗效急性白血病经化疗后疗效如何只有同时观察骨髓象、血象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如骨髓中原始细胞<5%,血涂片中原幼细胞消失才可判定为完全缓解。

看贴要回是本分,有问必答是人才,解决问题回贴是公德.
医疗设备维修.维修咨询(请尽可能在论坛提问),协助维修,上门服务.
电话:13991827712

yeec维修网视频培训资料购买链接
BeckmanCoulter DXA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VITROS 系列培训资料
Ortho enGen_ThermoFisher TCA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Roche Cobas modular系列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 Yumizen系列培训资料
DiaSorin Liaison系列培训资料
Advia2120培训资料
Inpeco-Aptio系列培训资料
Atellica Solution系列培训资料
Siemens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化学发光系列
SIEMENS Advia系列培训资料 西门子生化系列
Toshiba/Abbott系列培训资料 东芝雅培生化系列
Abbott Architect 系列培训资料 雅培生化化学发光系列
ACL TOP 系列培训资料 沃芬TOP血凝系列
BeckmanCoulter Immunoassay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化学发光系列
BeckmanCoulter DXH 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H血球系列
BeckmanCoulter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介绍性培训资料 贝克曼前后处理流水线系列
BeckmanCoulter AU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AU生化系列
BeckmanCoulter DXC系列培训资料 贝克曼DXC生化系列
LaboSpect003/008/AS 7100/7180分析仪培训资料
Horiba-ABX系列培训资料 Horiba-ABX血球系列
Sysmex 血凝系列培训(CA/CS)
Sysmex 尿液分析系列培训(UF1000/5000/UC3500)
Sysmex 血球系列培训(KX21/POCH/XS/XT/XE)
Sysmex XN系列培训(XN-L/XN1000/XN2000/XN3000/XN9000)
Sysmex HISCL系列培训
可直接淘宝店铺购买https://yeec.taobao.com,或咨询手机/微信:13991827712,QQ:677082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加入QQ群|注销账号|yeec维修网

GMT+8, 2024-11-23 18:17 , Processed in 0.67680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