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才能更好的浏览或提问。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呼吸机的维护与管理
一、 呼吸机维护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下列情况
1. 呼吸机多数是在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的,医护人员要在抢救病人的同时,进行呼吸机使用前的各项准备,往往容易“手忙脚乱”,甚至已经推至病人床边的机器,开机与病人气管插管连接后发生故障,须重新更换。
2. 不可能每个科室均配备呼吸机,有时一个科室需要多台呼吸机,因而存在着较多的临时借用情况。
3. 多数科室呼吸机的存放位置不佳,造成机器故障或故障隐患。
4. 临床科室对呼吸机的消毒及管道的消毒工作不太重视。
5. 很多临床科室将呼吸机管道长期连接在呼吸机上,使部分管道长期弯曲,容易断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 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繁忙的日常医疗工作中,常常为使用呼吸机及日常的保养、呼吸机管道的清洗与消毒而发愁。
呼吸机使用一定机时后须做保养,因此好的呼吸机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呼吸机使用率,保证呼吸机时刻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或完好的备用状态。
二、 呼吸机管理原则
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是指通过专职人员负责对呼吸机各部分进行清洁、消毒、调试和校正,排除故障,以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目前,国内一般由临床护士(师)和技术人员承担专职人员的职责。但有些医院已采用“工程师负责制”下的“专管共用”制度,或由呼吸治疗师负责建立中心仪器室集中管理呼吸机。如果设立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就要对操作呼吸机的人员加强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单独操作仪器。
专业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 熟悉呼吸机的结构、性能,尤其是对于各零部件,如呼气阀、测压管、主机内外气道管路的拆卸、安装方法和要求应详细掌握。
(2) 建立方便的维修联系方式,可将维修公司或厂家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号码抄写在呼吸机上,以便其他人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联系、维修。
(3) 详细了解呼吸机的消毒要求,妥善保管呼吸机,保证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能备用。
(4) 详细阅读说明书,掌握各类呼吸机的检测方法。
(5) 能正确识别并排除呼吸机的一般故障,以便正常使用呼吸机。
(6) 做好使用记录,将各种维修、更换、校正记录详细备案,消耗品需定期更换,主机也要定期保养。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以便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呼吸机的消耗品,如氧电池、活瓣、细菌过滤器有效寿命在1000h(工作时间)或6-12个月左右。
三、 呼吸机的消毒方法
1. 呼吸机消毒的原则
只有严格对呼吸机进行消毒,才能减少和避免交叉感染。呼吸机的消毒应先彻底清洗,尤其是接触病人的呼出气体部分,如管道、加温湿化器和呼气阀等(部分呼吸机带细菌过滤器),可先用清洗剂冲洗,将其中的分泌物、痰痂、血渍和其他残留物彻底清除,然后消毒。消毒后经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整个消毒处理过程中要避免物品的再次污染。消毒时各种连接部件应脱开,以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以化学消毒剂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应用蒸馏水清洗,建议不用自来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2. 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呼吸机的消毒主要指对呼吸机的气道管路系统进行消毒。目前常见的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主机内部气路,病人吸气及呼吸管路,均可以在拆卸后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呼吸机。例如Siemens Servo900B或C型呼吸机。这类呼吸机结构的优点是可被彻底消毒不留死角。
第二种:呼吸机主机内部气路系统不能拆下,只有病人吸气和呼气回路的管路可被拆下进行清洗和消毒,在不能消毒的部位可能残留污物及细菌。为防止感染,设计人员在呼吸机气路出口安装有细菌过滤器,例如瑞士Hamilton的Galileo呼吸机。
第三种:类似于第二种,所不同的是只有病人吸入管路,没有呼气管路。呼气管路被呼气阀替代,例如伟康无创呼吸机。
a. 清洁
(1) 管路清洁:要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油污及其他脏物残留,若不冲洗干净则难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2) 传感器的清洗:由于传感器属精密的电子产品,价格昂贵,并且有各自的性能特点,必须根据各自呼吸机的说明书或操作指南进行清洗。
(3) 呼吸机内部主机的清洁:呼吸机内部主机多为电子元件,不能使用常规方法清洁,需由工程师定期保养。
(4) 呼吸机外壳的清洁:呼吸机外壳可用温水纱布轻轻擦净。
b. 消毒
呼吸机管路的常用消毒方法有药物浸泡消毒方法,气体熏蒸法。
(1) 药物浸泡消毒方法
药物浸泡消毒方法是呼吸机管路消毒中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方法简单,不需特别设备。消毒时只需要 一个大的容器,配制好药液,即可进行。
药物浸泡消毒方法应注意:
(a) 被消毒器材必须去净痰痂、血渍、油污等。
(b) 被消毒物品必须全部浸入溶液中,中空物品腔内也不应留有气泡。
(c) 有套管和轴节的物品必须脱开,以免消毒后粘着。
(d) 消毒完毕,在使用之前,必须用灭菌蒸馏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常用的消毒液有三类:
(a) 2%戊二醛溶液:溶液pH7.5-8.5,室温下浸泡,10min杀死病毒,3-10h可杀灭细菌孢子,除结核菌外,其他细菌几乎立即被杀灭。消毒液配制后可使用两周。适用于金属类、橡胶类和塑料类的消毒,刺激性强,应戴橡胶手套,对浸泡器械彻底冲洗。
(b) 2%戊二醛酸性溶液:溶液pH2.7-3.7,室温下浸泡,10min杀灭病毒和真菌,20min杀灭结核杆菌,其它大部分均可被杀灭,对孢子无效。灭菌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加强,无刺激性。
(c) 2%戊二醛中性溶液:溶液pH7.0-7.5,10min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结核杆菌,孢子需10h,有刺激性。配制一次可使用20天。
(2) 气体熏蒸消毒方法
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可杀死霉菌、孢子及较大的病毒,但对肝炎病毒的作用尚不清楚。环氧乙烷可穿透橡胶、塑料、玻璃纸等,无腐蚀性和破坏性,是比较理想的消毒方法。该方法消毒需注意以下几点:
(a) 环氧乙烷沸点低,遇火易燃易爆,应注意避免与明火接触。
(b) 皮肤接触液体环氧乙烷会发生水泡;气体环氧乙烷被吸入体内可刺激支气管,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所以,消毒时必须有特殊装备。其消毒过程较长,价格昂贵。
(c) 环氧乙烷消毒后,有效期为一年,但消毒后不能立即使用,需经一周时间待环氧乙烷挥发尽后,才能使用。
(3) 高压蒸气消毒方法
呼吸机需消毒部件的金属部分和耐高温的部件,可根据具体情况,送供应室进行高压蒸气消毒。
c. 湿化器的消毒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装有过滤纸者应更换内衬过滤纸,及时更换液体(使用中的呼吸机湿化器内的液体应每天更换,减少细菌繁殖)。湿化器内应注入无菌蒸馏水,以免液体中的结晶物沉淀而损害蒸发器,影响湿化效果。为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呼吸机被腐蚀损坏,每次使用后应倒掉湿化器内的液体,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d. 日常消毒
指长期使用呼吸机时所进行的工作,通常是每日清洁呼吸机表面一次,并将与病人相连接的呼出气管路拆下消毒,同时更换上新消毒后的管路继续工作。另外可根据具体情况,每周拆卸消毒全部管路、湿化瓶,并更换备用管路继续工作。在更换管路后,要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呼吸机主机空气过滤网需每日清洗,以防灰尘堆积,影响机器内部散热。
e. 特殊感染物品的处理
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可采用一次性处理,用一次即丢弃。也可使用2%戊二醛中性溶液浸泡10min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结核杆菌,孢子需10h,需使用蒸馏水冲洗晾干,送供应室进行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消毒。
f. 呼吸机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病人停用呼吸机后的消毒处理。这时需要将呼吸机的所有管路系统逐一拆下,彻底消毒后,再按原结构重新安装、调试。
四、呼吸机的维护
维护保养工作是及时消除呼吸机隐患、避免损坏,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完好的备用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延长呼吸机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保养工作主要根据呼吸机的性能及附件使用寿命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管道,更换消耗品,检测主机功能等。由于呼吸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自的性能及保养要求不同,加之呼吸机的价格昂贵,故应该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负责进行管理。
1. 定期更换消耗品
定期检查更换氧电池、活瓣、皮垫、细菌过滤器及过滤网等,呼吸机每工作1000h,应由工程师进行保养及检修,并将每一次更换消耗品名称及时间进行详细登记,建立档案,以备检查。
2. 呼吸机检测,综合检查呼吸机功能
a. 漏气检测
检查呼吸机的气路系统,各管道、湿化罐、接水瓶接口有无漏气。由于呼吸机的型号及工作原理不同,检测的方法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可采用潮气量测定、压力表检测和耳听手摸等方法检测。
(1) 潮气量测定:首先预调呼吸机潮气量,接模拟肺,分别测定吸入管道和呼出管道内的潮气量,如果二者所检测出的潮气量相同,说明无漏气。如果潮气量下降,说明有漏气现象。如发现漏气,可用耳听手摸各处管路,漏气处常在通气时发出“嘶、嘶”的声音,如果是管路破损或连接不紧可测知气流存在。
(2) 压力表检测:主要是检查呼吸机的工作压和气道压,如果工作压低于设定水平,说明供气压力不足或呼吸机主机内部管路漏气,如气道压力低于正常,说明外部管路漏气。
b. 报警系统检测
一般呼吸机均配有压力、通气量、窒息等报警装置。可通过模拟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改变呼吸机的设置参数;增加气道阻力;调节各种报警上、下限,通过呼吸机上的声、光报警来检测报警系统的性能是否完好。
c. 呼吸机监测系统的检测
如吸入氧浓度、潮气量或流量需校正零值。
d. 呼吸机附加仪器功能的检测
包括二氧化碳分析仪、湿化器、雾化器等的功能是否完好。
经过以上消毒、装机、检测、校正后的呼吸机已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需用布罩好,并且在显著位置挂上标明“备用状态”字样的标牌,放置在清洁、整齐、通风的房间内,随时准备应用于临床。
呼吸机的消毒、维护与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其管理因素多、技术性强。因此仪器设备的管理要由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人员来负责,这样才能提高呼吸机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充分发挥呼吸机的实用价值,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 |